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锻炼儿童反应能力的儿童塑料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6121发布日期:2020-11-20 12:2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锻炼儿童反应能力的儿童塑料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童益智玩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锻炼儿童反应能力的儿童塑料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教育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其中就包括通过益智玩具,用以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发散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寓教于乐,让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就得到锻炼和成长,所以在近年来,深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现有专利:一种可提高儿童反应速度的益智玩具,申请号:201811062960.5,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儿童反应速度的益智玩具,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树脂材质的透明玻璃,且第一箱体的前表面位于左上角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开关,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迷宫格,且第一箱体的内部底端位于迷宫格的尾端位置处开设有小球出口。本发明设计新颖,迷宫格是由多条纵横交错的条状板块和一个改变小球行进方向的调节轮,每条交口处都设置有两条和几条出口,但是正确连通的线路只有唯一的一条,小球在行进过程中一旦出现轨迹偏差就会需要重新操作使小球回归正确轨迹,这样一来就会影响整体的通过速度,此方法可以训练儿童的手眼脑协调能力以及整体的反应速度,促进儿童思维发散,但是该发明是单人游戏的状态,只能儿童一人进行玩耍,缺乏与家长或者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局限性较大,单人的游戏很容易让小朋友游玩的乐趣和欲望极速的下降,最终小朋友得到的锻炼和启发也较为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锻炼儿童反应能力的儿童塑料玩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人游戏的状态,只能儿童一人进行玩耍,缺乏与家长或者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局限性较大,单人的游戏很容易让小朋友游玩的乐趣和欲望极速的下降,最终小朋友得到的锻炼和启发也较为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锻炼儿童反应能力的儿童塑料玩具,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球箱,所述支撑架表面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一球管,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储球箱,所述储球箱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球管的正面皆安装有第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侧皆插设在第一球管的表面,所述第一拉杆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移动盒,所述第一移动盒的一侧皆与第一球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盒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移动杆,且第一移动杆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一移动盒的外部与第一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一侧皆铰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皆与第一拉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第一球管的一侧皆开设有出球孔,所述支撑架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球管,所述入球管的顶端与下球箱相连通,三组所述第一球管的顶端皆与入球管相连通,所述支撑架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落球管,三组所述第一球管的底端皆与落球管相连通,所述第四球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一侧插设在第四球管的表面,所述第二拉杆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移动盒,所述第二移动盒的一侧皆与第四球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盒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移动杆,且第二移动杆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二移动盒的外部与第二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球管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拉杆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固定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板,且第一插板的一侧穿过第四球管延伸至第四球管的外部,所述第一插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球管的背面皆安装有第三控制机构,所述第三控制机构包括第三拉杆,所述第三拉杆的一侧皆插设在第一球管的背面,所述第三拉杆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三移动盒,所述第三移动盒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移动杆,且第三移动杆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三移动盒的外部与第三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管内壁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拉杆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二固定孔的内部,所述第三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板,且第二插板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一球管的外部,所述第二插板的表面皆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球管,且第二球管与第四球管和三组第一球管相连通,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击球机构,所述储球箱的背面开设有储球槽,所述第四球管的底端与储球槽相连通,所述落球管的底端与储球槽相连通,所述第一球管的背面皆设置有第三球管,所述第三球管的一侧皆与出球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球管的另一侧皆与储球槽相连通,所述储球槽的内部放置有储球盒,所述储球盒的内部均匀放置有木球,所述木球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下球箱为圆形,所述下球箱的内壁呈倒锥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且固定架一侧与储球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插设有螺纹套,所述固定架的表面与固定架的内壁通过内嵌轴承相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螺纹套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储球箱底端的四个面角皆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皆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顶端皆延伸至移动槽的外部与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击球机构包括击球槽,且击球槽开设在支撑架的表面,所述击球槽与第二球管相连通,所述击球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插设有击球杆,所述击球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一侧与击球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侧与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击球杆的一侧穿过击球槽延伸至第二球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的表面皆开设有斜状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表面皆开设有斜状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皆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皆穿过滑槽与吸盘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三拉杆与击球杆的表面皆胶合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的表面皆开设有斜状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盒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皆与第一移动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侧皆与第一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侧皆与第二移动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侧皆与第二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盒的内部皆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侧皆与第三移动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侧皆与第三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锻炼了儿童的反应能力,加强了家长与儿童的互动,提高了儿童对该装置的玩耍兴趣,避免单人的游戏使得儿童感觉枯燥,而且儿童也可独自进行游戏,并且锻炼的强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充分锻炼了儿童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更提升了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

