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2911发布日期:2018-06-19 19:5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杠,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



背景技术:

单杠是锻炼臂力、促进机头增长、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灵活性和平衡感的重要锻炼器械。目前学校操场或公园健身区一般都安装有健身用的单杠,为了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的需求,往往需要安装多个单杠,占地面积较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对单杠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改进,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中公开了一种电动式升降单杠[申请号:201520552688.4;授权公告号:204952043U],器包括横杆、支撑横杆的支撑杆组件和升降杆组件,支撑杆组件包括两根加厚中空管,升降杆组件包括两根丝杆和两个配合丝杆的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在加厚中空管底部,加厚中空管的长度与丝杆的长度相匹配,每根丝杆底部设有变向齿轮箱,两个变向齿轮箱通过一同步传动杆连接,同步传动杆一端上设有一驱动 同步传动杆转动的减速电机,变向齿轮箱底部设有钻地杆。

上述的升降单杠设置了升降杆及可带动升降杆升降的减速电机,其可随意调节单杠的高度,能满足不同身高学生和健身人员的需求。但是由于减速电机需要通电才可工作,因此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

而且有些自身体重过重的引体向上锻炼者无法克服自身重量而放弃单杠锻炼。中考体育测试时有这样一段话:“选择项目时,考生如果身体较轻,身高不是很高可以选引体向上”。不难理解此段话标明对某一类考生的限制条件,如果你是身高过高、体重过胖的,不适宜选择引体向上项目。不仅仅是中考,平时的社区健身区,仔细留意,也可以发现,用单杠锻炼的人群非常固定,年轻的、身手矫健的。很多年龄稍大、身材肥硕些的基本与单杠无缘,以至于很多时候单杠成了孤零零的一个摆设器材。因此,研究一种可以适合更多的人群使用的单杠,可以不受身高、体重、年龄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单杠锻炼身体,真正让单杠成为一种既常见、简单又实在的健身器材,可以让锻炼者“向上”举或挺、“向下”拉或推的各种运动姿势是我们本次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和场景,训练功能多样的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包括横杆和用于支撑横杆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立柱,两根立柱的顶部分别与横杆的左右两端相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立柱上分别设置有升降机构,两根立柱之间位于横杆的下方处设置有横杠,所述的升降机构由框架和设置于框架内的两个滚轮组成,两个滚轮分别位于立柱的左右两侧,所述框架的前后两侧部分别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该锁紧螺钉的末端部顶于立柱的外壁上,所述升降机构中框架的左端部设置有负荷调整机构,所述的负荷调整机构由支撑板、旋转轴、伸缩带及与框架相固连的外固定套组成,所述的支撑板固连与外固定套的左侧部,所述的旋转轴横向水平穿过支撑板伸入外固定套内,所述的伸缩带一端固连于旋转轴上位于支撑板内的位置处,另一端与横杠相固连,所述的外固定套内设置有若干个卡设于旋转轴上的涡旋弹簧,所述的支撑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可供横杠放置的弧形槽。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的旋转轴上位于支撑板内的位置处固套有卡套,所述的卡套与旋转轴之间留设有可供伸缩带缠绕安装的空腔,卡套上开设有可供伸缩带穿出的开口槽。此结构设置可防止伸缩带与旋转轴发生打滑,训练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的外固定套内设置有可供涡旋弹簧放置定位的若干个内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数量与涡旋弹簧的数量相等,所述的外固定套朝向升降机构的端部设置有端盖。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的外固定套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若干个位置与若干个内固定套一一对应的调整螺钉。通过松紧相应的调整螺钉可调整设置与内固定套上的涡旋弹簧的弹簧力,从而调整旋转轴旋转的扭矩大小,控制伸缩带的伸缩力。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轴向开设有一个供涡旋弹簧卡设的卡槽,该卡槽靠近升降机构的一端与外部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的滚轮与框架之间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的固定轴穿过滚轮内部且与之通过轴承相连接,左侧滚轮中的固定轴与框架固定连接,框架的前后两侧部开设有滑槽,位于立柱右侧的滚轮中的固定轴设置与滑槽内,所述的框架的右端部螺纹连接有两个端部穿过滑槽顶靠于右侧滚轮中的固定轴上的松紧螺钉。当需要升降机构升降时,只需松开松紧螺钉即可实现调整高度,待调整好适当高度后,再将松紧螺钉旋紧,将升降机构稳固在立柱上。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的横杠的长度小于横杆的长度。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支撑板上下的弧形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外固定套的外径。该尺寸设计是为了放置横杠在复位时放置在支撑板上更加稳定,同时也可避免与外固定套发生碰撞。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的外固定套分别与支撑板和框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螺钉相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所述的旋转轴与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具有一下优点:

1、设计的负荷调整机构类似汽车的安全带机构删除了原有的加速度卡死机构,伸缩带能在任何受力情况下上下自由伸缩;

2、设计的升降机构通过两个滚轮与现有单杠的固定立柱活动相连,升降机构能在单杠立柱轨道上下自由活动;

3、当升降机构通过锁紧螺钉和松紧螺钉与单杠立柱固定后,横杠在受力情况下能在行程内上下自由活动,并能自动回收;

