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回收棋子的棋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21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回收棋子的棋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回收棋子的棋盘。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在下完围棋或者五子棋后,看着棋盘上交错的黑白棋子,需要进行重新归整,就会产生一些不想继续下棋的想法,从而造成了人们对下棋乐趣的缺失,不利于人们对下棋乐趣的培养,同时因为棋盘放置的时候需要水平,往往造成人们外出游玩时,怕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放置棋盘而放弃了携带棋具出门游玩,造成了无法在游玩过程中享受下棋的乐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放置位置要求低、可快速回收黑白棋子的一种可快速回收棋子的棋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快速回收棋子的棋盘,包括棋盘、黑子、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由可磁化金属构成,所述棋盘的四周绕有数匝漆包线,所述漆包线连接有直流电源和开关,所述黑子和白子由非金属构成并且底部设有嵌槽,所述黑子的嵌槽内安装有磁铁,白子的嵌槽内安装有铁磁件,或者所述白子的嵌槽内安装有磁铁,黑子的嵌槽内安装有铁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下棋过程中,关闭开关,使漆包线电路连通,因为电流的磁效应,使棋盘磁化,黑子和白子通过铁磁件或者磁铁吸附到棋盘上,这种情况下棋子不会从棋盘上掉落,从而可以使棋盘适用于各种环境,不用担心棋子掉落、偏移的现象,甚至棋盘在竖起状态也没有关系;在下棋结束时,打开开关,使漆包线电路断开,电流的磁效应消失,嵌有磁铁的一色棋子将继续吸附在棋盘上,嵌有铁磁件的另一色棋子将可从棋盘上掉落,倾斜棋盘,收集嵌有铁磁件的棋子,而后再收集在棋盘上的嵌有磁铁的棋子,从而快速完成了棋子的回收,重新开始一局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棋盘的四周设有用于放置漆包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的开口处设有封闭板,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避免漆包线外露、漆包线从棋盘上脱落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所述棋盘为硅钢棋盘,通过所述改进,即可以达到棋盘可被漆包线磁化的效果,又可以利用硅钢阻碍电流涡流引起的发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磁铁为强磁,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使棋子有效的吸附在棋盘上,并且可以长时间使用,延迟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铁磁件为铁件,通过所述改进,铁件是常用铁磁件,相较于钴、镍成本较低,降低了棋子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棋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黑子(白子)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黑子(白子)仰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棋盘,1.1、线槽,1.2、封闭板,2、黑子,3、白子,4、漆包线,5、开关,6、磁铁,7、铁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选用硅钢为材料制作棋盘1,硅钢材料可以有效阻碍电流涡流引起的发热,在棋盘1的四周设有线槽1.1,在线槽1.1内绕上连接直流电源(干电池)和开关5的数匝漆包线4,然后使用封闭板1.2封闭线槽1.1,将直流电源和漆包线4封闭在线槽1.1内不外露,开关5的触发键设置在线槽1.1外部,便于操控,在封闭板1.2封闭线槽1.1后,使得直流电源和漆包线4不易脱落。

选用陶瓷或者玻璃为材料制作棋子,具有易清洗的效果,在棋子的底部设有嵌槽,黑子2的嵌槽内嵌有以四氧化三铁为原材料的具有强磁性的磁铁,白子3的嵌槽内嵌有铁件。

在使用过程中,关闭开关5,使漆包线4电路连通,因为电流的磁效应,使棋盘1磁化,黑子2继续吸附到棋盘1上,白子3通过铁块吸附到棋盘1上,这种情况下棋子不会从棋盘1上掉落,从而可以使棋盘1适用于各种环境,不用担心棋子掉落、偏移的现象,甚至棋盘1在竖起状态也没有关系;在下棋结束时,打开开关5,使漆包线4电路断开,电流的磁效应消失,黑子将继续吸附在棋盘1上,白子可从棋盘1上掉落,倾斜棋盘1,收集白子,而后再收集在棋盘1上的黑子,从而快速完成了所有棋子的回收,重新开始一局棋,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回收棋子的时间,并且不用考虑棋盘1的摆放放置,随时随地可以下一局棋,可以让使用者更好的享受下棋的乐趣,让使用者更好的培养下棋的乐趣。

同样,白子3的嵌槽内嵌有以四氧化三铁为原材料的具有强磁性的磁铁,黑子2的嵌槽内嵌有铁件,也同样能完成上述工作,但回收过程是先收集黑子2,后收集白子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