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2781发布日期:2019-05-24 21:5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陀螺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陀螺玩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陀螺玩具,其构造为,在具备决定陀螺玩具的移动方式的功能的轴部的上侧,设置有具备攻击对战对方的陀螺玩具的功能的主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517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陀螺玩具中,其攻击方式仅仅是使主体碰撞对方的陀螺玩具的简单的方式,在这一点上缺乏趣味。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富有趣味性的攻击方式的陀螺玩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方案是一种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具备轴部、安装于上述轴部的主体部、以及装配在该主体部的外周并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从上述主体部分离的装配构件,由于上述装配构件从上述主体部分离,外周部的形状发生变化。

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锁定机构,其阻止上述装配构件向陀螺的旋转方向的相对于上述主体部的相对移动而维持上述装配构件的装配状态,并且,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成为解除状态。

第三方案在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上述主体部在与上述轴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的进行规定量旋转,上述锁定机构成为解除状态。

第四方案在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装配构件上,设置有配重件。

第五方案在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配构件形成为环状。

第六方案在第五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配构件形成为其直径比上述主体部的直径大。

第七方案在第一方案至第六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配构件形成为其外部形状与上述主体部的外部形状不同。

第八方案在第一方案至第七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装配构件分离后,上述主体部由于进一步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从上述轴部分离。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陀螺玩具具有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从主体部分离的装配构件,由于装配构件从主体部分离,外周部的形状发生变化。

因此,若陀螺玩具与对方的陀螺玩具发生碰撞,则由于其冲击,装配构件从主体部脱离,陀螺玩具的形状、特性等发生变化。

由此,能够利用一个陀螺玩具,享受对对方的陀螺玩具的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富于变化的攻击、对战,能够实现具备富有趣味性的攻击方式的陀螺玩具。

另外,当在陀螺玩具上设置有锁定机构的情况下,只要不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成为解除状态,则装配构件向与陀螺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从而维持相对于主体部的装配构件的装配状态。因此,在利用发射器发射陀螺玩具时等,能够防止装配构件分离。另一方面,锁定机构,由于装配构件在与主体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旋转而成为解除状态,装配构件在受到冲击时成为脱离的状态。

另外,当在装配构件上具备配重件的情况下,由于装配构件具有一定程度的重量,因此在从主体部分离时立即着地。因此,能够防止装配构件飞到远处而碰到周围的人或丢失。

另外,在装配构件形成为环状的情况下,装配构件一体地从主体部分离。因此,能够防止装配构件从主体部分离时丢失。另外,在将装配构件安装在主体部上时,能够容易地操作。

另外,由于装配构件的直径预先形成为比主体部的直径大,因此当受到对方的陀螺玩具的攻击时,配置于比主体部靠外侧的装配构件首先受到冲击,比主体部先分离。由此,在装配有装配构件的状态以及分离后的状态下,能够享受由形状、大小不同的陀螺玩具所产生的攻击。

另外,在使装配构件形成为其直径比主体部的直径大并将装配构件装配在主体部的外周,或者使装配构件形成为其外部形状与主体部的外部形状不同的情况下,在装配构件从主体部分离时,主体的形状、大小,其攻击力,防御力等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在装配构件的分离前后,能够享受犹如用种类不同的陀螺玩具进行攻击一样的富于变化的攻击方式。

另外,当构成为在装配构件分离后,由于进一步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主体部从轴部分离的情况下,能够以装配构件的分离以及主体部的分离这两个阶段实现陀螺玩具的分解。由此,能够实现更加富有趣味性的陀螺玩具。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陀螺玩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中的(b)是用于说明其游戏方法的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按压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中的(a)以及图5中的(b)是从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取下装饰盖体以及压环时的状态的陀螺玩具的上表面图。

图6中的(a)以及图6中的(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中的轴部,性能可变环以及主体的卡合状态的图。

图7中的(a)以及图7中的(b)是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取下装饰盖体时的状态的陀螺玩具的上表面图。

图8是表示旋转驱动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发射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陀螺玩具

