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活动脚踏杆的普拉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003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具有活动脚踏杆的普拉提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活动脚踏杆的普拉提床。



背景技术:

“普拉提(Pilates)”,或称“普拉提技术(Pilates Method)”,是以德国人约瑟夫·休伯特斯·普拉提(Joseph Hubertus Pilates)姓氏命名的一种运动方式和技能。普拉提生前对自创的这一套独特训练动作、运动的技能称为”控制术”(Contrology)。

现在常说的普拉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普拉提运动的范围:普拉提夫妇总共创造了超500个动作,大部分是拍成照片或记录片被保存下来的。它们包括了垫上操及普拉提发明的工作室器械的动作,这就是狭义的普拉提运动的概念。

广义的普拉提运动概念:普拉提首先是一种运动。它主要是锻炼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维持和改善外观正常活动姿势、达到身体平衡、创展躯干和肢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强调对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强人脑对肢体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神经感应及支配,再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所进行的一项全身协调运动。

为了完成普拉提运动,不少锻炼者需要借助于适当的器械。比如使用普拉提床。普拉提床结合普拉提垫上动作,通过姿势训练,加强全身的力量。普拉提床等器械在加强深层稳定肌肉群的同时,也可以刺激大肌肉群,让锻炼者身体更强壮,加快新陈代谢,消耗更多的脂肪,从而有效地改善体态,塑造良好体形。

常见的普拉提床包括有架体,该架体上设有踏板和能够前后移动的躺板,同时,该躺板的前部设有2个向上延伸的肩部支撑板。当然,躺板还配有使其复位的弹簧。即,在使用时,锻炼者躺在躺板上,脚踏踏板,肩部支撑在肩部支撑板上,克服弹簧的弹力进行滑动动作。

然而,不同的锻炼者的身高有所相同,需要躺板和踏板之间具有合适的初始间距,而常见普拉提床的躺板和踏板的初始间距均为恒定状,无法调整,从而极可能使锻炼者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活动脚踏杆的普拉提床,它具有能够方便的调节脚踏杆的位置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活动脚踏杆的普拉提床,包括有架体,该架体上设有踏板和能够前后移动的躺板,该架体还设有一脚踏杆,所述架体的边侧设有滑轨,脚踏杆呈“[”字形从而具有2个支撑腿和两端分别连接在该2个支撑腿上端的横杆,支撑腿的下端通过滚轮滑动设置在相应的滑轨上,同时,支撑腿上设有弹性插销,架体的边侧设有呈前后走向进行排列的定位孔,弹性插销相配于定位孔。

所述每个支撑腿下端部的滚轮均为上下设置且分别卡在相应的滑轨的上下两侧的2排。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方便的调节脚踏杆的位置。本发明的具有活动脚踏杆的普拉提床的脚踏杆能够沿着架体进行前后滑动,且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弹性插销插在相应的定位孔内,即可确保脚踏杆位置的固定,锻炼者可以将脚部支撑在脚踏杆上,极为方便和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具有活动脚踏杆的普拉提床,包括有架体10。该架体10上设有踏板30和能够前后移动的躺板20。当然,该躺板20通常连接有弹簧。该架体10还设有一脚踏杆40。即,脚踏杆40亦可支撑脚部。

进一步的讲:

该架体10的边侧设有滑轨11。即,该架体10的左右2个边侧分别设有一滑轨11。脚踏杆40呈“[”字形从而具有2个支撑腿41和两端分别连接在该2个支撑腿41上端的横杆42。支撑腿41的下端通过滚轮411滑动设置在相应的滑轨11上。即,支撑腿41的下端通过滚轮411滑动设置在与该支撑腿41同侧的滑轨11上。同时,支撑腿41上设有弹性插销412,架体10的边侧设有呈前后走向进行排列的定位孔12,弹性插销412相配于定位孔12。即,该架体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至少2个定位孔12。当需要调整该踏板30所处的位置时,仅需将弹性插销412拔起,即可前后滑动该脚踏杆40至合适的位置,接着松手后,弹性插销412插入相应的定位孔12内,即可确保该脚踏杆40位置的稳定。

优化的:

每个支撑腿41下端部的滚轮411均为上下设置且分别卡在相应的滑轨11的上下两侧的2排。如此,确保了该脚踏杆40移动时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