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5613发布日期:2018-08-17 18:3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具体是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



背景技术:

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体,即是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人玩的东西,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适合儿童,更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们机智聪明。

现有的玩具结构简单,趣味点不足,而且基本上没有互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包括前壳、后壳、脸壳、企鹅嘴、企鹅眼睛和底盖,所述前壳和后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形成具有圆底的具有空腔的结构,底盖封装在前壳和后壳的底部,将控制电路板、齿轮牙箱、电池盒和电机封装在内部,底盖上安装有多个轮子,底盖上还设有电池盒让位孔和万向轮让位孔,前壳上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安装有脸壳,脸壳上设有企鹅眼睛和企鹅嘴,其中每只企鹅眼睛内均封装有可变色的LED灯珠,LED灯珠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和电池盒,前壳上还设有对前胸按钮的前胸按钮让位孔,前胸按钮让位孔处铰接有前胸按钮壳,所述前壳的顶部设有用于接收外部信息的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由控制电路板控制,后壳上还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和电池盒电性连接的扬声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电池盒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齿轮牙箱的两侧位置,且电池盒的开口位置对应底盖上的电池盒让位孔,电池盒让位孔通过螺钉和电池盒盖进行封闭,电池盒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牙箱由齿轮上牙箱和齿轮下牙箱组成,齿轮上牙箱和齿轮下牙箱相互卡合将电机、螺杆、主动齿轮、万向轮传动组和摆臂传动组封装在内,齿轮牙箱上安装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信息的麦克风和前胸按钮,前壳上设有对麦克风的让位,电机安装在齿轮牙箱内,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螺杆,螺杆与安装在齿轮牙箱内的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主动齿轮与安装在齿轮牙箱内的换向齿轮组啮合,换向齿轮组的两侧行程位置内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摆臂和万向轮运动的摆臂传动组和万向轮传动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且与控制电路板和电池盒电性连接,底盖上设有对电机的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定齿轮和动齿轮,且定齿轮和动齿轮均置于三角形或扇形的离合槽内,三角形或扇形的离合槽的三条边均为曲边,离合槽的顶点处均进行圆角处理,其中定齿轮安装在离合槽的其中一个顶点位置处且位置固定,动齿轮与定齿轮相互啮合且动齿轮的位置不固定,定齿轮和动齿轮的中心轴通过连接片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万向轮传动组和摆臂传动组分别置于动齿轮的两侧行程范围内,其中万向轮传动组由第一从动齿、第二从动齿和第三从动齿组成,第一从动齿安装在齿轮牙箱内,第一从动齿通过第二从动齿带动第三从动齿转动,且第三从动齿上还设有与其同轴的锥齿,该锥齿与万向轮的轴端锥齿相互啮合,万向轮安装在底盖上的万向轮让位孔处,且万向轮的轮面与底盖上的其余轮子平齐,摆臂传动组由第四从动齿、第五从动齿、第六从动齿和第七从动齿组成,第四从动齿通过第五从动齿和第六从动齿带动第七从动齿转动,第七从动齿的中心轴为方轴,方轴穿出齿轮牙箱并与捶瓣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万向轮底部两个轮子通过轴连接,且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一端固定有轴端锥齿的万向轮轴的另一端设有与锥齿轮相互啮合的锥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捶瓣与摆臂的底部相互接触,且捶瓣与摆臂的接触面为曲面,摆臂上开设有铰接孔,摆臂通过铰接轴和铰接孔与齿轮牙箱铰接,且铰接轴上还设有卡簧,摆臂的顶部设有锤头,所述锤头与企鹅嘴的根据接触,且通过弹簧连接在一起,企鹅嘴通过导向柱与脸壳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还包括用于将前壳、后壳和底盖封装在内部的蛋壳,蛋壳由上壳和下壳相互卡合制成,蛋壳在对应企鹅嘴的位置处进行预先开缝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壳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直接控制电机控制开关的启动插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麦克风接收特定的声音信号或触摸传感器接收外部信号,进而控制电路板使得企鹅公仔发出特定的回应动作,该回应动作可以是企鹅眼睛颜色的改变、扬声器发出特定的声音或企鹅公仔发出对应的动作,功能丰富,趣味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的爆炸图。

图2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前壳的后视图。

图4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脸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前胸按钮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企鹅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企鹅眼睛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电池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齿轮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齿轮牙箱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13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捶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中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壳、2-前胸按钮让位孔、3-后壳、4-扬声器、5-脸壳、6-前胸按钮壳、7-企鹅嘴、8-企鹅眼睛、9-底盖、10-电池盒让位孔、11-万向轮让位孔、12-电池盒盖、13-齿轮牙箱、14-电池盒、15-万向轮、16-电机、17-螺杆、18-主动齿轮、19-定齿轮、20-动齿轮、21- 第一从动齿、22-第二从动齿、23-第三从动齿、24-第四从动齿、25-第五从动齿、26-第六从动齿、27-第七从动齿、28-方轴、29-离合槽、30-捶瓣、31-轴端锥齿、32-锤头、33-铰接孔、34-摆臂、35-上壳、36-下壳、37-启动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包括前壳1、后壳4、脸壳5、企鹅嘴7、企鹅眼睛8和底盖9,所述前壳1和后壳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形成具有圆底的具有空腔的结构,底盖9封装在前壳1和后壳4的底部,将控制电路板、齿轮牙箱13、电池盒14和电机16封装在内部,底盖9上安装有多个轮子,底盖9上还设有电池盒让位孔10和万向轮让位孔11,前壳1上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安装有脸壳5,脸壳5上设有企鹅眼睛8和企鹅嘴7,其中每只企鹅眼睛8内均封装有可变色的LED灯珠,LED灯珠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和电池盒14,前壳1上还设有对前胸按钮的前胸按钮让位孔2,前胸按钮让位孔2处铰接有前胸按钮壳6,所述前壳1的顶部设有用于接收外部信息的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由控制电路板控制,当人抚摸企鹅的头部时,触摸传感器能接收到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可以控制企鹅发出对应的回应信息或动作,后壳4上还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和电池盒14电性连接的扬声器4。

