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3541发布日期:2021-01-05 18: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包括支架(1)和导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右侧与导向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的左侧开设有通槽(5),所述通槽(5)的内壁与圆杆(6)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设置有空腔(7),所述空腔(7)位于通槽(5)的上方,所述空腔(7)的内壁与圆环(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空腔(7)内壁的顶部和圆环(8)的顶部分别与弹簧(9)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环(8)的内壁与插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活动套接在插杆(10)的表面,所述圆杆(6)的表面开设有圆槽(11),所述插杆(10)的底部贯穿固定块(4)并与圆槽(1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插杆(10)的顶部贯穿固定块(4)并延伸至固定块(4)的上方,所述圆杆(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活动套接在导向杆(2)的表面,所述导向杆(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导向套(13),所述导向套(13)的左侧与压簧(1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14)的左端与活动板(1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簧(14)活动套接在导向杆(2)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0)、圆环(8)和弹簧(9)的中心轴线均与空腔(7)的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6)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位于固定块(4)的左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6)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6),且凹槽(16)呈v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0)的底部呈半球状,所述圆槽(11)的形状与插杆(10)的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板(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圆杆(6)的中心轴线固定板(3)的中心轴线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涉及术后康复活动器技术领域,该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包括支架和导向杆,所述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与导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与圆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通槽的上方,所述空腔的内壁与圆环的表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杆、圆杆、活动板和压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普外病人术后康复活动器中的上肢推举训练器在使用时,仅通过增加或减少重量的方式对上肢进行锻炼,锻炼方式单一,降低病人康复锻炼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朱保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鄂东医疗集团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10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