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踩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7579发布日期:2019-05-03 21:28阅读:1259来源:国知局
健身踩踏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健身踩踏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群众更多地参与体育锻炼之中,使得体育健身器材的覆盖日益广泛,人们对健身器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踩踏器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器材,用户通过用脚踩踏踏板,以达到锻炼腿部力量、减肥的目的,也能起到类似跑步、爬楼梯等运动锻炼心肺的功能。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7151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健身踩踏器,包括机架,机架由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两侧的左立柱、右立柱组成,左立柱、右立柱之间形成有活动空间,机架上部架设有一扶杆;机架下部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轴承座,轴承座之间通过一转轴相连接;转轴上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两端设有左连杆、右连杆,左连杆与右连杆之间具有间隔,左连杆与右连杆不平行;左连杆、右连杆的两端皆设有踩踏头;底座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架设有一控制电机;控制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一从动齿轮。

当健身人员感觉转轴自身带来的阻力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时,可通过阻力调节开关改变控制电机的电流大小,当电流越大时,控制电机自身磁场越大,转轴则越难带动控制电机的电机轴发生旋转,从而形成的阻力则越大,双脚若想带动踩踏头进行移动则需施加更强的力,起到进一步的健身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参照该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2,将踩踏头与电机轴连接的连杆均为直杆,且连杆的轴线穿过电机轴的轴线。当连杆转动至接近竖直状态、且用户踩踏踩踏头时,踩踏头驱动电机轴转动的分力较小,导致踩踏头和连杆的转动不流畅,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踩踏器,踩踏头和连杆能够流畅转动,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健身踩踏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供人扶持的扶架,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电机、由电机驱动转动的主轴,所述主轴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于底板上方,所述主轴上沿轴向固定有两对踩踏件,所述踩踏件包括踩踏头、将踩踏头与主轴连接固定的连杆,每对所述踩踏件分别位于主轴的径向两侧,两对所述踩踏件位于主轴径向的不同方位;所述连杆呈弯曲状,所述连杆固定于主轴的位置偏离于踩踏头中心与主轴轴线的连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机接通电源,则电机输出力矩,该力矩具有驱使主轴转动的趋势。用户通过踩踏踩踏头的方式驱使主轴转动,主轴的转动方向与电机输出的转矩方向相反,则主轴的转动具有阻力;用户可调节输入电机的电流大小来调节主轴转动的阻力大小,使该阻力足够支撑用户的体重,且用户能通过踩踏的方式驱使转轴转动,起到健身效果。