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拓展板及拼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5578发布日期:2018-08-17 18:3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连接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拓展板以及应用该种多功能拓展板的拼装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对运用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渐渐引入多功能结构件,其中最为典型的益教产品有乐高,通过利用不同的结构件组合拼装成各种不同的造型,无需螺钉等紧固件;此外,在机器人的拼装组装领域也广泛使用各种多功能结构件来实现各种形状或功能的机器人。但是,现有的多功能结构件只是简单的拼接方式,而且可拓展的功能性较少,无法与动力组件、电源组件、控制系统组件等适配连接,功能单一、拼接接口不足等缺点,从而导致其的适用范围较小,娱乐性与趣味性也不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拓展板,旨在丰富该多功能拓展板与其他组件的拼接组合方式,提高该多功能拓展板的多样功能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拓展板,包括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第二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的一侧连接,第三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的一侧连接,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二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呈夹角设置,且第三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呈夹角设置;或,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可选地,第二单元板垂直连接于第一单元板,且第三单元板与第二单元板相对设置并垂直连接于第一单元板;或,第二单元板垂直连接于第一单元板,且第三单元板垂直连接于第一单元板,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三者呈“S”型设置;或,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可选地,第一单元板包括承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凸设于承接部远离第三单元板的一侧,两第二单元板,其中一第二单元板设于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与承接部连接,另一第二单元板设于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与承接部连接。可选地,第一单元板包括一舵机固定孔、至少一滑动连接孔、至少一第一连接通孔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通孔,舵机固定孔沿承接部的中线对称开设,一滑动连接孔沿垂直于中线设置于舵机固定孔的一侧,一第一连接通孔开设于舵机固定孔一侧与滑动连接孔的之间,多个第二连接通孔均匀开设于承接部和第一连接部;及两第二单元板各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通孔。可选地,舵机固定孔为长24mm、宽13mm的长方形,该长方形的四角呈圆角设置半径为2mm,舵机固定孔靠近第三单元板的一侧边与第三单元板间距为12mm,滑动连接孔为长9.5mm、宽4mm的长圆孔,圆角半径设置为2mm,第一连接通孔直径为2mm,第二连接通孔直径为4mm。可选地,第三单元板包括一十字型通孔、多个第二连接通孔,十字型通孔开设于第二单元板的中间,多个第二连接通孔沿第二单元板的外缘均匀排列开设于十字型通孔的周围。可选地,第三单元板还包括两个螺纹孔,两螺纹孔间隔开设于舵机固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之间,一螺纹孔开设于十字型通孔的一侧,另一螺纹孔对应开设于十字型通孔的另一侧,两第二连接通孔的内壁开设有螺纹。可选地,多功能拓展板为金属材质,多功能拓展板的厚度数值范围为2mm±0.1mm。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拼装组件,包括上述的多功能拓展板,该多功能拓展板包括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第二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的一侧连接,第三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的一侧连接,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二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呈夹角设置,且第三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呈夹角设置;或,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多功能拓展板设置为可以互相折叠的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及第三单元板,使得该多功能拓展板既可以呈同一水平平铺设置,也可以任意翻折呈夹角设置,通过设置该折叠结构以实现该多功能拓展板90°和180°的转向功能,丰富该多功能拓展板与其他组件的拼接组合方式,提高该多功能拓展板的多样功能化,使得该多功能拓展板不仅可以应用于益教和机器人领域,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常用的机械结构和工业设备领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拓展板一实施例弯折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拓展板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拓展板一实施例弯折状态时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拓展板一实施例平铺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拓展板中第一单元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多功能拓展板155第一连接通孔10第一单元板157第二连接通孔11承接部30第二单元板13第一连接部50第三单元板151舵机固定孔51十字型通孔153滑动连接孔53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拓展板100。