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球充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8676发布日期:2020-01-15 00:01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球充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气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气球充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气球是充满空气或某种别的气体的一种密封袋,气球不但可作为玩具,也可作为运输工具,气球种类有很多,现在主要介绍天然乳胶生产出来的气球,可以作为装饰,开业庆典做的拱门,可以印制上自己的广告图案作为宣传,可以印上结婚新人的相片作为祝贺,可以装饰舞会,新人花车等等,现在气球成为一种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气球作为玩具过去有一个名字叫“洋茄子”,在气球的开口处有一个小竹哨,把气球吹满气敞开出口就会有很响的声音,气球也可以做装饰品,还可以作为运输工具,如果气球足够大,里面气体又轻于同体积的空气,产生的浮力超过气囊和附带物体(如吊篮,热气球等)的重量时,气球就可上升。

目前市场上现有气球充水装置都有使用方便和结构简单的优点,对气球充水前,需要将气球充水装置与水管转接头连接,以便于水管对气球充水装置进行注水,如图1所示,为国际标准的水管转接头,其用于连接气球充水装置的充水头,而市面上流通的充水头为了与国际标准的水管转接头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使得充水头的端面面积与水管转接头的端面面积一样大,其中,充水头的安装孔的数量一般为37个,即一次性最多能对37个气球充水,无法对更多的气球进行一次性充水,其充水效率慢,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球充水装置,包括充水头,所述充水头的前端部采用锥形设计的结构,使得第二侧面与底端面的大小相适配,以达到扩容的效果,另一方,前端部的第一侧面与水管转接头的大小相适配,解决充水头与水管转接头连接不便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用户一次性对更多进行充水,降低制造成本。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50个,其相对于国标的充水头采用37孔的设计,优化了充水头结构,大大提高了充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球充水装置,包括充水头及若干导水管,所述充水头包括:

前端部,包括第一侧面及由第一侧面延伸形成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围成具有空腔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侧面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侧面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进水口的直径小于出水口的直径,

后端部,包括与第二侧面闭合连接的底端面,所述后端部的底端面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导水管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导水管的另一端套设有气球。

其中,所述第二侧面的内壁设有螺纹槽,所述后端部的外壁开设有与螺纹槽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后端部经由外螺纹旋进螺纹槽内与前端部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后端部的底端面持平或高于第二侧面的端面。

其中,所述导水管为具有腔体的结构,导水管包括均与腔体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水管的第一端穿过安装孔后,导水管的腔体与空腔连通,所述导水管的第二端开设有若干对孔。

其中,还包括与气球可拆卸连接的环形固定件,气球带有开口的一端套设于导水管后,环形固定件套设于气球以将气球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水管。

其中,所述环形固定件的直径小于气球开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应用中,水管转接头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侧面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安装时,将水管转接头经由外螺纹旋入第一侧面的内螺纹,使得水管转接头稳固地连接在充水头,对气球充水时,水流经由进水口流入空腔内,由出水口流入导水管内,实现对气球进行充水;具体的,为了便于对更多气球一次性充水,需要增大后端部的底端面的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部采用锥形设计的结构,使得第二侧面与底端面的大小相适配,以达到扩容的效果,另一方面,前端部的第一侧面与水管转接头的大小相适配,解决充水头与水管转接头连接不便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用户一次性对更多进行充水,降低制造成本。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50个,其相对于国标的充水头采用37孔的设计,优化了充水头结构,大大提高了充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国际标准水管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水头与国际标准水管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水头与国际标准水管转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水头的后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球充水装置,包括充水头1及若干导水管2,所述充水头1包括前端部11和后端部12,所述前端部11包括第一侧面111及由第一侧面111延伸形成的第二侧面112,所述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12围成具有空腔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侧面111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侧面112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进水口的直径小于出水口的直径,所述后端部12包括与第二侧面112闭合连接的底端面,所述后端部12的底端面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21,导水管2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121,导水管2的另一端套设有气球3。

实际应用中,水管转接头0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侧面111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安装时,将水管转接头01经由外螺纹旋入第一侧面111的内螺纹,使得水管转接头01稳固地连接在充水头1,对气球3充水时,水流经由进水口流入空腔内,由出水口流入导水管2内,实现对气球3进行充水。具体的,为了便于对更多气球3一次性充水,需要增大后端部12的底端面的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部11采用锥形设计的结构,使得第二侧面112与底端面的大小相适配,以达到扩容的效果,另一方面,前端部11的第一侧面111与水管转接头01的大小相适配,解决充水头1与水管转接头01连接不便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用户一次性对更多进行充水,降低制造成本。优选的,所述安装孔121的数量至少为50个,其相对于国标的充水头采用37孔的设计,优化了充水头结构,大大提高了充水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112的内壁设有螺纹槽1121,所述后端部12的外壁开设有与螺纹槽1121相适配的外螺纹122,所述后端部12经由外螺纹122旋进螺纹槽1121内与前端部11螺纹连接。实际应用中,现有技术中的充水头1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充水头1的内丝容易堵住外层的导水管2,导致套设于外层的导水管2的气球3充不上水,本实用新型的充水头1采用分体式设计,后端部12的外螺纹122旋进螺纹槽1121内,遮盖了前端部11的内丝,使得后端部12的安装孔121完全显露出前端部11的空腔,其充水效果好,优选的,所述后端部12的底端面持平或高于第二侧面112的端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管2为具有腔体的结构,导水管2包括均与腔体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水管2的第一端穿过安装孔121后,导水管2的腔体与空腔连通,所述导水管2的第二端开设有若干对孔(图中未标示)。实际应用中,导水管2的第一端接收外界的水以将外界的水导入腔体内,腔体内的水通过第二端流入气球3内,实现对气球3充水,具体的,通过在导水管2的第二端开设有对孔,使得腔体内的部分水流从对孔中渗出,以为提高对气球3的充水速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导水管2的第二端也可以采用封口的结构,即直接通过导水管2的第二端的对孔对气球3进行充水。

本实施例中,该气球充水装置还包括与气球3可拆卸连接的环形固定件4,气球3带有开口的一端套设于导水管2后,环形固定件4套设于气球3以将气球3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水管2。具体的,所述环形固定件4为环形橡胶件,环形橡胶件的直径略大于导水管2的直径,对气球3充水前,先将气球3带有开口的一端套设于导水管2,然后将环形橡胶件套设于气球3以扎紧气球3的开口,能够对气球3进行预紧,且环形橡胶件的直径略小于气球3开口的直径,防止气球3与导水管2脱落,对气球3充水时,当气球3注入足量的水时,用户甩动水管转接头01,使得气球3在重力下与环形橡胶件自动脱离,便于用户取出气球3,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