一种能防止篮架蓝圈被吊拉损坏的儿童低篮蓝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072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防止篮架蓝圈被吊拉损坏的儿童低篮蓝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能防止篮架蓝圈被吊拉损坏的儿童低篮蓝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篮球练习中,很多人喜欢跃起吊抓蓝圈,这种行为不但有可能使蓝圈倾斜影响投篮效果,还有可能使整个篮架倾斜甚至倒塌,这种危险在非正规的篮球场比较普遍地存在;特别是在少年儿童练习投篮的场所,若有人采用吊抓蓝圈的方式来炫耀自己,对其他的参加投篮练习的少年儿童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防止这种吊抓行为带来的危险,加固蓝圈和栏架是目前所能采用的唯一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防止篮架蓝圈被吊拉损坏的儿童低篮蓝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能防止篮架蓝圈被吊拉损坏的儿童低篮蓝圈结构,包括篮圈、蓝圈支架、主托架、铰链、弹簧、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篮圈固定在蓝圈支架的前面,所述蓝圈支架的两边设置有支架侧板,支架侧板的后外侧设置有支架限位凸条;所述主托架的两边设置有主托架侧板,主托架侧板的前内侧设置有主托架限位钩条;所述铰链由铰链轴串接在一起,所述弹簧设置在铰链轴上;所述铰链的两个叶片分别与蓝圈支架与主托架固定在一起;所述主托架固定在篮板上。

所述蓝圈支架上的篮圈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始终被弹簧的弹力向上弹起处于与地面平行的状态;所述篮圈受到向下的拉力大于公斤时,会以铰链轴为圆心向下转动。

两个支架限位凸条外侧面之间的尺寸小于两个主托架侧板内侧面之间的尺寸;两个主托架限位钩条内侧面之间的尺寸大于两个支架侧板的外侧面之间的尺寸。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人为吊抓蓝圈时,能减缓蓝圈向下的冲击力;

2)由于本实用新型有向下转动的功能,能将向下的拉力减少四分之一左右;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蓝圈遇到向下的巨大力量会突然下转,可使吊抓者有抓空蓝圈的感觉,而放弃对蓝圈的继续吊抓,从而终止这种对蓝圈和篮架的破坏力,能有效地防止篮架和蓝圈遭到吊抓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立体图(蓝圈被大于5公斤的外力向下拉动后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篮圈、20—蓝圈支架、21—支架侧板、22—支架限位凸条、30—主托架、31—主托架侧板、32—主托架限位钩条、40—铰链、41—铰链轴、50—弹簧、60—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能防止篮架蓝圈被吊拉损坏的儿童低篮蓝圈结构,包括篮圈10、蓝圈支架20、主托架30、铰链40、弹簧50、篮板60;其特征在于,所述篮圈10固定在蓝圈支架20的前面,所述蓝圈支架20的两边设置有支架侧板21,支架侧板21的后外侧设置有支架限位凸条22;所述主托架30的两边设置有主托架侧板31,主托架侧板31的前内侧设置有主托架限位钩条32;所述铰链40由铰链轴41串接在一起,所述弹簧50设置在铰链轴41上;所述铰链40的两个叶片分别与蓝圈支架20与主托架30固定在一起;所述主托架30固定在篮板60上。

所述蓝圈支架20上的篮圈10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始终被弹簧50的弹力向上弹起处于与地面平行的状态;所述篮圈10受到向下的拉力大于5公斤时,会以铰链轴41为圆心向下转动。

两个支架限位凸条22外侧面之间的尺寸小于两个主托架侧板31内侧面之间的尺寸;两个主托架限位钩条32内侧面之间的尺寸大于两个支架侧板21的外侧面之间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在人为吊抓蓝圈时,能减缓蓝圈向下的冲击力;由于本实用新型有向下转动的功能,能将向下的拉力减少四分之一左右;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蓝圈遇到向下的巨大力量会突然下转,可使吊抓者有抓空蓝圈的感觉,而放弃对蓝圈的继续吊抓,从而终止这种对蓝圈和篮架的破坏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典型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作的限定。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示所引申出的明显的变化方式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