10 轴部

30 性能可变环

40 主体

46 弧状狭缝

50 主体部

51 基体

60 装配构件

550 锁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表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陀螺玩具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中的(a)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陀螺玩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中的(b)是对其游戏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1的分解立体图。在本说明书中,上下、左右、以及前后是指图2中所示的方向。

如图1中的(a)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1是能够在所谓的陀螺对战游戏中使用的陀螺玩具。具体地,该陀螺玩具1能够在利用由彼此的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使对方的陀螺玩具如图1中的(b)所示那样分解而取得胜利的对战游戏中使用。

如图2所示,该陀螺玩具1构成为包括:构成下部构造并成为驱动器的轴部10,构成上部构造的性能可变环30以及主体40。主体40经由性能可变环30安装于轴部10。

《细节结构》

1.轴部10

如图2所示那样,轴部10在下端部具备旋转轴11,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具备凸缘12,在上部具备圆筒部13。

其中,凸缘12以及圆筒部13形成为一体,构成轴部上部,该凸缘12以及圆筒部13相对于轴部下部由螺丝(省略图示)固定。

轴部下部是从凸缘12侧朝向旋转轴11的前端侧阶梯性地变窄的形状,作为整体形成为近似倒圆锥形。

在凸缘12以及圆筒部13上,夹持与沿上下方向的陀螺玩具1整体的轴线一致的旋转轴11的轴线Ax(以下,简称“轴线Ax”。),在前后方向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孔14。另一方面,在轴部下部,在与凸缘12的孔14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突片11a。该突片11a位于凸缘12的孔14的下方。该突片11a的上表面构成后述的座部。

另外,在圆筒部13上,夹持轴线Ax在左右方向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突出部15。该突出部15的外表面与凸缘12的外周面共面。进一步,在轴部下部,在与突出部1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突出部11b。而且,在突出部15、11b的位置处,凸缘12以及圆筒部13由螺丝(省略图示)固定于轴部下部。

另外,在圆筒部13的内侧,竖立设置有圆柱体16(在图2中,只图示出上表面)。该圆柱体16的基端部与轴部下部连结。对该圆柱体16的上端没有特别限定,但是设定在比圆筒部13的上端高的位置。在该圆柱体16的上端部,夹持轴线Ax在前后方向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爪17。

另外,轴部10具备圆筒状的按压构件18。按压构件18由合成树脂形成,但是也可以由金属制成。该按压构件18设置为在圆筒部13的内侧包围圆柱体16的外周。

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按压构件18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那样,按压构件18具备圆筒部18a、顶部18b、脚部18c。

在圆筒部18a的上端设置有顶部18b。在该顶部18b上,形成有与圆柱体16的上端部对应的形状的孔18d。

另外,在圆筒部18a的外周下端部设置有脚部18c。夹持轴线Ax在前后方向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该脚部18c。该脚部18c由从圆筒部18a水平延伸的水平部180c,以及从水平部180c的前端向垂直下方延伸的铅垂部181c形成。

而且,这样构成的按压构件18,如图2所示那样,脚部18c设置为插入上述孔14中。孔14设定为上下方向的尺寸比脚部18c的长度尺寸大。另外,利用弹簧(省略图示)对按压部件18朝上方施力。而且,利用孔14的上边缘限制该按压构件18的脚部18c向上方的移动,在常态下,按压构件18的上端与圆筒部13的上端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另外,在按压构件18的顶部18b的上表面,夹持轴线Ax在左右方向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延伸的凸条(突起)21。

2.性能可变环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飞轮作为性能可变环30。

如图2等所示那样,该性能可变环30形成为大致圆环板状。在该性能可变环30的底面,在内周侧形成有能够从下方容纳轴部10的凸缘12的环状阶梯部(省略图示)。另外,在该性能可变环30的上表面,夹持轴线Ax在左右方向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朝向上方伸出的突出部32。在各突出部32的下侧部分,形成有能够从下方容纳轴部10的突出部15的凹部33。另外,在性能可变环30的上表面,在紧靠各突出部32的外侧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舌片34。舌片34比突出部32更向上方突出。此外,作为该性能可变环30,可以使用替代飞轮的或者与飞轮一体的,在外周面具有突出部而易于攻击对方的陀螺玩具的部件,也可以使用在外周面具有凹部而难以受到来自对方的陀螺玩具的攻击的部件。

