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9191发布日期:2021-01-12 10:29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



背景技术:

蹦床主要用于体育、健身及娱乐等方面,主要由框架和支撑脚架组成,支撑脚架用于支撑框架,在框架之间设置一绷紧的弹跳面,同时利用弹性元件连接支撑框架和弹跳面,使用者可以在弹跳面上进行各种跳跃动作,市场上的蹦床种类很多,有可拆卸式的,结构各异,功能各样。

而现有的蹦床功能普遍比较单一,只能够供人们弹跳娱乐,不能做其他用途,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因此,设计拥有多种游玩方法的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蹦床装置,所诉蹦床装置包括蹦网槽,所述蹦网槽位于外壳中间,所述蹦网槽上侧安装有蹦网,所述蹦网下方安装有支撑布,所述支撑布中间与蹦网中间相连,所述支撑布侧面安装有多个滚筒,所述支撑布侧边缠绕至滚筒上,所述滚筒旋转轴上安装有涡卷弹簧,蹦网被踩踏拉伸时,会拉动支撑布,从而带动滚筒旋转,旋转时涡卷弹簧会逐渐加大弹力,阻止滚筒旋转,减小蹦网和支撑布的缓冲距离,回弹时,涡卷弹簧带动滚筒旋转,收卷支撑布,并和蹦网一起弹起使用者,使蹦网增加缓冲性能的同时保证蹦网的弹力。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上侧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透明橡胶垫,所述透明橡胶垫安装于蹦网槽上端的四周,所述透明橡胶垫外侧安装有防护网,防护网和透明橡胶垫可以防止使用者弹出蹦网和磕碰到外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上侧还安装有互动装置,所述互动装置包括多个呼吸灯,所述呼吸灯安装于透明橡胶垫下方,所述防护网上安装有多个显示屏,所述呼吸灯、显示屏和滚筒分别安装于同一方向,所述防护网下端的外侧安装有音响,呼吸灯、显示屏和音响可以与使用者互动,增加使用者的游玩乐趣,使使用者自觉使用本发明锻炼自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滚筒上安装有阻力装置,所述阻力装置包括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安装于滚筒旋转轴两端,所述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侧面设置有多个卡块槽,所述卡块槽内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旋转轴安装于卡块槽上侧一端,所述卡板外侧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槽底部安装有弹性球,所述旋转块一侧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底端旋转轴与外壳相连,所述旋转板上端与外壳之间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旋转板一侧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内安装有气压检测装置,所述气囊外侧安装有多个弹性膜片,伸缩杆伸长后,当蹦网被踩踏,带动滚筒旋转时,卡块会反向拨动弹性膜片,阻止滚筒旋转,使使用者在踩踏蹦网时受到阻力,增加使用者在音游模式的游玩感觉,蹦网回弹时,通过弹性球和弹性膜片的变形,滚筒回转的摩擦力较少,使滚筒可以及时回转。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的电子系统包括联动模块、执行模块和气压监测模块,所述联动模块包括蓝牙模块、储存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控制面板、呼吸灯、显示屏、音响和伸缩杆,所述气压监测模块包括气囊和气压检测装置,通过本发明的电子系统增加本发明的游玩方式,增加使用者的游玩乐趣,使使用者自觉使用本发明锻炼自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s1.通过电脑或手机的蓝牙设备与本发明的蓝牙模块连接,导入音乐或者题库,保存至储存模块;

s2.使用前通过控制面板选择游玩模式,选择音游模式进入步骤s3,选择学习模式进入步骤s8,不选择则为普通游玩模式;

s3.使用者选择音乐及难度后开始游玩,如不选则为处理模块随机选择一首,根据难度选择合适的音乐鼓点;

s4.音响播放音乐,处理模块根据音乐鼓点随机开启一侧的呼吸灯及伸缩同一侧的伸缩杆。

s5.使用者根据音乐旋律及呼吸灯踩踏蹦网的一侧;

s6.处理模块根据气囊内的气压变化,为本次踩踏打分并记录;

s7.音乐结束后处理模块将分数记录显示至显示屏;

s8.处理模块随机选择题库中的题目,将题目和选项之一分别显示至不同显示屏上;

s9.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踩踏蹦网的一侧;

s10.若答案错误,音响播放错误提示音,并熄灭该侧的呼吸灯,若答案正确,音响播放正确提示音,并使呼吸灯闪烁,然后进入下一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处理模块会提前开启呼吸灯和拉伸伸缩杆,使音乐鼓点到达时,呼吸灯亮度达到最高,伸缩杆达到最长,使踩下的时机离鼓点越近,滚筒受到的阻力越大,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呼吸灯判断时机,还可以通过阻力的大小判断踩下的时机过早或过晚,是使用者同时锻炼体能、反应速度及音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6中,踩踏评分标准为踩踏的时机及力度,伸缩杆伸长时,滚筒挤压到气囊,此时气囊内气压平稳变化,气压平稳变化不会评判为踩踏的时机,使用者踩踏时,卡块拨动弹性膜片,使气囊内气压发生简谐变化,气压简谐变化的开始就是踩踏的时机,踩踏的力度越大,滚筒的转速越大,卡块拨动弹性膜片的频率也越快,气囊内气压变化的频率便为踩踏力度的评判标准,通过踩踏的时机及力度进行评分,鼓励使用者迎合鼓点和加大踩踏力度,让使用者可以自觉锻炼体能、反应速度及音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9和s10中,当使用者踩下蹦网的一侧时,该侧的气囊内气压的简谐变化相比其他方向的气压变化频率较高,处理模块可以以此判断使用者踩踏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

