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7339发布日期:2018-12-18 21:1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健身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脊柱、尾闾、膝关节的训练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健身助力器。



背景技术:

脊柱是身体的核心区,腰椎损伤后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或者劳动者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或不合理体位,或者习惯性的姿势不良等会引发脊柱损伤、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等腰部疾病,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其康复过程也是漫长的,去常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不仅治疗时间长、花费多,而且需要在特定的场所内依靠特定的康复器械,这类器械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即为通过运动器械的牵引实现被动地锻炼,对于患者来说,被动地锻炼在造成不适的同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此外,此类器械往往结构复杂,成本高,往往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也无法随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场合广泛、改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的健身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具有竖直面板的家具或器械上,包括助力杆,助力杆一端与面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助力杆的自由端设有臀靠板,臀靠板在助力杆的传动下在与竖直面板垂直的平面内做弧形运动。

使用时,臀部倚靠在臀靠板上,然后向下墩、起立,在蹲起的过程中实现对膝关节的锻炼。臀部在于臀靠板接触、撞击的过程中,能够对膝、腰、脊柱、颈椎等部位进行锻炼。

本实用新型中臀靠板的弧形运动可以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方案一:助力杆包括竖杆,竖杆一端设有横杆,横杆端部设有臀靠板;面板上设有供竖杆底部通过的通孔,面板的内表面设有下固定杆和可以上下移动的、且可以转动的上滑动杆,竖杆穿过面板上通孔后固定在上滑动杆上。

上述方案优选通过下述结构实现:

面板内表面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耳板,耳板设有一段竖直方向的滑槽,上滑动杆通过端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滑槽内,上滑动杆的端部与端块通过轴承连接,连接位置处设有扭力簧,上滑动杆与下固定杆之间通过正反丝调节螺栓连接,下固定杆固定在耳板或者面板内表面。

优选的,上滑动杆上固定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底部自由延伸至下固定杆外部,用于防止助力杆击打面板外表面对面板造成损害。

方案二:助力杆包括竖杆和设置在竖杆两端部的、分别伸向两个垂直面的横杆,顶部横杆的端部设有臀靠板,面板上设有供竖杆底部通过的通孔,底部横杆穿过通孔后固定有垂直于该横杆的转轴;面板内表面设有两个耳板,转轴的两端与耳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连接位置处设有扭力簧。

上述方案优选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所述耳板与面板之间可滑动的连接:面板内表面设有两段竖直方向的滑槽,耳板可滑动的设置滑槽内,耳板下方设有下固定杆,下固定杆固定在面板内表面上,耳板与下固定杆之间通过正反丝调节螺栓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不论采用方案一还是采用方案二,为减轻膝关节负荷,面板或耳板上均设有定滑轮,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竖杆上,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后连接有配重块或拉簧。

进一步的,所述健身助力器还包括支撑座和足踏板,支撑座包括高度可调的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内的缓冲座,支撑座可滑动的设置于足踏板上,足踏板可拆卸的固定于竖直面板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臀靠板为轴对称结构,且中间位置处设有平滑过渡的、与尾椎相适应的外凸结构,该结构与人体尾椎结构相适应,在蹲起的过程中,外凸结构能够对尾椎进行振动按摩。

进一步的,为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助力杆的竖杆长度可调:竖杆为套筒式结构,且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为实现锻炼时,臀部的舒适性,臀靠板与顶部横杆之间可转动的连接,随着蹲起位置的变化,臀靠板与顶部横杆的位置也发生相对转动,能够使臀靠板始终位于臀部正下方,便于运动时发力。

优选的,底座的高度可调结构可以通过下述方案实现:底座包括套接在一起的两个套筒,底部套筒内表面或上部套筒的外表面设有滑轨、上部套筒外表面或底部套筒的内表面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凹槽,底部套筒的外表面设有限位螺栓。

优选的,支撑座可滑动的设置于足踏板上,足踏板可拆卸的固定于竖直面板底部,支撑座能够在足踏板上活动的作用在于,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来调整蹲起时臀部下落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完全依赖使用人员的自主发力,为主动锻炼,不再依赖自动化技术被动锻炼,且不再依赖传统的信号刺激来康复,而是依靠肢体主要为下肢的屈伸(蹲起)实现锻炼;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支撑座用于支撑臀靠板,臀靠板中间位置处突出部位在臀靠板与支撑座接触时能够对尾闾进行振动按摩,支撑座距离面板的位置可调,上滑动杆高度以及助力杆竖长度可调,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

