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407发布日期:2018-06-08 18:09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摇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尤其涉及摇马。



背景技术:

摇马玩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玩具,在家庭、幼儿园、游乐场都有广泛的使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摇马玩具多采用硬质材料例如木头或者硬质塑料制成,一方面不够安全,另一方面其拆装也比较麻烦,需要工具进行拆装。目前市场上存在适用于婴幼儿的聚乙烯发泡棉等发泡塑料材质的安全地垫、爬爬垫等,其聚乙烯发泡棉等发泡塑料材质具有一定弹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和韧性,颜色更是鲜艳多彩,缺点在于难以一体成型复杂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摇马,通过板式拼接设计形成摇马玩具,使得硬度低于普通家具材料(例如木板、硬质塑料等)的发泡塑料类材质能应用到摇马中,既提高安全性又方便拆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摇马包含:具有弧形底面的摇摆主体,以及插接设置在摇摆主体上的鞍座板,其特征在于,摇摆主体包含相互平行的三块主体板,分别为一块中间主体板和两块侧主体板,三块主体板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垂直于三块主体板插接安装,摇马的马头部分形成于两块侧主体板的同一端上,一握手扶杆垂直于马头部分穿过并部分地凸出于马头部分两侧以提供握手位置。

进一步地,摇马的马尾部分形成于两块侧主体板的另一端上。

进一步地,在侧向上,中间主体板与位于其两侧的两块侧主体板之间都相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三块主体板的底面都是弧形底面且共面以形成摇摆主体的弧形底面。

进一步地,连接板至少为两块,分布于三块主体板的纵向上。

进一步地,中间主体板上形成有开口向上或斜向上的第一凹槽,连接板上形成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接板与中间主体板对插,连接板的两侧还形成有插接头,插接头和形成于两块侧主体板上的第一插孔配合插接。

进一步地,两块侧主体板的中间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口朝上的数个第三凹槽,并在马颈处形成有开口朝内的第二插孔,鞍座板的两侧形成有数个插接头,鞍座板的插接头与第三凹槽和第二插孔配合插接,将鞍座板连接在两块侧主体板之上。

进一步地,两块侧主体板的中间部分的上表面与鞍座板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中间主体板的上表面位于鞍座板之下。

本实用新型的摇马通过拼插式结构设计,使得具有弹性且又具有一定强度的发泡塑料能被制成摇马玩具,兼顾强度与可拆装性,既提高了安全性又方便拆装,不需要工具辅助,也适合儿童自己动手组装,符合儿童的探索天性,培养其动手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中的摇马的零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至图7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中的摇马依次组装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7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中的摇马,由发泡塑料制成,包含一具有一弧形底面的摇摆主体。优选地,摇摆主体包含相互平行的三块主体板,分别是一块中间主体板1和位于中间主体板1两侧的两块侧主体板3。优选地,三块主体板都具有弧形底面且共面,共同形成摇摆主体的弧形底面,从而增加摇摆主体的弧形底面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摇摆主体各个部分承重和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整体稳定度和强度。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理解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三块主体板中的两块侧主体板的底面为弧形且共面也可以形成摇摆主体的弧形底面。

连接板2通过插接方式将三块主体板连接到一起且限定相互间的位置。优选地,插接板2垂直于三块主体板插接。优选地,中间主体板上具有开口向上或斜向上的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数量和连接板2的数量对应,连接板2上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21,如图1所示,通过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连接板2与中间主体板1垂直对插。优选地,连接板2的两侧形成有凸出的插接头,两块侧主体板3的板面上均形成有第一插孔,连接板2两侧的插接头分别和两块侧主体板3上的第一插孔配合插接。

在本首选实施方式中,连接板有三块,均匀分布于摇摆主体的纵向上(指马头到马尾方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板还可以是两块或者多于三块。

优选地,在侧向上,中间主体板1和两块侧主体板3之间都相隔一定距离,使得在满足摇马宽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强度、美观、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来设计三块主体板的厚度。

鞍座板4水平设置在摇摆主体中间部位的上方,优选地与两块侧主体板插接连接。优选地,鞍座板4的两侧形成有数个凸出的插接头,两块侧主体板3的中间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头朝上的数个第三凹槽,在每块侧主体板3的前部的马颈处形成有一个开口朝内的第二插孔,鞍座板4的插接头与第三凹槽和第二插孔配合连接,在侧向和纵向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锁定鞍座板和侧主体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摇马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优选地,鞍座板4的上表面与两块侧主体板3的中间部分的上表面平齐。

马头部分31形成于两块侧主体板3的前端上,因此为两片式结构。一握手扶杆5垂直穿过马头部分31的插孔,并部分地凸出于马头部分31的两侧,以提供握手位置,握手扶杆5也不易晃动,能更好地给儿童提供双手的支撑。

马尾部分32形成于两块侧主体板3的后端上,也是两片式结构,当儿童后仰时,能够提供较宽的后臀部支撑。

优选地,中间主体板1的上表面位于鞍座板4之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中间主体板的上表面设置插接头,在鞍座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插孔,来连接中间主体板和鞍座板。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