(1)通过设置有支撑布侧和涡卷弹簧,使蹦网增加缓冲性能的同时保证蹦网的弹力,防止蹦网触底,影响使用者体验;

(2)通过设置有阻力装置,当蹦网被踩踏,带动滚筒旋转时,卡块会反向拨动弹性膜片,阻止滚筒旋转,使使用者在踩踏蹦网时受到阻力,增加使用者在音游模式的游玩感觉;

(3)通过设置有多种游玩方式,增加使用者游玩乐趣,让使用者可以自觉使用本发明锻炼体能、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及音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俯视半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旋转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气压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蹦床装置;21、蹦网槽;22、蹦网;23、支撑布;24、滚筒;25、涡卷弹簧;3、防护装置;31、透明橡胶垫;32、防护网;4、互动装置;41、呼吸灯;42、显示屏;43、音响;5、阻力装置;51、旋转块;52、卡块槽;53、卡板;54、卡块;55、弹性球;56、旋转板;57、伸缩杆;58、气囊;59、气压检测装置;5a、弹性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包括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蹦床装置2,所诉蹦床装置2包括蹦网槽21,蹦网槽21位于外壳1中间,蹦网槽21上侧安装有蹦网22,蹦网22下方安装有支撑布23,支撑布23中间与蹦网22中间相连,支撑布23侧面安装有多个滚筒24,支撑布23侧边缠绕至滚筒24上,滚筒24旋转轴上安装有涡卷弹簧25,蹦网22被踩踏拉伸时,会拉动支撑布23,从而带动滚筒24旋转,旋转时涡卷弹簧25会逐渐加大弹力,阻止滚筒24旋转,减小蹦网22和支撑布23的缓冲距离,回弹时,涡卷弹簧25带动滚筒24旋转,收卷支撑布23,并和蹦网22一起弹起使用者,使蹦网22增加缓冲性能的同时保证蹦网22的弹力;

如图1和图2,,外壳1上侧安装有防护装置3,防护装置3包括透明橡胶垫31,透明橡胶垫31安装于蹦网槽21上端的四周,透明橡胶垫31外侧安装有防护网32,防护网32和透明橡胶垫31可以防止使用者弹出蹦网22和磕碰到外壳1;

如图1和图2,,外壳1上侧还安装有互动装置4,互动装置4包括多个呼吸灯41,呼吸灯41安装于透明橡胶垫31下方,防护网32上安装有多个显示屏42,呼吸灯41、显示屏42和滚筒24分别安装于同一方向,防护网32下端的外侧安装有音响43,呼吸灯41、显示屏42和音响43可以与使用者互动,增加使用者的游玩乐趣,使使用者自觉使用本发明锻炼自己;

如图3和图4,滚筒24上安装有阻力装置5,阻力装置5包括旋转块51,旋转块51安装于滚筒24旋转轴两端,旋转块51,旋转块51侧面设置有多个卡块槽52,卡块槽52内安装有卡板53,卡板53旋转轴安装于卡块槽52上侧一端,卡板53外侧安装有卡块54,卡块槽52底部安装有弹性球55,旋转块51一侧安装有旋转板56,旋转板56底端旋转轴与外壳1相连,旋转板56上端与外壳1之间安装有伸缩杆57,旋转板56一侧安装有气囊58,气囊58内安装有气压检测装置59,气囊58外侧安装有多个弹性膜片5a,伸缩杆57伸长后,当蹦网22被踩踏,带动滚筒24旋转时,卡块54会反向拨动弹性膜片5a,阻止滚筒24旋转,使使用者在踩踏蹦网22时受到阻力,增加使用者在音游模式的游玩感觉,蹦网22回弹时,通过弹性球55和弹性膜片5a的变形,滚筒24回转的摩擦力较小,使滚筒24可以及时回转;

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的电子系统包括联动模块、执行模块和气压监测模块,联动模块包括蓝牙模块、储存模块和处理模块,执行模块包括控制面板、呼吸灯41、显示屏42、音响43和伸缩杆57,气压监测模块包括气囊58和气压检测装置59,通过本发明的电子系统增加本发明的游玩方式,增加使用者的游玩乐趣,使使用者自觉使用本发明锻炼自己;