(3)本实用新型配合配重块或拉簧,能够便于下蹲后的起立,便于不同锻炼目的的人选择使用;适用场合广泛,即可以居家使用,也可以设置于办公室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助力杆在图1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右视图;

图4为实施例1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试图;

图6为上滑动杆与滑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竖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臀靠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助力杆在图1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右视图;

图12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B-B向试图;

图中,10-面板;101-耳板;102-滑槽;103-上滑动杆;104-下固定杆;105-正反丝调节螺栓;106-端块;107-定滑轮;108-钢丝绳;109-配重块;110-足踏板;111-侧板;

20-助力杆;201-竖杆;202-横杆;203-转轴;

30-支撑座;301-底座;302-缓冲座;

40-臀靠板;50-轴承;60-限位杆;70-扭力簧;80-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一种居家使用的健身助力器,设置于具有竖直面板10的橱柜上,橱柜设有竖直面板10、两侧板111、后板以及底板和顶板,如图1所示,包括助力杆20、足踏板110和设置于足踏板110上可以滑行的支撑座30。

所述助力杆20,如图2和3所示,包括竖杆201和设置在竖杆201一端的横杆202,竖杆201和横杆202为一体成型或一个钢管弯折而成,横杆202的端部设有臀靠板40,臀靠板40与横杆202之间可转动的连接,连接方式为通过固定环将横杆202捆扎在臀靠板40上,臀靠板40可以实现小范围的转动;面板10上设有供竖杆201穿过的通孔,竖杆201穿过通孔后,固定在上滑动杆103上。臀靠板40的具体形状如图8和9所示,为轴对称结构,且中间位置处设有平滑过渡的、与尾椎相适应的外凸结构,该结构与人体尾椎结构相适应,在蹲起的过程中,外凸结构能够对尾闾进行振动按摩。

如图4和5所示,橱柜的两侧板111竖直方向上各设有一段滑槽102,下固定杆104固定于滑槽102正下方,上滑动杆103可滑动的设置于滑槽102内,上滑动杆103与下固定杆104之间设有正反丝调节螺栓105,通过正反丝调节螺栓105调节上滑动杆103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助力杆20上下移动。上滑动杆103与滑槽102之间的滑动、转动连接结构,如图6所示:上滑动杆103的两端通过端块106设置于滑槽102内,端块106能够在滑槽102内上下移动,同时上滑动杆103的两端与端块106之间通过轴承50实现可转动的连接,上滑动杆103端部与端块106之间设有扭力簧70。由于上滑动杆103和端块106之间设有轴承50,人体臀部坐在臀靠板40上,通过臀部带动助力杆20在与竖直面板10垂直的平面内做弧形运动,在扭力簧70的左右下,助力杆20可以实现复位。

为防止助力杆20在面板10的外表面复位过程中对面板10造成损害,在上滑动杆103和下固定杆104上还设有限位杆60,限位杆60能够防止助力杆20触碰到面板10的外表面,如图4和5所示,限位杆60的顶部通过抱箍固定在上滑动杆103上,限位杆60的底部自由延伸,且伸出下固定杆104外部,助力杆2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方向以图1中位置作为参考),限位杆60随之上翘,在助力杆20复位的过程中,限位杆60也随之回位,最终停留在下固定杆104的一侧,此时助力杆20的竖杆201无法与面板10直接贴合,进而保护面板10。

为方便起立,侧板111上设有定滑轮107,竖杆201上设有钢丝绳108,钢丝绳108穿过面板10上的通孔以及定滑轮107后自由端固定有配重块109或拉簧,拉簧固定在侧板111上,根据锻炼需要可以增减配重块109的数量;竖杆201为长度可调结构,可以是:竖杆201为套筒式结构,且通过锁紧螺栓固定,钢丝绳108在竖杆201上的固定位置可以设置在锁紧螺栓上下位置处。图7给出了助力杆20长度调节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竖杆201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和外杆上个设有3个孔,长度固定后,用两个螺栓穿过其中的两个孔后用螺母固定。

