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姿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4701发布日期:2019-11-01 21:1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跑姿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跑姿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平常要想练习正确跑姿,需要听老师或教练讲理论课,老师或教练讲解正确跑姿的方式,看图表,自己细心体会,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还没有练好,掌握好准确的跑姿方式,匆忙上阵,狂练跑步,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开始练习长跑的人都经历了复杂和漫长的训练过程,而且也非常容易跑入歧途,造成运动损伤。对于初学跑步的人,能够快速掌握正确跑姿中的步幅要领,对减少运动损伤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跑姿训练装置,能够使使用者快速掌握正确跑姿中的步幅要领,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跑姿训练装置,包括多个彼此前后间隔分布的的脚踏板,相邻脚踏板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相邻脚踏板之间的间距调节范围为使用者脚长的0.5-1.5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脚踏板的长度为脚长的0.5-1.5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相邻脚踏板之间的间距及脚踏板的长度均为使用者脚长的2/3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脚踏板的下方设有连接各个脚踏板的连接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板采用三合板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两两相邻的脚踏板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高度低于脚踏板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脚踏板的高度为5-10cm,所述脚踏板与填充物之间的高度差为1-3c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填充物为石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脚踏板为实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跑姿训练装置,包括多个彼此前后间隔分布的的脚踏板,相邻脚踏板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本实施例中的跑姿训练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自身特点,调节相邻的脚踏板之间的间距(即步幅),使跑步初学者的步幅与科学理论上的正确步幅一致,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快速掌握正确跑姿中的步幅要领,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跑姿训练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跑姿训练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跑姿训练装置,主要用于辅助跑步初学者掌握正确的跑姿,特别是辅助初学者掌握跑步要领中的步幅大小。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彼此前后间隔分布的的脚踏板A,相邻脚踏板A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中所述脚踏板A泛指各种用以支撑脚掌的物体,可以为刚性物体,也可以为柔性物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装置可以是自成体系独立制作成成品使用,也可以直接在地面上施工,例如,在地面上前后间隔设置多个脚踏板A,所述脚踏板A可以为实木条,也可以为长条砖等,所述脚踏板A可以活动连接于地面上,这样就可以根据跑步者自身的特点调整两两相邻的脚踏板A的间距,即达到调整最佳步幅的目的。

所述脚踏板A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的具体结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在脚踏板A下表面设置滑槽,在滑槽中穿设螺栓,当需要调整间距时,松开螺栓,脚踏板A就可以通过滑槽滑动,当调整到合适间距时,拧紧螺栓,将脚踏板A固定,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间距的变动。需要说明的是,该处对脚踏板A实现间距调节的具体结构的举例是为了清楚公开本实施例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方案的限定。

本实施例一种跑姿训练装置,结构简单易用,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调节相邻的脚踏板A之间的间距(即步幅),使跑步初学者的步幅与科学理论上的正确步幅一致,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快速掌握正确跑姿中的步幅要领,进而减少运动损伤。

可以理解的是,当使用者熟练跑步运动后,也可以适当增大相邻脚踏板A之间的间距,从而利用该跑姿训练装置增大步幅。

另外,在现有的对跑步者正确跑姿的研究中,经过科学证实,正确跑姿所有关键要素中,正确的步幅是训练的关键和核心,而正确跑姿的要求中对步幅的要求为:步频180步/分以上,且步幅要小。

为了实现正确步幅的练习,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脚踏板A之间的间距调节范围为使用者脚长的0.5-1.5倍。

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当使用者为初学者时,相邻脚踏板A之间的小间距可以使使用者跑步时的步幅小一些,小步幅可以提升步频,减小对膝盖的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板A的长度为使用者脚长的0.5-1.5倍。

本实施例中,脚踏板A的长度采用使用者脚长的0.5-1.5倍,一方面,脚踏板A不至于过窄,从而可以减小使用者跑步时脚踏在脚踏板A上时的不适感,另一方面,脚踏板A不至于过宽,从而可以减小使用者踏在脚踏板A上时的位置浮动范围过大导致的训练效果差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脚踏板A的宽度为50cm,50cm大约为一个人的宽度,这个宽度可以引导使用者沿着脚踏板A设定好的路径跑步,便于使用者精确地记录其跑过的长度。脚踏板A的宽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其他值。

可选的,所述跑姿训练装置的长度可以5m,也可以为10m等,也可以直接固定在地面上,按照实际所需的长度和路径形状等施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相邻脚踏板A之间的间距及脚踏板A的长度均为使用者脚长的2/3倍。例如,当使用者所穿鞋的中国鞋码为42码时,对应的鞋长度为26.5cm,脚踏板的长度及相邻脚踏板之间的间距在该实施例中,相应调节为26.5×(2/3)≈17.67cm。

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的使用者脚长不同,脚踏板A的长度也要根据使用者的脚长做相应调整,当脚踏板A的长度为使用者脚长的2/3倍时,脚踏在脚踏板A上时比较舒适,又节省制作脚踏板A的材料;相邻脚踏板A之间的间距为使用者脚长的2/3倍时,能够矫正初学长跑者跑步时的步幅,减少跑步者运动不当造成的身体不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板A的下方设有连接各个脚踏板A的连接板C。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脚踏板A固定在连接板C上,防止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脚踏在脚踏板A上后脚踏板A受力发生位移,从而使相邻脚踏板A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影响该跑姿训练装置的使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C采用三合板制作。

本实施例中,三合板的强度高、抗弯抗压能力强,有利于提高该跑姿训练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三合板质量较轻,有利于减小连接板C的重量,从而使该跑姿训练装置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两相邻的脚踏板A之间设有填充物B,所述填充物B的高度低于脚踏板A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运动时不慎踏入两个脚踏板A之间的间隙,脚踏板A之间的填充物B可以减少使用者踩空造成受伤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板A的高度为5-10cm,所述脚踏板A与填充物B之间的高度差为1-3cm。

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A的高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填充物B的高度低于脚踏板A1-3cm,当使用者踏在脚踏板A边缘的位置时,该高度差能够让使用者感觉到落脚的位置不对,能够及时调整步幅,另外,该高度差下填充物B的高度不至于过低,减少了使用者踏空造成的受伤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B为石块。

本实施例中,石块比较坚硬,当使用者不慎踏到填充物B上时,坚硬的石块对人体起到支撑作用,不至于令使用者踩空,能够有效地减小使用者受伤的情况。

可选的,填充物B也可以使用其他物质代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板A为实木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实木板板材坚固耐用,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有益于人体健康,不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