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像治疗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1147阅读:2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下肢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肢体运动能力的镜像治疗箱。



背景技术:

镜像疗法又称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由Ramachandran于1992年提出,最初用于减轻截肢后幻肢痛,后来也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训练。该疗法利用一种叫做镜盒的装置进行治疗。该装置就是应用“镜像神经元”的原理设计的。“镜像神经元”是脑神经中一组特殊的神经结构,目前研究发现其与人类的认知、模仿、言语有关,人类可以模仿外界所看到、听到的行为及把自身的行为加以强化,最终变为长期行为记忆。针对于单侧肢体障碍(偏瘫)的残疾人,应用“镜像神经元”的原理,利用镜面的反射特性,隐藏偏瘫侧肢体,双眼观察镜中的健侧肢体,做固定动作,形成偏瘫侧肢体同时在运动的“假象”,累计固定动作运动量,以提高偏瘫侧肢体运动能力。目前针对于单侧肢体障碍(偏瘫)的残疾人,镜像治疗仪器均以上肢双面镜为主,并未发现有针对下肢偏瘫患者的治疗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下肢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肢体运动能力的镜像治疗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镜像治疗箱,包括:

上板;

与上板左端连接的左侧板,其与上板呈93-95°夹角;

安装于左侧板外侧的第一平面镜;

与上板右端连接的右侧板,其与上板呈93-95°夹角;

安装于右侧板外侧的第二平面镜;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长、宽、高相同,与上板的夹角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镜像治疗箱的各边框安装防撞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材料均为绝缘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为木板或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像治疗箱利用“镜像神经元”的理论,通过镜子中的“假象”传入训练,激活患者“镜像神经元”,能够提高下肢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肢体运动能力。该镜像治疗箱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物力、造价便宜、安全无风险、节省材料,解决了目前无下肢镜像治疗仪器的“尴尬”,因隐藏了患侧下肢,因此可结合其他相关康复治疗,同时予以反馈治疗,增加了下肢康复的疗效。具体的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像治疗箱为固定连接结构,而非折叠结构。针对于偏瘫患者下肢“镜像治疗”,需要取坐位状态,并要考虑患者的安全及疲劳程度。固定结构可增强该设计的稳定性,而如果设计为折叠结构,因折叠件多为金属材料,对于隐藏的偏瘫侧下肢如行额外电刺激(比如:中频电刺激等),存在联电的危险。该固定结构上板面可让患者上肢置于其上,减轻患者较长时间坐位所带来的疲劳。本实用新型的镜像治疗箱适用于康复医院、康复专科,占地面积小,搬运方便,无需设计成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像治疗箱的左侧板、右侧板分别与上板之间呈93-95°夹角。隐藏偏瘫下肢于治疗箱内,需把成像的侧面板体靠近患侧下肢,即:患者需低头观察镜子中的健康下肢,如果侧板与上板呈90°,对于人眼视角来说费力,需借助颈部伸展观察镜子中的成像,无形之中加重了颈部负担,得不偿失。为何选择93-95°,因如果上板与侧板夹角过大,易形成镜中影像与实际健康下肢不在一个平面上的情况,达不到模拟性影像传入的要求。(在设计该装置的过程中,已反复试验角度问题,最终该角度为最佳角度,适合应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像治疗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外侧都安装有平面镜。该治疗箱为偏瘫患者下肢康复所设计,因是偏瘫患者,所以存在左侧肢体偏瘫或者右侧肢体偏瘫,无论哪一侧偏瘫患者,均可应用该治疗箱。该治疗箱便于使用,不用来回搬运,只需要不同偏瘫侧的患者,选择不同侧面应用即可,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康复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像治疗箱专为偏瘫患者下肢康复所设计。上肢运动以手部精细活动为主,上肢镜像治疗多见于治疗手部精细活动的提高,它在人体大脑的投射区较大,与下肢的投射区不同,而且上肢的镜像治疗以台面以上的治疗设备为主,未见过有台面以下的。下肢活动以粗大活动为主,神经传导在大脑的投射区其实比较小,因为范围小,动作粗大,所以康复效果值得肯定。

在实际康复工作中,上肢及下肢的治疗方向是不同的,下肢康复以提高体位转移能力为主,而上肢康复以提高实际抓、拿功能为主;目前公认的实际情况是,下肢功能的恢复一般要比上肢功能恢复快(就是因为下肢运动为粗大运动,利于恢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像治疗箱的上板、左、右侧板必须使用绝缘材料,如木板、塑料板均可,但需要材料有抗压性。因实际工作中,可能会联合用到电刺激设备,而电刺激设备均需要避免患者身体直接和金属接触,以防出现联电事故,危及患者安全。需要材料具有抗压性,是因为患者在做治疗时,大部分会出现把上肢置于上板面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像治疗箱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1-上板,2-右侧板,3-左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像治疗箱,包括:上板1;与上板1左端连接的左侧板3,左侧板3与上板1呈93°夹角;适合安装在左侧板3外侧的第一平面镜;与上板1右端连接的右侧板2,右侧板2与上板1呈93°夹角;适合安装在右侧板2外侧的第二平面镜;左侧板3、右侧板2的长、宽、高相同。

所述上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2的材料均为木板。

进一步的,所述镜像治疗箱的各边框安装防撞条,防止下肢偏瘫患者磕碰到边框。

所述上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2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绝缘材料,如塑料板材。

本发明的镜像治疗箱,其左侧板3和右侧板2左右镜像设置在上板1的两端,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2与上板1之间的夹角相同,左侧板3、上板1、右侧板2以及地面形成了一个等腰梯形(纵截面),其上端的两个内角相等,均为93°夹角。当然,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2与上板1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93-95°之间的任意角度,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针对于目前偏瘫的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本实用新型的镜像治疗箱目的在于利用“镜像神经元”的理论,通过镜子中的“假象”传入训练,激活患者“镜像神经元”,提高偏瘫侧肢体的运动能力。解决了目前无下肢训练的镜像治疗仪器的“尴尬”,该镜像治疗箱制作简单、花费少,操作过程简单,节省人力,疗效明确,便于社区康复及基层康复中心开展该治疗。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