请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多功能拓展板100包括第一单元板10、第二单元板30及第三单元板50,第二单元板30与第一单元板10的一侧连接,第三单元板50与第一单元板10的另一侧连接,第一单元板10、第二单元板30及第三单元板50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二单元板30与第一单元板10呈夹角设置,且第三单元板50与第一单元板10呈夹角设置;或,第一单元板10、第二单元板30及第三单元板50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该多功能拓展板100包括三个相连接的单元板,一体成型后,平铺时的虚线即为折痕,其间连接的侧边距为1mm,或者沿着该折痕将第二单元板30和第三单元板50朝向第一单元板10弯折;并且在第一单元板10、第二单元板30及第三单元板5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的连接孔,可以通过与其匹配的螺栓、螺钉或者圆柱结构的紧固件进行安装,有效实现多种多样的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多功能拓展板100设置为可以互相折叠的第一单元板10、第二单元板30及第三单元板50,使得该多功能拓展板100既可以呈同一水平平铺设置,也可以任意翻折呈夹角设置,通过设置该折叠结构以实现该多功能拓展板100的90°和180°的转向功能,丰富该多功能拓展板100与其他组件的拼接组合方式,提高该多功能拓展板100的多样功能化,使得该多功能拓展板100不仅可以应用于益教和机器人领域,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常用的机械结构和工业设备领域。请参照图1和图4,第二单元板30垂直连接于第一单元板10,且第三单元板50与第二单元板30相对设置并垂直连接于第一单元板10;或,第二单元板30垂直连接于第一单元板10,且第三单元板50垂直连接于第一单元板10,第一单元板10、第二单元板30及第三单元板50三者呈“S”型设置;或,第一单元板10、第二单元板30及第三单元板50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该多功能拓展板100的第一单元板10、第二单元板30及第三单元板50可以弯折呈任意角度,还可以第二单元板30和第三单元板50同向或者反向地朝向第一单元板10弯折从而形成倒U型或者S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体成型即设置为呈直角弯折或者平铺同一水平面的两种形状,在组合成具体的产品时,有效配合形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等转向结构。该多功能拓展板100一体成型呈直角弯折设置或者同一水平面设置,使得受力均衡,可以实现90度或者180度不同转向的延伸,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实现更多机构的需要,开模可重复性使用,便于与其他组件的配合安装。请参照图1、图4及图5,第一单元板10包括承接部11和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3凸设于承接部11远离第三单元板50的一侧,两第二单元板30,其中一第二单元板30设于第一连接部13的一侧与承接部11连接,另一第二单元板30设于第一连接部13的另一侧与承接部11连接。该第一单元板10形状呈“凸”字型,长边为60±0.1mm,侧边宽为30±0.1mm,凸设的短边长为30±0.1mm,宽为19±0.1mm,第二单元板30为长24.5±0.1mm,两第二单元板30沿着第一单元板10的两侧边对齐连接,并且在板的边角呈圆角半径为2±0.1mm设置。请参照图1、图4及图5,第一单元板10包括一舵机固定孔151、至少一滑动连接孔153、至少一第一连接通孔155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通孔157,舵机固定孔151沿承接部11的中线对称开设,一滑动连接孔153沿垂直于中线设置于舵机固定孔151的一侧,一第一连接通孔155开设于舵机固定孔151一侧与滑动连接孔153的之间,多个第二连接通孔157均匀开设于承接部11和第一连接部13;及两第二单元板30各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通孔157。该第一单元板10的中间开设一形状为长方形的舵机固定孔151,长为24±0.1mm,宽为16±0.1mm,专用于微型舵机的安装固定,具体为9克的微型舵机,便于该多功能拓展板100可与舵机进行直接安装使用;两滑动连接孔153对称设置于该舵机固定孔151的两侧,该滑动连接孔153形状与长圆孔类似,长为4±0.1mm,两端的圆角半径为2±0.1mm,由于其具有长圆槽,便于与其他组件适配安装时来回滑动;两第一连接通孔155开设于舵机固定孔151与滑动连接孔153的之间,半径为1±0.1mm的圆形通孔,用于螺杆、螺栓或者螺钉等紧固件的安装固定;还开设有十一个第二连接通孔157,其中两组各四个对称环绕滑动连接孔153设置,沿滑动连接孔153对称的两第二连接通孔157之间的圆心间距为16±0.1mm,另外三个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具体地,请参照图1、图4及图5,舵机固定孔151为长24mm、宽13mm的长方形,该长方形的四角呈圆角设置半径为2mm,舵机固定孔151靠近第三单元板50的一侧边与第三单元板50间距为12mm,滑动连接孔153为长9.5mm、宽4mm的长圆孔,圆角半径设置为2mm,第一连接通孔155直径为2mm,第二连接通孔157直径为4mm。该多功能拓展板100上连接孔孔径为2、3、4±0.1mm,均用于螺杆、螺栓或者螺钉等紧固件穿设并安装固定,孔径规格统一,便于作为标准件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滑动连接孔153可调节连接距离,可以完成更多的组装功能。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第三单元板50包括一十字型通孔51、多个第二连接通孔157,十字型通孔51开设于第二单元板30的中间,多个第二连接通孔157沿第二单元板30的外缘均匀排列开设于十字型通孔51的周围。该第三单元板50设置呈长为48±0.1mm、宽为30±0.1mm的长方形,中间开设一十字型通孔51,其长为6±0.1mm,该十字型通孔51由一中心孔和与该中心孔连通的四个辅助孔开设形成,中心孔的半径为2±0.1mm,辅助孔为半径为1±0.1mm的长圆孔,长为1.26±0.1mm,十二个第二连接通孔157以五个为长、三个为宽环绕该十字型通孔51均匀间隔设置。该十字型通孔51可通过与其匹配的十字扣件进行安装,同时形成辅助孔与中心孔还可通过与其匹配的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安装,实现多种多样的安装方式;而且辅助孔为具有圆弧的长圆孔,可以通过一螺栓与其他连接件适配时,螺栓可以有效位于辅助孔内移动,调节固定距离;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生产的产品能够与乐高的产品实现兼容,在使用时,可以相互连接,在使用完毕后分装产品时,通过该十字型通孔51可以使之与乐高的产品之间产生区别,便于查找和分装。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第三单元板50还包括两个螺纹孔53,两螺纹孔53间隔开设于舵机固定孔151与第二连接通孔157之间,一螺纹孔53开设于十字型通孔51的一侧,另一螺纹孔53对应开设于十字型通孔51的另一侧,两第二连接通孔157的内壁开设有螺纹。该第三单元板50还包括两个螺纹孔53,其半径为2±0.1mm,两螺纹孔53对应设置于十字型通孔51的两侧,该螺纹孔53用于与螺钉适配锁紧。具体地,多功能拓展板100为金属材质,多功能拓展板100的厚度数值范围为2mm±0.01mm。由于该多功能拓展板100采用铝镁硅合金,具体地,在实际生产中优选范围为2mm±0.1mm,此时的硬度、强度较为适宜,便于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手感,该多功能拓展板100的外表面还采用磨砂材质,提高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拼装组件,该拼装组件包括多功能拓展板100,该多功能拓展板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拼装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该多功能拓展板100可以用于工程或者航天
技术领域
的机器臂或者餐车等,通过与其他连接件适配组合安装成需要的机械结构,可以直接应用于制造生产实践中。该多功能拓展板100可与若干不同形状的其他连接组件连接,实现各种不同的造型,与电机,具体为DCTT电机,齿轮、履带以及滚轮等,组合形成电动小车、电动飞机以及实现各种功能的机器人,便于拆装,材质轻巧,耐承载,防水防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