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跑步机的折叠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682发布日期:2018-10-09 20:4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跑步机的折叠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锻炼,而跑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健身方法,跑步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为了方便存放,部分运动者会选择可折叠的跑步机,在把立柱折叠靠近机座后可将跑步机立起存放,节省空间。但是对于现有的折叠跑步机,一方面大多采用螺钉螺孔旋紧固定的方式进行立柱和机座的固定,即立柱上设置一可旋进旋出的螺钉,在机座上设置多个位置的螺孔,当立柱旋转到对应位置时,把螺钉旋入螺孔完成固定。该种方式就比较繁琐,使用者要下蹲进行手动解锁和锁定,有时为了锁定牢固会拧的比较紧,下一次解锁时用手还比较难拧开,为跑步机的调节带来不便。另一方面立柱折叠后因立柱上横置的把手,立柱会叠在机座上方,本身使存放时的厚度增加,也令立柱在折叠起来后跑台受到阻挡也就不能进行使用了,不能很好的拓展跑步机的使用功能;在使用时横置的把手靠近跑台前部,使用者不能完全利用整个跑台的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来进行立柱与机座的锁定和解锁,便于使用者轻松调节,便于存放的折叠跑步机的折叠调节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跑步机的折叠调节机构,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跑台以及铰接在机座上的立柱,立柱具有与机座翻转合拢用于存放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机座翻转打开用于使用的第二位置,两侧立柱之间设置有把手,立柱与机座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机座上的第一调节件和立柱上的第一限位件,第一调节件可活动的设置于机座上,第一调节件具有供操作的驱动部以及与第一限位件配合的配合部,驱动部与配合部联动,第一限位件沿圆周设置有若干供配合部配合定位的限位部;当使用者操作驱动部令第一调节件活动时,配合部脱离限位部;当配合部复位时到达限位部定位第一限位件;把手包括横部和设置于横部两侧的竖部,竖部铰接于立柱上,立柱与竖部的长度设置为当立柱和竖部旋转折叠至第一位置时,横部位于跑台之外。

作为一种改进,驱动部一侧铰接于机座上,另一侧相对机座向外延伸形成驱动杆,驱动部旋转时带动配合部远离或靠近配合部,驱动部或配合部处设置复位件令驱动部和配合部联动复位。

作为一种改进,配合部与驱动部一体设置并与驱动杆分别位于铰接处的两侧,配合部相对驱动部的远端具有一卡杆,限位部为与卡杆相适配的卡槽,复位件为一端定位于机座处、另一端定位于配合部或驱动部上的扭簧。

作为一种改进,配合部和驱动部呈v形,v形中部铰接于机座上,驱动杆和卡杆位于v形两端,该v形朝上设置,初始位置时卡杆从上部卡入卡槽进行限位,驱动杆被下压旋转时令卡杆上摆脱离卡槽。

作为一种改进,卡槽为两个,对应令立柱与机座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限位件的周边还设置有一第一弧形槽,机座上设置有一位于第一弧形槽中的第一定位块,立柱旋转至第一定位块到达第一弧形槽的两端位置时,两个卡槽的位置与卡杆相对应。

作为一种改进,配合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柱和连接线,插柱可沿轴向活动的设置于机座的安装孔中,连接线一端连接插柱,另一端连接驱动部;限位部为与插柱相适配的插孔,复位件为套设于插柱上的弹簧,弹簧一端限位于机座处,另一端限位于插柱上。

作为一种改进,初始位置时驱动杆位置高于驱动部与机座的铰接处,驱动杆被下压旋转时拉动插柱脱离插孔。

作为一种改进,插孔为两个,对应令立柱与机座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限位件的周边还设置有一第一弧形槽,机座上设置有一位于第一弧形槽中的第一定位块,立柱旋转至第一定位块到达第一弧形槽的两端位置时,两个插孔的位置与插柱相对应。