4、由于在多个外固定套内增设了多个独立的涡旋弹簧,横杠上下受力运动的负荷能多级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升降机构处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负荷调整机构处的竖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向上挺或举训练的正视图。

图5是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向下拉或推训练的正视图。

图中,1、横杆;2、立柱;3、横杠;4、升降机构;4a、框架;4b、滚轮;5、锁紧螺钉;6、负荷调整机构;6a、支撑板;6b、旋转轴;6c、伸缩带;6d、外固定套;7、涡旋弹簧;8、弧形槽;9、卡套;10、空腔;11、开口槽;12、内固定套;13、调整螺钉;14、卡槽;15、固定轴;16、滑槽;17、松紧螺钉;18、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包括横杆1和用于支撑横杆1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立柱2,两根立柱2的顶部分别与横杆1的左右两端相固连,两根立柱2上分别设置有升降机构4,两根立柱2之间位于横杆1的下方处设置有横杠3,升降机构4由框架4a和设置于框架4a内的两个滚轮4b组成,两个滚轮4b分别位于立柱2的左右两侧,框架4a的前后两侧部分别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5,该锁紧螺钉5的末端部顶于立柱2的外壁上,升降机构4中框架4a的左端部设置有负荷调整机构6,负荷调整机构6由支撑板6a、旋转轴6b、伸缩带6c及与框架4a相固连的外固定套6d组成,支撑板6a固连与外固定套6d的左侧部,旋转轴6b横向水平穿过支撑板6a伸入外固定套6d内,旋转轴6b与支撑板6a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伸缩带6c一端固连于旋转轴6b上位于支撑板6a内的位置处,另一端与横杠3相固连,外固定套6d内设置有若干个卡设于旋转轴6b上的涡旋弹簧7,支撑板6a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可供横杠3放置的弧形槽8,外固定套6d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若干个位置与若干个内固定套12一一对应的调整螺钉13

进一步细说,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的滚轮4b与框架4a之间通过固定轴15连接,固定轴15穿过滚轮4b内部且与之通过轴承相连接,左侧滚轮4b中的固定轴15与框架4a固定连接,框架4a的前后两侧部开设有滑槽16,位于立柱2右侧的滚轮4b中的固定轴15设置与滑槽16内,框架4a的右端部螺纹连接有两个端部穿过滑槽16顶靠于右侧滚轮4b中的固定轴15上的松紧螺钉17。当需要升降机构4升降时,只需松开松紧螺钉17即可实现调整高度,待调整好适当高度后,再将松紧螺钉17旋紧,将升降机构4稳固在立柱2上。

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横杠3放置于支撑板6a底部的弧形槽8中时,运动者可将横杠3向下拉实现下拉的运动姿势,将横杠3放置于支撑板6a顶部的弧形槽8中时,运动者可将横杠3举起,实现举挺的运动姿势。横杆1的高度调整依靠升降机构4来实现,松开锁紧螺钉5和调整螺钉13,升降机构4可在滚轮4b的作用下带动横杠3上下移动,当调整到适当高度时,将锁紧螺钉5和调整螺钉13拧紧,即可固定住升降机构4。

该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的升降机构4和负荷调整机构6可安装在传统的固定式单杠上,对传统的单杠进行多功能的改造。可投放学校,能帮助中学生有效的锻炼引体向上;可投放公共场所,调节到最小力模式也适合中老年人;可作为健美器材完成多种健美系列的动作。

将横杠3调整到高于自身身高合适高度后固定,站立向下拉横杠3达到锻炼引体向上的目的;将横杠3调整到贴近站立或深蹲肩膀高度后固定,向上举单杠达到锻炼深蹲或挺举练习目的,同时可进行站立跳高或深蹲调高运动;运动者还可以平躺在地上,将横杠3调整到较低高度可练习卧推训练。

进一步细说,为了防止伸缩带6c与旋转轴6b发生打滑,使得训练更加安全,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的旋转轴6b上位于支撑板6a内的位置处固套有卡套9,卡套9与旋转轴6b之间留设有可供伸缩带6c缠绕安装的空腔10,卡套9上开设有可供伸缩带6c穿出的开口槽11。

为了使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的多个涡旋弹簧7相互独立,能够多级调整横杠3上下运动的受力负荷,其外固定套6d内设置了可供涡旋弹簧7放置定位的若干个内固定套12,固定套的数量与涡旋弹簧7的数量相等,外固定套6d朝向升降机构4的端部设置有端盖18,旋转轴6b的外壁上轴向开设有一个供涡旋弹簧7卡设的卡槽14,该卡槽14靠近升降机构4的一端与外部相连通。

为了使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的训练更加便捷,横杠3的长度小于横杆1的长度,支撑板6a上下的弧形槽8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外固定套6d的外径。

为了拆装方便,本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中的外固定套6d分别与支撑板6a和框架4a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螺钉相固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横杆1、立柱2、横杠3、升降机构4、框架4a、滚轮4b、锁紧螺钉5、负荷调整机构6、支撑板6a、旋转轴6b、伸缩带6c、外固定套6d、涡旋弹簧7、弧形槽8、卡套9、空腔10、开口槽11、内固定套12、调整螺钉13、卡槽14、固定轴15、滑槽16、松紧螺钉17、端盖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