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脚部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0985发布日期:2020-05-08 14:0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脚部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脚部训练器。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强身健体为人之根本,而形体塑造又让人越来越重视,现在人们通常会通过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脚部训练器也属于其中一种,但现有的脚部训练器在压腿时脚部与横杆接触面小容易疼痛感,且压腿时仅通过横杆支撑身体,容易摔倒。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性能脚部训练器,解决了现有的脚部训练器在压腿时脚部与横杆接触面小容易疼痛感,且压腿时仅通过横杆支撑身体,容易摔倒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性能脚部训练器,包括底座、外杆、内杆、卡孔、旋钮、横杆、支撑装置和固定保护装置,所述底座顶部与外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杆顶部与内杆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内杆右端设置有圆形的卡孔,所述旋钮左端贯穿于外杆于卡孔进行插接,所述横杆底部与内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中部外径与支撑装置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左端外径固定保护装置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由逆齿轮、正齿轮、连接杆、外螺纹、转套和保护套组成,所述逆齿轮外表面与正齿轮内表面相互啮合,且逆齿轮中部呈空心状,所述正齿轮前端与连接杆后端焊接固定,且连接杆外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转套内表面设置的内螺纹相互啮合,所述转套外表面与管状的保护套内表面相互粘接,所述逆齿轮通过中部设置的通孔与横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保护装置由活动管、托片、弹簧、保护棉、第一连接带、固定环、第二连接带、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组成,所述活动管顶部与托片底部进行固定连接,且托片形状呈弧形,所述托片顶部通过提供弹力的弹簧与保护棉底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左端与呈弧形的托片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右端与用于固定第二连接带的固定环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右端与托片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左端底部紧贴于魔术贴勾面顶部,且进行相互缝合,所述魔术贴毛面大小与魔术贴勾面大小相互匹配,且魔术贴毛面顶部与第二连接带底部右端相互缝合,所述活动管中部与横杆中部左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齿轮内表面沿着逆齿轮外表面进行单向旋转的角度为:0-360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套外表面大小与保护套内表面大小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逆齿轮中部设置的通孔上设置有方形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共设置有六个,设置有三组,没组上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托片外边缘均设置有弧形的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管内表面沿着横杆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360度。

进一步的,所述逆齿轮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托片的材质为:钨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脚部训练器在压腿时脚部与横杆接触面小容易疼痛感的问题,通过在横杆左端设置了固定保护装置,通过旋转托片到合适的角度,将脚放置于保护棉上,将第二连接带穿过固定环,再将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进行粘接固定脚部,加大了与脚部的受力面积,同时通过保护棉保护脚部,在压腿时通过弹簧提供弹力,进行缓冲,增加舒适度,达到保护脚部的效果。

2)为解决现有的脚部训练器在压腿时仅通过横杆支撑身体,容易摔倒的问题,通过在横杆中部设置了支撑装置,通过正向旋转连接杆带动正齿轮沿着逆齿轮进行转动,使连接杆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再通过旋转转套,使转套沿着连接杆滑出到合适的长度,压腿时通过握着保护套,进行支撑身体,达到防止摔倒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保护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外杆-2、内杆-3、卡孔-4、旋钮-5、横杆-6、支撑装置-7、固定保护装置-8、逆齿轮-71、正齿轮-72、连接杆-73、外螺纹-74、转套-75、保护套-76、活动管-81、托片-82、弹簧-83、保护棉-84、第一连接带-85、固定环-86、第二连接带-87、魔术贴勾面-88、魔术贴毛面-8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脚部训练器:包括底座1、外杆2、内杆3、卡孔4、旋钮5、横杆6、支撑装置7和固定保护装置8,底座1顶部与外杆2底部固定连接,外杆2顶部与内杆3底部活动连接,内杆3右端设置有圆形的卡孔4,旋钮5左端贯穿于外杆2于卡孔4进行插接,横杆6底部与内杆3顶部固定连接,横杆6中部外径与支撑装置7后端固定连接,横杆6左端外径固定保护装置8底部活动连接,支撑装置7由逆齿轮71、正齿轮72、连接杆73、外螺纹74、转套75和保护套76组成,逆齿轮71外表面与正齿轮72内表面相互啮合,且逆齿轮71中部呈空心状,正齿轮72前端与连接杆73后端焊接固定,且连接杆73外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外螺纹74,外螺纹74与转套75内表面设置的内螺纹相互啮合,转套75外表面与管状的保护套76内表面相互粘接,逆齿轮71通过中部设置的通孔与横杆6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保护装置8由活动管81、托片82、弹簧83、保护棉84、第一连接带85、固定环86、第二连接带87、魔术贴勾面88和魔术贴毛面89组成,活动管81顶部与托片82底部进行固定连接,且托片82形状呈弧形,托片82顶部通过提供弹力的弹簧83与保护棉84底部进行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带85左端与呈弧形的托片82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带85右端与用于固定第二连接带87的固定环86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87右端与托片82左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87左端底部紧贴于魔术贴勾面88顶部,且进行相互缝合,魔术贴毛面89大小与魔术贴勾面88大小相互匹配,且魔术贴毛面89顶部与第二连接带87底部右端相互缝合,活动管81中部与横杆6中部左端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正齿轮72内表面沿着逆齿轮71外表面进行单向旋转的角度为:0-360度,方便进行调节连接杆73的位置。

其中,所述转套75外表面大小与保护套76内表面大小相互匹配,方便进行插接固定。

其中,所述逆齿轮71中部设置的通孔上设置有方形的凹槽,使逆齿轮71与连接杆73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逆齿轮71转动。

其中,所述弹簧83共设置有六个,设置有三组,没组上设置有两个,方便进行提供弹力支撑保护棉84。

其中,所述托片82外边缘均设置有弧形的倒角,防止刮伤人体。

其中,所述活动管81内表面沿着横杆6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360度,方便带动托片82进行旋转贴合脚部。

其中,所述逆齿轮71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锻造具有超高的强度、硬度,耐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性耐热、耐高温。

其中,所述托片82的材质为:钨钢;

根据上表所述本实用新型托片82利用钨钢制成,可达到,高硬度、耐磨强度和韧性好、耐热、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本专利所述的逆齿轮71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3cr13,4cr13等,淬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工作原理:首先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通过顺时针旋转旋钮5,将旋钮5取出,试使内杆3能沿着外杆2内表面进行上下滑动,然后对内杆3施加拉力或者压力,带动内杆3进行滑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再逆时针旋转旋钮5,将旋钮5旋入内杆3对应高度卡孔4内,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对连接杆73施加向上的拉力,使连接杆73带动正齿轮72沿着逆齿轮71进行正向旋转,使连接杆73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再通过旋转转套75,使转套75沿着连接杆73滑出到合适的长度,再通过旋转托片82,使活动管81沿着横杆6旋转到合适的角度,然后将脚放置于保护棉84上,再将第二连接带87的一端穿过固定环86进行拉紧,再将魔术贴勾面88与魔术贴毛面89进行粘接,通过第一连接带85和第二连接带87进行束缚脚部防止在压腿时脚部滑落,由保护棉84柔软富有弹性的特性进行保护脚部,同时加大了与脚部的受力面积,在进行压腿时,通过手握住保护套76进行压腿,同时由弹簧进行提供弹力进行缓冲,增加舒适度,进行保护人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