作为一种改进,竖部和立柱上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竖部上的第二调节件和立柱上的第二限位件,第二调节件活动时远离或靠近第二限位件,当第二调节件和第二限位件相靠近配合时锁定竖部和立柱的位置,当第二调节件和第二限位件相远离时解除锁定令竖部可相对立柱旋转。

作为一种改进,第二限位件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于环形本体周边的若干限位槽,第二调节件活动靠近环形本体并在与限位槽对应时卡入限位槽限位。

作为一种改进,限位槽为两个,对应令竖部和立柱形成夹角设置以及沿一个方向上依次设置;环形本体的周边还设置有一第二弧形槽,竖部上设置有一位于第二弧形槽中的第二定位块,竖部旋转至第二定位块到达第二弧形槽的两端位置时,第二调节件的位置与两个限位槽分别相对。

作为一种改进,竖部具有供第二调节件滑移的滑孔,第二调节件包括主杆、滑移件和固定件,主杆位于滑孔一侧,滑移件设置于主杆上,并由一侧穿过滑孔后由另一侧的固定件安装固定,主杆的一端为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端。滑移件在滑孔中滑移时限位端远离或靠近第二限位件,竖部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连接至第二调节件上,当第二调节件远离第二限位件令弹性复位件形变产生回复力。

作为一种改进,限位端的两侧边具有便于其进入限位槽的倒角。

作为一种改进,主杆上还设置有一拨动键,拨动键伸出于竖部的外壳的伸出孔之外,拨动键通过其内侧相背设置的两组弹性钩件卡于伸出孔的上下内壁处,拨动键外侧设置有便于手施力推动的凸块。

作为一种改进,滑孔为两个,滑移件和固定件为与滑孔分别对应设置的两组。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不同于原来采用螺旋固定的立柱调节方式,本发明由机座活动的第一调节件和立柱上的第一限位件相卡限定立柱位置,在调节时仅需使用者去操作第一调节件令其活动脱离第一限位件即可解除立柱的锁定,第一调节件复位能够重新锁定立柱;相比于现有的调节方式更加简便快速,提高了跑步机的调试效率,也更加轻松。

另一方面不同于原来固定在立柱上的把手,本发明的把手可调节与立柱的相对位置,在使用时,把手通过旋转定位于相对跑台更远的前方,可以更好的对跑台前部上方的空间进行让位,使用者可以在整个长度的跑台上进行跑步,有效的利用整个跑台,令跑步者有更好的跑步空间和环境。在折叠放置时,立柱折叠放倒之后,把手通过旋转也放倒于跑台之外,令整个跑台空出,此时跑步机可以实现一般走路的走步机功能;而在立起存放时,跑步机整体的厚度也更薄,减少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跑步机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调节组件处去除立柱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跑步机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n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第一调节组件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跑步机的把手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h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调节组件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3、4、5、6、7、8、9所示,本发明折叠跑步机的折叠调节机构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铰接在机座1上的立柱3,立柱3具有与机座1翻转合拢用于存放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机座1翻转打开用于使用的第二位置,两侧立柱3之间设置有把手a4,立柱3与机座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b4,第一调节组件b4包括分别设置于机座1上的第一调节件b41和立柱3上的第一限位件b42,第一调节件b41可活动的设置于机座1上,第一调节件b41具有供操作的驱动部b411以及与第一限位件b42配合的配合部b412,驱动部b411与配合部b412联动,第一限位件b42沿圆周设置有若干供配合部b412配合定位的限位部b421;当使用者操作驱动部b411令第一调节件b41活动时,配合部b412脱离限位部b421;当配合部b412复位时到达限位部b421定位第一限位件b42;把手a4包括横部a41和设置于横部a41两侧的竖部a42,竖部a42铰接于立柱3上,立柱3与竖部a42的长度设置为当立柱3和竖部a42旋转折叠至第一位置时,横部a41位于跑台2之外。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立柱3翻转打开与机座1呈一定角度(如图1、4、7所示),立柱3和把手a4可通过现有的锁定结构进行定位,令立柱3处于用于使用的第二位置,立柱3位于跑台2的前方,把手a4供使用者手扶,横部a41设置操作按键和显示屏,按键可以是触屏式或者机械式,供使用者进行跑步机的控制。把手a4整体可旋转定位于如图1、4、7所示的立柱3远方,可以更好的对跑台2前部上方的空间进行让位,使用者可以在整个长度的跑台2上进行跑步,有效的利用整个跑台,令跑步者有更好的跑步空间和环境。不使用时,将立柱3翻转合拢与机座1相贴近,两者处于零度或接近零度的状态;把手a4也通过旋转可贴近机座1,令把手a4与立柱3处于零度或接近零度的状态(图中未示出),因把立柱3和竖部a42的长度设计的长于机座1上立柱3铰接处到后端的长度,横部a41最终可以翻转到位于跑台2之外,那样把手a4本身不阻挡跑台2,使用者可以使用跑步机进行走路运动的功能;在立起存放时,跑步机整体的厚度也更薄,减少占用的空间。

