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运动套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70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联网运动套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球类运动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联网运动套装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棒球运动中,运动的人员在使用棒球和球棒时,都是凭着感觉来判断这一球飞出去的速度和击打在球棒上的力度来评价运动人员的竞技水平,需要教练和指导人员在旁边进行指导和教导。

如此,传统棒垒球运动具有如下缺陷:

1.传统竞技方法,对击球的力度和速度全凭感觉,没有目标,或设定了目标确难以直观体现实现;

2.需要指导人员在一旁判断及指导技术水平,没有很直观的对比,提升较慢。

3.竞技圈人员有限,只能在球场的人员中来进行竞技来提升自身的球技水平;

4.运动相对单调和盲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运动智能化且数据共享化、可以直观看到竞技水平的互联网运动套装系统。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互联网运动套装系统,包括球棒、棒球、垒包、手套及显示器,所述棒球安装有测数仪,所述球棒、垒包及手套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感应仪、第二感应仪和第三感应仪;所述测数仪和第一、第二、第三感应仪分别与显示器信号连接;所述测数仪和第一、第二、第三感应仪将测量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器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球棒是在手柄的位置,通过在模制成型时,或二次挖孔加工时设置安装第一孔位,所述第一感应仪陷于第一孔位内,所述第一感应仪上铺置有一片用于减震防击保护第一感应仪的第一透明塑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垒包的侧面上设置有放置第二感应仪的第二孔位,所述第二感应仪陷于第二孔位内,所述第二感应仪上铺置有一片用于减震防击保护第二感应仪的第二透明塑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朝向手心的位置上设置有放置第三感应仪的第三孔位,所述第三感应仪陷于第三孔位内,所述第三感应仪上铺置有一片用于减震防击保护第三感应仪的第三透明塑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棒球在朝向掌心的位置设置有放置测数仪的第四孔位,所述测数仪陷于第四孔位内,所述测数仪上铺置有一片用于减震防击保护测数仪的第四透明塑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上设有二维码,该二维码被扫描识别的信息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感应仪可以用于感应选手从发球开始到击中棒球这段距离的速度和力度,测数仪可以用于感应选手从发球开始到击中球棒这段距离飞行速度和爆发力度,第二感应仪和第三感应仪可以准确测出运动员的接传球速度、运动员耐力、跑速和平衡协调值、接球率、洞察力值等,从而这些测试的数据都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从而可以不需要评委或不需要教练的人工指导下,就可以指导运动员通过测数仪和感应仪测试出来的数据。进一步可以通过互联网,很大范围的将棒垒球发烧友运动爱好者更大范围的聚集在一起,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互联网运动平台系统上,就可以进行运动竞技数据分享和线上比赛,领域更大了,挑战更多了,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自已与爱好者之间的竞技水平和直观的体现竞技水平。直接体现击打成绩和圈内朋友的排名,在电脑端和手机端显示这些数据。从而优化了产品的使用功能、让运动智能化且数据共享化。

通过这个运动竞技系统,可以在系统中,自组团队,与棒垒球运动发烧友们举办球赛,以现场视频方式直播比赛,为棒垒球发烧友们实线了线上竞技的空间,增加了运动乐趣和互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球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棒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垒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显示器的数据显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互联网运动套装系统,包括球棒1、棒球2、垒包3、手套4及显示器5,棒球2安装有测数仪21,球棒1、垒包3及手套4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感应仪11、第二感应仪31和第三感应仪41;测数仪21和第一、第二、第三感应仪11、31、41分别与显示器5信号连接;测数仪21和第一、第二、第三感应仪11、31、41将测量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器5显示。

球棒是在手柄或者称棒柄的位置,通过在模制成型时,或二次挖孔加工时设置安装第一孔位,第一感应仪陷于第一孔位内,第一感应仪上铺置有一片用于减震防击保护第一感应仪的第一透明塑料层。球棒的棒身可以采用碳纤维、玻纤维、木棒、PU球棒等各类材料来当棒身。装入第一感应仪的第一孔位可以用盖子锁螺丝方式固定,使之挥棒击球时不晃动。此第一感应器用于感应选手从发球开始到击中棒球这段距离的速度和力度,体现的数据有:挥棒速度、节奏感、稳定值,击中率及为球体所需测试的数据提供感应;为挥棒人员控制其节奏感、球飞行感及发球后的球是运动变化中的,要在动态中寻找到球的飞行轨迹,稳定打击,提升技巧提供具有帮助的数据。

