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控制装置及设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8785发布日期:2021-07-30 18:0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充电装置、控制装置及设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控制装置及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电子设备受人体等带电的静电的影响。因此,在一般的电子设备中,例如通过使电路与带电的物体之间充分绝缘来防止静电的影响。

在非常小型的设备中,由于形状和设计的情况,用于应对静电而能够收纳的部件受到限制,静电对策变得更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子设备的静电对策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其配置有向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并安装该蓄电池驱动设备;以及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充电部。

本发明的设备系统包括蓄电池驱动设备以及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其配置有向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提供电流的供电电极,并安装该蓄电池驱动设备;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配置于所述充电部。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用于插拔卡盒的卡盒连接器;显示器;第一嵌合部,其配置有向第一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并使该第一蓄电池驱动设备嵌入;第一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配置在所述第一嵌合部;第二嵌合部,其配置有向第二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并使该第二蓄电池驱动设备嵌入;第二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配置在所述第二嵌合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子设备的静电对策。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充电部具有与所述安装的蓄电池驱动设备相对配置的侧壁,所述侧壁的表面配置在比所述被放电电极更接近安装的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充电部具有与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对应的形状的凹部,所述凹部包括所述侧壁。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包括由相互嵌合的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侧壁可以相对。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侧壁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所述被放电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被放电电极配置在所述间隙。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间隙延伸至所述侧壁,所述被放电电极从所述间隙露出。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侧壁的表面上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距离比夹持所述被放电电极的位置上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距离小。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被放电电极是具有包围所述嵌合部的开口的金属板。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金属板在所述开口的周围具有台阶。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金属板具有: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周围的静电保护部;与所述配线连接的端子部;以及连接所述静电保护部和所述端子部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可以随着远离所述静电保护部而变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玩具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2是设备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设备控制装置及台车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装置及台车的iv-iv切断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装置及台车的v-v切断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金属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金属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出现的构成要素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玩具系统的一例的图。本发明的玩具系统包括:设备控制装置10、台车20a、20b、控制器17和卡盒18。

台车20a、20b是蓄电池驱动设备的一种,是可自动行走的移动设备。这些都具有相同的功能。以下,只要不需要特别区分,就将这些台车20a、20b中的一个记载为台车20。台车20包括:蓄电池、拍摄下方的位置检测用的摄像机和车轮。台车20根据由摄像机检测出的位置,通过车轮旋转而移动。设备控制装置10通过无线控制台车20。控制器17是获取用户的操作的输入装置,通过电缆与设备控制装置10连接。

设备控制装置10具有用于充电而放置台车20的两个凹部32。两个凹部32构成为能够嵌入台车20。另外,设备控制装置10与电源电缆19连接。电源电缆19与未图示的ac适配器连接。另外,设备控制装置10具有用于插拔容纳有软件等的卡盒18的构造。

图2是设备控制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设备控制装置10包括由上壳体部件51、下壳体部件52和脚部53构成的壳体。上壳体部件51、下壳体部件52以及脚部53通过固定销54相互固定。设备控制装置10还包括:卡盒连接器34、显示器36、主基板56、电源连接器55、台车承受部57、供电端子58、金属板61、导电销62。它们配置在壳体内。卡盒连接器34具有可插拔卡盒18的结构。上壳体部件51具有圆角的矩形的两个开口86。

主基板56固定在壳体内,电源连接器55与主基板56上的配线连接。电源电缆19与电源连接器55连接,电源电缆19与未图示的ac适配器连接。ac适配器经由电源连接器55向主基板56供给电源电位及接地电位。在主基板56上配置有卡盒连接器34、显示器36、供电端子58、未图示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台车承受部57具有与台车20的下部的形状对应的凹部,该凹部具有内周面和与内周面连接的底面。在底面设有贯通孔,供电端子58通过该贯通孔,从台车承受部57的底面突出。在台车承受部57上配置有金属板61和上壳体部件51。上壳体部件51的开口86和台车承受部57的凹部配置成俯视时重叠。金属板61被台车承受部57和上壳体部件51夹持。

