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儿童下肢康复训练的膝盖保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0451发布日期:2019-06-19 01:3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儿童下肢康复训练的膝盖保护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儿童下肢康复训练的膝盖保护袋。



背景技术:

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小儿脑瘫发病率为1‰-5‰,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的小儿脑瘫发病率发生率为1.8‰-4‰。脑瘫儿童常常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和智力发育迟缓;脑瘫儿童的康复必须借助康复器材和辅助工具才能完成康复任务;对脑瘫儿童下肢的训练时,脑瘫儿童的双腿跪在跑步机上,脑瘫儿童通过在跑步机保持双腿跪姿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如无对膝盖的保护,会对儿童的膝盖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儿童下肢康复训练的膝盖保护袋,解决脑瘫儿童患者在跑步机保持双腿跪姿进行训练时会对儿童的膝盖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儿童下肢康复训练的膝盖保护袋,包括

袋体,其包括形成直角结构的横向袋和竖向袋,所述横向袋及所述竖向袋均呈两端开口的筒形,所述竖向袋一端与所述横向袋的一端连接,竖向袋的侧边设置有侧开口;

第一绑紧件,其设置在所述横向袋的上部,其沿横向袋周长方向收紧或放松横向袋;

第二绑紧件,其设置在所述竖向袋的侧开口处,其可将所述竖向袋的侧开口收紧或放松;

及护垫,其设置在所述袋体内,并位于所述袋体的横向袋和竖向袋的连接处,护垫贴合于横向袋与竖向袋形成的阴角处。

基于上述结构:使用时,儿童患者的下肢从竖向袋的侧开口穿入,使儿童患者的脚掌和小腿伸入到横向袋内,通过第一绑紧件将横向袋固定到儿童患者的小腿上;儿童患者的大腿则由竖向袋包裹住,通过第二绑紧件将竖向袋固定在儿童患者的大腿上;此时位于横向袋和竖向袋连接处的护垫将儿童患者的膝盖包裹住,实现儿童患者在跑步机上保持跪姿训练时,对儿童患者膝盖的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护垫上设置有放置儿童膝盖的凹陷。

进一步的,还包括耐磨垫,耐磨垫贴于所述袋体外表面,耐磨垫包裹所述横向袋与竖向袋形成的阳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绑紧件的数量和第二绑紧件的数量均为二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绑紧件的松紧和第二绑紧件的松紧均可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为透气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儿童患者的下肢从竖向袋的侧开口穿入,使儿童患者的脚掌和小腿伸入到横向袋内,通过第一绑紧件将横向袋固定到儿童患者的小腿上;儿童患者的大腿则由竖向袋包裹住,通过第二绑紧件将竖向袋固定在儿童患者的大腿上;此时位于横向袋和竖向袋连接处的护垫将儿童患者的膝盖包裹住,实现儿童患者在跑步机上保持跪姿训练时,对儿童患者膝盖的保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在护垫设置有凹陷,护垫可将儿童患者的膝盖紧密贴合,可以有效防止护垫的跑偏,提高保护袋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绑紧件的数量和第二绑紧件数量均设置为二个,可将横向袋和竖向袋固定在儿童患者的腿上,进一步提高保护袋的可靠性;第一绑紧件的松紧和第二绑紧件的松紧均可调节,保护袋可针对不同大小的儿童患者使用,提高保护袋的舒适性和适用范围。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耐磨垫,提高保护袋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袋体通过透气材料制成,透气性良好,进一步提高保护袋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局部剖面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局部剖面三维图;

附图中,1-袋体、2-第一绑紧件、3-第二绑紧件、4-护垫、5-耐磨垫、11-横向袋、12-竖向袋、13-阳角、14-阴角、21-第一魔术贴带、22-第一环扣、31-第二魔术贴带、32-第二环扣、41-凹陷、121-侧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儿童下肢康复训练的膝盖保护袋,包括袋体1、第一绑紧件2、第二绑紧件3、护垫4和耐磨垫5,其中:

