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腰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8430发布日期:2020-10-23 12:5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挺腰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挺腰健身椅。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社会的工作型态,普遍倾向坐式办公的缘故,使得我们一般常常见到上班族为了处理公事、忙于事业,都必须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苦坐研讨、埋首于办公桌。这样的情形会促使坐式工作的人们,一方面因缺乏身体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工作的压力与紧张之情绪,造成人们长期下来身体常会有不舒适的症状出现,如肩颈肌肉酸痛、下背腰部疼痛、腹部屯积,还有可能因全身性的血液循环不良等等,如此不仅会造成工作效率降低、进而慢慢轻微地影响生活作息,长期以来将是人体健康的莫大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挺腰健身椅,可以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使用,适用于长时间坐姿工作的人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挺腰健身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背垫;以及

靠背垫支撑机构,包括靠背板和贴地管,所述靠背板前侧具有一装配平面,且所述靠背垫的背侧放置在所述靠背板的装配平面上设置,所述靠背板的背侧设有所述贴地管,贴地管为弧形结构且其拱起部朝向外侧设置,贴地管端部与所述靠背板连接固定。

所述靠背垫前侧设有若干与人体背部部位对应设置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横向分布,且所述凸起部位于靠背垫中部部分的厚度小于其两侧设置。

所述靠背垫前侧中部还设有一竖向分布的槽体,槽体穿过凸起部设置。

所述贴地管设有至少平行分布的两组,且贴地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固定。

还包括了头靠支撑组件,头靠支撑组件包括一头靠支撑支架,头靠支撑支架底端与所述靠背板连接固定,头靠支撑支架顶端设有一与其连接的头靠管。

还包括了头靠支撑下套管,所述头靠支撑下套管位于所述靠背板背侧且两者之间相互连接固定,所述头靠支撑支架下部具有一头靠支撑管,且所述头靠支撑管插入至所述头靠支撑下套管内部滑动设置,头靠支撑下套管外侧设有一与其连接的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用于与所述头靠支撑管接触并对其进行固定。

还包括了扶手支架,所述扶手支架位于所述靠背板底部且两者之间相互连接固定,扶手支架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靠背板两侧并朝向前侧设置构成扶手本体。

所述扶手支架包括手把固定管和两个手把管,手把固定管位于中部并与所述靠背板连接固定,手把固定管两侧端部分别与两个手把管连接,手把管端部构成构成所述扶手本体。

所述手把管的内侧端部分别设有一直径略小的插接部,插接部与所述手把固定管两端的管口插接固定,且两者之间还通过一位于插接部内部的弹珠片连接。

还包括了泡棉管,所述泡棉管分别包裹在贴地管、头靠支撑管和扶手本体中的至少一个外侧。

位于所述头靠支撑管外侧的泡棉管中部设有一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靠背垫体和靠背垫支撑机构是分离式的,靠背垫体以气体流体力学原理,同时产品整体使人体靠在其背部上很舒适并服贴于背部的脊椎曲线。

靠背垫体可以随时和靠背垫支撑机构分离并单独使用,解决了单一化产品功能的限制和增加了不同环境的使用功能。

产品的各部位零件均可拆卸及组装,在成本及运输上也大大的减少了运送时的方便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靠背垫支撑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手把固定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扶手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头靠支撑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靠背垫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靠泡棉、2、内六角螺丝、3、头靠管、4、头靠支撑支架、5、右手把管、6、调节旋钮、7、贴地管、8、弧形垫片、9、内六角螺丝、10、贴地泡棉管、11、连接管、12、手把管塞、13、手把泡棉管、14、左手把管、15、沉头螺丝、16、靠背板、17、弹珠片、18、内六角螺丝、19、手把固定管、20、平垫片、21、螺母、22、靠背垫、23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挺腰健身椅,包括靠背垫22、靠背垫支撑机构、头靠支撑组件和扶手支架,靠背垫22、头靠支撑组件和扶手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靠背垫支撑机构上并实现其技术效果,其中各组件的具体实施结构如下所述。

所述靠背垫22采用高弹性pvc材质,靠背垫22前侧设有三组与人体背部部位对应设置的凸起部23,凸起部23分别与肩背肌、下背肌及其它人体背部对应设置,三组凸起部23竖向依次分布,且每组凸起部23整体则横向分布,靠背垫22前侧中部还设有一竖向分布的槽体,槽体与人体的脊椎部位对应设置,槽体穿过凸起部23设置,使得每组凸起部23分别构成左右两部分;其中与下背肌对应设置的所述凸起部23位于靠背垫22中部部分的厚度小于其两侧设置,使用时,用户的背部位于凸起部23的中部,使得凸起部23两侧可以对背部进行包裹,保障背部与靠背垫22的接触及使用效果;

