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恐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8202发布日期:2020-07-10 16:11阅读:10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真恐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恐龙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真恐龙。



背景技术:

恐龙模型常用于各主题公园、展会等,现有的恐龙模型多数为外表仿真例如皮肤、形态、骨架等,更先进的局部如头部、四肢和尾部可以移动等,如会发声、眨眼的恐龙模型也不少,但大都仅仅是通过机械结构或电子设备实现,声音易失真且形态不生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真恐龙,其生动形象,声音逼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真恐龙,包括恐龙骨架、外皮、填充物和仿生头,所述恐龙骨架包括竖支撑架、与所述竖支撑架相连的横支撑杆和与横支撑杆相连的骨结构,所述竖支撑架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横支撑杆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横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所述仿生头,所述外皮包覆所述骨结构和所述仿生头设置,所述填充物设于所述骨结构和所述外皮之间。

所述仿真恐龙使用仿生头模拟副栉龙的声音以及头部,能够生动地还原副栉龙的外形,形态声音逼真。

优选地,所述仿生头包括长条状的仿生共鸣冠饰和发声器,所述发声器与所述横支撑杆相连,所述仿生共鸣冠饰与所述发声器相连,所述仿生共鸣冠饰内部设有一条u型管状的共鸣腔,所述仿生共鸣冠饰的一端设有第一鼻孔和第二鼻孔,所述外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鼻孔和所述第二鼻孔对应的孔,所述第一鼻孔和所述第二鼻孔均与所述共鸣腔的一端相通。

通过仿生共鸣冠饰和发声器模拟副栉龙的发声过程,首先由发声器模拟副栉龙的发声器官,再由仿生共鸣冠饰模拟副栉龙的头部冠饰,通过发声器与其产生共鸣来增大音量,还原音色,声音更加生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仿生共鸣冠饰由羟基磷灰石制成。

羟基磷灰石为骨骼的主要成分,用羟基磷灰石作为材料制作仿生共鸣冠饰能更好地还原副栉龙的音色。

进一步优选地,该仿真恐龙还包括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包括气泵和与所述共鸣腔相通的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仿生共鸣冠饰相连,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泵相连。

通过所述送气管向共鸣腔内送气,模拟副栉龙的鼻部喷气过程和呼吸时共鸣腔发出的声音,再现白垩纪的副栉龙状态。

进一步优选地,该仿真恐龙还包括喷气联动皮膜,所述喷气联动皮膜包括皮膜瓣和气动振动器,所述气动振动器与所述发声器相连,所述皮膜瓣的一侧与所述仿生共鸣冠饰相连,另一侧与所述气动振动器相连,所述气动振动器通过所述送气管与所述气泵相连。

通过模拟副栉龙的皮膜的振动,再现副栉龙的的求偶过程,使仿真恐龙更加生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仿真恐龙使用仿生头模拟副栉龙的声音以及头部,能够生动地还原副栉龙的外形,形态声音逼真。

2、通过仿生共鸣冠饰和发声器模拟副栉龙的发声过程,首先由发声器模拟副栉龙的发声器官,再由仿生共鸣冠饰模拟副栉龙的头部冠饰,通过发声器与其产生共鸣来增大音量,还原音色,声音更加生动。

3、羟基磷灰石为骨骼的主要成分,用羟基磷灰石作为材料制作仿生共鸣冠饰能更好地还原副栉龙的音色。

4、通过所述送气管向共鸣腔内送气,模拟副栉龙的鼻部喷气过程和呼吸时共鸣腔发出的声音,再现白垩纪的副栉龙状态。

5、通过模拟副栉龙的皮膜的振动,再现副栉龙的的求偶过程,使仿真恐龙更加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仿真恐龙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仿真恐龙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的b-b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仿生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仿真恐龙的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仿真恐龙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恐龙骨架,11-竖支撑架,12-横支撑杆,13-骨结构,2-外皮,3-填充物,4-仿生头,41-仿生共鸣冠饰,411-第一鼻孔,412-第二鼻孔,413-共鸣腔,42-发声器,5-喷气装置,51-气泵,52-送气管,6-喷气联动皮膜,61-气动振动器,62-皮膜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仿真恐龙,包括恐龙骨架1、外皮2、填充物3和仿生头4,恐龙骨架1包括竖支撑架11、与竖支撑架11相连的横支撑杆12和与横支撑杆12相连的骨结构13,竖支撑架11垂直于地面设置,横支撑杆12平行于地面设置,横支撑杆的一端设有仿生头4,外皮2包覆骨结构13和仿生头4设置,填充物3设于骨结构13和外皮2之间。

仿真恐龙使用仿生头4模拟副栉龙的声音以及头部,能够生动地还原副栉龙的外形,形态声音逼真。

实施例2: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仿生头4包括长条状的仿生共鸣冠饰41和发声器42,发声器42与横支撑杆12相连,仿生共鸣冠饰41与发声器42相连,仿生共鸣冠饰41内部设有一条u型管状的共鸣腔413,仿生共鸣冠饰41的一端设有第一鼻孔411和第二鼻孔412,外皮2上设有与第一鼻孔411和第二鼻孔412对应的孔,第一鼻孔411和第二鼻孔412均与共鸣腔413的一端相通,发声器42为音响或任意发声装置。

通过仿生共鸣冠饰41和发声器42模拟副栉龙的发声过程,首先由发声器42模拟副栉龙的发声器官,再由仿生共鸣冠饰41模拟副栉龙的头部冠饰,通过发声器42与其产生共鸣来增大音量,还原音色,声音更加生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仿生共鸣冠饰41由羟基磷灰石制成。

羟基磷灰石为骨骼的主要成分,用羟基磷灰石作为材料制作仿生共鸣冠饰41能更好地还原副栉龙的音色。

实施例4: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该仿真恐龙还包括喷气装置5,喷气装置5包括气泵51和与共鸣腔413相通的送气管52,送气管52的一端与仿生共鸣冠饰41相连,送气管52的另一端与气泵51相连。

通过送气管52向共鸣腔413内送气,气流从第一鼻孔411和第二鼻孔412里流出,模拟副栉龙的鼻部喷气过程和呼吸时共鸣腔413发出的声音,再现白垩纪的副栉龙状态。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该仿真恐龙还包括喷气联动皮膜6,喷气联动皮膜6包括皮膜瓣62和气动振动器61,气动振动器61与发声器42相连,皮膜瓣62的一侧与仿生共鸣冠饰41相连,另一侧与气动振动器61相连,气动振动器61通过送气管52与气泵51相连。

通过模拟副栉龙的皮膜的振动,再现副栉龙的的求偶过程,使仿真恐龙更加生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