垒包的侧面上设置有放置第二感应仪的第二孔位,第二感应仪陷于第二孔位内,第二感应仪上铺置有一片用于减震防击保护第二感应仪的第二透明塑料层。手套朝向手心的位置上设置有放置第三感应仪的第三孔位,第三感应仪陷于第三孔位内,第三感应仪上铺置有一片用于减震防击保护第三感应仪的第三透明塑料层。第二感应仪和第三感应仪可以准确的测出运动员的接传球速度、运动员耐力、跑速和平衡协调值、接球率、洞察力;可以体现出运动员的跑步能力及接球技巧,能够在平衡协调的速率上完成接球传球跑垒的动作,如果摔倒则影响跑垒,无法完成这关传接球动作。如果跑速快,则比如50米有选手用5秒跑完,有选择要6秒才跑完,这关系到进攻,这种跑速和协调性,跑快的身体机能好的,可以一口气跑两垒三垒,跑直线无需减速弧度跑垒,可以很顺利通过跑完垒包,关系到进攻争取到时间。可以体现出选手的洞察力、协调性、和跑垒时间。

棒球在朝向掌心的位置设置有放置测数仪的第四孔位,测数仪陷于第四孔位内,测数仪上铺置有一片用于减震防击保护测数仪的第四透明塑料层。测数仪用于感应选手从发球开始到击中球棒这段距离飞行速度和爆发力度,例如当球的飞行速度是每小时160公里或每小时180公里的球,当然速度越快越好,其快球爆发力强,撞击球棒的飞速快距离远,缩短了守卫员反应的时间,安以安全上垒,通过跑步上垒得分,有利于发球进攻方。

安装在球棒、棒球、垒包和手套上的测数仪和第一、第二、第三感应仪,在其表面都是具有耐击强度的表面装置,并且在置入安装孔位后,表面均会粘贴一层透明的用于防震防爆破的透明塑料层(如第一至第四透明塑料层),该透明塑料层起到可以清楚看到仪表数据又可以保护仪表的作用,并且将安装的孔位填平,使抓握手感舒适贴合。

优选地,显示器上设有二维码,该二维码被扫描识别的信息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使用者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以注册成为会员,加入运动系统中的棒垒球会员中,即可以取得一个会员号并连网(信号连接)到所使用的运动套装中的测数仪和感应仪中,显示器含有显示器、控制芯片和记录模块,用于显示并记录数据,进一步地还可以按照不同位置角色的人员来进行运动竞技排名及点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信号连接即是一种互联网功能,目前互联网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可以实现测数仪和感应仪与显示器的数据上的信号连接。通过显示器显示的各个选手当天的练习时间、练习的击球次数及击球时的力度和速度,再进行排名列表,能够很了解自已在这个运动球类社交群内的球类竞技水平。

本发明在运动套装上的机械化进阶到了智能化,可以不需要评委或不需要教练的人工指导下,就可以指导运动员通过测试出来的数据和排名,明白自已的技艺水平和可以提升的空间。优化了产品的使用功能、让运动更大范围化,而且可以进一步地在社交群内扩大自已的交友、健身的社交圈子和功能。

从而可以实现:

1.智能化替代了传统化,分别对速度、弹力系数、力度、平衡度、协调性、反应速度、耐力值、爆发力、节奏感及比赛的上垒得分,都会现场进行实测数据,且数据会保存并记录下来且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送到显示器上,可以设定目标,让目标以数据化直观体现和实现;

2.可以取代原传统训练或竞技方式,不需要指导人员在一旁判断或指导技术水平,可以很直观的体现且点评,直观化数据化提升很快。

3.可以扩大竞技圈人员的范围和人数,优化取代了原传统棒垒球运动只能在球场中的人员中才能竞技的地域或时间局限性,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来对比自身的球技水平,可以很大范围很客观的来了解和提升自身的球技水平;

4.给运动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运动发烧友圈子中的交流乐趣。

5.本发明所配戴的这个系统,使用者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以注册成为会员,加入运动系统中的棒垒球会员中,即可以取得一个会员号并连网到所使用的运动器材测数仪和感应仪的芯片中,系统会通过互联网抓取到测数仪和感应仪显示并记录的数据,会按照不同球员角色的人员来进行运动竞技排名及数据分析点评。

6.显示器上的数据来自于产品上的测数仪和感应仪的,均具有连接互联网功能,可以连接到运动球类社交系统里的各个选手端,当天的练习时间、击球的次数及击球时的力度和速度的运动数据均会同步连接到互联网上,网络端将各球员的动运数据成绩,进行排名列表,能够很直观了解自已在这个运动球类网络系统平台上的球类竞技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