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7353发布日期:2020-04-07 21:4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康复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用拉力器。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群体多发的常见疾病,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幸存患者仍旧存在因病致残的情况,多见神经功能受损、运动功能不全等,极易导致指关节僵硬及上肢废用性萎缩。针对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通过护理康复器材的辅助,鼓励其自主运动,有利于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老人的手指及腕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或缓解病症。但实际运用于该领域的护理康复器材存在锻炼强度不合理、器材灵活性较差、器材造价昂贵、使用体验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康复用拉力器,材质轻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使用操作容易,安全性高,锻炼了老年运动患者的读数和记数能力,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了老年患者的锻炼积极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康复用拉力器,包含:

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其用于固定康复用拉力器;

拉力装置,其连接固定装置,用于进行拉伸锻炼;

所述的康复用拉力器或者还包含:

防回弹装置,其设置在拉力装置上,用于防止拉力装置过度回弹;

计数装置,其连接拉力装置,用于记录拉伸锻炼次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康复用拉力器,包含:

一个固定装置;

拉力装置,其连接固定装置;

计数装置,其连接拉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康复用拉力器,包含:

两个固定装置;

拉力装置,其连接固定装置;

防回弹装置,其设置在拉力装置上;

计数装置,其连接拉力装置。

所述的固定装置为扶手软垫,所述的扶手软垫包含:软垫主体,以及连接软垫主体的软垫左翼和软垫右翼,软垫左翼和软垫右翼上分别设置有魔术搭扣,实现软垫左翼和软垫右翼的牢固连接,令软垫主体以及软垫左翼和软垫右翼能够牢固包裹住扶手。

所述的康复用拉力器具有两个扶手软垫时,所述的两个扶手软垫分别作为功能侧扶手软垫和非功能侧扶手软垫,功能侧扶手软垫上连接有拉力装置,且功能侧扶手软垫上设置有计数装置。

所述的拉力装置包含:

多个拉力绳,其一端连接固定装置,另一端连接拉力环;

拉力环,其分别设置在拉力绳末端。

所述的拉力绳采用具有弹性的绳子或橡皮筋,所述的拉力环采用柔软棉质透气性安全材料,加厚加宽。

所述的计数装置包含:

计数器,其设置在固定装置上,该计数器中具有机械手柄,每跳转一次记一次数;

连接弹簧,其一端连接计数器中的机械手柄,另一端连接任意一根拉力绳。

所述的防回弹装置包含:

至少两根支撑弹力绳,其平行设置在两个固定装置之间,该支撑弹力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装置;

防回弹组件,其包含阻力带和连接在阻力带两端的环状物,该阻力带穿过拉力装置中的拉力环,该环状物分别套设在两根支撑弹力绳上。

所述的防回弹组件与支撑弹力绳采用同样的弹力材料。

本实用新型以老年患者锻炼的适应强度和使用体验为主要考量,材质轻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使用操作容易,安全性高,并附带计数功能,锻炼了老年运动患者的读数和记数能力,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了老年患者的锻炼积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防回弹装置的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固定装置和计数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拉力装置的示意图。

图8~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用拉力器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11,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康复用拉力器,包含:

至少一个固定装置1,其用于固定康复用拉力器;

拉力装置,其连接固定装置1,用于进行拉伸锻炼;

防回弹装置,其设置在拉力装置上,用于防止拉力装置过度回弹;

计数装置,其连接拉力装置,用于记录拉伸锻炼次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一个固定装置1,该固定装置1上连接拉力装置,并且在拉力装置上设置有计数装置。

所述的固定装置可以任意设置在任何扶手上,比如座椅扶手。如图4~图6所示,所述的固定装置采用一个扶手软垫1,该扶手软垫1包含:软垫主体1-2,以及连接软垫主体1-2的软垫左翼1-1和软垫右翼1-3,所述的软垫主体1-2以及软垫左翼1-1和软垫右翼1-3包裹扶手,软垫左翼1-1和软垫右翼1-3上分别设置有魔术搭扣8,实现软垫左翼1-1和软垫右翼1-3的牢固连接。所述的软垫主体1-2呈长方体状,采用柔软安全材料,内置棉花填充物或气垫,触感柔软。所述的软垫左翼1-1和软垫右翼1-3采用亲肤柔软安全材料,内侧为尼龙材料,两翼均作包边圆角处理,使用安全舒适。所述的魔术搭扣8设置在软垫左翼1-1和软垫右翼1-3相互接触的位置处(软垫左翼1-1的外侧和软垫右翼1-3内侧,或者软垫左翼1-1的内侧和软垫右翼1-3外侧),该魔术搭扣8的面积较大,可根据座椅扶手的大小调整连接面积。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的拉力装置包含:

多个拉力绳5,其一端连接固定装置1,另一端连接拉力环4;

拉力环4,其分别设置在拉力绳5末端。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四个拉力绳5和拉力环4,正好可以放置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四根手指,所述的拉力绳5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绳子或橡皮筋,所述的拉力环4采用柔软棉质透气性安全材料,加厚加宽,防止对手指产生过大的压力。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计数装置包含:

计数器6,其设置在固定装置1上,该计数器6中具有机械手柄,每跳转一次记一次数;

连接弹簧7,其一端连接计数器6中的机械手柄,另一端连接任意一根拉力绳5。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弹簧7与最边侧靠近计数器6的机械手柄的单根拉力绳5相连接,通过拉力作用转动计数器6的机械手柄,计数跳转,记录有效锻炼次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固定装置1,其中一个固定装置1上连接拉力装置,并且在拉力装置上设置有计数装置,在拉力装置上还设置有防回弹装置。

所述的固定装置仍然采用扶手软垫1,如图1所示,所述的扶手软垫1分为功能侧扶手软垫和非功能侧扶手软垫,功能侧扶手软垫上连接有拉力装置,且功能侧扶手软垫上设置有计数装置。

如图3所示,所述的防回弹装置包含:

至少两根支撑弹力绳2,其平行设置在两个固定装置1之间,该支撑弹力绳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装置1;

防回弹组件3,其包含阻力带3-2和连接在阻力带3-2两端的环状物3-1,该阻力带3-2穿过拉力装置中的拉力环4,该环状物3-1分别套设在两根支撑弹力绳2上。

阻力带3-2穿过拉力装置中的拉力环4,阻力带3-2两端由两个环状物3-1扣于两根支撑弹力绳2上,可自由滑动于支撑弹力绳2上,利用环状物3-1与支撑弹力绳2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力,防止拉力绳5快速回弹。防回弹组件3与支撑弹力绳2采用同样的弹力材料,从而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防止使用者拉开拉力装置并放手后拉力绳5发生快速回弹,造成伤害,降低使用者的操作局限和难度。

本实用新型整体呈长条状,两侧有中空圆柱状扶手软垫1,圆柱状扶手软垫1可展开,呈长方形片状,其连接处为强力魔术贴,可安全固定于座椅扶手上。功能侧扶手软垫中内置计数器,通过拉力作用,拉动计数器6的机械手臂,记录有效锻炼次数,过程中老人可自行记录锻炼次数,待锻炼结束后,对照计数器核对,帮助老人锻炼读数、记数能力,增加用户体验感。功能侧扶手软垫连接四条长宽一致且材质一致的拉力绳5,拉力绳5末端有四个拉力环4,弹力适中,材料柔软,拉力绳5呈宽扁状线性,外部包裹柔软材料,拉力环4呈圈状,方便老人抓握。拉力环4由一根阻力带3-2纵向贯穿,以环状物3-1扣于连接两侧扶手软垫1的两根支撑弹力绳2上,阻力带3-2可滑动于支撑弹力绳2上,增加摩擦阻力,避免回弹速度过快造成伤害。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老年患者10坐在座椅11上,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扶手软垫1分别固定在座椅扶手12上,将安装有计数器6的扶手软垫1安装至非使用手一侧,使用时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穿过拉力环4,通过向使用手方向水平拉伸,进行单手指腕臂力锻炼。

如图10和图11所示,老年患者10的四指分别穿入拉力环4,四指蜷起,拖动拉力环4向使用手方向水平拉伸,使拉力绳5延伸,拉动拉力绳5与计数器6的机械手柄之间的连接弹簧7,通过拉力作用转动计数器6的机械手柄,计数跳转,记录有效锻炼次数。老人可通过自行记数,锻炼完毕后查看计数器6的计数,核对记数情况,从而锻炼老人读数和记数能力。贯穿弹力绳5末端拉力环4的防回弹装置3在器材使用过程中,增加摩擦阻力,缓冲回弹速度,避免拉力绳回弹速度过快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手锻炼器,以老年患者锻炼的适应强度和使用体验为主要考量,材质轻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使用操作容易,安全性高,并附带计数功能,锻炼了老年运动患者的读数和记数能力,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了老年患者的锻炼积极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