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6178发布日期:2021-01-26 11:5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形玩具车。


背景技术:

[0002]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儿童玩具产业的发展,如今各种款式不同、功能各异的儿童玩具不仅给儿童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乐趣,而且对于其早期的智力开发也是意义重大。玩具车作为儿童最喜爱的玩具之一,其产量之大、影响范围和人群之广是其它玩具所难以匹比的。
[0003]
目前市面上的玩具车种类繁多,然而其成本低,没有动感,小朋友很容易失去玩耍的兴趣,无法培养提升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导致其趣味性和耐用性都不强,难以引起小朋友玩耍的强烈兴趣。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其设计巧妙,可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形态,在变形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第一车厢、第二车厢、两个车头部和第三车厢,两个车头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车厢的两侧或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车厢的两端;所述第三车厢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炮弹部和宽肩部,所述连接部的外端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车厢上,所述宽肩部的外端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车厢上。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结构新颖、能够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形态,所述第一车厢、第二车厢、两个车头部和第三车厢通过扭动、伸缩或转动后组合成机器人的玩具造型,从而在变形玩具车的过程中培养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并且增加了玩具的娱乐性和可玩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结构新颖、外形美观,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0008]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车厢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车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两个车头部的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卡接的第一插接孔。
[0009]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宽肩部包括两个互相对称卡接的增肩部,两个增肩部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接件配合卡接的第二插接孔,两个增肩部的外侧面分别设有与第一插接孔配合卡接的第三连接件。
[001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炮弹部包括两个互相对称卡接的导弹部,两个导弹部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三插接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下方可转动地设有与所述第三插接孔配合卡接的第四连接件;所述两个导弹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块和第一卡接槽,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块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槽和与所述第一车厢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块,所述宽肩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配合卡接的第三卡接块和与
所述第二车厢配合卡接的第三卡接槽。
[001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头部包括左车头和右车头,左车头与右车头之间通过一转接件互相配合连接;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左车头的内部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左车头的滑槽中,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车头通过一万向转动节转动连接。
[001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车厢包括上半部和可伸缩设置在上半部下端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包括上身部及可翻转设置在上身部上的车厢盖;所述上身部的上端可伸缩地设有头部,所述头部的上方设有头盖,所述头盖通过一翻转架可转动地设置在上身部上;所述下半部包括下半身及设置在下半身下端两侧的两个插接件。
[0013]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厢盖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车门盖,该连接部与两个车门盖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滑动的滑条。
[0014]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半部包括下半身及可拆卸设置在下半身两侧的侧厢盖,所述插接件包括两块插接板,两块插接板通过分别通过一插接板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半身的下端两侧。
[0015]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车厢包括两个互相对称卡接的车腿部,所述车腿部包括腿部和与所述腿部转动连接的侧翻盖,两个腿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车厢可拆卸连接,两个侧翻盖分别通过一合页件与两个腿部的下端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腿部的底部可转动地设有脚掌部。
[0016]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车厢、第二车厢、两个车头部和第三车厢组成的变形玩具车的底部可转动地设有若干个驱动轮。
[0017]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第一车厢、第二车厢和车头部的分解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第三车厢的分解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连接部与炮弹部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得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
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6]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第一车厢10、第二车厢20、两个车头部30和第三车厢40,两个车头部30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车厢10的两侧或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车厢10的两端;所述第三车厢40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41、炮弹部 42和宽肩部43,所述连接部41的外端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车厢10上,所述宽肩部43的外端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车厢20上。