3.主体40

主体40形成为以轴线Ax为中心轴的近似圆盘状。

如图2所示那样,在主体40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另外,在主体40上,在夹持轴线Ax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能够从下方插入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的弧状狭缝46。各弧状狭缝46的周向长度成为舌片34能够充分移动的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40具备:主体部50、以及装配在该主体部50上并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从主体部50分离的装配构件60。

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主体4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那样,主体部50具有:近似圆盘状的基体51、配置在基体51上侧的压环52以及装饰盖体53、将装饰盖体53卡止在基体51上的卡止构件54。

基体51成为以轴线Ax为中心轴的近似圆盘状,在其外周形成有凹凸。

在基体51上,夹持轴线Ax在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弧状狭缝46a。弧状狭缝46a与设置在后述的装饰盖体53上的弧状狭缝46b一起构成主体40的弧状狭缝46。

如后述那样,在组装陀螺玩具1时,将由轴部10以及性能可变环30组装成嵌合状态而形成的组装体安装到主体40上,此时,将组装体的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与主体40的弧状狭缝46的规定一侧的端部对准(参照图5中的(b))。

在基体51的一对弧状狭缝46a中的一个上,在陀螺玩具1的组装时的结合状态下,在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能够抵接的一侧的端部(以下,将其称为“抵接端部”。)的附近,在弧状狭缝46a的抵接端部的延长线上形成有轴孔511。在该轴孔511上,安装有止动构件55。

具体来说,止动构件55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与轴线Ax平行而延伸的轴部551,以及设置于该轴部551的上部并呈近似V字形的V字形卡止部552,通过将轴部551安装于轴孔511,V字形卡止部552构成为能够以轴部551的轴线为旋转中心而摆动。

另外,在位于形成有轴孔511的一侧的弧状狭缝46a上,沿弧状狭缝46a的圆弧形状的槽部512与抵接端部连接设置。在该槽部512上,安装有止动按压构件56。

具体来说,止动按压构件56具有:以沿槽部512的形状的方式形成的脚部561、设置于该脚部561的上部的近似Y字形的按压部562,在槽部512中插入脚部561,能够沿槽部512移动。

按压部562成为如下形状,与止动构件55对峙的一侧的形状与V字形卡止部552中与止动按压构件56对峙的一侧的形状对应。

当舌片34移动到与抵接端部抵接的位置时,朝向止动构件55按压止动按压构件56,止动按压构件56的Y字形按压部562以与止动构件55的V字形卡止部552嵌合的朝向抵接,将V字形卡止部552的朝向固定为规定朝向。由此,止动构件55的V字形卡止部552的一部分,以嵌在后述的装配构件60的卡止凹部62中的状态被锁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陀螺玩具1,利用后述的发射器使后述的未图示的弹簧在逆时针方向卷绕,该卷绕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逆时针方向,参照图8)是指相反的旋转力施加在陀螺玩具1上。而且,在施加有这样的旋转力时,陀螺玩具1在与舌片34的移动方向(抵接方向,逆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构件55以及止动按压构件56,在陀螺玩具1上被施加有这样的旋转力时,阻止向陀螺的旋转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顺时针方向)上的相对于装配构件60的主体部50的相对移动,从而维持装配构件60向主体部50的装配状态,并且构成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成为解除状态的锁定机构550。

在基体51的一对弧状狭缝46a中接近轴线Ax的一侧的表面(即,内侧面),夹持轴线Ax在对峙的部位分别形成有凹部513。后述的卡止构件54的臂部542(参照图4)嵌入凹部513中。由此,卡止构件54在围绕轴线Ax的方向上的位置被确定,同时弧状狭缝46a的内侧面为近似同一水平面,舌片34能够不与臂部542勾挂而圆滑地移动。

另外,在与后述的卡止构件54的突起部543(参照图4)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与突起部543的剖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边形)对应的形状的贯通孔514。在将卡止构件54组装在基体51上时,贯通孔514从下方容纳突起部543。