两个所述电池盒14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齿轮牙箱13的两侧位置,且电池盒14的开口位置对应底盖9上的电池盒让位孔10,电池盒让位孔10通过螺钉和电池盒盖12进行封闭,电池盒14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所述齿轮牙箱13由齿轮上牙箱和齿轮下牙箱组成,齿轮上牙箱和齿轮下牙箱相互卡合将电机16、螺杆17、主动齿轮18、万向轮传动组和摆臂传动组封装在内,齿轮牙箱13 上安装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信息的麦克风和前胸按钮,前壳1上设有对麦克风和前胸按钮的让位,电机16安装在齿轮牙箱13内,电机1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螺杆17,螺杆17与安装在齿轮牙箱13内的主动齿轮18相互啮合,主动齿轮18与安装在齿轮牙箱13内的换向齿轮组啮合,换向齿轮组的两侧行程位置内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摆臂30和万向轮15运动的摆臂传动组和万向轮传动组,电机16为正反转电机且与控制电路板和电池盒14电性连接,底盖9 上设有对电机16的控制开关,当电机16正转时,换向齿轮组驱动万向轮传动组转动,带动万向轮15运动,实现企鹅公仔的移动,当电机16反转时,换向齿轮组驱动摆臂传动组运动,实现捶瓣30的摆动。

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定齿轮19和动齿轮20,且定齿轮19和动齿轮20均置于三角形或扇形的离合槽29内,三角形或扇形的离合槽29的三条边均为曲边,离合槽29的顶点处均进行圆角处理,其中定齿轮19安装在离合槽29的其中一个顶点位置处且位置固定,动齿轮20与定齿轮19相互啮合且动齿轮20的位置不固定,定齿轮19转动时,在齿间作用力下,动齿轮20可以由离合槽29的一个顶点位置运动至另一个顶点位置处,定齿轮19和动齿轮20的中心轴通过连接片连接在一起,实现与万向轮传动组或摆臂传动组的啮合传动。

所述万向轮传动组和摆臂传动组分别置于动齿轮20的两侧行程范围内,其中万向轮传动组由第一从动齿21、第二从动齿22和第三从动齿23组成,第一从动齿21安装在齿轮牙箱13内,第一从动齿21通过第二从动齿22带动第三从动齿23转动,且第三从动齿23 上还设有与其同轴的锥齿,该锥齿与万向轮15的轴端锥齿31相互啮合,以此实现万向轮 15的转动,万向轮15安装在底盖9上的万向轮让位孔11处,且万向轮15的轮面与底盖9 上的其余轮子平齐,即由万向轮15驱动企鹅公仔的运动,摆臂传动组由第四从动齿24、第五从动齿25、第六从动齿26和第七从动齿27组成,第四从动齿24通过第五从动齿25和第六从动齿26带动第七从动齿27转动,第七从动齿27的中心轴为方轴28,方轴28穿出齿轮牙箱13并与捶瓣30固定连接。

所述万向轮15底部两个轮子通过轴连接,且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一端固定有轴端锥齿31的万向轮轴的另一端设有与锥齿轮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在轴端锥齿31转动时,通过锥齿轮的传动作用,万向轮15底部两个轮子同步转动,实现企鹅公仔的行走。

所述捶瓣30与摆臂34的底部相互接触,且捶瓣30与摆臂34的接触面为曲面,摆臂34上开设有铰接孔33,摆臂34通过铰接轴和铰接孔33与齿轮牙箱13铰接,且铰接轴上还设有卡簧,摆臂34的顶部设有锤头32,捶瓣30转动时,可以带动摆臂34以铰接轴为轴形成杠杆,使得锤头32不断为企鹅嘴7进行敲击,所述锤头32与企鹅嘴7的根据接触,且通过弹簧连接在一起,企鹅嘴7通过导向柱与脸壳5滑动连接。

一种智能孵化破壳玩具机,还包括用于将前壳1、后壳4和底盖9封装在内部的蛋壳,蛋壳由上壳35和下壳36相互卡合制成,蛋壳在对应企鹅嘴7的位置处进行预先开缝处理,方便由锤头32带动企鹅嘴7将蛋壳敲碎,实现破壳效果。

所述下壳36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直接控制电机16控制开关的启动插销37,通过启动插销37控制电机16的运行,实现破壳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企鹅公仔玩具内置的麦克风接收到外部的声音或触摸信号时,控制线路板控制内部的电机16反转,此时换向齿轮组驱动摆臂传动组运动,捶瓣30转动,可以带动摆臂34以铰接轴为轴形成杠杆,使得锤头32不断为企鹅嘴7进行敲击,由于企鹅嘴7通过导向柱与脸壳5滑动连接,那么企鹅嘴7就可以将外部的蛋壳敲碎,实现“破壳而出”的效果,当企鹅公仔玩具内置的麦克风接收到外部的特定的声音或触摸信号时,电机16正转,使得企鹅公仔玩具可以移动,整体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麦克风接收特定的声音信号或触摸传感器接收外部信号,进而控制电路板使得企鹅公仔发出特定的回应动作,该回应动作可以是企鹅眼睛颜色的改变、扬声器发出特定的声音或企鹅公仔发出对应的动作,功能丰富,趣味性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