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280发布日期:2020-10-28 15:3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促进损伤愈合和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在病患的恢复过程中,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预防肌肉萎缩,维持肢体运动能力,保持心肺功能,有助于促进机体的康复进程。但应注重科学、适度,以不加重损伤、不影响创口愈合为前提。因此,在训练内容、器械选用等方面应当进行合理设计。

由于进行康复训练的人员其运动能力普遍不完全,而且训练部位往往局限于身体局部(例如上肢、腰部等),因此康复训练通常需要依托专用器械,以便于施展训练动作,同时提供必要的保护。现有技术中,常规康复训练器的功能较为单一,一项器械难以同时满足手臂和腿部的训练需求;而且,常规康复训练器在使用便捷性和对身体的保护性等方面也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康复训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康复训练器难以同时提供手臂训练功能和腿部训练功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康复训练器在使用便捷性和对身体的保护性等方面有待改善。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架,主动辊,从动辊,跑带,电机,外套管,内套管,顶丝,扶手,支撑架,纵向架,滑轮,配重块,缆绳,握把,支柱,镜子,其中,在底架上分别连接有主动辊和从动辊,跑带绕接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在底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与主动辊传动连接;在底架上固定连接有外套管,在外套管的上端插接有内套管,顶丝丝接在外套管上,顶丝的末端顶压在内套管上,在内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扶手;在底架的侧方具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纵向架,在纵向架上连接有滑轮,配重块套接在纵向架外周,配重块的下端搭接在支撑架上,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配重块上,缆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连接至握把,所述握把位于跑带上方;在底架还固定连接有支柱,在支柱上固定连接有镜子。

作为优选,还包括扣盖,所述扣盖固定连接在底架上,所述扣盖笼罩在电机外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斜面板的上端位于跑带末端的侧方,所述斜面板的下端搭接在地面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地脚,所述地脚有若干个,所述地脚固定连接在底架下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有若干个,所述脚轮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下端。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底架用于起到支撑、承载作用,供主动辊、从动辊、跑带、电机、外套管等结构设置于其上;主动辊和从动辊位于跑带两端,其中主动辊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从而为跑带的转动提供动力,跑带用于供使用者站立于其上,随着跑带的转动而进行行走训练;跑带的具体构造与常规跑步机跑带的构造一致;外套管用于供内套管插接于其上,内套管顶端固定有扶手,这种插接结构用于实现扶手高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求;当扶手高度调节完毕后,利用顶丝将内套管顶紧,从而对其加以固定;支撑架用于承载纵向架及配重块;纵向架一方面用于设置滑轮,另一方面用于供配重块套接于其外周,这种套接结构保证配重块不会掉落,从而确保了使用安全;滑轮用于供缆绳绕接;缆绳用于在握把与配重块之间建立连接关系;握把用于供使用者执行下拉动作,以锻炼手臂,在执行下拉动作时,配重块起到配重作用;支柱用于承载镜子;镜子可用于供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实时观察自身体态。

在优选技术方案中,可在底架上增设扣盖,用于对电机起到遮挡、保护作用,避免电机外露;还可在跑带末端设置斜面板,用于为使用者上、下跑带提供便利;还可在底架下端增设地脚,用于起到支撑及调平作用;还可在支撑架下端增设脚轮,用于使支撑架可在推动下便捷的移动位置。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恢复训练,可缓慢且安全的辅助康复训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器,该技术方案在一套器械上实现了手臂训练和腿部训练两项功能,并对器械的局部构造加以改良。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平置的跑带供使用者站立于其上,跑带在电机驱动下缓慢转动,可为使用者提供行走训练;同时,在跑带两侧设置了可升降的扶手,使使用者以手扶状态行走,保证了安全性,同时,基于扶手的升降功能,可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跑带上方设置了牵拉训练机构,当不进行行走训练时,使用者可站立于跑带上,手握握把执行下拉动作,以训练手臂力量;本实用新型将配重块套接在纵向架上,可有效避免配重块脱落的可能性,保证了使用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增设了镜子,可供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实时观察自身体态,有利于动作的恢复与修正。本实用新型拓展了康复训练器的功能,同时具有使用便捷、安全性良好等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套管与外套管插接处的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部的结构图;

图中:

1、底架2、主动辊3、从动辊4、跑带

5、电机6、外套管7、内套管8、顶丝

9、扶手10、支撑架11、纵向架12、滑轮

13、配重块14、缆绳15、握把16、支柱

17、镜子18、扣盖19、斜面板20、地脚

21、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康复训练器,如图1~4所示,包括底架1,主动辊2,从动辊3,跑带4,电机5,外套管6,内套管7,顶丝8,扶手9,支撑架10,纵向架11,滑轮12,配重块13,缆绳14,握把15,支柱16,镜子17,其中,在底架1上分别连接有主动辊2和从动辊3,跑带4绕接在主动辊2和从动辊3之间,在底架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与主动辊2传动连接;在底架1上固定连接有外套管6,在外套管6的上端插接有内套管7,顶丝8丝接在外套管6上,顶丝8的末端顶压在内套管7上,在内套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扶手9;在底架1的侧方具有支撑架10,在支撑架10上固定连接有纵向架11,在纵向架11上连接有滑轮12,配重块13套接在纵向架11外周,配重块13的下端搭接在支撑架10上,缆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配重块13上,缆绳14的另一端绕过滑轮12连接至握把15,所述握把15位于跑带4上方;在底架1还固定连接有支柱16,在支柱16上固定连接有镜子17。

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底架1用于起到支撑、承载作用,供主动辊2、从动辊3、跑带4、电机5、外套管6等结构设置于其上;主动辊2和从动辊3位于跑带4两端,其中主动辊2在电机5的带动下旋转,从而为跑带4的转动提供动力,跑带4用于供使用者站立于其上,随着跑带4的转动而进行行走训练;跑带4的具体构造与常规跑步机跑带的构造一致;外套管6用于供内套管7插接于其上,内套管7顶端固定有扶手9,这种插接结构用于实现扶手9高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求;当扶手9高度调节完毕后,利用顶丝8将内套管7顶紧,从而对其加以固定;支撑架10用于承载纵向架11及配重块13;纵向架11一方面用于设置滑轮12,另一方面用于供配重块13套接于其外周,这种套接结构保证配重块13不会掉落,从而确保了使用安全;滑轮12用于供缆绳14绕接;缆绳14用于在握把15与配重块13之间建立连接关系;握把15用于供使用者执行下拉动作,以锻炼手臂,在执行下拉动作时,配重块13起到配重作用;支柱16用于承载镜子17;镜子17可用于供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实时观察自身体态。

实施例2

一种康复训练器,如图1~4所示,包括底架1,主动辊2,从动辊3,跑带4,电机5,外套管6,内套管7,顶丝8,扶手9,支撑架10,纵向架11,滑轮12,配重块13,缆绳14,握把15,支柱16,镜子17,其中,在底架1上分别连接有主动辊2和从动辊3,跑带4绕接在主动辊2和从动辊3之间,在底架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与主动辊2传动连接;在底架1上固定连接有外套管6,在外套管6的上端插接有内套管7,顶丝8丝接在外套管6上,顶丝8的末端顶压在内套管7上,在内套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扶手9;在底架1的侧方具有支撑架10,在支撑架10上固定连接有纵向架11,在纵向架11上连接有滑轮12,配重块13套接在纵向架11外周,配重块13的下端搭接在支撑架10上,缆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配重块13上,缆绳14的另一端绕过滑轮12连接至握把15,所述握把15位于跑带4上方;在底架1还固定连接有支柱16,在支柱16上固定连接有镜子17。

同时,还包括扣盖18,所述扣盖18固定连接在底架1上,所述扣盖18笼罩在电机5外部。还包括斜面板19,所述斜面板19与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斜面板19的上端位于跑带4末端的侧方,所述斜面板19的下端搭接在地面上。还包括地脚20,所述地脚20有若干个,所述地脚20固定连接在底架1下端。还包括脚轮21,所述脚轮21有若干个,所述脚轮21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0下端。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在底架1上增设了扣盖18,用于对电机5起到遮挡、保护作用,避免电机5外露;还在跑带4末端设置了斜面板19,用于为使用者上、下跑带4提供便利;还在底架1下端增设了地脚20,用于起到支撑及调平作用;还在支撑架10下端增设了脚轮21,用于使支撑架10可在推动下便捷的移动位置。本康复训练器主要用于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恢复训练,可缓慢且安全的辅助康复训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