1、通过设置有下球箱、第一球管、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三控制机构,当儿童在使用该装置进行玩耍时,先将木球通过下球箱放入,通过入球管投入到第一球管内,木球落到第三拉杆上,家长通过拉动不同方向的第三拉杆,使得木球落下,儿童需要拉动对应方向的第一拉杆,若儿童及时将第一拉杆拉出第一球管,则木球从第一球管穿过落球管落入储球盒中,判定为赢,若儿童没有及时拉动第一拉杆,则木球对插杆撞击,判定为输,使得插杆移入插孔,儿童若强行拉扯,则插杆对第一球管的内壁抵触,必须得等待木球从出球孔落入第三球管后,通过第二弹簧的回弹力带动插杆移出插孔后,儿童才能将第一拉杆拉动,由于支撑架的阻挡,儿童无法观察家长拉动的是哪边的第三拉杆,所以必须全神贯注,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仅极大的锻炼的自身的反应能力,更可与家长一起玩耍,加强了家长与儿童的互动,提高了儿童对该装置的玩耍兴趣,避免单人的游戏使得儿童感觉枯燥,保证了该装置对儿童反应速度的锻炼效果;

2、通过设置有击球机构和第二球管,当家长不在家时,儿童可将木球投入下球箱内,随着第二拉杆上木球的不断积多,木球从第四球管滑至第二拉杆上,儿童可拉动第二拉杆,使得木球从第四球管落下,儿童此时可拉动击球杆,松开后,通过第五弹簧的回弹力使得击球杆对木球击打,若击中木球,则木球通过第二球管移动,木球随机落入不同的第一球管内,然后儿童需要仔细观察木球落入的是哪根第一球管,然后拉动对应的第一拉杆,使得木球通过落球管落入储球盒内,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仅可以进行双人的游戏,儿童也可独自进行游戏,并且锻炼的强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容易激发儿童好胜的兴趣,不仅充分锻炼了儿童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更提升了儿童动手的运动协调能力,大大开发儿童的智力。

3、通过设置有固定架、螺纹套、螺纹杆和吸盘,家长在跟儿童使用该装置时,可转动螺纹套,使得螺纹杆通过连接板下移,连接板带动吸盘下移,并对桌面进行吸附,从而加强该装置对桌面的固定效果,避免儿童在游玩时,因拉拽,使得该装置出现倾倒的现象,避免因倾倒对儿童造成伤害,降低了该装置使用过程的安全隐患,提升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控制机构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插板和第一穿孔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图7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储球箱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图9中d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图9中e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结构背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下球箱;3、第一球管;4、储球箱;5、固定机构;51、固定架;52、螺纹套;53、螺纹杆;54、连接板;55、移动槽;56、吸盘;57、滑槽;58、滑块;6、第一控制机构;61、第一拉杆;62、第一移动盒;63、第一移动杆;64、第一弹簧;65、插杆;66、第二弹簧;67、插孔;68、出球孔;7、第二控制机构;71、第二拉杆;72、第二移动盒;73、第二移动杆;74、第三弹簧;75、第一固定槽;76、第一插板;77、第一穿孔;8、第三控制机构;81、第三拉杆;82、第三移动盒;83、第三移动杆;84、第四弹簧;85、第二固定孔;86、第二插板;87、第二穿孔;9、击球机构;91、击球槽;92、固定块;93、击球杆;94、第五弹簧;10、第二球管;11、第三球管;12、储球盒;13、把手;14、木球;15、第四球管;16、入球管;17、落球管;18、储球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可锻炼儿童反应能力的儿童塑料玩具,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球箱2,支撑架1表面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一球管3,支撑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储球箱4,储球箱4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机构5,第一球管3的正面皆安装有第一控制机构6,第一控制机构6包括第一拉杆61,第一拉杆61的一侧皆插设在第一球管3的表面,第一拉杆61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移动盒62,第一移动盒62的一侧皆与第一球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移动盒6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移动杆63,且第一移动杆63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一移动盒62的外部与第一拉杆61固定连接,第一拉杆61的一侧皆铰接有插杆65,插杆65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6,第二弹簧66的一侧皆与第一拉杆61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拉杆61的表面开设有插孔67,第一球管3的一侧皆开设有出球孔68,支撑架1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球管16,入球管16的顶端与下球箱2相连通,三组第一球管3的顶端皆与入球管16相连通,支撑架1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落球管17,三组第一球管3的底端皆与落球管17相连通,第四球管15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控制机构7,第二控制机构7包括第二拉杆71,第二拉杆71的一侧插设在第四球管15的表面,第二拉杆71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移动盒72,第二移动盒72的一侧皆与第四球管15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移动盒7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移动杆73,且第二移动杆73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二移动盒72的外部与第二拉杆71固定连接,第四球管15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75,第二拉杆71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固定槽75的内部,第二拉杆7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板76,且第一插板76的一侧穿过第四球管15延伸至第四球管15的外部,第一插板76的表面开设有第一穿孔77,第一球管3的背面皆安装有第三控制机构8,第三控制机构8包括第三拉杆81,第三拉杆81的一侧皆插设在第一球管3的背面,第三拉杆81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三移动盒82,第三移动盒8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移动杆83,且第三移动杆83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三移动盒82的外部与第三拉杆81固定连接,第一球管3内壁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二固定孔85,第三拉杆81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二固定孔85的内部,第三拉杆8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板86,且第二插板86的一侧皆延伸至第一球管3的外部,第二插板86的表面皆开设有第二穿孔87,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球管10,且第二球管10与第四球管15和三组第一球管3相连通,支撑架1的一侧安装有击球机构9,储球箱4的背面开设有储球槽18,第四球管15的底端与储球槽18相连通,落球管17的底端与储球槽18相连通,第一球管3的背面皆设置有第三球管11,第三球管11的一侧皆与出球孔68固定连接,第三球管11的另一侧皆与储球槽18相连通,储球槽18的内部放置有储球盒12,储球盒12的内部均匀放置有木球14,木球1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3;

