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1742发布日期:2020-01-07 08:59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球训练辅助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足球训练中,还没有专门用于传球训练的装置。现在均是通过队员相互配合实现训练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一来需要有队友配合,二来,相互配合的队员之间也需要有默契,否则达不到训练所需要的效果。另外,足球作为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也适合在青少年中普及推广。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专业的停球训练器,以方便足球爱好者们可以方便地练习以提高传球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其中一侧面设有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设有沿竖向弯曲的弧形导球挡板;所述弧形导球挡板由位于下端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条、沿连接条长度方向间隔均布的若干弧形条组成;若干弧形条由位于连接条两端的端部弧形停球条和位于两条端部弧形停球条之间的若干中部弧形停球条组成;各弧形条两端分别与连接条和固定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部弧形停球条左右两侧端面为波浪形。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所述固定架由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的定位框、水平焊接在定位框下端的水平定位架、沿竖直方向焊接在水平定位架中部的竖向定位架组成;所述水平定位架由平行连接条且连接在各弧形条背面的第一定位梁、焊接在第一定位梁和定位框之间的第一连接杆组成,第一定位梁和第一连接杆下端面与支撑框架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竖向定位架由平行连接条且连接在各弧形条背面的第二定位梁和焊接在第二定位梁和第一连接杆中部的第二连接杆组成。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所述定位框中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三定位梁,第三定位梁与各弧形条背面焊接;所述第二定位梁位于第一定位梁和第三定位梁之间的弧形条的中部。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所述连接条和弧形条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所述弧形条侧面的波浪形由若干弧线段首尾连接而成;该弧线段两端之间的间距为3-25cm,弧线段两端之间的间距与弧高之间的比例为1:0.1-0.4。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两条端部弧形停球条相对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端面为与中部弧形停球条侧面相适应的波浪形,另一个端面为平面。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相邻两条弧形条之间的间隙形状及大小与弧形条的形状及大小相适应。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所述支撑框架另一侧面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安装腿、在安装腿自由端设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框架下端面和安装腿下端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上,处于静置状态时,移动轮下端位于安装腿下端面上侧。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所述弧形条包括位于下部的水平进球部和与水平进球部连接的弧形导球部,所述弧形导球部自由端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55°-75°。

上述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中,所述弧形条由一体成型且依序连接的连接部、弧形导球部和水平进球部组成;连接部两端分别与固定架上端和弧形导球部自由端焊接;所述弧形导球部所在圆的半径为450-650mm,所述水平进球部下端面与支撑框架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支撑框架、固定架与弧形导球挡板配合,模拟空中接球,从而实现单人即可进行停球训练的目的。可有效提高球员的控球能力、反应速度和肢体配合协调能力。波浪形的弧形条,可以极大地提高弧形导球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与足球碰撞后发生共震,而弧形导球挡板的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加工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框架1、固定架2、定位框2a、第一定位梁2b、第一连接杆2c、第二定位梁2d、第二连接杆2e、第三定位梁2f、弧形导球挡板3、连接条3a、弧形条3b、端部弧形停球条3c、中部弧形停球条3d、安装腿4、移动轮4a、水平进球部5、弧形导球部6、连接部7。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足球训练用停球训练器,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由左立柱1a、右立柱1b、连接左立柱1a和右立柱1b上端的连接梁1c以及连接在左立柱1a和右立柱1b中部的定位梁1d组成;所述左立柱1a、右立柱1b和连接梁1c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支撑框架1其中一侧面设有固定架2,固定架通过马车螺丝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在固定架2上设有沿竖向弯曲的弧形导球挡板3,弧形导球挡板3与足球相接触的停球面为弧形停球平面;所述弧形导球挡板3由位于下端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条3a、沿连接条3a长度方向间隔均布的若干弧形条3b组成;所述弧形条3b包括位于下部的水平进球部5和与水平进球部5连接的弧形导球部6,所述弧形导球部6自由端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55°-75°,优选为60°-70°具体地,所述弧形条3b由一体成型且依序连接的连接部7、弧形导球部6和水平进球部5组成;连接部7两端分别与固定架2上端和弧形导球部6自由端焊接;所述弧形导球部6所在圆的半径为450-650mm,所述水平进球部5下端面与支撑框架1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连接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弧形导球部自由端的稳定性,当然,在强度足够的情况下,连接部也非必须的,视情况而定。

具体地,若干弧形条3b由位于连接条3a两端的端部弧形停球条3c和位于两条端部弧形停球条3c之间的若干中部弧形停球条3d组成;各弧形条3b两端分别与连接条3a和固定架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部弧形停球条3d左右两侧端面为波浪形。左右两侧端面即垂直于停球面的两个侧端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2由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的定位框2a、水平焊接在定位框2a下端的水平定位架、沿竖直方向焊接在水平定位架中部的竖向定位架组成;所述水平定位架由平行连接条3a且连接在各弧形条3b背面的第一定位梁2b、焊接在第一定位梁2b和定位框2a之间的第一连接杆2c组成,第一定位梁2b和第一连接杆2c下端面与支撑框架1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竖向定位架由平行连接条3a且连接在各弧形条3b背面的第二定位梁2d和焊接在第二定位梁2d和第一连接杆2c中部的第二连接杆2e组成。进一步地,在定位框2a中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三定位梁2f,第三定位梁2f与各弧形条3b背面焊接;所述第二定位梁2d位于第一定位梁2b和第三定位梁2f之间的弧形条3b的中部。通过第一定位梁至第三定位梁,有效地对弧形导球挡板起到支撑。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条3a和弧形条3b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整体结构,可以提高弧形导球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效保护停球面的平整,相比逐条焊接,其性能更可靠且组装更便利。并且,所述弧形条3b侧面的波浪形由若干弧线段首尾连接而成;该弧线段两端之间的间距为3-25cm,弧线段两端之间的间距与弧高之间的比例为1:0.1-0.4。

相应地,两条端部弧形停球条3c相对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端面为与中部弧形停球条3d侧面相适应的波浪形,另一个端面为平面。并且,相邻两条弧形条3b之间的间隙形状及大小与弧形条3b的形状及大小相适应。采用这种结构,一块钢板即可采用激光裁切出两块弧形导球挡板,由于其为一体结构,有效地保证了各弧形条弧度的一致性,使得其与足球接触时,具有相同的反射作用力。同时,波浪形的弧形条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冲击力,提高弧形传接球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在足球撞击后出现局部弧形条震动甚至共震的情况,使得训练装置可以连续使用。

为了方便训练器的移动,在支撑框架1另一侧面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安装腿4、在安装腿4自由端设有移动轮4a;所述支撑框架1下端面和安装腿4下端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上,处于静置状态时,移动轮4a下端位于安装腿4下端面上侧。

使用时,球员站在合适位置,将球贴着球场地面踢向停球训练器,足球在弧形导球挡板的弧形引导下以抛物线的形式朝球员方向飞回。从而可以模拟空中接球,球员根据球的运动轨迹,作出预判,选择合理的站位和恰当的身体部分停接球,无需他人协助,单人即可完成。从而使训练变得方便快捷,更具灵活性。通过球员与停球训练器的配合,有效地提高球员的控球能力、反应速度和肢体协调配合能力。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