第一限位件b42所具有的限位部b421至少有两个来满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定位需求;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满足不同的位置定位需求供使用者选择。第一限位件b42与立柱3一起旋转,在到位时限位部b421的位置与配合部b412相对,由配合部b412卡至限位部b421把立柱3定位;配合部b412可位于机座1的外壳之中,与限位部b421进行配合,驱动部b411部分伸出于外壳外,供使用者操作。驱动部b411可采用滑移、旋转等方式进行活动,满足可往复运动令配合部b412远离或靠近第一限位件b42即可。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驱动部b411一侧铰接于机座1上,另一侧相对机座1向外延伸形成驱动杆b4111,驱动部b411旋转时带动配合部b412远离或靠近配合部b412,驱动部b411或配合部b412处设置复位件b413令驱动部b411和配合部b412联动复位。

如图1-6所示,驱动部b411采用旋转的方式在机座1上活动,驱动杆b4111伸出于外壳外;该种具体实施方式下驱动部b411调节时可采用令驱动杆b4111朝一个方向摆动的形式实现,使用者可以不用下蹲用手操作,而可以直接用脚来朝一个方向踏动驱动杆b4111,令驱动部b411带动配合部b412脱离限位部b421,更加的方便省力;脚离开驱动杆b4111后驱动部b411及配合部b412由复位件b413进行自动复位,配合部b412会回到第一限位件b42处,第一限位件b42的外周可设置为弧面,当立柱3与第一限位件b42转动至限位部b421对应配合部b412处,配合部b412会由复位件b413的回复力进入限位部b421处配合限位;从而令复位自动完成,更加的方便省力,整体上令使用者的调试更加轻松。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跑步机的第一调节组件b4的第一种实施例。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配合部b412与驱动部b411一体设置并与驱动杆b4111分别位于铰接处的两侧,配合部b412相对驱动部b411的远端具有一卡杆b4121,限位部b421为与卡杆b4121相适配的卡槽b4211,复位件b413为一端定位于机座1处、另一端定位于配合部b412或驱动部b411上的扭簧b4131。

如图2、3所示,配合部b412与驱动部b411形成如杠杆的结构,使用者可由驱动杆b4111一侧用脚踩踏令配合部b412上的卡杆b4121上摆脱离卡槽b4211,同时配合部b412扭转扭簧b4131积蓄势能;在不给驱动杆b4111施力后,扭簧b4131的回复力会带动卡杆b4121复位至对应的卡槽b4211中。以上具体结构简单,能够良好的实现驱动部b411和配合部b412的结构平衡并与第一限位件b42配合定位。当然该杠杆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实施方式来旋转定位,如图中为配合部b412在上部定位限位部b421,驱动杆b4111下摆操作,整体逆时针旋转后脱离;附图未示出的,也可为配合部b412在下部定位限位部b421,驱动杆b4111上摆操作,整体顺时针旋转后脱离;或者配合部b412和驱动部b411的位置关系为上下设置,配合部b412在侧边位置与限位部b421相卡,然后相对横向摆动驱动杆b4111,整体旋转后脱离。多种方式均可由脚去驱动,比较方便。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配合部b412和驱动部b411呈v形,v形中部铰接于机座1上,驱动杆b4111和卡杆b4121位于v形两端,该v形朝上设置,初始位置时卡杆b4121从上部卡入卡槽b4211进行限位,驱动杆b4111被下压旋转时令卡杆b4121上摆脱离卡槽b4211。