袋体1包括形成直角结构的横向袋11和竖向袋12,所述横向袋11及竖向袋12均呈两端开口的筒形,所述竖向袋12一端与所述横向袋11的一端连接,竖向袋12的侧边设置有侧开口121;所述袋体1为透气材料制成。

第一绑紧件2设置在所述横向袋11的上部,第一绑紧件2的数量为二个,两个第一绑紧件2平行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绑紧件2为松紧带,松紧带自然状态时沿横向袋11周长方向收紧横向袋11。

第二绑紧件3设置在所述竖向袋12的侧开口121处,第二绑紧件3的数量为二个,两个第二绑紧件3平行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绑紧件3为松紧带,松紧带自然状态时竖向袋12的侧开口收紧或放松;

护垫4设置在所述袋体1内,并位于所述袋体1的横向袋11和竖向袋12的连接处,护垫4与横向袋11、竖向袋12形成的阴角14处相贴合,所述护垫4上设置有放置儿童膝盖的凹陷41。

耐磨垫5贴于所述袋体1外表面,耐磨垫与所述横向袋11、竖向袋12形成的阳角13包裹。

使用时,儿童患者的下肢从竖向袋12的侧开口121穿入,使儿童患者的脚掌和小腿伸入到横向袋11内,通过第一绑紧件2将横向袋11固定到儿童患者的小腿上;儿童患者的大腿则由竖向袋12包裹住,通过第二绑紧件3将竖向袋12固定在儿童患者的大腿上;此时位于横向袋11和竖向袋12连接处的护垫4将儿童患者的膝盖包裹住,儿童患者的膝盖放置在凹陷41内,实现儿童患者在跑步机上保持跪姿训练时,对儿童患者膝盖的保护。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儿童下肢康复训练的膝盖保护袋,包括袋体1、第一绑紧件2、第二绑紧件3、护垫4和耐磨垫5,其中:

袋体1包括形成的直角结构的横向袋11和竖向袋12,所述横向袋11及竖向袋12均呈两端开口的筒形,所述竖向袋12一端与所述横向袋11的一端连接,竖向袋12的侧边设置有侧开口121;所述袋体1为透气材料制成。

第一绑紧件2设置在所述横向袋11的上部,第一绑紧件2的数量为二个,两个第一绑紧件2平行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绑紧件2包括第一魔术贴带21和第一环扣22,第一魔术贴带21一端固定在横向袋11外表面,第一魔术贴带21沿横向袋11的周长方向设置;第一环扣22设置在在横向袋11外表面,第一魔术贴带21穿于第一环扣22内;

第二绑紧件3设置在所述竖向袋12的侧开口121处,第二绑紧件3的数量为二个,两个第二绑紧件3平行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绑紧件3包括第二魔术贴带31和第二环扣32,第二魔术贴带31一端固定在侧开口121一侧,第二环扣32固定在侧开口121另一侧,第二魔术贴带31穿于第二环扣32内;所述第一绑紧件的松紧和第二绑紧件的松紧均可调节。

护垫4设置在所述袋体1内,并位于所述袋体1的横向袋11和竖向袋12的连接处,护垫4与横向袋11、竖向袋12形成的阴角14处相贴合,所述护垫4上设置有放置儿童膝盖的凹陷41。

耐磨垫5贴于所述袋体1外表面,耐磨垫与所述横向袋11、竖向袋12形成的阳角13包裹。

使用时,儿童患者的下肢从竖向袋12的侧开口121穿入,使儿童患者的脚掌和小腿伸入到横向袋11内,通过第一绑紧件2将横向袋11固定到儿童患者的小腿上,第一魔术贴带21的自由端穿于第一环扣22内,第一魔术贴带21的自由端拉紧时,第一环扣22靠近第一魔术贴带21的固定端,横向袋11收紧与儿童患者小腿相贴;儿童患者的大腿则由竖向袋12包裹住,通过第二绑紧件3将竖向袋12固定在儿童患者的大腿上,其固定方式与第一绑紧件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此时位于横向袋11和竖向袋12连接处的护垫4将儿童患者的膝盖包裹住,儿童患者的膝盖放置在凹陷41内,实现儿童患者在跑步机上保持跪姿训练时,对儿童患者膝盖的保护。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