进一步的,下球箱2为圆形,下球箱2的内壁呈倒锥状,方便用户将木球14通过下球箱2倒入入球管16内,避免木球14在下球箱2堵塞,加快木球14的流动;

进一步的,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架51,且固定架51一侧与储球箱4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架51的内部插设有螺纹套52,固定架51的表面与固定架51的内壁通过内嵌轴承相连接,螺纹套52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53,且螺纹杆53与螺纹套52通过螺纹相连接,螺纹杆5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4,储球箱4底端的四个面角皆开设有移动槽55,移动槽55的内部皆设置有吸盘56,吸盘56的顶端皆延伸至移动槽55的外部与连接板54的底端固定连接,家长在跟儿童使用该装置时,可转动螺纹套52,使得螺纹杆53通过连接板54下移,连接板54带动吸盘56下移,并对桌面进行吸附,加强了该装置对桌面的固定效果,避免儿童在游玩时,因拉拽,使得该装置出现倾倒的现象,避免因倾倒对儿童造成伤害,提升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击球机构9包括击球槽91,且击球槽91开设在支撑架1的表面,击球槽91与第二球管10相连通,击球槽9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2,固定块92的一侧插设有击球杆93,击球杆93的表面套设有第五弹簧94,第五弹簧94的一侧与击球杆93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五弹簧94的另一侧与固定块92的一侧固定连接,击球杆93的一侧穿过击球槽91延伸至第二球管10的内部,当儿童进行单人游戏时,可将木球14投入下球箱2内,随着第二拉杆71上木球14的不断积多,木球14从第四球管15滑至第二拉杆71上,儿童可拉动第二拉杆71,使得木球14从第四球管15落下,儿童此时可拉动击球杆93,松开后,通过第五弹簧94的回弹力使得击球杆93对木球14击打,若击中木球14,则木球14通过第二球管10移动,木球14随机落入不同的第一球管3内,然后儿童需要仔细观察木球14落入的是哪根第一球管3,然后拉动对应的第一拉杆61,使得木球14通过落球管17落入储球盒12内,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仅可以进行双人的游戏,儿童也可独自进行游戏,并且锻炼的强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容易激发儿童好胜的兴趣,不仅充分锻炼了儿童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更提升了儿童动手的运动协调能力,大大开发儿童的智力;

进一步的,把手13的表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第二橡胶垫的表面皆开设有斜状防滑纹,增大用户手部的摩擦力,避免用户在拉动把手13时打滑,方便用户对储球盒12的取出;

