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1303发布日期:2019-09-03 20:30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平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发本体感的平衡板。该平衡板涉及健身和肌肉训练,尤其涉及增强肌肉训练和锻炼的装置,该装置作为整个系统的一个部分,可令肌肉达到更好的强肌和健身效果。



背景技术:

本体感是一种独特的感官反馈机制,向大脑提供关于身体的信息。本体感的刺激是刺激大脑自动调整体态的过程,可通过站立或行走时对脚底进行触觉刺激来完成。通过这种刺激,信息被传送到小脑,也就是脑部的平衡中心。小脑根据信号,开始调整身体的姿势,或直立或放松。

为刺激本体感和平衡感,常选用平衡训练板。已知的平衡板构造包括一个相对刚性的平板和一个可压缩的支撑底座。使用者可站在平板上保持平衡。底座类似一个密闭的气球,有一个扁平的表面。平板与底座之间通过包边粘合。

传统的平衡板存在构造缺陷。尤其在生产过程中,这种平衡板的组装及可靠性测试非常耗时,同时另一个问题是在使用过程中这种平衡板的抗撕裂性、耐磨性以及和坚固性差。包边粘合一旦发生松动,平板将或多或少地从底座中脱出,导致平衡板不稳,甚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这种平衡板领域的实例在WO 01/24887中公开过。在该示例中,平衡板是可充气的,并且包括弹性/软囊部分,机械地固定到相对坚硬的上部(平坦)部分。在一些实例中,边缘轮廓用作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闭合,其中密封/闭合包括螺钉,机械地紧固两个部件。螺钉或甚至边缘轮廓将具有不同的材料参数,并且因为与弹性部件之间发生不同地移动和弯曲,由此应力等将集中在螺钉周围,从而导致这些部分撕裂。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可以在US 5048823中找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刺激本体感和平衡感的坚固且可靠的平衡板,该平衡板的使用寿命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风险。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衡板,包括:顶部,其中所述顶部是刚性的;底部,其中所述底部是弹性的。底部有一圈边缘被称为底部边缘,顶部有一圈边缘被称为顶部边缘。顶部边缘与底部边缘相连接,再通过另一个密封件,以热合方式将两者密封成一体,这样在顶部与底部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密封体。

一个与表面,比如地面,相接触的可压缩底部。底部成形可以预设形状以及弹性。

一个相对刚性的顶部,可支撑单个用户使用时练习本体感。顶部可模制成预定形状并具有预定表面,例如带图案或防滑表面,以增强表面的抓力。

一个密封部件,通过模制工艺以密封方式将底部与顶部组装连接。密封部件被模制在顶部边缘与底部边缘连接处。密封件提供气密连接,当使用者站在顶部时,气体被封装其内,底部形成弹性气囊效果。

三个基本部件:顶部、底部和密封部件。三者通过模制工艺相组合,为改进平衡板的可靠性和坚固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模塑过程很容易适应平衡板的新设计。当为平衡板的一个或多个部件选择另一种优选材料时,可通过提供另一模具或添加其他材料,来适应调整平衡板的任务。密封部件在顶部和底部之间提供了改进的更可靠的连接。令平衡板足以支撑用户在其上的重量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体现在,顶部周边边缘呈顶部边缘凸缘的形状,该顶部边缘凸缘从所述顶部延伸第一距离。底部周边边缘为底部边缘凸缘的形状,其远离所述底部延伸第一距离。顶部边缘凸缘与底部边缘凸缘平行并接触。密封件以密封方式接合所述顶部边缘凸缘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底部边缘凸缘的至少一部分,使得在所述顶部部分和所述底部部分之间形成一个封装容积。

顶部和底部都有凸缘,凸缘分别是从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延伸出来的。

凸缘可以沿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同样延伸。或者,凸缘可以沿着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有不同的延伸宽度,来匹配平衡板的设计。“沿着”的意思是凸缘平行并顺着顶部边缘和/或底部边缘。

通过在顶部和底部上的凸缘,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密封件把凸缘或凸缘的一部分包封起来,从而产生增强的气密性连接。

凸缘材料的厚度可以不同于顶部的边缘和/或底部的边缘厚度。如果从顶部延伸的凸缘比顶部的边缘更薄,那么密封件有可能与顶部齐平,同样如果从底部延伸的凸缘比底部的边缘更薄,则密封件有可能与底部齐平,在密封件和顶部以及密封件和底部之间的过渡区不留下尖锐或不平整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体现在,顶部边缘凸缘具有在远离底部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同心突脊。底部边缘凸缘具有沿远离顶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突脊。第一突脊和第二突脊跟随顶部和底部周边边缘的周边,其中所述密封件接合第一突脊和第二突脊以及至少部分凸缘。

