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平衡摩天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2910阅读:49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平衡摩天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平衡摩天轮,属于摩天轮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摩天轮是人们喜爱的游乐设施,通过驱动环形的轮盘带动轿厢转动,使乘坐在轿厢里的人围绕轮盘转动,给人带来惊险刺激的娱乐感受。但随着轮盘的转动,以及有风吹过,都可能导致轿厢向右偏或向左偏,然后轿厢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接着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相反的方向偏摆,然后再复位,再偏摆,如此往复,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反复的偏摆容易导致人头晕紧张,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轿厢偏摆次数的摩天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轿厢偏摆次数的摩天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平衡摩天轮,摩天轮的轮盘上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向外突出的轮盘支架,在每个轮盘支架上套有一个轿厢1,轿厢顶上设有轴套11,轿厢通过轴套套在轮盘支架上,摩天轮旋转时,通过轮盘支架带着轿厢转动;在轿厢上设有水平传感器,水平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在轿厢朝向轮盘的壁面上设有一个平衡箱2,轮盘支架穿过平衡箱上部的平衡孔再插进轴套,在平衡箱紧贴轿厢的内壁的平衡孔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右棘爪3和一个左棘爪4,从轿厢到轮盘的方向,在平衡箱内的轮盘支架上依次套着逆转棘轮5和顺转棘轮6;逆转棘轮和顺转棘轮通过螺丝固定在轮盘支架上,逆转棘轮的棘齿向逆时针方向倾斜,顺转棘轮的棘齿向顺时针方向倾斜;右棘爪通过右轴31固定在平衡箱内,右棘爪以右轴为界分为两端,一端为右爪尖,一端为右牵引部,在右棘爪上方的平衡箱顶上设有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的右阀7,右阀7的下部设有向下突出的右活塞杆,右活塞杆通过右连接架32与右牵引部远离右轴的末端相连,右阀关闭时,右活塞杆处于复位状态,右爪尖伸进顺转棘轮的棘齿间,当控制器打开右阀,使右活塞杆带动右连接架向下移动,右连接架向下顶右牵引部,使右牵引部向下移动,连动右爪尖离开顺转棘轮,当右阀复位时,右活塞杆带动右连接架向上移动,右连接架向上拉右牵引部,使右牵引部向上移动,连动右爪尖向顺转棘轮移动,当右阀关闭时,右爪尖进入顺转棘轮的棘齿间;左棘爪通过左轴41固定在平衡箱内,左棘爪以左轴为界分为两端,一端为左爪尖,一端为左牵引部,在左棘爪上方的平衡箱顶上设有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的左阀8,左阀8的下部设有向下突出的左活塞杆,左活塞杆通过左连接架42与左牵引部远离左轴的末端相连,左阀关闭时,左活塞杆处于复位状态,左爪尖伸进逆转棘轮的棘齿间,当控制器打开左阀,使左活塞杆带动左连接 架向下移动,左连接架向下顶左牵引部,使左牵引部向下移动,连动左爪尖离开顺转棘轮,当左阀复位时,左活塞杆带动左连接架向上移动,左连接架向上拉左牵引部,使左牵引部向上移动,连动左爪尖向逆转棘轮移动,当左阀关闭时,左爪尖进入逆转棘轮的棘齿间;当轿厢处于平衡状态时,左阀和右阀都处于关闭状态;当轿厢向右倾斜时,水平传感器将向右倾斜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打开右阀,右活塞杆连动右连接架向下移动,使右棘爪的右牵引部向下移动,连动右爪尖离开顺转棘轮,左棘爪的左爪尖仍抵紧逆转棘轮,使轿厢能够顺转,在重力的作用下,轿厢会围绕轮盘支架顺转向下复位直至与地面垂直,在轿厢向下顺转的过程中,水平传感器将轿厢的倾斜角度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右活塞杆逐渐收回,直至右活塞杆完全复位;当轿厢向左倾斜时,水平传感器将向左倾斜的幅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打开左阀,左活塞杆连动左连接架向下移动,使左棘爪的左牵引部向下移动,连动左爪尖离开逆转棘轮,右棘爪的右爪尖仍抵紧顺转棘轮,使轿厢能够逆转,在重力的作用下,轿厢会围绕轮盘支架逆转向下复位直至与地面垂直,在轿厢向下逆转的过程中,水平传感器将轿厢的倾斜角度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左活塞杆逐渐收回,直至左活塞杆完全复位。

所述的左阀和右阀选用电磁阀或液压阀或气压阀。

有益效果:

1、在轿厢上设置平衡箱,在平衡厢里设置平衡装置,当轿厢向右偏,右棘爪的右爪尖会在右阀的作用下离开顺转棘轮,使轿厢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顺转复位,当轿厢复位到与地面垂直时,右阀复位拉动右棘爪复位抵住顺转棘轮,使轿厢不能够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左摆动,同理,当轿厢向左偏,左棘爪会在左阀的作用下离开逆转棘轮,使轿厢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逆转复位,当轿厢复位到与地面垂直时,左阀复位拉动左棘爪复位抵住逆转棘轮,使轿厢不能够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右方向摆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轿厢的左右摆动,使轿厢在复位后能够保持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挂在轮盘支架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挂在轮盘支架上处于平衡状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挂在轮盘支架上的另一角度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挂在轮盘支架上并向右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挂在轮盘支架上并向左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逆转棘轮和顺转棘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11所示,一种电动平衡摩天轮,摩天轮的轮盘上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向外突出的轮盘支架,在每个轮盘支架上套有一个轿厢1,轿厢顶上设有轴套11,轿厢通过轴套套在轮盘支架上,摩天轮旋转时,通过轮盘支架带着轿厢转动,轿厢受重力的影响,会随着轮盘支架的位置改变,通过轴套围绕轮盘支架转动,尽量维持着轿厢与地面的垂直。