进一步的,螺纹套52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圈,橡胶圈的表面皆开设有斜状防滑纹,方便用户对螺纹套52的转动,增大用户手部的摩擦力,使得吸盘56对桌面的固定更加紧密,保证了该装置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移动槽55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滑槽57,滑槽57的内部皆设置有滑块58,滑块58的一侧皆穿过滑槽57与吸盘56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滑槽57和滑块58限定吸盘56的移动轨迹,避免吸盘56在移动时产生偏移,保证螺纹杆53正常的移动,确保吸盘56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拉杆61、第二拉杆71、第三拉杆81与击球杆93的表面皆胶合有第一橡胶垫,第一橡胶垫的表面皆开设有斜状防滑纹,对用户的手指进行方便,避免拉拽时,割伤手指,保证该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第一移动盒6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弹簧64,第一弹簧64的一侧皆与第一移动盒6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4的另一侧皆与第一移动杆6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杆73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弹簧74,第三弹簧74的一侧皆与第二移动盒7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弹簧74的另一侧皆与第二移动杆7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移动盒8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四弹簧84,第四弹簧84的一侧皆与第三移动盒8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四弹簧84的另一侧皆与第三移动杆83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弹簧64、第三弹簧74和第四弹簧84的回弹力使得家长或者儿童,在松开第一移动杆63、第二移动杆73和第三移动杆83时,能够自动的进行复位,家长和儿童不必手动的将其推入复位,方便了家长和儿童的使用,保证了家长和儿童使用时的舒适性。

工作原理:首先家长在跟儿童准备使用该装置游戏前,家长先将该装置放置在桌面上,转动螺纹套52,使得螺纹套52通过轴承转动,并通过螺纹带动螺纹杆53移动,螺纹杆53带动连接板54下移,连接板54带动吸盘56下移,并对桌面进行吸附,在此过程中,吸盘56带动滑块58在滑槽57中移动,通过滑槽57和滑块58限定吸盘56的移动轨迹,避免吸盘56在移动时产生偏移,保证螺纹杆53正常的移动,反之,家长若想拆除该装置,只需要反向转动螺纹套52即可;

当游戏开始时,家长可将木球14投入下球箱2,木球14通过入球管16投入到第一球管3内,并在第三拉杆81上积攒,家长可拉动不同方向的第三拉杆81,使得第三拉杆81带动第三移动杆83移动,第三移动杆83对第四弹簧84拉伸,且第三拉杆81依次拔出第二固定孔85和第一球管3内,第三拉杆81带动第二插板86移动,此时,由于第三拉杆81上积攒了多个木球14,第二插板86移动时,会将相邻的两个木球14进行分离,并且与第三拉杆81直接接触的木球14穿过第二穿孔87,从第三拉杆81上滑落,第二插板86对上侧的木球14进行阻挡,家长松开第三拉杆81,通过第四弹簧84的回弹力,使得第三拉杆81重新插入第二固定孔85,累积的木球14落入第三拉杆81上,此时,儿童需要拉动对应方向的第一拉杆61,使得第一拉杆61带动第一移动杆63对第一弹簧64进行拉伸,第一拉杆61依次离开移出出球孔68和第一球管3内,若儿童及时将第一拉杆61拉出第一球管3,则木球14从第一球管3穿过落球管17落入储球盒12中,判定为赢,若儿童没有及时拉动第一拉杆61,则木球14对插杆65撞击,判定为输,木球14的撞击使得插杆65通过铰接轴转动,并对第二弹簧66挤压,使得插杆65移入插孔67,儿童若强行拉扯,则插杆65会对第一球管3的内壁抵触,必须得等待木球14从出球孔68落入第三球管11,再通过第二弹簧66的回弹力带动插杆65移出插孔67后,儿童才能将第一拉杆61拉动,由于支撑架1的阻挡,儿童无法观察家长拉动的是哪边的第三拉杆81,所以只能凭借自身的反应能力,当储球盒12内积满木球14后,家长可拉动把手13,带动储球盒12拉出储球槽18,将储球盒12中的木球14重新倒入下球箱2内,再将储球盒12放回储球槽18;

家长不在时,儿童若想进行单人的游戏,可将木球14投入下球箱2内,随着第二拉杆71上木球14的不断积多,木球14从第四球管15滑至第二拉杆71上,儿童可拉动第二拉杆71,第二拉杆71通过第二移动杆73对第三弹簧74拉伸,并使得第二拉杆71依次拔出第一固定槽75和第四球管15,第二拉杆71带动第一插板76移动,此时,由于第二拉杆71上积攒了多个木球14,第一插板76移动时,会将相邻的两个木球14进行分离,并且与第二拉杆71直接接触的木球14穿过第一穿孔77,从第三拉杆81上滑落,并从第四球管15落下,儿童可拉动击球杆93,松开后,通过第五弹簧94的回弹力使得击球杆93对木球14击打,若击中木球14,则木球14通过第二球管10移动,木球14随机落入不同的第一球管3内,然后儿童需要仔细观察木球14落入的是哪根第一球管3,然后拉动对应的第一拉杆61,使得木球14直接通过落球管17落入储球盒12内,则判定为赢,锻炼的强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