为了增强密封件对顶部和底部的抓力,顶部边缘凸缘和底部边缘凸缘有同心突脊。顶部凸缘上的突脊与底部凸缘上的突脊或多或少向相反方向延伸。突脊这样设置,使得密封件在包封凸缘时具有牢固的抓力。突脊沿凸缘的边缘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宽度和高度,这增加了强度并且在使用时保持密封件对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抓力。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势体现中,第一同心密封装置设置在顶部边缘内部并紧接着顶部边缘。第一同心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交替的第一凹槽和第一突脊。第二同心密封装置设置在底部边缘。第二同心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交替的第二凹槽和第二突脊,这些交替的第二凹槽和第二突脊与第一凹槽和第一突脊错开,这样使得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相连时,第一突脊被第二凹槽所容纳,第二突脊被第一凹槽所容纳,从而形成密封。

在顶部和底部之间,或顶部凸缘和底部凸缘之间,通过同心密封装置来增加接触面积。第一同心密封装置的一组第一凹槽和第一突脊与第二同心密封装置的一组第二凹槽和第二突脊在交叉接头中被压模在一起。顶部的凹槽和突脊表面与底部的凹槽和突脊表面相连,在顶部和底部之间形成密封。因此同心密封装置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并增强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接触区域连接中的强度而进一步产生增强的气密连接。此外,通过将同心密封装置压模在一起,顶部和底部在使用期间保持牢固的抓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体现中,顶部边缘凸缘包括一个或多个顶部孔,同时底部边缘凸缘包括一个或多个底部孔。当顶部与底部装配在一起时,顶部孔和底部孔互相重叠形成贯通孔。密封件黏合顶部边缘凸缘和底部边缘凸缘来填充顶部孔、底部孔和贯穿孔,从而提供增强的密封。

这些顶部孔和底部孔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宽度,这通过控制密封件来增加强度,使得密封件与顶部和底部成为一体。密封件由此形成一个整体(底部,顶部和连接部分),这就是平衡板。当密封件与通过气孔密封的顶部和底部相互作用时,密封件具备防止弹性底部相对于顶部不适当地拉伸的能力。密封件易于保持牢固的抓力并在使用期间保持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在所述底部设有阀孔。阀孔提供从外部环境到这个平衡板内容积的一个空气通道。当阀被插入这个阀孔时,阀提供单向闭合的空气通道。该阀具有一个或多个阀凸缘从阀的外表面呈放射状延伸。阀孔设置有延伸到底部和顶部空间的阀密封壁。阀密封壁有一个或多个凹槽呈放射状分布在空气通道的一侧。在阀密封壁的凹槽处有阀凸缘。

阀孔使得平衡板内部的空气压力可以调节。由于顶部和底部之间包封容积内的气压,底部的弹性可以增大或减小,从而可以调整训练强度。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组装的平衡板结构,由于采用更快速可靠的组装和测试步骤,因此缩短了生产时间,同时增强了平衡板的坚固性。平衡板的使用寿命由此得以延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再有任何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平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平衡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平衡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a是平衡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顶部和底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顶部、底部和密封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气门孔在平衡板中的位置和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8a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明平衡板1用于训练平衡感。平衡板1由顶部2和底部3组成,通过密封件4连接。顶部2是坚硬的,底部3是有弹性的。平衡板1可以放置在一个平面上而底部3是对着这个面,用户可以站在顶部进行平衡训练。

顶部2和底部3可以用成形工艺制作。当顶部2和底部3被并列摆在模具中,生产密封件4。密封件的原料被注入模具并与顶部2和底部3一起采用热合方式,这样一个密闭的容积在顶部2和底部3之间形成。这个密封件4产生了密封效果。

在图1中平衡板1被描绘成圆形的平衡板。平衡板也可以有其它的形状,比如椭圆或者方形,提供同样的特性来进行平衡感训练。

图2用爆炸图方式分别描述了平衡板1顶部2和底部3密封件4。底部3上设有气门孔5。底部3有一个边缘称作底部边缘12,顶部2有一个边缘称作顶部边缘8。顶部边缘8和底部边缘12彼此连接。此外,有密封件4,使得密封件4可以用热合方式把顶部边缘8和底部边缘12黏合在一起,这样在顶部2和底部3之间形成封装的容积。平衡板边缘大体上等于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以及密封件4的延伸。

图3a和图3b用横截面图示方式描述平衡板1的顶部2。顶部2是坚硬的,因此可以让用户站在顶部2上。图3a显示了顶部1的内部,稳定的突脊6是为了支撑和加强顶部2,尤其是当平衡板在使用中。

图3b显示顶部2。顶部边缘凸缘11从顶部边缘8延伸,此外,相对于从顶部边缘凸缘11开始的方向,突脊在朝向90°的方向上延伸。在顶部边缘8和顶部边缘凸缘11之间,多个顶部孔10呈一排平行分布于顶部边缘凸缘11上。邻近顶部边缘8设置第一同心密封装置13。第一同心密封装置13包括基本垂直于顶部边缘凸缘11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一突脊。

