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2262发布日期:2018-11-20 19:3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器材,尤指一种负重式地健身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近年来,健身运动逐渐蔚为风潮,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也应运而生,然而随着健身越来越受欢迎,民众对于健身的专业知识程度也越来越高;也因此,消费者对于这些健身器材的专业要求也不断增高,导致现有的销售市场中,光是贩售哑铃、握力器或瑜珈垫等初阶健身器材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使用上较为特殊,但能够锻炼到特定肌群或部位的健身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健身器材,其在多样性及功能性上尚有待补充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其通过条状可挠式的负重物,让使用者可依其需求固定于特定的部位或器材上,达到训练特定部位的健身目标。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其包含有:

至少一负重条,各该至少一负重条为一条状物,且其材质为可挠式金属;

一外罩,其为管状并环绕包覆于该负重条外,且该外罩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负重条可挠式的特性,使用者可将本实用新型缠绕绑于目标物上,并通过本实用新型金属的重量来达到加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于外侧进一步罩设有缓冲用以及提高舒适度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材质,其发泡性的软质触感可避免金属直接缠绕的不适感,因此使用者可利用此一特性,将本实用新型缠绕包覆于手上、腿上、或是其他正在使用中的训练器材(例如棒球员可将本实用新型绑设于球棒上),达到局部负重并锻炼特定部位的目的。

进一步而言,前述之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其中各该至少一负重条的材质为铅。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其中该至少一负重条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其进一步包含有两盖体,该两盖体分别设置于该外罩的两端,并该外罩与该两盖体共同包覆该负重条。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其中各该盖体为软性材质。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其中各该盖体的材质为橡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于手臂上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于球棒上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运动健身器材包含有至少一负重条10、一外罩20及两盖体30,其中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负重条10的数量为一个,但不以此为限,其亦可为其他数量。

请参阅图2所示,负重条10为一条状物,且其材质为可挠式金属,在本实施例中,负重条10的材质为铅,且其含铅量为99.99%,但不以此为限,负重条10的材质也可为其他可弯曲的金属条。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外罩20套设于负重条10外,更精确地说,本实施例中,该外罩20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但不以此为限,其也可为其他软性并可吸收震荡的材料。

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负重条10及外罩20之间的结合方式是通过将外罩20的EVA材质预先加热并发泡后,将该负重条10在该外罩20尚未冷却的情况下插入该外罩20内,使外罩20可环绕包覆于负重条10外。

更精确地说,本实用新型的外罩20在冷却固化后,其较理想的密度维持在0.050sg~0.800sg之间,且其较理想的厚度在0.300英吋至1.000英吋之间。

请参阅图2所示,该两盖体30分别设置于外罩20的两端,并与外罩20共同包覆负重条10,更精确地说,本实施例中该负重条10为实心管体,且该两盖体30分别遮罩该负重条10的两端,而该外罩20环绕包覆各盖体30的外侧,并通过黏胶将外罩20及盖体30彼此密封,但不以此为限,盖体30也可通过其他手段固定于负重条10的两端。

此外,本实施例中,外罩20是与盖体30共同包覆负重条10,但不以此为限,外罩20也可将负重条10及两盖体30共同包覆于其内部,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侧面皆为该外罩20。

其中,各该盖体30为软性材质,且本实施例中,盖体30的材质为橡胶,但不以此为限,其亦可为其他软性材质如塑胶或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等的热塑性弹性体。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但在本第二实施例中,负重条10A的数量为两个,且该两负重条10A彼此并列地排列设置,且共同被外罩20A罩设于其内。

请参阅图2、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挠式的特性,将本实用新型缠绕于手臂91上或其他运动健身器材,如球棒92上,其具有可增重训练、调整击球重心等多样化的功效,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罩20材质为软性并可吸收震荡,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会因为负重条10为金属而感到不适。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负重条10的重量,也可以客制化打造针对不同重量所设计的负重设备。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由于进一步将负重条10A的数量由一条增加为两条,因此外罩20A为了将该两负重条10A罩设住,其表面积会进一步增加,换言之,当装设本第二实施例于使用者的手上时,使用者的手腕与外罩20A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增加,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地贴靠于使用者的手腕上,达到穿戴时更舒适且稳固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