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目标物体跟踪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3041发布日期:2020-05-26 18:0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红外目标物体跟踪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设备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红外目标物体跟踪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线主要应用在遥控、寻迹等产品上。也有一部分应用在感应产品上。主要有现有的产品有:

1、红外遥控车,红外遥控飞机、家电红外遥控产品。

2、寻迹小车。

3、红外感应该门铃。

其中:

第一种产品,主要是利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采38k载波变频后,将编码调制在红外发身管,将编码发送至接收端。接收和发射在对立方向。

第二种产品,利用物体反光原理,黑色物体反光很弱,在使用场地用两种色差较大的颜色区别,一般用黑色。发射管一直发射,接收管一直接收,如果接收管收到信号证明工作在有效区域,当接收管收不到信号,证明工作在无效域区。通过来两状态区分不同的工作区域;

第三种产品,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像遥控一样,发射和接收不在同一个方,当中音有障碍物信号就会中断,产生反应;第二接收和发射在同一个位置,利物体反光的特性,检测但有物体时就会有反应。

然而,现有的红外产品只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并不能对目标物体进行跟踪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红外产品只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并不能对目标物体进行跟踪检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目标物体跟踪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目标物体跟踪检测系统,两个或以上的检测模块,每个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接收管、多个能发射包含自身的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标识信息的红外信号的红外发射管、以及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发射管通信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管通信连接,且所述红外发射管的红外信号发射方向远离所述红外接收管。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环绕所述红外接收管布置。

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红外发射管布置在以所述红外接收管为圆心的圆的圆周上。

再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红外发射管均匀布置在所述圆周上。

进一步地,每个检测模块还包括集成控制器,多个红外发射管与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多个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通过发射管电阻与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的电源负极连接端接地,电源正极依次通过接收管电阻、电容接地,所述接收管电阻与所述电容的连接点与所述红外接收管的电源正极连接端电连接。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战遥控物体,所述对战遥控物体承载所述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以及所述电子控制器,所述对战遥控物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的对战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包含标识信息的红外信号,经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信号,判断出目标物体在哪个红外发射管的红外信号发射方向上,从而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识别特定的物体,或者同样的物体,且抗干扰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目标物体跟踪检测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目标物体跟踪检测系统的系统原理图,包括:两个或以上的检测模块,每个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接收管21、多个能发射包含自身的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标识信息的红外信号的红外发射管22、以及电子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发射管22通信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管21通信连接,且所述红外发射管22的红外信号发射方向远离所述红外接收管21。

具体来说,标识信息优选为地址值,每个红外发射管22都有一个固定地址值。电子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控制红外发射管22依次逐个发射包含固定地址值的红外信号。然后通过红外接收管21收到红外信号,解析出发射信号的地址值。如图1所示,以两个检测模块为例,每个检测模块设置有第ⅰ、ⅱ、ⅲ、ⅳ、ⅴ、ⅵ号红外发射管22。检测模块a和检测模块b的每个红外发射管22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值,电子控制器控制红外发射管22逐一发射。当检测模块b的红外接收管21接收到对方的信号时,b将自身的地址值和接收到的对方的地址值一并发射。当检测模块a的红外接收管21接收到检测模块b的信号时,检测模块a将自身的地址值和接收到的对方的地址值一并发射。

如图1为例,检测模块b会接收到检测模块a的第ⅴ号和第ⅳ号红外发射管22发出的红外信号,并从中解析出检测模块a的第ⅴ号和第ⅳ号红外发射管22的地址值。检测模块b发出的红外信号中则会包括检测模块b的每个红外发射管22的地址值、以及检测模块a的第ⅴ号和第ⅳ号红外发射管22的地址值。而检测模块a会接收到检测模块b的第ⅰ号和第ⅱ号红外发射管22的红外信号,并从中解析出检测模块b的第ⅰ号和第ⅱ号红外发射管22的地址值,在a发出的红外信号中则会包括检测模块a的每个红外发射管22的地址值、以及检测模块b的第ⅰ号和第ⅱ号红外发射管22的地址值。因此,检测模块b能确定检测模块a在检测模块b的第ⅰ号和第ⅱ号红外发射管22之间,而检测模块a能确定检测模块b在检测模块a的第ⅴ号和第ⅳ号红外发射管22之间,从而自始至终都会知道对方在自己的哪个方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发射管22发射包含标识信息的红外信号,经红外接收管21接收红外信号,判断出目标物体在哪个红外发射管22的红外信号发射方向上,从而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能识别特定的物体,或者同样的物体,且抗干扰力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管22环绕所述红外接收管21布置。

本实施例能实现360度无死角检测,能识别特定的物体,或者同样的物体,且抗干扰力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红外发射管22布置在以所述红外接收管21为圆心的圆的圆周上。

本实施例将所述红外发射管22布置在以所述红外接收管21为圆心的圆的圆周上,从而保证360°的全面覆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红外发射管22均匀布置在所述圆周上。

优选地,每个检测模块采用六个红外发射管22,相邻两红外发射管22的红外信号发射方向的夹角为60°。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集成控制器23,多个红外发射管22与所述集成控制器23的多个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集成控制器23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增加集成控制器23对多个红外发射管22进行控制,从而可以由集成控制器23在接收到电子控制器的启动信号后,重复控制多个红外发射管22依次发射包含标识信号的红外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管22通过发射管电阻与所述集成控制器23的输出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接收管2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21的电源负极连接端接地,电源正极依次通过接收管电阻、电容接地,所述接收管电阻与所述电容的连接点与所述红外接收管21的电源正极连接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电容接地,以过滤杂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战遥控物体,所述对战遥控物体承载所述红外接收管21、所述红外发射管22、以及所述电子控制器,所述对战遥控物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的对战部件。

本实用新型优选应用在对战遥控车或遥控玩具,对战双方都是移动玩具或物体,在实际对战中,由于双方都是移动的,因此对战系列玩具都具有很难对准,很难打中对方。在操作过程中,一要操作方向,二要观察时机对对方进行攻击,对年龄较小的使用者是不小的难度。

应用本技术会大降低作难度,应用本实用新型,再在产品上增加攻击键。通过对战部件自动追随目标物体的位置,大大降低了对战产品的对战操作难度,增加攻击次数,从而增加产品的可玩性和乐趣性。

应用本实用新型会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改进点:

1、能够检测移动物体,从而通过信号点主控程序配合可以对移动物进行跟随,这时用户只要专注攻击时机。发起攻击就行。

2、用三个以上红外发射管22进行信号发射,主程序配合运可以增对移动物体运预判。从而有良好的跟踪效果,大降低目标跟踪丢失。是一般技术加算法难以实现。

3、在自动跟随模式下,也可以进行人工操作,让用户体验智能操控的乐趣。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一种红外目标物体跟踪检测系统,包括:两个或以上的检测模块,每个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接收管21、多个能发射包含自身的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标识信息的红外信号的红外发射管22、以及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发射管22通信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管21通信连接,多个所述红外发射管22均匀布置在以所述红外接收管21为圆心的圆的圆周上,且所述红外发射管22的红外信号发射方向远离所述红外接收管21;

多个红外发射管22通过发射管电阻与所述集成控制器23的多个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集成控制器23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所述红外接收管2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21的电源负极连接端接地,电源正极依次通过接收管电阻、电容接地,所述接收管电阻与所述电容的连接点与所述红外接收管21的电源正极连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广角的发射管或接收头,从而减小发射管的数量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也可通过结构增大接收的角度,从而减少发射管的数量,实现减本提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