如图2、3所示,该种实施方式采用具体附图所公开的设置方式,在锁定情况下,驱动杆b4111和卡杆b4121均位于铰接点的上方,结构稳定;卡杆b4121和卡槽b4211的相卡位置在上方,受到扭簧b4131的下压限位,并且卡槽b4211除了开口处的其他环形壁位置处与卡杆b4121相制约,两者定位稳定不会自行脱离。驱动杆b4111通过下摆来驱动卡杆b4121和卡槽b4211的相互脱离,使用者使用起来最为方便,用脚踩踏即可实现。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卡槽b4211为两个,对应令立柱3与机座1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限位件b42的周边还设置有一第一弧形槽b422,机座1上设置有一位于第一弧形槽b422中的第一定位块b414,立柱3旋转至第一定位块b414到达第一弧形槽b422的两端位置时,两个卡槽b4211的位置与卡杆b4121相对应。

如图2、3所示,卡槽b4211优选为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两个使用位置,设置了第一弧形槽b422后,配合第一定位块b414限制了立柱3的旋转角度,令立柱3的旋转更加有序,不会因解除锁定时随意转动可能出现的磕碰损坏。第一定位块b414到达第一弧形槽b422的两端对应着两个卡槽b4211到达与卡杆b4121对应的位置,令使用者无需进行自行位置的控制,在旋转立柱3令第一定位块b414到达第一弧形槽b422一端后即为卡槽b4211与卡杆b4121的锁定位置,调节更加方便,定位更加准确,避免结构间不对应时的磨损。

对于以上具体实施的结构,可以于两侧立柱3进行分别设置,或是主要设置一侧立柱3,另一侧立柱3采用联动结构,如由一侧的驱动部b411进行控制,另一侧设置铰接于机座1上的独立配合部b412与一独立的第一限位件b42进行配合,一侧的驱动部b411可通过连接线与另一侧的配合部b412连接进行联动,实现一侧驱动部b411控制两侧配合部b412。

如图4-6所示,为本发明跑步机的第一调节组件b4的第二种实施例。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配合部b412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柱b4122和连接线b4123,插柱b4122可沿轴向活动的设置于机座1的安装孔11中,连接线b4123一端连接插柱b4122,另一端连接驱动部b411;限位部b421为与插柱b4122相适配的插孔b4212,复位件b413为套设于插柱b4122上的弹簧b4132,弹簧b4132一端限位于机座1处,另一端限位于插柱b4122上。

如图5、6所示,插柱b4122布置于机座1内侧的安装孔11中,能够合理的运用机座1内部的空间,做到整体结构的小巧;插柱b4122由连接线b4123连接至驱动部b411令两者联动,连接线b4123可布置于一套管中,套管定位在机座1上,令连接线b4123沿着机座1结构走线连接驱动部b411和插柱b4122;使用者可由驱动杆b4111一侧用脚踩踏令插柱b4122摆脱离插孔b4212,同时插柱b4122压缩或拉伸弹簧b4132积蓄势能;在不给驱动杆b4111施力后,弹簧b4132的回复力会带动插柱b4122复位至对应的插孔b4212中。以上具体结构简单,能够良好的实现驱动部b411和配合部b412的结构平衡并与第一限位件b42配合定位。驱动部b411的朝向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如图中的锁定位置时驱动杆b4111在铰接点左侧,通过下摆操作,整体逆时针旋转后插柱b4122脱离插孔b4212;附图未示出的,也可调整驱动杆b4111和铰接点的位置,令驱动杆b4111可以是左右摆动或者是上摆来驱动插柱b4122脱离插孔b4212。多种方式均可由脚去驱动,比较方便。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初始位置时驱动杆b4111位置高于驱动部b411与机座1的铰接处,驱动杆b4111被下压旋转时拉动插柱b4122脱离插孔b4212。