在基体51的中央,形成有以轴线Ax为中心轴的圆孔515。在该圆孔515的内周面下端,夹持轴线Ax在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突出设置有朝向半径方向内侧而伸出的爪516(参照图4)。

另外,在基体51的下端面中,在与圆孔515相连的中央部,在夹持轴线Ax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连续地形成有凹凸,形成有与轴部10的上述凸条21啮合的起伏部517(参照图4)。

压环52是以轴线Ax为中心轴的环状构件,配置于比基体51的弧状狭缝46a靠半径方向的外侧。压环52,在组装状态下嵌合在基体51中并与其成为一体,在独立于基体51的周方向的自由的旋转移动受到限制。

压环52,形成为其外径比装配构件60的内径小并配置于装配构件60的内侧,同时,覆盖设置于基体51的止动构件55的V字形卡止部552的至少一部分。

具体来说配置为,在V字形卡止部552被止动按压构件56按压,而V字形卡止部552的一部分嵌入于装配构件60的卡止凹部62的状态下,至少与V字形卡止部552中嵌入于卡止凹部62中的部分重叠。由此,在V字形卡止部552的一部分嵌入于装配构件60的卡止凹部62中的状态下,压环52覆盖在装配构件60中在半径方向内侧伸出而形成的伸出卡止部61的至少一部分,防止装配构件60向上方脱离。

在压环52上,在夹持轴线Ax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切口部521。切口部521具有比装配构件60的伸出卡止部61的周方向的宽度大的宽度,在压环52中,当切口部521配置于与伸出卡止部61对应的位置时,伸出卡止部61的上方被释放(参照图7中的(b)),装配构件60能够向上方脱离。

装饰盖体53是以轴线Ax为中心轴的近似圆盘状的构件。装饰盖体53例如由透明的树脂等形成,利用螺钉固定在基体51上。

装饰盖体53具有比压环52的内径略小的外径,是装配有压环52的基体51的上表面,并配置在压环52的内侧。通过设置装饰盖体53,利用装饰盖体53从上方按压安装在基体51的上表面的止动构件55以及止动按压构件56,防止止动构件55以及止动按压构件56向上方脱离。

在装饰盖体53上,在与基体51的弧状狭缝46a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弧状狭缝46b。弧状狭缝46b,如前述那样与基体51的弧状狭缝46a,构成主体40的弧状狭缝46。

另外,在与形成于基体51的弧状狭缝46a的内侧面的凹部513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与凹部513同样的凹部531。与凹部513同样地,通过将卡止构件54的臂部542(参照图4)嵌入于凹部531,卡止构件54在轴线Ax周围方向上的位置被确定,同时,弧状狭缝46b的内侧面为近似同一水平面,舌片34能够不与臂部542勾挂而圆滑地移动。

此外,在装饰盖体53上,也可以在与基体51的贯通孔514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供卡止构件54的突起部543(参照图4)的插入端侧插入的孔部。在设置有孔部的情况下,在将卡止构件54组装在基体51上时,突起部543贯通基体51的贯通孔514以及装饰盖体53的孔部并从装饰盖体53的表面露出。此外,也可以设置为在装饰盖体53的下表面,形成代替孔部并没有贯通至装饰盖体53的上表面的凹部,突起部543的插入端侧止于装饰盖体53的凹部内,而不在装饰盖体53的表面露出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将突起部543设为未到达装饰盖体53的里面的长度,不在装饰盖体53上设置容纳突起部543的插入端侧的孔部、凹部的结构。

卡止构件54从基体51的下侧组装于基体51,与由基体51、装饰盖体53以及与基体51成为一体的压环52成为一体,构成主体部50。

卡止构件54具有环状的主体541。

成为该主体541的外周并在夹持轴线Ax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朝向上方竖立设置有臂部542(参照图4)。如前述那样,臂部542嵌入在基体51的凹部513以及与其对应的装饰盖体53的凹部531中,其插入端侧在装饰盖体53的表面侧露出。