金属板61具有大致矩形的开口65。开口65配置成俯视时与上壳体部件51的开口86及台车承受部57的凹部重叠。金属板61的一端与导电销62相接,导电销62与主基板56上的配线相接。金属板61经由其配线与电源连接器55连接并接地。金属板61作为一种避雷针发挥功能。

另外,凹部32分别由设置在上壳体部件51上的开口86、台车承受部57的内周面及底面、以及供电端子58构成。设置在哪个凹部32上的台车承受部57和供电端子58的形状都相同。另外,以包围凹部32的方式配置有金属板61。

对设备控制装置10的结构进一步进行说明。图3是设备控制装置10和台车20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装置10和台车20的iv-iv切断线的剖面图,图5是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装置10和台车20的v-v切断线的剖面图。在图3的左侧的凹部32中嵌入台车20。因此,在图5中记载了台车20的截面。

在图4和图5中,不仅记载了截面,还记载了从视点观察位于截面的对面的部件、即没有遮挡与视点之间的部件的表面。因此,在图4中记载了从侧方观察台车20的上部的形状。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4、图5中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的记载。

如图5所示,台车20包括:电路基板72、与电路基板72连接的受电端子71、齿轮73、蓄电池74、第一罩部件76、第二罩部件77、第三罩部件78。另外,台车20包括未图示的轮胎、电动机和微控制器。第一罩部件76、第二罩部件77和第三罩部件78构成台车20的外装。当嵌入台车20时,在供电端子58中插入台车20所包含的受电端子71。在这种情况下,经由受电端子71向蓄电池74供给电流,利用该电流对蓄电池74进行充电。齿轮73构成用于将电动机的输出传递给轮胎的传递机构。

在图4、图5中,台车承受部57、供电端子58及金属板61的形状相同。如图5所示,在将台车20嵌入凹部32的情况下,金属板61在侧方包围台车20。

图6是图5所示的金属板61的局部放大图。凹部32具有侧壁81和底面,侧壁81由台车承受部57的内周面和开口86的内周面构成。另外,金属板61以从侧方包围侧壁81的方式设置。换言之,侧壁81位于嵌入的台车20与金属板61之间。另外,在侧壁81的外侧,在上壳体部件51与台车承受部57之间存在间隙59。金属板61设置在间隙59。间隙59延伸至侧壁81,侧壁81通过间隙59开口。金属板61通过该间隙59从上壳体部件51和下壳体部件52露出。

金属板61配置在凹部32的上部(例如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上侧)。具体而言,金属板61从上述凹部32的开口连接,与拆卸时引导手指的引导部89的终端邻接。

上壳体部件51具有在侧壁81的间隙59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82。突出部82与台车承受部57的凹部的上端面相对。金属板61的开口65侧的端部位于台车承受部57的上端面上。间隙59通过突出部82而在侧壁81的附近变窄。换言之,侧壁81上的上壳体部件51与下壳体构件52的距离比夹持金属板61的位置(俯视下与金属板61重叠的区域)上的上壳体部件51与下壳体构件52的距离小。由此,金属板61及间隙59难以视觉辨认。

台车20的侧面由相互嵌合的第二罩部件77和第三罩部件78构成。另外,在第二罩部件77和第三罩部件78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79,该间隙79也表现在台车20的侧面。并且,台车20的该侧面与侧壁81相对。在此,台车20的间隙79中的从最接近台车20的侧面的部位到电路基板72的距离,比从该部位到金属板61的距离大。

图7是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观察的金属板61的立体图。金属板61包括:静电保护部66、端子部67和中间部68。静电保护部66是在包围开口65的横向扩展的部分,端子部67是与主基板56上的导电销62相接的部分,中间部68是连接静电保护部66和端子部67的部分。