当用户踩踏踩踏头,且连杆转动至接近竖直的状态时,弯曲的连杆也能产生较大的分力驱使主轴转动,则本健身踩踏器的踩踏头和连杆转动较为流畅,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优选的,所述踩踏头包括外套筒、设置于外套筒内的弹性套,所述外套筒上开设有多个供弹性套凸出的按摩孔,所述弹性套内设有用于驱使弹性套凸出或缩入按摩孔的驱动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光脚使用本踩踏器时,用户可通过驱动机构使所有按摩孔内均凸出有弹性套,凸出于外套筒外壁的弹性套能对用户的脚底起到防滑和按摩的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用户穿鞋使用本踩踏器时,用户可通过驱动机构使所有弹性套缩回按摩孔内,则鞋底不会与弹性套接触,相对较硬的鞋底不会磨损弹性套,延长按摩凸起物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弹性套内的驱动筒、固定于弹性套上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正对按摩孔,所述弹性套与外套筒固定,所述驱动筒和驱动块的接触面包括倾斜状的导向面;当所述驱动筒相对于弹性套转动时,所述驱动筒通过导向面驱使驱动块向按摩孔方向移动、并将所述弹性套挤出按摩孔;所述踩踏头还包括用于固定驱动筒与外套筒的相对位置的定位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筒相对于弹性套转动时,驱动筒能通过导向面驱使驱动块向按摩孔方向移动,并将弹性套挤出按摩孔;驱动筒反向转动时,弹性套的弹力驱使驱动块缩回驱动筒内,则弹性套缩入按摩孔内。用户通过转动驱动筒的方式即可实现所有弹性套的同步凸出或缩回,较为简便。定位机构用于固定驱动筒与外套筒的相对位置,防止驱动筒产生非人为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外套筒的定位杆、铰接于驱动筒的两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件能绕铰接处转动切换定位杆与定位槽卡接、分离的两种状态;当所述定位杆与其一定位件卡接时,所述弹性套处于凸出按摩孔的状态;当所述定位杆与另一定位件卡接时,所述弹性套处于缩入按摩孔的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能通过转动定位件的方式完成驱动筒与定位杆的锁定或解锁,较为方便;通过设置两个定位件,当定位杆与对应的定位件卡接时,弹性套正好位于凸出按摩孔或缩入按摩孔的状态,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背离定位槽的驱动板,所述驱动筒上开设有供驱动板嵌入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有驱使驱动板转出驱动槽的弹簧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驱动筒时,用户可通过手指按压驱动板,使驱动板嵌入驱动槽内,此时驱动槽的槽壁能为人员转动驱动筒创造施力点,方便人员转动驱动筒。当用户驱使驱动筒转动到位时,手离开驱动板,定位件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自发转动,使定位杆嵌于定位槽内,自动完成驱动筒与外套筒的锁定。综上,用户调节驱动筒的位置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扶架包括固定于底板的两根支柱、固定于两根支柱间的扶杆;两根所述支柱上均设有铰接部二,所述铰接部二上转动设置有台板,所述台板能绕铰接部二转动至扶杆上方或扶杆下方,当所述台板转动至扶杆上方时,所述台板能通过板面与扶杆相抵,此时所述台板的板面沿水平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台板能绕铰接部二转动至扶杆下方,用户能握持于扶杆进行锻炼。用户也能将台板转动至扶杆上方,台板通过底面与扶杆相抵,此时台板的板面沿水平面;由于台板受到扶杆的可靠支撑,则台板正常使用中能够保持水平状态。用户可在台板上放置报纸、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在锻炼的同时进行工作学习,本健身踩踏器的使用范围广。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设有铰接部一,所述铰接部二转动设置于铰接部一上,所述台板包括与两个铰接部一分别相连的子板,两个子板可分离也可组合形成台板整体,子板、铰接部二能绕铰接部一转动至紧靠支柱的下垂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子板能相互分离,并通过铰接部一、铰接部二转动至板面紧靠支柱的竖直状态,此时台板不易遮挡用户的视线,台板也不易触碰人体,用户握持扶杆锻炼时较为安全。