臂部542优选具有一些弹性,通过将臂部542嵌入在基体51的凹部513以及装饰盖体53的凹部531中,卡止于基体51以及装饰盖体53。

另外,在成为主体541的外周且没有配置臂部542的部分,朝向上方竖立设置有突起部543(参照图4)。突起部543插入于基体51的贯通孔514。另外,在装饰盖体53上,在与贯通孔514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容纳突起部543的孔部的情况下,突起部543贯通孔部514,并插入于装饰盖体53的孔部。

卡止构件54,通过将臂部542嵌入于基体51的凹部513以及装饰盖体53的凹部531,能够确定围绕轴线Ax的方向的位置,进一步通过设置突起部543,即使在向主体部50施加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臂部542从凹部513以及凹部531脱离而产生位置偏移等。

装配构件60是以轴线Ax为中心轴的环状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部材60配置于基体51的上侧。具体来说,装配构件60的内径,比配置于基体51的上表面的装饰盖体53以及压环52的外径大,以围绕装饰盖体53以及压环52的方式配置装配构件60。

此外,装配构件60的配置位置等不限于此处列举的情况。例如,也可以使装配构件60的内径形成为比基体51的外径大,装配构件60也可以装配于基体51或者具备基体51的主体部50的外周。

本实施方式的装配构件60的外径比主体部50的外径大,装配构件60的外周向外侧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装配构件60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在陀螺玩具1与对战对方的陀螺玩具接触、碰撞时,首先装配构件60的外周面与对方的陀螺玩具接触,设置于外周面的凹凸通过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的外周碰撞能够给予对方的陀螺玩具较大的冲击。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装配构件60形成为,其外部形状与主体部50(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基体51)的外部形状不同。

即,如图1中的(b)、图4等所示那样,在装配构件60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与此相对,在主体部50(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基体51)的外周面,凹凸比较少,整体成为平滑的形状。

在陀螺玩具1中,外部形状为粗糙的凹凸较多的形状时,在与对战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时,能够给予对方更多损坏,攻击力较高。与此相对,在外部形状为比较平滑的形状的情况下,在与对战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时的攻击力并没有那么高,但是与凹凸较多的形状的情况相比,也容易缓冲从对方受到的冲击,继续稳定旋转的稳定感优异。

在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1中,在由于来自对方的攻击而受到冲击时,具有粗糙的凹凸较多的外部形状的装配构件60首先从主体部50分离,之后利用外部形状比较平滑的形状的主体部50以及轴部10继续旋转。这样,陀螺玩具1,由于在游戏中受到来自对战对方的陀螺玩具的冲击,外周部的形状发生变化,变为性质不同的陀螺玩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装配构件60上,设置有配重件。

如前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于来自对方的攻击而受到冲击时,装配构件60首先从主体部50分离。此时若装配构件60是轻型的构件,则有可能弹飞到远处。但是,通过在装配构件60上设置配重件而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重量,装配构件60即使从主体部50分离也会立即落下,没有丢失等的可能性。

另外,通过在装配构件60上设置配重件,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重量,在装配构件60与对战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时,能够给予对方较大的冲击。

在装配构件60的内周面,设置有朝向环状中心伸出的伸出卡止部61。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夹持轴线Ax在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设置有伸出卡止部61的例子,但是伸出卡止部61的设置位置、数量不限于此。

另外,伸出卡止部61的形状、大小尤其不限于此,伸出卡止部61设置于,比压环52的切口部521形成的范围窄的范围内。而且,在切口部521以外的部分重叠在伸出卡止部61的上方的状态下(参照图7中的(a)),限制装配构件60向上方的移动,在伸出卡止部61的上方配置有切口部521的状态(参照图7中的(b))下装配构件60能够向上方移动。

另外,在伸出卡止部61的伸出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卡止凹部62,锁定机构550的V字形卡止部552能够卡止于卡止凹部62。此外,卡止凹部62优选设置为R角,以能够取得摆动的V字形卡止部552嵌入于凹部内的状态,以及从凹部内脱离的状态。

《组装方法》

接下来,对陀螺玩具1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轴部10、性能可变环30以及主体40的卡合状态的图。

