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3389发布日期:2019-03-30 09:49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



背景技术:

动感单车,英文名字(spinning),是由美国私人教练兼极限运动员johnnyg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创,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视觉效果等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室内自行车训练课程,动感单车在克服了室外行驶的一切缺点后,由于技术上的改进,使得这项运动在简单易学之余,成为一项能够使全身得到锻炼的有氧运动。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感单车(授权公告号cn107508421a),该专利技术通过动感单车本体的齿轮传动系统带动发电机的转轴转动,运用旋转线圈切割磁感线发电的原理,达到电能回收利用的效果,但是,该专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高速转动的飞轮无法快速制动的问题,容易出现皮带在传动过程中产生噪音的问题,容易出现没有减震机构提高动感单车稳定性的问题,容易出现前固定套与后固定套拆卸困难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包括动感单车本体,所述动感单车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底部靠近动感单车本体前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手刹,所述动感单车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飞轮,且动感单车本体的底部靠近飞轮的外侧位置处固定安装安装有碟刹机构,所述飞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动感单车本体的后侧靠近减震机构的前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水壶架,所述减震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坐垫。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碟刹机构包括卡钳、第一制动块、第二制动块、活塞和碟轮,所述卡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动块,且卡钳的内部靠近第一制动块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动块,所述第二制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塞,且第二制动块的另一侧靠近活塞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碟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轮、皮带、第二滑轮、海绵板外壳和消声器,所述第一滑轮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顶端设置有海绵板外壳,且皮带的内部靠近第一滑轮的一侧位置处滑动第二滑轮,所述海绵板外壳的内部靠近第二滑轮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消声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转轴、支撑杆、减震弹簧、支撑座和减震器,所述转轴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脚蹬、第一卡扣、前固定套、第二卡扣、后固定套,所述脚蹬的一端卡合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前固定套,所述脚蹬的另一端靠近第一卡扣的一侧位置处卡合连接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后固定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感单车本体为碳钢材质的构件,且动感单车本体的高度为80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为棉布材质的构件,且坐垫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旋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声器的数量为两个,且消声器的半径为3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蹬为铝合金材质的构件,所述前固定套与后固定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碟刹机构,能够直接对高速转动的飞轮进行制动,达到动感单车本体具有迅速制动的功能,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的安全性。

2、通过设置皮带传动机构,能够吸收皮带转动时的噪音,达到动感单车本体具有降噪的功能,提高了使用者的运动舒适度。

3、通过设置减震机构,能够降低动感单车本体的震动幅度,达到动感单车本体稳定工作的效果,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的稳定性。

4、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快速对前固定套与后固定套进行安装和拆卸,达到节省使用者运动时间效果,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中碟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中皮带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感单车本体;2、扶手;3、手刹;4、飞轮;5、碟刹机构;6、皮带传动机构;7、减震机构;8、固定机构;9、水壶架;10、坐垫;51、卡钳;52、第一制动块;53、第二制动块;54、活塞;55、碟轮;61、第一滑轮;62、皮带;63、第二滑轮;64、海绵板外壳;65、消声器;71、转轴;72、支撑杆;73、减震弹簧;74、支撑座;75、减震器;81、脚蹬;82、第一卡扣;83、前固定套;84、第二卡扣;85、后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动感单车,包括动感单车本体1,动感单车本体1为碳钢材质的构件,且动感单车本体1的高度为80cm,动感单车本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扶手2,扶手2的底部靠近动感单车本体1前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手刹3,动感单车本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飞轮4,且动感单车本体1的底部靠近飞轮4的外侧位置处固定安装安装有碟刹机构5,碟刹机构5包括卡钳51、第一制动块52、第二制动块53、活塞54和碟轮55,卡钳5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动块52,且卡钳51的内部靠近第一制动块52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动块53,第二制动块5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塞54,且第二制动块53的另一侧靠近活塞5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碟轮55,通过碟刹机构5,能够直接对高速转动的飞轮4进行制动,达到动感单车本体1具有迅速制动的功能,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1的安全性。

飞轮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皮带传动机构6,皮带传动机构6包括第一滑轮61、皮带62、第二滑轮63、海绵板外壳64和消声器65,第一滑轮6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皮带62,皮带62的顶端设置有海绵板外壳64,且皮带62的内部靠近第一滑轮61的一侧位置处滑动第二滑轮63,海绵板外壳64的内部靠近第二滑轮63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消声器65,消声器65的数量为两个,且消声器65的半径为3cm,通过皮带传动机构6,能够吸收皮带62转动时的噪音,达到动感单车本体1具有降噪的功能,提高了使用者1的运动舒适度。

皮带传动机构6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7,减震机构7包括转轴71、支撑杆72、减震弹簧73、支撑座74和减震器75,转轴7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2,支撑杆72的后侧转动连接有减震弹簧73,减震弹簧7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74,支撑座7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器75,通过减震机构7,能够降低动感单车本体1的震动幅度,达到动感单车本体1稳定工作的效果,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1的稳定性。

减震机构7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脚蹬81、第一卡扣82、前固定套83、第二卡扣84、后固定套85,脚蹬81的一端卡合连接有第一卡扣82,第一卡扣8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前固定套83,脚蹬81的另一端靠近第一卡扣82的一侧位置处卡合连接有第二卡扣84,第二卡扣8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后固定套85,脚蹬81为铝合金材质的构件,前固定套83与后固定套8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通过固定机构8,能够快速对前固定套83与后固定套85进行安装和拆卸,达到节省使用者运动时间效果,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1的工作效率,动感单车本体1的后侧靠近减震机构7的前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水壶架9,减震机构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坐垫10,坐垫10为棉布材质的构件,且坐垫10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旋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使用者通过转动调节旋钮,改变坐垫10的高度,达到最佳的运动坐姿,然后使用者将脚部放在脚蹬81上,通过第一卡扣82与脚蹬81卡合连接,第二卡扣84与脚蹬81卡合连接,达到固定使用者脚部的效果,同时固定机构8还有便于拆卸的特点,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1的工作效率,接着使用者可以通过踩踏脚蹬81,使皮带传动机构6带动飞轮4转动,此时海绵板外壳64与消声器65可对皮带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有效提高了使用者的运动舒适度,在使用动感单车本体1的过程中,减震弹簧73与减震器75能够对动感单车本体1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达到动感单车本体1稳定工作的效果,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1的稳定性,最后,当使用者需要休息时,可通过按压手刹3,活塞54推动第二制动块53,第二制动块53与碟轮55相互摩擦,达到飞轮4快速制动的效果,提高了动感单车本体1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