同时,在上述靠背垫22的凸起部23之间还形成了横向和竖向分布的若干通道,使得用户的背部与靠背垫22表面之间的空气可以通过上述通道进行流通,透气性好,使用舒适。

所述靠背垫支撑机构包括靠背板16和贴地管7,其中:

所述靠背板16为一平面面板,且其表面设有若干组竖向分布的加强筋,用于增加其结构强度,使其在使用时不易弯曲变形,同时在靠背板16前侧具有一装配平面,且所述靠背垫22的背侧放置在所述靠背板16的装配平面上设置;

所述贴地管7位于所述靠背板16的背侧,贴地管7为弧形结构且其拱起部朝向外侧设置,贴地管7端部通过沉头螺丝15与所述靠背板16连接固定,贴地管7设有平行分布的两组,贴地管7表面包裹有贴地泡棉管10,两组贴地管7之间通过连接管11相互连接固定,连接管11两端分别通过弧形垫片8、内六角螺丝9与贴地管7连接固定,连接管11位于两组贴地管7的弧面侧表面内部,使其不影响贴地管7使用时与地面的接触,两组贴地管7可以分别在左右两侧与地面接触,可以避免靠背垫支撑机构在使用时发生左右倾斜的情况,使得该挺腰健身椅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同时以贴地管7为基础,将用户的背部与靠背垫22沿贴地管7的弧面方向进行倾斜,从而达到健身使用的目的。

所述头靠支撑组件包括一头靠支撑支架4,头靠支撑支架4底端与所述靠背板16连接固定,靠背板16背侧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头靠支撑下套管,头靠支撑下套管竖向分布,所述头靠支撑支架4下部具有一头靠支撑管,且所述头靠支撑管插入至所述头靠支撑下套管内部滑动设置,头靠支撑下套管外侧设有一与其螺纹连接的调节旋钮6,调节旋钮6的端部位于头靠支撑下套管内部,同时头靠支撑管表面设有若干与所述调节旋钮6对应的调节孔,调节旋钮6用于与所述头靠支撑管插接触实现对头靠支撑管位置的固定,同时通过滑动头靠支撑管可以对头靠支撑组件的整体高度进行调整,使其使用舒适;

头靠支撑支架4顶端设有一u型支架,u型支架的开口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头靠管3,头靠管3两端分别分别通过内六角螺丝2与u型支架连接固定,头靠管3外侧包裹有头靠泡棉1,头靠泡棉1两侧为球状结构,且头靠泡棉1中部构成一环形凹槽,用于用户的头部枕靠使用,同样的,头靠泡棉1两侧对用户的头部两侧进行包裹,保障头部与头靠泡棉1的接触及使用效果,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安全。

所述扶手支架位于所述靠背板16底部,扶手支架中部为一手把固定管19,手把固定管19上焊接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底板,底板与所述靠背板16通过内六角螺丝18、平垫片20和螺母21相互连接固定,手把固定管19两侧分别与左手把管14、右手把管5连接,而左手把管14、右手把管5位于所述靠背板16两侧并朝向前侧设置并构成扶手本体,左手把管14、右手把管5的端部敞口内插入有与其连接的手把管塞12,左手把管14、右手把管5外侧包裹有手把泡棉管13;

进一步地,所述左手把管14、右手把管5的内侧端部分别设有一直径略小的插接部,且插接部内部设有一弹珠片17,弹珠片17的凸起部漏出插接部预留的通孔设置,同时插接部在与手把固定管19连接时插入至手把固定管19两端的管口内,手把固定管19表面还设有用于所述弹珠片17的凸起部漏出的通孔,由弹珠片17分别对左手把管14、右手把管5与手把固定管19进行固定。

一种挺腰健身椅在使用时,把挺腰健身椅平放于地板或床体上并躺于此挺腰健身椅的靠背垫22,依靠腿部力量控制挺腰健身椅的倾斜角度,可以有效的缓和肌内及脊椎骨之间的压迫感,并将脊椎骨拉伸直立状态,以缓和下背疼痛的解除,整体使用效果如下:

促进脊椎骨的伸直/减缓下背压迫/放松紧绷的肌肉群/自然的缓和运动;

没有拉伸及捏的侵犯感;

没有伸展运动时的疼痛;

没有昂贵及费时的程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