如图5、6所示,该种实施方式采用具体附图所公开的设置方式,在锁定情况下,驱动杆b4111位于铰接点的上方,结构稳定;驱动杆b4111通过下摆来驱动插柱b4122和插孔b4212的相互脱离,使用者使用起来最为方便,用脚踩踏即可实现。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插孔b4212为两个,对应令立柱3与机座1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限位件b42的周边还设置有一第一弧形槽b422,机座1上设置有一位于第一弧形槽b422中的第一定位块b414,立柱3旋转至第一定位块b414到达第一弧形槽b422的两端位置时,两个插孔b4212的位置与插柱b4122相对应。

如图5、6所示,插孔b4212优选为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两个使用位置,设置了第一弧形槽b422后,配合第一定位块b414限制了立柱3的旋转角度,令立柱3的旋转更加有序,不会因解除锁定时随意转动可能出现的磕碰损坏。第一定位块b414到达第一弧形槽b422的两端对应着两个插孔b4212到达与插柱b4122对应的位置,令使用者无需进行自行位置的控制,在旋转立柱3令第一定位块b414到达第一弧形槽b422一端后即为插孔b4212与插柱b4122的锁定位置,调节更加方便,定位更加准确,避免结构间不对应时的磨损。

如图7-9所示,为本发明跑步机的把手a4的具体实施例。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竖部a42和立柱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a5,第二调节组件a5包括分别设置于竖部a42上的第二调节件a51和立柱3上的第二限位件a52,第二调节件a51活动时远离或靠近第二限位件a52,当第二调节件a51和第二限位件a52相靠近配合时锁定竖部a42和立柱3的位置,当第二调节件a51和第二限位件a52相远离时解除锁定令竖部a42可相对立柱3旋转。

如图7、8所示,使用者操作第二调节件a51远离第二限位件a52后,可解除两者的锁定,此时可对竖部a42进行旋转;在调整好角度之后操作第二调节件a51靠近第二限位件a52配合完成锁定,可以重新把竖部a42定位在立柱3处,从而实现了把手a4的角度调节,相对于现有的多个位置由螺钉螺孔旋紧固定的方式更加灵活,便于操作;且两侧竖部a42和立柱3均设置第二调节组件a5后,需两侧同时调节才可实现锁定的解除,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限位件a52包括环形本体a521和设置于环形本体a521周边的若干限位槽a522,第二调节件a51活动靠近环形本体a521并在与限位槽a522对应时卡入限位槽a522限位。

如图8所示,作为方案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实施,环形本体a521位于竖部a42的旋转轴处,竖部a42旋转时令第二调节件a51相对环形本体a521的朝向改变,当第二调节件a51对应的朝向限位槽a522时,将第二调节件a51靠近限位槽a522并卡入可实现定位,令竖部a42和立柱3位置锁定;根据具体的竖部a42位置使用需要,可以设置多个限位槽a522满足功能,可不限于如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两个使用位置,可具有更多的使用位置供使用者选择。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槽a522为两个,对应令竖部a42和立柱3形成夹角设置以及沿一个方向上依次设置;环形本体a521的周边还设置有一第二弧形槽a523,竖部a42上设置有一位于第二弧形槽a523中的第二定位块a53,竖部a42旋转至第二定位块a53到达第二弧形槽a523的两端位置时,第二调节件a51的位置与两个限位槽a522分别相对。

