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训练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856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健身训练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训练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健身球只有单一重量,为了满足训练者对不同重量健身球的需求,训练者需购买一整套健身球,这不仅浪费金钱,而且如此多的健身球会占用大面积的室内空间,从而影响训练者的健身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可调的健身训练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健身训练球,它包括设有空腔的球体以及设于球体空腔内且依次嵌套的若干个加重块;所述球体主要由可拆装连接的上球部和下球部构成。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健身训练球的重量可调,能够满足不同训练者的需求或同一训练者在不同训练阶段的需求;该健身训练球的重量调节操作便捷易行。

2.该健身训练球在未使用时,所有加重块均容置于球体空腔中,不会占用过多的收纳空间。

3.加固杆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上球部与下球部相脱离,避免加重块脱落砸伤训练者。

4.环形卡槽能够固定加重块,使得该健身训练球的重心稳定,便于训练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球部与下球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3是加固杆与球体的配合关系图。

图4是第一加重块固设于球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加重块固设于球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三加重块固设于球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四加重块固设于球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五加重块固设于球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加重块、第二加重块均固设于球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球体、2加固杆、3上球部、4下球部、5第一加重块、6第二加重块、7第三加重块、8第四加重块、9第五加重块、10凸沿、11螺纹凹槽、12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一种健身训练球,它包括设有空腔的球体1以及设于球体1空腔内且依次嵌套的若干个加重块;所述球体1主要由可拆装连接的上球部3和下球部4构成。球体1中加重块的重心与球体1自身的重心相重合。

如图1、图4-9所示:所述加重块分为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第一加重块5、第二加重块6、第三加重块7、第四加重块8以及第五加重块9。每个加重块的具体重量可根据加重块制作模具的尺寸来调整。

例如,当在球体1中增加第一加重块5时,整个球的重量可达0.5-1.0Kg;当在球体1中增加第二加重块6时,整个球的重量可达1.0-1.5Kg。训练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单个加重块或将几个加重块组合使用。

所述上球部3以及下球部4均为半球形;

所述下球部4与上球部3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所述下球部4边沿设有带螺纹的凸沿10,所述上球部3边沿设有与凸沿10对应的螺纹凹槽11。

该健身训练球使用时,仅需旋开上球部3,然后通过增减加重块,来调节健身训练球的整体重量。

凸沿10以及与之配合的螺纹凹槽11,能够让上球部3与下球部4紧密连接,防止上球部3与下球部4相分离,避免加重块脱落砸伤训练者。

所述加重块为中心设有嵌套孔的圆柱体;

所述球体空腔的壁面上设有固定相应加重块的环形卡槽12。

环形卡槽12的设置能够使加重块稳定固定于球体1中,防止健身训练球在使用过程中加重块发生移位,而改变健身训练球的重心,进而影响训练者使用。

所述的健身训练球,它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上球部3与下球部4之间的加固杆2,所述加重块套设于加固杆2外。

所述加固杆2的中心轴线与球体1的中心轴向相重合。

加固杆2能够使上球部3与下球部4连接的更加紧密,进一步防止上球部3与下球部4相脱离。

所述加固杆2的至少一端与球体1空腔壁面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