所述支撑座30,包括高度可调的底座301和设置于底座301内的缓冲座302。缓冲座302底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座302顶部为弹性材料制成。墩至最低位置时,臀靠板40接触缓冲座302,通过震动实现对尾闾的按摩。底座301包括套接在一起的两个套筒,底部套筒内表面设有滑轨、上部套筒外表面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凹槽,底部套筒的外表面设有限位螺栓。支撑座30可滑动的设置于足踏板110上,滑动结构为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该功能的已知结构即可,足踏板110可拆卸的固定于竖直面板10底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调整上滑动杆103的位置,使用者站立且脚尖垂直紧贴于竖直面板10位置处,上滑动杆103位于膝盖位置处;然后调整支撑30距离面板10的位置,仍然以脚尖紧贴面板10时,下蹲时,臀部所在的位置为支撑座30的固定位置,支撑座30的高度根据锻炼难度予以调整,高度较高时,下蹲和起立省力,高度变低时,锻炼难度增大;最后调整助力杆20的长度,使助力杆20落下时,臀靠板40恰好位于支撑座30顶部并锁紧竖杆201。调整完成后,进行锻炼,锻炼时,臀部坐在臀靠板40上,依靠自身重力下蹲,使臀靠板40接触支撑座30顶部,通过臀靠板40与支撑座30顶部的振动实现对尾闾的振动按摩,通过下蹲和起立实现对膝关节的锻炼。

实施例2

一种健身助力器,设置于具有竖直面板10的书桌或办公桌上,包括助力杆20、足踏板110和设置于足踏板110上可以滑行的支撑座30。

所述助力杆20,如图10和11所示,包括竖杆201和设置在竖杆201两端的、分别伸向两个垂直面的横杆202,竖杆201和两端部横杆202为一体成型或一个钢管弯折成型,顶部横杆202的端部设有臀靠板40,臀靠板40与顶部横杆202之间可转动的连接,底部横杆202穿过面板10的通孔后其端部固定有垂直于该横杆202的转轴203,面板10的内表面分别相对设有两个耳板101,转轴203的两端部与两个耳板101分别通过轴承50连接,转轴203最外端与耳板101之间还设有扭力簧70(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上滑动杆103与端块106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如图6所示),轴承50的使用能够使转轴203实现转动功能,进而通过助力杆20的传动使得臀靠板40可以在与竖直面板10垂直的平面内做弧形运动,扭力簧70的使用能够使助力杆20自动复位。

如图12和13所示,面板10的内表面竖直方向上设有滑槽102,耳板101的根部通过可滑动的设置于滑槽102内,耳板101的下方还设有下固定杆104,下固定杆104固定在面板10的内表面上,下固定杆104与耳板101之间设有正反丝调节螺栓105,通过正反丝调节螺栓105的作用能够实现耳板101在滑槽102内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助力杆20的上下移动。为防止助力杆20击打面板10的外表面,在面板10与助力杆20接触位置处设有缓冲块80。

为增加锻炼负荷,面板10上设有定滑轮107,竖杆201上设有钢丝绳108,钢丝绳108穿过面板10上的通孔以及定滑轮107后自由端固定有配重块109或拉簧。

竖杆201与支撑座30的结构以及臀靠板40的形状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调整耳板101的位置,使用者站立且脚尖垂直紧贴于竖直面板10位置处,耳板101位于膝盖位置处;然后调整支撑30距离面板10的位置,仍然以脚尖紧贴面板10时,下蹲时,臀部所在的位置为支撑座30的固定位置,支撑座30的高度根据锻炼难度予以调整,高度较高时,下蹲和起立省力,高度变低时,锻炼难度增大;最后调整助力杆20的长度,使助力杆20落下时,臀靠板40恰好位于支撑座30顶部并锁紧竖杆201。调整完成后,进行锻炼。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与实施例3结构相同:

底座301包括套接在一起的两个套筒,上部套筒的外表面设有滑轨、底部套筒的内表面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凹槽,底部套筒的外表面设有限位螺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竖直面板10的内表面上设有两段耳板101,耳板101上设有滑槽102,上滑动杆103通过端块106设置于滑槽102内,下固定杆104设置于上滑动杆103下方且固定在耳板101上。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用耳板101取代侧板1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