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控制平台、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870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座椅控制平台、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控制平台、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电机驱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工作之余的娱乐生活。其中,观看电影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电影播放技术,一般以二维画面播放为主。

为提高人们观看电影时的真实感,在现有的电影制作技术中,通过在拍摄时采用两台具有一定拍摄夹角的摄像机进行拍摄,并在观看时通过虚拟眼镜利用人的双眼视角差的原理以营造三维场景。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在现有的三维电影的播放中通过虚拟眼镜以营造三维场景,由于虚拟眼镜只能从视觉上满足用户的三维场景体验,因而存在用户的体验感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控制平台、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虚拟眼镜只能从视觉上满足用户的三维场景体验而存在用户体验感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控制平台,应用于具有座椅的动感座椅系统。所述座椅控制平台包括顶板、曲柄、底座以及电机。

所述座椅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座椅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连接以驱动所述曲柄运动,并通过所述顶板带动所述座椅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座椅控制平台中,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座椅控制平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的伺服控制器,所述伺服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座椅控制平台中,所述曲柄为多个,所述伺服电机为多个。

各所述曲柄间隔设顶置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多个所述曲柄与多个所述伺服电机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座椅控制平台中,所述曲柄为三个,任意两个所述曲柄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座椅控制平台中,所述伺服控制器的型号为KZQ08-3B。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座椅控制平台中,所述座椅控制平台还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伺服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向所述伺服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座椅控制平台中,所述座椅控制平台还包括支撑柱,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柱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底座能够沿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座椅控制平台中,所述支撑柱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的边缘位置。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感座椅系统,包括座椅和上述座椅控制平台,所述座椅固定于座椅控制平台的顶板。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场景体验设备,包括头盔和上述动感座椅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控制平台、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通过电机和曲柄的配合设置,以带动座椅运动,从而提高位于座椅上的用户的体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虚拟眼镜只能从视觉上满足用户的三维场景体验而存在用户体验感较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座椅控制平台、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和伺服控制器,由于伺服电机具有控制速度和定位位置的精度非常高的特点,因而在通过曲柄带动座椅进行运动时,可以提高座椅运动控制的精度,有效地提高了座椅控制平台、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控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板和曲柄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控制平台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控制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和支撑柱的连接关系图。

图标:100-座椅控制平台;110-顶板;120-球头轴承;130-曲柄;150-底座;170-电机;190-伺服控制器;210-终端设备;230-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端”、“另一端”、“一侧”、“另一侧”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控制平台100,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包括顶板110、曲柄130、底座150以及电机17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130的一端与所述顶板110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50,即所述曲柄130设置于所述顶板110与所述底座150之间。所述电机170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130连接,所述电机170能够驱动所述曲柄130运动,并通过所述曲柄130带动所述顶板110运动。

通过上述设置,在所述底座150固定后,所述电机170的输出轴转动时能够驱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曲柄130运动,从而带动与所述曲柄130连接的顶板110运动,以使设置于所述顶板110远离所述曲柄130一侧的座椅运动,进而向位于所述座椅的用户提供三维场景的体验。

可选地,所述顶板110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受限制,既可以是规则的形状,例如方体状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只要能够满足分别连接座椅和曲柄130即可,以使所述曲柄130能够通过所述顶板110带动所述座椅运动。

可选地,所述顶板110与所述曲柄130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10与所述曲柄130通过球头轴承120连接,以实现转向的目的,进而通过所述曲柄130实现对所述座椅多方向多角度的运动进行控制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曲柄130与所述电机170的具体连接关系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具体的稳定性需求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130与所述电机170通过相互配合的螺丝和螺母连接。

可选地,所述曲柄130与所述底座150的具体连接关系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具体的稳定性需求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所述曲柄130的稳定性,所述曲柄130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紧固于所述底座150,以避免所述曲柄130在所述电机170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底座150产生位移,进而导致控制所述座椅运动的精度降低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电机170的具体类型不受限制,例如,可以是异步电机、伺服电机等类型的电机170,只要能够驱动所述曲柄130进行运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所述电机170驱动所述曲柄130的精度,所述电机170为伺服电机。

可选地,所述伺服电机的数量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所述曲柄130的数量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130为多个,所述伺服电机也为多个。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曲柄130间隔设顶置于所述板与所述底座150之间,多个所述曲柄130与多个所述伺服电机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各所述伺服电机能够分别驱动对应的曲柄130运动。

