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或双人用健身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2256发布日期:2018-09-01 03:10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跷跷板,具体涉及单人或双人用健身跷跷板,属于健身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跷跷板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健身与娱乐性,而广泛深受大人和儿童的欢迎。

现有的跷跷板多为双人健身娱乐,并通过人员给与跷跷板向下压力,使得跷跷板作上下运动,但对于单人却失去了健身与娱乐性。另外由于双人体重不均匀,往往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使得较重一方容易处于下端,且需要用大力向上运动,因此失去娱乐的目的,而且现有跷跷板设计多针对儿童,高度无法调节,成年人或者身高较高的儿童,容易造成腿部受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人或双人用健身跷跷板,结构简单灵活,针对不同体重的人,通过配重装置实现单人或双人的健身、娱乐,并且更加安全,适用人群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单人或双人用健身跷跷板,包括跷跷板、挂钩和配重装置;所述跷跷板包括座板、手架、横板和支撑柱;所述横板中间转动安装在支撑柱上端,一对座板左右对称安装在横板左右端,一对手架左右对称安装在横板左右端、并位于一对座板之间;

所述一对挂钩安装在横板左、右下端,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底柱,底柱安装在底板上;所述配重装置位于横板右端下方;

所述配重装置包括配重箱、传动绳、下滚轮、上滚轮和配重块组;所述下滚轮转动安装在配重箱内、并位于配重箱下端,所述上滚轮转动安装在配重箱上端、且位于下滚轮右侧,所述下滚轮和上滚轮通过绕设在下滚轮下端和绕设在上滚轮上端的传动绳连接,所述传动绳一端安装弹性装置、另一端安装牵引块,所述牵引块上设置通孔Ⅰ、且上下穿过配重块组中间,所述配重块组由1~12个配重片组成,所述配重片上设置通孔Ⅱ,并穿过安装销轴,所述销轴外径小于通孔Ⅰ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绳为传动链,所述下滚轮下端螺纹配合连接下限位轴,所述下限位轴穿过传动链内宽,所述上滚轮上端螺纹配合连接上限位轴,所述上限位轴穿过传动链内宽。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块上通孔Ⅰ数量为1~12个,且与配重片上通孔Ⅱ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下部左右两端安装一对限位底块,横板下部左右两端设置一对限位上块,所述限位上块采用弹性材料、且与限位底块转动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底柱采用上下升降结构;因此通过升降结构实现对跷跷板高低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为拉伸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单人或双人用健身跷跷板由于通过在横板一端下方设置配重装置,并利用弹性装置挂装在横板下端的挂钩上,因此通过销轴适当调整配重片,能够实现单人或者左右两端体重不平衡人员的健身与娱乐,由于通过上限位轴和下限位轴分别对绕设在上滚轮和下滚轮的传动绳进行固定,因此有效防止翘翘板在转动过程中幅度过大,造成传动绳松紧不一而脱离下滚轮和下滚轮,造成危险,提高安全性;由于支撑柱左右两端安装一对限位底块,并转动对应在横板下部两端设置一对弹性材料的限位上块,因此通过限位底块与限位上块的接触,有效防止跷跷板一端急速下降造成对人员伤害,更加安全;由于底柱具有升降功能,因此适用成年人或身高不等的人健身娱乐,使用人群更广;本跷跷板结构简单灵活,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摇臂俯视图。

图中:11、座板,12、手架,13、横板,14、支撑柱,2、底柱,3、底板,4、限位底块,41、限位上块,5、挂钩,6、配重装置,61、弹性装置,62、传动绳,63、下滚轮,631、下限位轴,64、上滚轮,641、上限位轴,65、配重箱,66、牵引块,67、配重块组,6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单人或双人用健身跷跷板包括跷跷板、挂钩5和配重装置6;

所述跷跷板包括座板11、手架12、横板13和支撑柱14;所述横板13中间转动安装在支撑柱14上端,一对座板11左右对称安装在横板13左右端,一对手架12左右对称安装在横板13左右端、并位于一对座板11之间;

所述一对挂钩5安装在横板13左、右下端,所述支撑柱14下端安装底柱2,底柱2安装在底板3上;所述配重装置6位于横板13右端下方;

如图2所示,所述配重装置6包括配重箱65、传动绳62、下滚轮63、上滚轮64和配重块组67;所述下滚轮63转动安装在配重箱65内、并位于配重箱65下端,所述上滚轮64转动安装在配重箱65上端、且位于下滚轮63右侧,所述下滚轮63和上滚轮64通过绕设在下滚轮63下端和绕设在上滚轮64上端的传动绳62连接,所述传动绳62一端安装弹性装置61、另一端安装牵引块66,所述牵引块66上设置通孔Ⅰ、且上下穿过配重块组67中间,所述配重块组67为1~12个配重片组成,所述配重片上设置通孔Ⅱ,并穿过安装销轴68,所述销轴68外径小于通孔Ⅰ内径。

为防止翘翘板在转动过程中幅度过大,使得传动绳62松紧不一脱离下滚轮63和下滚轮63,造成危险,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绳62为传动链,所述下滚轮63下端螺纹配合连接下限位轴631,所述下限位轴631穿过传动链内宽,所述上滚轮64上端螺纹配合连接上限位轴641,所述上限位轴641穿过传动链内宽;因此通过下限位轴631对下滚轮63处的传动链进行限位,上限位轴641对上滚轮64处的传动链进行限位,有效防止传动链脱离造成危险发生,提高安全性。

为对不同体重人群,方便配重调整,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块66上通孔Ⅰ数量为1~12个,且与配重片上通孔Ⅱ对应;因此通过销轴68穿过通孔Ⅰ和通孔Ⅱ实现对不同配重片的增减,方便调整。

为增加安全性,避免跷跷板一端过重,引起另一端急速下降造成对人员伤害,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14下部左右两端安装一对限位底块4,横板13下部左右两端设置一对限位上块41,所述限位上块41采用弹性材料、且与限位底块4转动对应;因此通过限位上块41与限位底块4转动对应配合,有效防止跷跷板一端急速下降造成对人员伤害。

为适用不同高度的人群,避免跷跷板高度过低造成腿部不舒服,进一步的,所述底柱2采用上下升降结构;因此通过升降结构实现对跷跷板高低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61为拉伸弹性。

本单人或双人用健身跷跷板在使用时,如果单人使用,选择合适的配重片并通过销轴68进行固定,然后将弹性装置61另一端挂接在挂钩5上,人员坐在配重装置6另一端的座板11上进行健身娱乐,此时传动绳62牵引上滚轮64和下滚轮63转动,并带动配重片,实现单人跷板使用,并通过弹性装置61进行有效缓冲,当进行双人时,如果体重偏差过大,体重较轻的人员坐在配重装置6上方的座板11,通过适当调整配重片实现左右双方重量平衡,增加健身娱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