此外,在此,设为已经完成轴部10的组装。

首先对主体40的组装进行说明。

在组装主体40的情况下,首先,在基体51的轴孔511中插入轴部551而将止动构件55安装在基体51上。另外,在槽部512中嵌入脚部561,将止动按压构件56安装在基体51上。

然后,将装配构件60配置在基体51的上方,进一步在基体51的上方,在环状的装配构件60的内侧配置压环52以及装饰盖体53。此时,压环52配置为,切口部521配置为要到达从装配构件60的伸出卡止部61脱离的位置,同时,切口部521以外的部分在锁定机构550的V字形卡止部552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重叠(参照图7中的(a))。

这样在将压环52、装饰盖体53以及装配构件60配置在基体51上的状态下,进一步,从基体51的下侧安装卡止构件54。具体来说,使臂部542嵌入到形成于基体51的弧状狭缝46a内的凹部513以及形成于装饰盖体53的弧状狭缝46b内的凹部531中的同时,将突起部543插入于基体51的贯通孔514(以及当在装饰盖体53上也形成有与贯通孔514对应的孔部的情况下为该孔部)。

由此,主体40的组装完成。

接下来,对轴部10、性能可变环30以及主体40的组装进行说明。

首先,使轴部10的突出部15从下方与性能可变环30的凹部33对准,将轴部10和性能可变环30组装成嵌合状态。接着,使该组装体从下方接近主体40。此时,使上述组装体的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与主体40的弧状狭缝46的规定的一端对准(参照图5中的(a)以及图6中的(a))。

如图6中的(a)所示,该状态是轴部10的爪17和主体40的爪516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状态。该状态是结合解除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图5中的(a)所示,锁定机构550的止动按压构件56不按压止动构件55的V字形卡止部552,V字形卡止部552成为不嵌入于装配构件60的伸出卡止部61的卡止凹部62的状态。

之后,对上述组装体的轴部10向主体40侧进行按压。于是,首先,性能可变环30被按压在主体40的下表面。进一步,轴部10内未图示的弹簧收缩,与轴部10的爪17被相对地推高至比主体40的爪516靠上方。然后,使轴部10与性能可变环30一体地相对于主体40旋转直至舌片34移动到与上述规定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即,抵接端部)(参照图5中的(b)以及图6中的(b))。在该情况下的旋转是,主体40与性能可变环30以及轴部10的相对旋转,在图5中的(b)以及图6中的(b)中,示出使主体40侧相对于性能可变环30以及轴部10从图5中的(a)以及图6中的(a)的状态旋转的状态。于是,轴部10的爪17与主体40的爪516成为上下重叠的状态。然后,若手从轴部10离开,则由于轴部10内未示出的弹簧的作用力,轴部10的爪17的下表面与主体40的爪516的上表面抵接。

轴部10的爪17的下表面与主体40的爪516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是结合状态。

另外,在该状态下,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将配置于弧状狭缝46内的止动按压构件56在移动方向上推出,止动按压构件56的按压部562,与止动构件55的V字形卡止部552抵接而将其在移动方向上按压。由此,止动构件55的V字形卡止部552嵌合于装配构件60的伸出卡止部61的卡止凹部62内。在该状态下,利用锁定机构550阻止向陀螺的旋转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顺时针)的装配构件60的相对于主体部50的相对移动,从而维持装配构件60的装配状态。

由此,轴部10、性能可变环30以及主体40的结合完成,陀螺玩具1成为组装状态。

《游戏方法》

接着,对使用该陀螺玩具1的游戏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旋转驱动陀螺玩具1的发射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在该游戏方法的一个例子中,使陀螺玩具1旋转而与未图示的对方的陀螺玩具进行对战。