该一种智能动感沉浸式蹦床体验平台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s1.通过电脑或手机的蓝牙设备与本发明的蓝牙模块连接,导入音乐或者题库,保存至储存模块;

s2.使用前通过控制面板选择游玩模式,选择音游模式进入步骤s3,选择学习模式进入步骤s3,不选择则为普通游玩模式;

s3.使用者选择音乐及难度后开始游玩,如不选则为处理模块随机选择一首,根据难度选择合适的音乐鼓点;

s4.音响43播放音乐,处理模块根据音乐鼓点随机开启一侧的呼吸灯41及伸缩同一侧的伸缩杆57。

s5.使用者根据音乐旋律及呼吸灯41踩踏蹦网22的一侧;

s6.处理模块根据气囊58内的气压变化,为本次踩踏打分并记录;

s7.音乐结束后处理模块将分数记录显示至显示屏42;

s8.处理模块随机选择题库中的题目,将题目和选项之一分别显示至不同显示屏42上;

s9.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踩踏蹦网22的一侧;

s10.若答案错误,音响43播放错误提示音,并熄灭该侧的呼吸灯41,若答案正确,音响43播放正确提示音,并使呼吸灯41闪烁,然后进入下一题。

步骤s4和s5中,处理模块会提前开启呼吸灯41和拉伸伸缩杆57,使音乐鼓点到达时,呼吸灯41亮度达到最高,伸缩杆57伸缩杆达到最长,使踩下的时机离鼓点越近,滚筒24受到的阻力越大,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呼吸灯41判断时机,还可以通过阻力的大小判断踩下的时机过早或过晚,是使用者同时锻炼体能、反应速度及音感。

步骤s6中,踩踏评分标准为踩踏的时机及力度,伸缩杆57伸长时,滚筒24挤压到气囊58,此时气囊58内气压平稳变化,气压平稳变化不会评判为踩踏的时机,使用者踩踏时,卡块54拨动弹性膜片5a,使气囊58内气压发生简谐变化,气压简谐变化的开始就是踩踏的时机,踩踏的力度越大,滚筒24的转速越大,卡块54拨动弹性膜片5a的频率也越快,气囊58内气压变化的频率便为踩踏力度的评判标准,通过踩踏的时机及力度进行评分,鼓励使用者迎合鼓点和加大踩踏力度,让使用者可以自觉锻炼体能、反应速度及音感。

步骤s9和s10中,当使用者踩下蹦网22的一侧时,该侧的气囊58内气压的简谐变化相比其他方向的气压变化频率较高,处理模块可以以此判断使用者踩踏的位置。

工作原理:蹦网22被踩踏拉伸时,会拉动支撑布23,从而带动滚筒24旋转,旋转时涡卷弹簧25会逐渐加大弹力,阻止滚筒24旋转,减小蹦网22和支撑布23的缓冲距离,回弹时,涡卷弹簧25带动滚筒24旋转,收卷支撑布23,并和蹦网22一起弹起使用者,使蹦网22增加缓冲性能的同时保证蹦网22的弹力,防护网32和透明橡胶垫31可以防止使用者弹出蹦网22和磕碰到外壳1,呼吸灯41、显示屏42和音响43可以与使用者互动,增加使用者的游玩乐趣,使使用者自觉使用本发明锻炼自己,伸缩杆57伸长后,当蹦网22被踩踏,带动滚筒24旋转时,卡块54会反向拨动弹性膜片5a,阻止滚筒24旋转,使使用者在踩踏蹦网22时受到阻力,增加使用者在音游模式的游玩感觉,蹦网22回弹时,通过弹性球55和弹性膜片5a的变形,滚筒24回转的摩擦力较小,使滚筒24可以及时回转,通过本发明的电子系统增加本发明的游玩方式,增加使用者的游玩乐趣,使使用者自觉使用本发明锻炼自己,处理模块会提前开启呼吸灯41和拉伸伸缩杆57,使音乐鼓点到达时,呼吸灯41亮度达到最高,伸缩杆57伸缩杆达到最长,使踩下的时机离鼓点越近,滚筒24受到的阻力越大,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呼吸灯41判断时机,还可以通过阻力的大小判断踩下的时机过早或过晚,是使用者同时锻炼体能、反应速度及音感,踩踏评分标准为踩踏的时机及力度,伸缩杆57伸长时,滚筒24挤压到气囊58,此时气囊58内气压平稳变化,气压平稳变化不会评判为踩踏的时机,使用者踩踏时,卡块54拨动弹性膜片5a,使气囊58内气压发生简谐变化,气压简谐变化的开始就是踩踏的时机,踩踏的力度越大,滚筒24的转速越大,卡块54拨动弹性膜片5a的频率也越快,气囊58内气压变化的频率便为踩踏力度的评判标准,通过踩踏的时机及力度进行评分,鼓励使用者迎合鼓点和加大踩踏力度,让使用者可以自觉锻炼体能、反应速度及音感,当使用者踩下蹦网22的一侧时,该侧的气囊58内气压的简谐变化相比其他方向的气压变化频率较高,处理模块可以以此判断使用者踩踏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