优选的,所述铰接部二包括与台板建立转动连接的滑杆,所述台板能沿滑杆滑动;所述滑杆上套设有驱使台板远离铰接部二的弹簧二,两个子板用于相互接触的侧壁分别设有能够相互扣合的卡槽和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滑动子板,使两个子板通过卡槽、卡块卡接,两个子板通过卡槽和卡块扣合后,两个子板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此时弹簧二的弹力驱使两个子板相互抵紧,台板能保持一体状态,台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自发分离。

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机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健身踩踏器可在户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脱离电源进行使用,本健身踩踏器的使用范围广。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检测踩踏件转动圈数的传感器、用于显示踩踏件转动圈数的显示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感器和显示面板的组合,能够方便用户知晓踩踏的步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踩踏头和连杆能够流畅转动,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2、通过设置台板,能够满足用户锻炼时的工作、学习需求;

3、通过设置太阳能板,本健身踩踏器可在户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脱离电源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健身踩踏器的立体图一,主要突出本踩踏器的整体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健身踩踏器的局部图一,主要突出踩踏头的结构;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主要突出驱动机构的结构;

图4为实施例的健身踩踏器的局部图二,主要突出扶架的结构;

图5为实施例的健身踩踏器的立体图二,主要突出台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结构。

图中,1、底板;10、太阳能板;2、扶架;3、电机;31、主轴;4、踩踏件;5、踩踏头;41、连杆;51、外套筒;52、弹性套;511、按摩孔;6、驱动机构;61、驱动筒;62、驱动块;63、导向面;7、定位机构;71、定位杆;72、定位件;721、定位槽;722、驱动板;611、驱动槽;612、弹簧一;613、限位块;21、支柱;22、扶杆;23、台板;211、铰接部一;24、铰接部二;241、滑杆;242、弹簧二;231、卡槽;232、卡块;8、传感器;81、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健身踩踏器,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太阳能板10、供人扶持的扶架2,底板1上还设置有电机3、由电机3驱动转动的主轴31,主轴31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于底板1上方,主轴31上固定有两对踩踏件4。

踩踏件4包括踩踏头5、将踩踏头5与主轴31连接固定的连杆41,每对踩踏件4分别位于主轴31的径向两侧且关于主轴31中心对称,两对踩踏件4位于主轴31轴向的不同位置、且位于主轴31径向相互垂直的两个方位。连杆41呈弯曲状,连杆41固定于主轴31的位置偏离于踩踏头5中心与主轴31轴线的连线,当连杆41转动至接近竖直状态、且用户踩踏踩踏头5时,连杆41也能产生较大的分力驱使主轴31转动。电机3通过皮带轮传动的方式与主轴31建立传动,其中主轴31上的带轮直径大于电机3输出端的带轮直径,主轴31转动时,主轴31的转速经皮带轮增速后传递至电机3的转轴上。

参照图2和图3,踩踏头5包括圆柱形的外套筒51、固定于外套筒51内的弹性套52,其中外套筒51通过端部与连杆41固定连接,弹性套52通过胶水紧贴固定于外套筒51的内筒壁。外套筒51上开设有多个供弹性套52凸出的按摩孔511,按摩孔511沿外套筒51的周向、轴向均匀分布。弹性套52内设有用于驱使弹性套52凸出或缩入按摩孔511的驱动机构6。

驱动机构6包括转动设置于弹性套52内的驱动筒61、固定于弹性套52上的驱动块62,驱动块62的数量与按摩孔511相同且一一正对按摩孔511,驱动块62的尺寸小于按摩孔511,驱动块62部分嵌入弹性套52内,驱动块62不易与弹性套52分离。驱动筒61通过外筒壁与弹性套52的内壁滑动接触,驱动筒61可在弹性套52内转动。驱动块62部分嵌入驱动筒61内,驱动筒61和驱动块62的接触面包括倾斜状的导向面63,导向面63关于驱动筒61的轴线、位于所有驱动块62的同一指针方向。当驱动筒61相对于弹性套52转动时,驱动筒61能通过导向面63驱使驱动块62向按摩孔511方向移动,并将弹性套52挤出按摩孔511;驱动筒61反向转动时,弹性套52的弹力驱使驱动块62缩回驱动筒61内,则弹性套52缩入按摩孔511内。

当用户光脚使用本踩踏器时,用户可通过转动驱动筒61的方式使所有按摩孔511内均凸出有弹性套52,凸出于外套筒51外壁的弹性套52能对用户的脚底起到防滑和按摩的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用户穿鞋使用本踩踏器时,用户可通过反向转动驱动筒61的方式使所有弹性套52缩回按摩孔511内,则鞋底不会与弹性套52接触,相对较硬的鞋底不会磨损弹性套52。

踩踏头5还包括用于固定驱动筒61与外套筒51的相对位置的定位机构7。定位机构7包括固定于外套筒51的定位杆71、铰接于驱动筒61的两个定位件72,定位杆71固定于外套筒51背离连杆41的端部,定位杆71呈弯折状。定位件72上开设有定位槽721,定位件72能绕铰接处转动切换定位杆71与定位槽721卡接、分离的两种状态,当定位杆71与定位槽721卡接时,外套筒51通过定位杆71、定位件72的连接作用限制驱动筒61转动。两个定位件72的位置设置为:当定位杆71与其一定位件72卡接时,弹性套52处于凸出按摩孔511的状态;当定位杆71与另一定位件72卡接时,弹性套52处于缩入按摩孔511的状态,两个定位件72无法同时与定位杆71卡接。