在该情况下,陀螺玩具1的旋转力的施加由如图8所示的发射器80来进行。该发射器80构成为,在内部具备未图示的圆板,若在用未图示的盘簧对该圆板向一个旋转方向施力的同时,用手柄81拉动卷绕在圆板周围的未图示的绳子,则使圆板旋转,并使陀螺保持件83旋转。该陀螺保持件83的旋转,通过突出设置于下方的叉状件(fork)84传递给陀螺玩具1,使陀螺玩具1旋转。在该情况下,将叉状件84插入到主体40的弧形狭缝46中。然后,当将发射器80的手柄81拉到底时,圆板乃至陀螺保持件83的旋转停止,另一方面,陀螺玩具1由于惯性力还会进行旋转,因此陀螺玩具1沿循叉状件84的倾斜面84a从陀螺保持件83脱离。此外,在图5中,附图标记82是相对于陀螺保持件83能够伸缩的杆。该杆82在将陀螺玩具1装配在陀螺保持件83上时,被压在陀螺玩具1的上表面而没入陀螺保持件83内。该杆82例如用于陀螺玩具1的装卸的检测。

这样发射的陀螺玩具1在规定的场地以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相互碰撞。此时,在陀螺玩具1中,作为在最外侧突出的部分的主体40的装配构件60首先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的主体碰撞,攻击对方的陀螺玩具。

另一方面,由于该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摩擦等,在陀螺玩具1的装配构件60上,作用有与轴部10以及经由性能可变环30安装在轴部10上的主体40的主体部50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即,在陀螺玩具1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逆时针旋转。图7中的(b)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力,由此,只有装配构件60相对于轴部10以及主体部50的旋转方向在相反方向上相对旋转。

于是,由于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稍微活动,锁定机构550的止动按压构件56所产生的对止动构件55的V字形卡止部552的按压被解除,V字形卡止部552从装配构件60的卡止凹部62脱离而成为锁定解除状态。然后,若装配构件60旋转移动直到伸出卡止部61到达与压环52的切口部521对应的位置,则装配构件60向上方的移动限制被解除,从主体部50分离。

陀螺玩具1,通过之后仅剩下主体部50的主体40以及轴部10继续旋转。该状态的陀螺玩具1,以按照具有多个凹凸,有重量的装配构件60分离的程度,攻击力降低,稳定感增强,作为与最初的陀螺玩具1性质不同的陀螺玩具继续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的对战。

然后,若由于主体40与对战对方的陀螺玩具进一步碰撞等,陀螺玩具1受到更多冲击,则由于其冲击力、摩擦等,在主体40上,作用有与轴部10以及性能可变环30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力,由此,主体40相对于轴部10以及性能可变环30的旋转方向在相反方向上相对旋转。

于是,凸条21啮合至主体40的下表面的起伏部517(参照图6中的(b))。在这种情况下,轴部10内的弹簧的作用力作用于凸条21,因而每当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发挥作用,轴部10相对于主体40相对旋转而改变啮合位置,由此若到达卡止解除位置,主体40的爪516从轴部10的爪17脱离,因此由于轴部10内未示出的弹簧的作用力,主体40从轴部10分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的(b)所示,陀螺玩具1通过在先的装配构件60的分离,以及仅剩下主体部50的主体40的远离,以两个阶段进行分解。由此,能够使一个陀螺玩具1,通过两个阶段变化为不同性质的陀螺玩具,与对方的陀螺玩具对战,能够实现更加富于变化的对战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陀螺玩具1的主体40,由主体部50以及装配构件60构成,装配构件60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从主体部50分离。

因此,若陀螺玩具1的主体40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由于其冲击,装配构件60从主体部50脱离,陀螺玩具1的外周部的形状发生变化,陀螺玩具1的性质(即,其形状、特性等)发生变化。由此,能够享受利用一个陀螺玩具对对方的陀螺玩具进行各种各样类型的攻击、对战。

另外,由于在陀螺玩具1上设置有锁定机构550,因此直到锁定机构550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到达解除状态为止,装配构件60向与陀螺的旋转方向相同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阻止,从而能够维持装配构件60相对于主体部50的装配状态。因此,在利用发射器80发射陀螺玩具1时等,能够防止装配构件60在意想不到的阶段从主体部50分离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装配构件60具备配重件,在装配构件60从主体部50分离时立即着地。因此,能够防止装配构件60飞到远处碰到周围的人,或者丢失。另外,由于装配构件60具有重量,在装配构件60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时,能够给予对方较大的冲击,能够期待较大的攻击力。