静电保护部66在开口65侧的端部与静电保护部66的周缘侧之间具有台阶。该台阶在俯视下包围开口65。由此,如图4至图6所示,静电保护部66的截面具有s字状的部分。由于该台阶,静电保护部66难以变形,能够更高精度地配置金属板61。

中间部68从静电保护部66的周缘侧的端部中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中间部68与静电保护部66的边界被弯折。中间部68的宽度随着远离静电保护部66而变细。中间部68的前端与端子部67连接。端子部67包括:设置有固定销54通过的孔的第一区域、与导电销62连接的第二区域、将它们连接的第三区域、以及附加区域。第一区域是设置有用于使固定销54贯通的贯通孔的矩形区域,在其一边连接有中间部68,在其一边的相邻的边连接有第三区域,在其他两边分别连接有矩形的附加区域。第一区域与中间部68的边界、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的边界、以及第一区域与附加区域的边界被弯折。第二区域以与导电销62干涉的方式弯曲,通过弹力与导电销62连接。在此,金属板6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接地。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端子部67和主基板56上的接地的配线相互用金属制的螺钉固定而使金属板61接地。

如上所述,嵌入设备控制装置10的台车20的间隙79中的从侧面侧的端部到电路基板72的距离,比间隙79中的从侧面侧的端部到金属板61的距离大。于是,在台车20嵌入设备控制装置10的凹部32的情况下,在静电向电路基板72放电之前,对金属板61进行放电。对台车20的静电放电而产生的电流流过的路径是台车20的外装的间隙79。但是,由于在通过该间隙79的静电放电产生之前对金属板61进行放电,所以在充电时,能够保护台车20受到静电放电的影响。在台车20被充电的情况下,通过从供电端子58供给的电位,电路基板72的电位与蓄积了静电的物体的电位差较大,因此,引起放电的可能性高。另一方面,除了充电时以外,引起台车20的静电放电的可能性低。这是因为,在台车20与设备控制装置10分离的情况下,由于电路基板72没有从外部供给电位,所以与蓄积静电的物体的电位差容易变小。

这样,即使存在搭载有蓄电池74且难以应对单体的静电的台车20,通过在供给电源侧的设备控制装置10上设置接受静电放电的导电部件,也能够防止充电时的静电的影响,进而能够大幅度地抑制在台车20的通常的利用中受到静电的影响的可能性本身。

至此,记载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玩具系统的例子,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玩具以外的电子设备及对其进行充电的装置。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蓄电池驱动设备来代替台车20。例如,本发明也可以代替台车20而应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

另外,如设备控制装置10那样用于充电而供给电流的充电装置不一定是此前说明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用导电性的薄膜或环状的金属线来代替金属板61。

具有开口65的金属板61也可以配置在凹部32的上端的外周缘,开口65在俯视下包围凹部32。由于金属板61存在于壳体的上侧,虽然存在装饰上的制约,但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静电带来的影响。另外,也可以代替金属板61,在凹部32的上端或其外周缘配置接地的环状的金属线。

另外,配置在凹部32的周围,作为所谓避雷针起作用的导电性部件也可以不具有开口或环状的结构。例如,为了抑制静电的影响,接地的多个电极也可以以比规定值小的间隔沿着侧壁81的上端排列。多个电极的每一个可以在俯视下沿着侧壁81延伸,也可以是沿着侧壁8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金属线。

嵌入蓄电池驱动设备的部位(嵌合部)不一定必须是凹部32。例如,嵌合部具有底面和侧壁,但侧壁也可以不包围被充电的设备。也可以在蓄电池驱动设备的侧面中的一面不设置间隙,充电装置仅具有与没有该间隙的侧面相对的侧壁、即设置有金属板61的侧壁。进而,蓄电池驱动设备用于充电而配置的部位也可以不一定是嵌入蓄电池驱动设备的形状。例如,蓄电池驱动设备的形状和凹部32的形状可以不同。在该情况下,通过适当地配置金属板61等接受静电放电的电极,也能够得到与此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