[002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车厢10与第二车厢20连接,两个车头部30分别与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的外端连接,第三车厢40与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连接,共同组成高铁造型的玩具车,并且该玩具车的底部可转动地设有若干个驱动轮50。
[0028]
具体地,所述第一车厢10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连接件101,第一车厢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102,两个车头部30的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配合卡接的第一插接孔111。
[0029]
其中,所述宽肩部43包括两个互相对称卡接的增肩部44,两个增肩部44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接件101配合卡接的第二插接孔112,两个增肩部44的外侧面分别设有与第一插接孔111配合卡接的第三连接件103。所述炮弹部43包括两个互相对称卡接的导弹部45,两个导弹部45的相对面分别设有第三插接孔113,所述连接部41的一端下方可转动地设有与所述第三插接孔113配合卡接的第四连接件104;所述两个导弹部4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块121和第一卡接槽131,所述连接部4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块121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槽132和与所述第一车厢10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块122,所述宽肩部43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31配合卡接的第三卡接块123和与所述第二车厢20配合卡接的第三卡接槽133。
[0030]
所述第一车厢10包括上半部11和可伸缩设置在上半部11下端的下半部12,所述下半部12的下端设有插接件60,所述第二车厢2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件60相匹配的插接孔 61,所述下半部通过插接件6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车厢20的插接孔61中。
[0031]
其中,所述第一车厢10的上半部11包括上身部13及可翻转设置在上身部13上的车厢盖14;所述上身部13的上端可伸缩地设有头部15,所述头部15的上方设有头盖16,所述头盖16通过一翻转架17可转动地设置在上身部13上,本实施例的头部15通过一弹扣件可伸缩地设置在上身部13中。另外,所述下半部12包括下半身18及可拆卸设置在下半身18 两侧的侧厢盖19。另外,所述插接件60包括两块插接板62,两块插接板62通过分别通过一插接板转动件7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半身18的下端两侧。
[00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厢盖14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车门盖46,该连接部41与两个车门盖46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滑动的滑条。
[0033]
另外,所述车厢盖14通过一合页结构向后翻转设置在上身部13的背面顶端;所述侧厢盖19通过一万向球结构可拆卸地设置在下半身18的外侧面上。另外,所述上半部11的两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下半部12的两侧上端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0034]
所述第二车厢20包括两个互相对称卡接的车腿部21,所述车腿部21包括腿部22和与所述腿部22转动连接的侧翻盖23,两个腿部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车厢10可拆卸连接,两
个侧翻盖23分别通过一合页件24与两个腿部22的下端外侧转动连接。另外,所述腿部22 的底部可转动地设有脚掌部25,所述脚掌部25可向前翻转90
°
用于支撑机器人造型稳固。
[0035]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车腿部21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卡块与卡槽,两个车腿部21之间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的卡合连接在一起;另外,两个腿部22的上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两块插接板62相卡合的插接板安装孔61。
[0036]
所述车头部30包括左车头31和右车头32,左车头31与右车头32之间通过一转接件80 互相配合连接。具体地,所述转接件80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左车头31的内部设有滑槽33,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左车头31的滑槽33中,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车头32通过一万向转动节转动连接。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变形为机器人造型时,首先将第三车厢40与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拆卸开来,并将第三车厢40的连接部41、炮弹部42和宽肩部43分别拆卸出来;其中,宽肩部41的两个增肩部44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二插接孔112插接在第一车厢10两侧的第一连接件101;然后将两个车头部30分别拆卸开来,并将两个车头部30分别进行变形,左车头31和右车头32通过将第一转轴从滑槽33中抽出,同时通过转动右车头32使得右车头32与左车头31互相垂直,两个变形好的车头部30作为机器人造型的手臂部,并且两个变形好的车头部30通过各自的第一插接孔111插接在两个增肩部44的第三连接件103上,从而作为机器人造型的手臂结构。
[0038]
其次,将连接部41的两个第四连接件104分别转动至连接部41的端面方向,并将炮弹部42的两个导弹部45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三插接孔113插接在两个第四连接件104上,组装好的连接部41和炮弹部42作为机器人造型的炮弹武器。
[0039]
然后将车厢盖14向后翻转至上半部11的背面,并将头盖16向前翻转至上身部13的前方,同时通过按压弹扣件使得将头部15向上顶出,再将下半部12向下抽出;再通过两个插接板62分别与两个车腿部21插接连接,同时通过插接板转动件70将第二车厢20的两个车腿部21向两侧转动,然后将两个车腿部21的侧翻盖23向上翻转至贴靠在腿部22的外侧面上,并将两个脚掌部25向前翻转90
°
用于支撑机器人造型稳固,最后将连接部41的两个车门盖46分别向外侧打开,并将连接部41通过卡条卡进车厢盖14的卡槽中固定,完成机器人造型的变形工作。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结构新颖、能够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形态,所述第一车厢、第二车厢、两个车头部和第三车厢通过扭动、伸缩或转动后组合成机器人的玩具造型,从而在变形玩具车的过程中培养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并且增加了玩具的娱乐性和可玩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结构新颖、外形美观,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004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拼装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