另外,由于装配构件60形成为环状,因此装配构件60一体地从主体部50分离。因此,能够防止装配构件60在从主体部50分离时丢失。另外,由于装配构件60是一体的环状构件,因此在将装配构件60安装于主体部50时,也能容易地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构件60的外径形成为比主体部50的外径大。因此,在受到对方的陀螺玩具的攻击时,配置于比主体部50靠外侧的装配构件60首先受到冲击,比主体部50先分离。由此,利用装配有装配构件60的状态以及分离后的状态,能够使陀螺玩具1的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能够享受变化丰富的攻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构件60的外部形状形成为与主体部50的外部形状不同。由此,在装配构件60从主体部50分离时,主体40的形状、大小,其攻击力、防御力等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在装配构件60的分离前后,能够享受犹如用种类不同陀螺玩具1攻击那样的富于变化的攻击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构件60分离后,由于进一步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主体部50从轴部10分离。这样,通过使陀螺玩具1以装配构件60的分离以及主体部50的分离这两个阶段分解,能够实现更加富有趣味性的陀螺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

不言而喻的是,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装配构件60脱离后,若进一步受到冲击,则仅剩下主体部50的主体40也从轴部10分离,虽然列举了陀螺玩具1以两个阶段分解的情况,但是陀螺玩具1并不限定于以两个阶段分解。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只有装配构件60脱离,之后继续旋转直到失去旋转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陀螺玩具1由轴部10以及主体40构成,主体40具备主体部50以及装配构件60,但是陀螺玩具1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如上述那样在陀螺玩具1受到冲击时,构成为只有装配构件60脱离,不进行更大程度的分解,继续旋转直至失去旋转力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轴部10以及主体部50一体地(即,在游戏中受到冲击等而不分解的方式)组装。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限制装配构件60的旋转的锁定机构550的例子,但是具备锁定机构不是必须的。也可以仅采取限制装配构件60向上方的移动的结构,以使装配构件60除非通过压环52等受到冲击,否则不向上方脱离。

另外,锁定机构550只要是能够阻止装配构件60向陀螺的旋转方向的相对于主体部50的相对移动的构件即可,其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列举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列举了由于存在锁定机构550,首先装配构件60分离,之后由于主体40相对于轴部10以及性能可变环30的旋转方向在相反方向上相对旋转(参照图6中的(b)),主体40自身从轴部10分离,从而使陀螺玩具1分解的情况,但是陀螺玩具1,并不限定于是上述那样发生两个阶段的分解的陀螺玩具。

在构成为只进行装配构件60分离,之后继续旋转直到失去旋转力的情况下,作为锁定机构550,为了使装配构件60在达到从发射器80发射陀螺玩具1的期间不分离,也可以设置有限制装配构件60向陀螺的旋转方向的相对于主体部50的相对移动的抵接构件等也可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列举了装配构件60形成为环状,装配构件60一体地从主体部50分离的情况,但是装配构件60并不限定于是环状的一体的构件。

例如,装配构件也可以组合多个部件而构成。

在该情况下,具体来说,例如,构成装配构件的多个结构部件相互通过卡止部卡止,以一体化的状态装配于主体部50。此外,在该情况下的卡止部的具体结构,尤其不受限制,能够使用将部件彼此卡止的各种手法。

而且,在陀螺玩具1由于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等而受到冲击等的情况下,将结构部件彼此卡止的卡止部脱离,各结构部件散乱地从主体部50分离。结构部件从主体部50分离时的分离方法,可以是全部的结构部件以几乎同时坍塌的方式从主体部50分离,也可以是每一个或者每几个按顺序从主体部50分离。

另外,例如,装配构件也可以是由成为基台的基座部件、一个或者多个小部件构成,构成为在基座部件的周缘部等装配有小部件。在该情况下,在陀螺玩具1受到冲击等时,首先小部件从基座部件脱离,进一步基座部件从主体部50分离,如此,装配构件依次分离、分解。

这样,在装配构件由多个结构部件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将陀螺玩具1更加复杂地分为多个阶段地分解,因此增加了趣味性。

另外,即使在装配构件一部分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替换单个部件。进一步,用户也能够对各种各样的部件进行组合,定制装配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