定位件72包括背离定位槽721的驱动板722,驱动筒61上开设有供驱动板722嵌入的驱动槽611,驱动槽611内设有弹簧一612,弹簧一612的弹力方向为驱使驱动板722转出驱动槽611的方向,弹簧一612为定位杆71、定位件72的卡接固定提供紧固力,防止定位件72与定位杆71自发分离。需要转动驱动筒61时,用户可通过手指按压驱动板722,使驱动板722嵌入驱动槽611内,此时驱动槽611的槽壁能为人员转动驱动筒61创造施力点,方便人员转动驱动筒61。

驱动筒61的端部还固定有两个限位块613,两个限位块613用于与定位杆71相抵、从而限制驱动筒61的转动角度。当驱动筒61转动至定位杆71与其一限位块613相抵时,弹性套52正好处于凸出按摩孔511的状态;当驱动筒61转动至定位杆71与另一限位块613相抵时,弹性套52正好处于缩入按摩孔511的状态。当用户驱使驱动筒61转动到位时,手离开驱动板722,定位件72在弹簧一612的弹力作用下自发转动,使定位杆71嵌于定位槽721内,自动完成驱动筒61与外套筒51的锁定。综上,用户调节驱动筒61的位置较为方便,且驱动筒61不易自发转动,可靠性高。

参照图4和图5,扶架2包括固定于底板1的两根支柱21、固定于两根支柱21间的扶杆22和台板23,扶杆22位于踩踏件4上方,扶杆22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两根支柱21上均设置有铰接部一211,两个铰接部一211位于靠近扶杆22的同一高度位置。两个铰接部一211相互正对的侧壁转动设置有铰接部二24,铰接部二24的转动面为竖直面。铰接部二24包括一体固定的滑杆241,滑杆241的长度方向沿背离铰接部一211的方向延伸。台板23包括两个相同的子板,两个子板可分离也可组合形成台板23整体;两根滑杆241分别穿入两个子板内,子板可绕滑杆241自由转动,也可沿滑杆241的长度方向滑动。滑杆241通过固定于端部的凸台限制与子板完全分离;滑杆241上套设有驱使台板23远离铰接部二24的弹簧二242。两个子板用于相互接触的侧壁分别设有能够相互扣合的卡槽231和卡块232,两个子板通过卡槽231和卡块232扣合后,两个子板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

两个子板能相互分离,并通过铰接部一211、铰接部二24转动至板面紧靠支柱21的竖直状态,此时台板23不易遮挡用户的视线,用户能握持于扶杆22进行锻炼。用户也能将台板23转动至扶杆22上方,台板23通过底面与扶杆22相抵,此时台板23的板面沿水平面;用户可滑动子板,使两个子板通过卡槽231、卡块232卡接,此时弹簧二242的弹力驱使两个子板相互抵紧,台板23能保持一体状态,台板23不易自发分离。由于台板23受到扶杆22的可靠支撑,则台板23正常使用中能够保持水平状态。用户可在台板23上放置报纸、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在锻炼的同时进行工作学习。

参照图5,太阳能板10与电机3电连接,电机3也可与外置的电源电连接,则本健身踩踏器可在户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脱离电源进行使用,本健身踩踏器的使用范围广。

底板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踩踏件4转动圈数的传感器8,传感器8具体为接近开关,传感器8通过检测连杆41的经过产生信号。支柱21上设有用于显示传感器8信号数量的显示面板81,方便用户知晓踩踏的步数。显示传感器8内可集成计时器,以对用户的运动时间进行显示。

本健身踩踏器的工况如下:将电机3接通电源,则电机3输出力矩,该力矩具有驱使主轴31转动的趋势。用户通过踩踏踩踏头5的方式驱使主轴31转动,主轴31的转动方向与电机3输出的转矩方向相反,则主轴31的转动具有阻力;用户可调节输入电机3的电流大小来调节主轴31转动的阻力大小,使该阻力足够支撑用户的体重,且用户能通过踩踏的方式驱使转轴转动,起到健身效果。

当用户踩踏踩踏头5,且连杆41转动至接近竖直的状态时,弯曲的连杆41也能产生较大的分力驱使主轴31转动,则本健身踩踏器的踩踏头5和连杆41转动较为流畅,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