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减噪轨道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9617发布日期:2020-12-15 08:3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减噪轨道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音减噪轨道轮。



背景技术:

在游乐设备设计和实用时,经常会使用到快速运动的轨道交通,如轨道小火车等,其中运动件与轨道之间采用轨道轮进行滚动接触,运动时,轨道轮与轨道之间出现震动传递,使车厢内产生噪音,影响设备的使用体验,现场也有采用软质材料取代传统的轨道轮,但是软质材料的耐磨性下降,长期磨损,会造成轨道轮与轨道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易造成脱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轨道轮,在不降低耐磨性的前提下,减少震动传递,降低现场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消音减噪轨道轮,通过双层轮设计,且双层轮之间通过弹性垫进行分隔,减少内外轮之间的震动传递,从而减少噪音传递,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音减噪轨道轮,包括外轮和内轮,所述外轮为环形结构,所述外轮同轴套装在内轮外部,所述外轮圆周内表面与内轮的圆周外表面之间设置弹性垫,所述外轮和内轮之间设置扭矩传递部,所述扭矩传递部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与外轮同轴固定安装,所述内环与内轮同轴固定安装,所述外环与内环之间呈环形阵列布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压缩轴线垂直于内环和外环的回转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轮的内径大于内轮的外径,所述内轮的外圆周面设置v形槽,所述外轮的内圆周面设置v形的凸起,所述弹性垫的截面为v形结构,所述弹性垫的内外圆周面分别与内轮的外圆周面和外轮的内圆周面贴合;

通过v形的结构设计,使内轮和外轮在出现轴线运动时,在v形结构侧壁的作用下,进行轴向相对位移的限制,避免内轮与外轮脱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垫内部设置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沿轴线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中空腔体均匀分割为多个独立的腔体,所述分隔板表面设置连通两侧独立腔体的阻尼孔;

在中空腔体内填充压力油,提升弹性垫的支撑能力,同时当内轮和外轮相互挤压时,压力油从阻尼孔之间流过,吸收能量,从而减少震动在内轮和外轮之间的传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轮包括关于中面对称布置的两组轮辐板,所述中面与内轮的回转轴线垂直,两组轮辐板之间设置挤压环,两组轮辐板的轴线位置同轴固定设置中间轴,所述中间轴外部同轴固定设置限位环,所述轮辐板远离限位环的一侧设置固定环,所述限位环、轮辐板和固定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两组轮辐板的组合设计,便于内轮和外轮的装配,同时在两组轮辐板之间设置挤压环,使两组轮辐板之间机密接触,保证内轮在运动中具有稳定的形态,避免连接螺栓松弛造成的内轮自身震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的内径大于内环的外径,所述外环同轴套装在内环的外部,所述外环和内环的相邻圆周表面对应位置设置限位槽,所述弹性件布置在限位槽内部;

通过弹性件作用,使内环和外环之间传递扭矩,即在内轮与外轮之间进行扭矩的传递,减少弹性垫所承受的扭矩,且不会影响内轮和外轮的径向相对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消音减噪轨道轮采用内轮与外轮分离的方式,且在内轮与外轮之间设置弹性垫,进行震动隔绝,避免外轮的震动向内轮的传递,从而使运动件内部噪音降低,而且采用内环与外环之间设置切线布置的弹性件,进行扭矩的传递,以降低弹性垫所承受的扭矩,提升弹性垫径向的吸震能力,从而提升减震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垫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垫剖视图。

图中:1外轮、2内轮、201挤压环、3弹性垫、301分隔板、302阻尼孔、4扭矩传递部、401外环、402内环、403弹性件、5中间轴、501限位环、502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音减噪轨道轮,包括外轮1和内轮2,外轮1为环形结构,外轮1同轴套装在内轮2外部,外轮1圆周内表面与内轮2的圆周外表面之间设置弹性垫3,外轮1和内轮2之间设置扭矩传递部4,扭矩传递部4包括外环401和内环402,外环401与外轮1同轴固定安装,内环402与内轮2同轴固定安装,外环401与内环402之间呈环形阵列布置弹性件403,弹性件403的压缩轴线垂直于内环402和外环401的回转轴线。

外轮1的内径大于内轮2的外径,内轮2的外圆周面设置v形槽,外轮1的内圆周面设置v形的凸起,弹性垫3的截面为v形结构,弹性垫3的内外圆周面分别与内轮2的外圆周面和外轮1的内圆周面贴合;

通过v形的结构设计,使内轮2和外轮1在出现轴线运动时,在v形结构侧壁的作用下,进行轴向相对位移的限制,避免内轮2与外轮1脱离。

弹性垫3内部设置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沿轴线设置分隔板301,分隔板301将中空腔体均匀分割为多个独立的腔体,分隔板301表面设置连通两侧独立腔体的阻尼孔302;

在中空腔体内填充压力油,提升弹性垫3的支撑能力,同时当内轮2和外轮1相互挤压时,压力油从阻尼孔302之间流过,吸收能量,从而减少震动在内轮2和外轮1之间的传递。

内轮2包括关于中面对称布置的两组轮辐板,中面与内轮2的回转轴线垂直,两组轮辐板之间设置挤压环201,两组轮辐板的轴线位置同轴固定设置中间轴5,中间轴5外部同轴固定设置限位环501,轮辐板远离限位环501的一侧设置固定环502,限位环501、轮辐板和固定环50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两组轮辐板的组合设计,便于内轮2和外轮1的装配,同时在两组轮辐板之间设置挤压环201,使两组轮辐板之间机密接触,保证内轮2在运动中具有稳定的形态,避免连接螺栓松弛造成的内轮2自身震动。

外环401的内径大于内环402的外径,外环401同轴套装在内环402的外部,外环401和内环402的相邻圆周表面对应位置设置限位槽,弹性件403布置在限位槽内部;

通过弹性件403作用,使内环402和外环401之间传递扭矩,即在内轮2与外轮1之间进行扭矩的传递,减少弹性垫3所承受的扭矩,且不会影响内轮2和外轮1的径向相对运动。

在使用时:将中间轴5与运动件进行装配,在运动时,外轮1与轨道进行接触,在运动时,根据轨道需求,设计外轮1的外圆周面,当在弧形轨道运动时,内轮2与外轮1之间存在轴向运动的趋势,通过v形结构侧壁的相互限制,从而保证内轮2与外轮1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且在转动时,内轮2与外轮1之间存在相对转动的趋势,通过弹性件403的压缩反向作用力,使内轮2余外轮1能够稳定,减小弹性垫3所承受的扭矩,且滚动时,弹性垫3中空腔体内部的压力油在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阻尼孔302向两侧的独立腔体内流动,从而进行能量的吸收,从而减少震动传递,降低运动件因震动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轮2与外轮1分离的方式,且在内轮2与外轮1之间设置弹性垫3,进行震动隔绝,避免外轮1的震动向内轮2的传递,从而使运动件内部噪音降低,而且采用内环2与外环1之间设置切线布置的弹性件403,进行扭矩的传递,以降低弹性垫3所承受的扭矩,提升弹性垫3径向的吸震能力,从而提升减震降噪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