可选地,所述曲柄130的具体数量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还可以是更多地数量。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所述座椅能够在三维空间里面进行各个方向的运动,所述曲柄130为三个,可以同步实现带动所述座椅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运动。

可选地,三个所述曲柄130的具体分布方式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均匀分布于所述顶板110与所述底座150之间,也可以是任意分布于所述顶板110与所述底座15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所述曲柄130均匀分布于所述顶板110与所述底座150之间,且任意两个所述曲柄130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电机170的运动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对所述座椅的具体控制要求进行设置。结合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位于所述座椅的用户可以体验到上升、跌落以及颠簸等多种不同感觉,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还包括伺服控制器190。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伺服控制器190的输出端连接,以使所述伺服电机能够根据所述伺服控制器190的控制进行运动。

可选地,所述伺服控制器190的具体型号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KZQ08-3A、KZQ08-3B以及KZQ007系列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控制器190的型号为KZQ08-3B。

进一步地,为便于通过所述伺服控制器190对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210。所述终端设备210与所述伺服控制器190通信连接,以向所述伺服控制器19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伺服控制器190能够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伺服电机进行转动。

通过上述设置,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置,可以对所述座椅的具体运动方向进行控制,进而实现不同的体验,例如,可以是左右前后的平移、上升、下降、前倾以及后仰等动作。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210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等具有数据处理、接收以及发送能力的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210与所述伺服控制器190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受限制,既可以是有线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网线和RS485接口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GPRS模块、3G模块、4G模块、NB-IOT模块、Wi-Fi模块、LTE模块、Zigbee模块或ICP/IP模块等通讯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210为计算机,并通过网线连接。

结合图5,为便于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在实际应用中的设置,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还可以包括支撑柱230,所述支撑柱230设置于所述底座150,以使所述底座150能够通过所述支撑柱230设置与地面或其它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230与所述底座150的具体连接关系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230与所述底座150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底座150能够沿所述支撑柱230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所述底座150的高度的调节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所述座椅高度的调节,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的应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230的数量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只要能对所述底座150起到有效地支撑和平衡作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230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230间个设置于所述底座150的边缘位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支撑柱230的具体分布方式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均匀设置,也可以是任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230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底座150的四个角落,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230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感座椅系统,包括座椅和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所述座椅固定于座椅控制平台100的顶板110。

可选地,所述座椅与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的对应关系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一一对应关系,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与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座椅的具体大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用户的体积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适应不同的用户的体积,所述座椅的尺寸优选为750mm*850mm*1200mm。

考虑到所述动感座椅系统包括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因此,所述动感座椅系统具有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的全部技术特征,可以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感座椅系统的具体技术特征不再一一赘述,请参阅前文对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维场景体验设备,包括头盔和所述动感座椅系统。

所述头盔和所述动感座椅系统分别连接有终端设备210,以根据所述终端设备210发送的数据或控制信号进行工作。所述头盔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210发送的数据进行画面渲染以向用户提供视觉上的三维体验,所述动感座椅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210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运动以向用户提供触觉上的三维体验。

进一步地,为提高所述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场景体验设备还可以包括风机、喷水器、烟雾发生器、光电发生器、气泡制造装置,以使所述三维场景体验设备还可以实现喷风、喷水、烟雾、光电以及气泡等环境的营造。

考虑到所述三维场景体验设备包括所述动感座椅系统,因此,所述三维场景体验设备具有所述动感座椅系统的全部技术特征,可以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具体技术特征不再一一赘述,请参阅前文对所述座椅控制平台100的解释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控制平台100、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通过电机170和曲柄130的配合设置,以带动座椅运动,从而提高位于座椅上的用户的体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虚拟眼镜只能从视觉上满足用户的三维场景体验而存在用户体验感较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座椅控制平台100、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实用性。其次,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和伺服控制器190,由于伺服电机具有控制速度和定位位置的精度非常高的特点,因而在通过曲柄130带动座椅进行运动时,可以提高座椅运动控制的精度,有效地提高了座椅控制平台100、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设置三个等距离分布的曲柄130,可以通过电机170驱动其做不同方向的运动,进而实现三维空间上的高精度运动控制,进一步地提高了座椅控制平台100、动感座椅系统及三维场景体验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