在轿厢上设有水平传感器,水平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

在轿厢朝向轮盘的壁面上设有一个平衡箱2,平衡箱上设有箱盖,箱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平衡箱的箱体的开口端。平衡箱既能够设在轿厢朝向轮盘的端面,也能够设在轿厢远离轮盘的端面。平衡箱用螺丝固定在轿厢上,或直接焊接在轿厢上。平衡箱对里面的平衡装置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外界的因素对平衡装置的影响,例如能够使风吹不进平衡箱里。

轮盘支架穿过平衡箱上部的平衡孔再插进轴套,在平衡箱紧贴轿厢的内壁的平衡孔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右棘爪3和一个左棘爪4,从轿厢到轮盘的方向,在平衡箱内的轮盘支架上依次套着逆转棘轮5和顺转棘轮6;逆转棘轮和顺转棘轮通过螺丝固定在轮盘支架上,逆转棘轮的棘齿向逆时针方向倾斜,顺转棘轮的棘齿向顺时针方向倾斜。

右棘爪通过右轴31固定在平衡箱内,右棘爪以右轴为界分为两端,一端为右爪尖,一端为右牵引部,使右棘爪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右转转动。在右棘爪上方的平衡箱顶上设有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的右阀7,右阀7的下部设有向下突出的右活塞杆,右活塞杆通过右连接架32与右牵引部远离右轴的末端相连。

右阀关闭时,右活塞杆处于复位状态,右爪尖伸进顺转棘轮的棘齿间。当控制器打开右阀,使右活塞杆带动右连接架向下移动,右连接架向下顶右牵引部,使右牵引部向下移动,连动右爪尖离开顺转棘轮,当右阀复位时,右活塞杆带动连接架向上移动,右连接架向上拉右牵引部,使右牵引部向上移动,连动右爪尖向顺转棘轮移动,当右阀关闭时,右爪尖进入顺转棘轮的棘齿间。

左棘爪通过左轴41固定在平衡箱内,左棘爪以左轴为界分为两端,一端为左爪尖,一端为左牵引部,在左棘爪上方的平衡箱顶上设有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的左阀8,左阀8的下部设有向下突出的左活塞杆,左活塞杆通过左连接架42与左牵引部远离左轴的末端相连。

左阀关闭时,左活塞杆处于复位状态,左爪尖伸进逆转棘轮的棘齿间。当控制器打开左阀,使左活塞杆带动左连接架向下移动,左连接架向下顶在牵引部,使左牵引部向下移动, 连动左爪尖离开顺转棘轮,当左阀复位时,左活塞杆带动左连接架向上移动,左连接架向上拉左牵引部,使左牵引部向上移动,连动左爪尖向逆转棘轮移动,当左阀关闭时,左爪尖进入逆转棘轮的棘齿间。

左阀和右阀由控制器控制是否打开及打开的幅度。当轿厢处于平衡状态时,左阀和右阀都处于关闭状态。水平传感器又叫倾角传感器,能够检测轿厢倾斜的角度,将倾斜的角度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轿厢倾斜的角度控制左阀和右阀的打开及关闭,以及左阀和右阀打开的幅度。

所述的左阀和右阀选用电磁阀或液压阀或气压阀,控制器根据水平传感器返回的倾斜程度决定打开电磁阀的幅度。例如可以选用座椅用的气压阀,控制器控制左活塞杆或右活塞杆向下伸出或缩回。

当轮盘转动带动轮盘支架和轿厢转动时,或风吹时,轿厢可能发生向右或向左的倾斜,当轿厢向右倾斜时,水平传感器将向右倾斜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打开右阀,右活塞杆连动右连接架向下移动,使右棘爪的右牵引部向下移动,连动右爪尖离开顺转棘轮,左棘爪的左爪尖仍抵紧逆转棘轮,使轿厢能够顺转,在重力的作用下,轿厢会围绕轮盘支架顺转向下复位直至与地面垂直,在轿厢向下顺转的过程中,水平传感器将轿厢的倾斜角度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右活塞杆逐渐收回,直至右活塞杆完全复位,这时,轿厢与地面垂直,右棘爪复位,右爪尖进入顺转棘轮的棘齿间,左棘爪的左爪尖仍然抵紧逆转棘轮,由于左棘爪和右棘爪都是通过平衡厢固定在轿厢上的,因此,使轿厢不能够再继续受惯性影响向左摆动,减少了轿厢在惯性作用下的摆动。

当轿厢向左倾斜时,水平传感器将向左倾斜的幅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打开左阀,左活塞杆连动左连接架向下移动,使左棘爪的左牵引部向下移动,连动左爪尖离开逆转棘轮,右棘爪的右爪尖仍抵紧顺转棘轮,使轿厢能够逆转,在重力的作用下,轿厢会围绕轮盘支架逆转向下复位直至与地面垂直,在轿厢向下逆转的过程中,水平传感器将轿厢的倾斜角度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左活塞杆逐渐收回,直至左活塞杆完全复位,这时,轿厢与地面垂直,左棘爪复位,左爪尖进入顺转棘轮的棘齿间,右棘爪的右爪尖仍然抵紧逆转棘轮,由于右棘爪和左棘爪都是通过平衡厢固定在轿厢上的,因此,使轿厢不能够再继续受惯性影响向右摆动,减少了轿厢在惯性作用下的摆动。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