顶部2有个边缘,称为顶部边缘8。当顶部边缘凸缘11被加到顶部2时,顶部2的边缘将被称为顶部边缘凸缘11。类似地,底部3有个边缘,被称为底部边缘12。当底部边缘15被加到底部3时,底部3的边缘将被称为底部边缘凸缘15。

图4a和图4b是平衡板1的底部3的横截面图示。在图4a中,底部3包括从底部边缘12的方向延伸的底部边缘凸缘15。底部还包括第二同心密封装置16和弹性部件7,这个部件中有气门孔5。

图4b显示底部3。底部边缘凸缘15设置有相对于底部边缘凸缘15的方向沿着朝向-90°的方向延伸的突脊。底部边缘凸缘15还设置有多个底部孔14。底部孔14整排平行放置于底部边缘凸缘15。在底部边缘12处设置第二同心密封装置16。第二同心密封装置16包括至少一组交替的第二凹槽和第二突脊。在第二同心密封装置16的第二凹槽中,沿第二凹槽设置密封突起17。

图5示描述了组装时的顶部2和底部3。顶部2和底部3的排列,使得顶部边缘凸缘11与底部边缘凸缘15平行且连接。顶部边缘凸缘11上的突脊沿底部边缘凸缘15的反方向延伸,底部边缘凸缘15上的突脊沿顶部边缘凸缘11的反方向延伸。设置顶部边缘凸缘11和底部边缘凸缘15上的突脊,使得突脊沿着顶部2和底部3的边缘排列。顶部孔10和底部孔14排列着,使得这些孔彼此重叠以形成贯通孔。孔提供从顶部边缘凸缘11的一侧延伸到底部边缘凸缘15的相对侧的密封通道。顶部边缘8设置有同心密封装置13,其中第一同心密封装置13至少包括一组交替的第一凹槽和第一突脊。此外,底部边缘12设置有第二同心密封装置16,其中第二同心密封装置16包括至少一组交替的第二凹槽和第二突脊。在顶部边缘8上的交替的第一凹槽和第一突脊相对于底部边缘12上的第二凹槽和第二突脊,是在偏移的位置上。当顶部边缘8和底部边缘12连接时,第一突脊与第二凹槽相互容纳,第一凹槽与第二突脊相互容纳,从而形成密封。此外,封装容积内的气压将向图5中箭头所示的同心密封装置13,16提供压力。凹槽和突脊的连接壁被压在一起,从而产生加强的密封。当密封突起17与第一同心密封装置13中的外突脊紧密连接时,密封突起17也提供气密连接。

图6a和6b描述了密封件4。如图5所示,密封件4黏合顶部边缘凸缘11和底部边缘凸缘15。密封件4以热合方式黏合,从而在顶部和底部之间提供气密连接。当密封延伸部件18穿过由图5所示的顶部边缘凸缘11和底部边缘凸缘15中的孔10,14提供的密封通道时,还产生了加强的密封。当密封部件4与顶部和底部黏合时,密封延伸部件18提供牢固的抓力。孔可以有不同的形状,这样密封件4的拉伸能力降低。

图7描述了组装后的顶部2,底部3和密封件4。顶部边缘8提供了第一同心密封装置13,底部边缘12提供了第二同心密封装置16,当顶部边缘凸缘11与底部边缘凸缘15连接时这些同心密封装置就形成了气密连接。此外,顶部边缘凸缘11中的孔与底部边缘凸缘15中的孔重叠,由此提供密封通道19。将顶部2和底部3装配并放置在同一个模具中。将密封件原料注入模具中。密封件原料包封顶部边缘凸缘11和底部边缘凸缘15。顶部边缘凸缘11上的突脊在与底部边缘凸缘15上的突脊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当密封件原料密封凸缘时,设置在凸缘上的突脊具有锁定的作用,从而为密封件4在顶部2和底部3上提供了牢固的抓力。此外,在成形过程中,密封件原料填充密封通道,使得密封件4与顶部2和底部3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增强的密封。在成形过程之后,密封件4在顶部2和底部3之间形成气密连接并且包封成容积,由此生产出平衡板1。

图8a和8b描述了在平衡板1上的气门。在图8a中一个顶部2,一个底部和一个密封件4组装成一个平衡板1,这个平衡板包封了一个气体容积19。在底部3的中部设有气门孔5。在图8b中,气门孔5提供从外部环境到平衡板1内部的封装容积之间的空气通道。气门孔5带有延伸到平衡板1容积中的气门密封壁20。气门密封壁20设置有一个凹槽22,该凹槽径向地设置在气门密封壁20的朝向空气通道的一侧上。气门21插入气门孔5。气门21上设有一个与凹槽22匹配的气门凸缘23,它提供了气密连接。如图8b箭头所示,来自平衡板1的容积19内的空气的压力增强了气门密封壁20与气门21之间的接触。由于使用中所需压力,和/或向容积中增加更多的空气量,平衡板1中的压力可以不一样。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