如图8所示,限位槽a522优选为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两个使用位置,如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使用时竖部a42位于立柱的远方,即形成向外的夹角设置;或者不使用时把手a4与立柱3处于零度或接近零度的状态,即沿一个方向上依次设置,便于跑步机的存放和跑台2的进一步使用。设置了第二弧形槽a523后,配合第二定位块a53限制了竖部a42的旋转角度,令竖部a42的旋转更加有序,不会因解除锁定时随意转动可能出现的磕碰损坏。第二定位块a53到达第二弧形槽a523的两端对应着第二调节件a51到达限位槽a522的两个位置,令使用者无需进行自行位置的控制,在旋转竖部a42令第二定位块a53到达第二弧形槽a523一端后即为第二调节件a51与限位槽a522的锁定位置,调节更加方便,定位更加准确,避免结构间不对应时的磨损。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竖部a42具有供第二调节件a51滑移的滑孔a421,第二调节件a51包括主杆a511、滑移件a512和固定件a513,主杆a511位于滑孔a421一侧,滑移件a512设置于主杆a511上,并由一侧穿过滑孔a421后由另一侧的固定件a513安装固定,主杆a511的一端为与限位槽a522配合的限位端a514。滑移件a512在滑孔a421中滑移时限位端a514远离或靠近第二限位件a52,竖部a42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a422,弹性复位件a422连接至第二调节件a51上,当第二调节件a51远离第二限位件a52令弹性复位件a422形变产生回复力。

如图8、9所示,第二调节件a51具体由滑移件a512穿于滑孔a421中进行滑移,一侧固定主杆a511,另一侧安装固定件a513,即可由主杆a511和固定件a513定位滑移件a512于滑孔a421处,滑移件a512的尺寸与滑孔a421的宽度相适配,令滑移件a512仅沿滑孔a421的长度方向滑移;具体滑移件a512可以采用螺钉,固定件a513采用螺母的实施方式,主杆a511安装螺钉,并由螺钉穿过滑孔a421后由螺母旋紧固定相对位置。以上结构便于制造装配,便于实施。主杆a511的一端即为与限位槽a522配合的限位端a514,限位端a514沿着滑孔a421方向滑移可离开或进入限位槽a522进行配合。第二调节件a51的回复由弹性复位件a422实现,其具体可以是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杆a511和竖部a42上,可以采用拉开或者压缩的方式产生回复力,在恢复形变时令限位端a514复位至限位槽a522处配合锁定;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其不占用空间,便于在竖部a42上布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限位端a514的两侧边具有便于其进入限位槽a522的倒角。

如图8所示,限位端a514的两侧边即为如图所示的上下两边,其做一个倒角,令限位端a514的远端尺寸逐渐变小,令限位端a514更便于在活动时进入限位槽a522,然后随着进一步插入完全容纳于限位槽a522中进行限位,因此限位槽a522优选为与限位端a514的形状匹配。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主杆a511上还设置有一拨动键a6,拨动键a6伸出于竖部a42的外壳a7的伸出孔a71之外,拨动键a6通过其内侧相背设置的两组弹性钩件a61卡于伸出孔a71的上下内壁处,拨动键a6外侧设置有便于手施力推动的凸块a62。

如图8、9所示,在前面限定的基础上,具体结构均位于壳体的内部,保持跑步机外观的简洁美观,而竖部a42具体的外壳a7,具有一供拨动键a6伸出的伸出孔a71,拨动键a6另外加工,与主杆a511配合安装并联动;拨动键a6伸出于外壳a7之外,其结构上由弹性钩件a61卡于伸出孔a71中,弹性钩件a61以形变钩于伸出孔a71上下内壁,实现上下限位,且无法从伸出孔a71拆出;伸出孔a71的长度供拨动键a6滑移,实现与主杆a511的联动滑移。凸块a62形成一个使用者便于用手施力的结构,使用者可以由凸块a62处施力推动拨动键a6,进而可对第二调节组件a5解锁。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滑孔a421为两个,滑移件a512和固定件a513为与滑孔a421分别对应设置的两组。

如图9所示,作为优选,两个滑孔a421分设于主杆a511结构的接近两端,在滑移件a512和固定件a513安装之后保持整体稳定的滑移;滑孔a421的长度保证滑移件a512有效的活动空间即可,令加工更加简单,竖部a42整体的强度也更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