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医疗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5843发布日期:2021-01-26 15:5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医疗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医疗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加速,老年人逐渐增多,由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肢体运动性障碍病人在显著增加。偏瘫、中风等疾病引发的肢体康复问题己经成为当前社会和未来社会的突出问题,肢体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肢康复装置是主要的训练设备。
[0003]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下肢康复训练器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根据患者康复治疗阶段进行调整,且大型智能的下肢康复设备价格昂贵,普通使用者无力承担该成本,并不适用于家庭使用,从而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0004]
2.现有的家庭用下肢康复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患者需要大量的下肢活动情况,因此康复设备在使用时支撑结构容易以地面产生较大摩擦碰撞,从而产生一定的噪音,影响楼下邻居生活作息;
[0005]
为此,提出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医疗辅助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医疗辅助器械,该装置结构通过康复弹性带对患者腿部进行拉扯训练,同时通过收纳机构对康复弹性带进行卷收并根据患者康复治疗阶段调整康复弹性带的裸漏尺寸,改变其弹性拉扯力度,较为实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医疗辅助器械,包括支撑架主体,所述支撑架主体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与支撑架主体之间焊接有角钢,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滚筒,且滚筒两端的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架主体的内部,所述滚筒通过转轴转动,所述支撑架主体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后端外表面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收纳盒,所述弹性带收纳盒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进出口,所述弹性带收纳盒的内部贯穿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外表面中部缠绕有康复弹性带,所述康复弹性带的一端与收卷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经进出口延伸至弹性带收纳盒的外部,所述收卷筒的前后两端缠绕有弹性簧片,所述弹性簧片的一端与收卷筒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弹性带收纳盒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筒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弹性带收纳盒的外表面,且其一端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弹性带收纳盒的后端外表面靠近固定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u形固定块,所述固定杆位于u形固定块的内部。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结构通过康复弹性带对患者腿部进行拉扯训练,
同时通过收纳机构对康复弹性带进行卷收并根据患者康复治疗阶段调整康复弹性带的裸漏尺寸,改变其弹性拉扯力度,较为实用。
[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弹性带收纳盒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以支撑架主体的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杆与弹性带收纳盒结构完全相同。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康复弹性带训练用的主体部分位于两个弹性带收纳盒之间。
[0011]
优选的,所述康复弹性带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所述弹性带收纳盒内部的收卷筒表面。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筒配合弹性簧片在训练时增加弹性拉扯力度,使用结束后能够自动卷收。
[0013]
优选的,所述扶手为弧形结构,且其表面包裹有防滑橡胶层。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扶手便于使用者双手抓握站立。
[0015]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主体呈h形结构,且其底端的支撑座的下端外表面胶接有隔音垫。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垫能够有效的降低康复治疗过程中设备产生的噪音。
[0017]
优选的,所述滚筒表面胶接有橡胶凸点层。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凸点层能够模仿人手对患者腿部按摩揉搓舒缓肌肉疲劳。
[0019]
优选的,所述u形固定块与固定杆相互匹配,且其之间活动扣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固定块卡扣固定杆限定收卷筒转动,限定康复弹性带的拉扯尺寸。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2]
1、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弹性带收纳盒、固定杆、u形固定块以及康复弹性带等一系列结构部件,使用者通过脚掌上挑康复弹性带或者脚踩向前延伸腿部的两种形式拉扯康复弹性带依次达到下肢训练的目的,使用者可根据患者康复治疗阶段选择调整康复弹性带裸漏的长度尺寸以此调整患者所需的拉扯力度,从而适合患者各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0023]
2、通过在滚筒、橡胶凸点层以及隔音垫等一系列结构,患者在脚踩或者上挑康复弹性带是,其小腿部位于滚筒表面,通过患者腿部运行迫使滚筒转动并利用橡胶凸点层对其小腿部模仿人手按摩揉搓,舒缓肌肉以此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同时支撑座底部胶接的隔音垫能够有效的降低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装置所产生的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带收纳盒与康复弹性带的结合视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筒与弹性簧片的结合视图。
[0030]
附图标记说明:
[0031]
1、支撑架主体;2、扶手;3、支撑座;4、滚筒;5、角钢;6、连接杆;7、弹性带收纳盒;8、康复弹性带;9、收卷筒;10、弹性簧片;11、进出口;12、固定杆;13、u形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4]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医疗辅助器械,包括支撑架主体1,所述支撑架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且支撑座3与支撑架主体1之间焊接有角钢5,所述支撑架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滚筒4,且滚筒4两端的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架主体1的内部,所述滚筒4通过转轴转动,所述支撑架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支撑架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焊接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收纳盒7;
[0035]
如图3与图4、图5所示,所述弹性带收纳盒7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进出口11,所述弹性带收纳盒7的内部贯穿有收卷筒9,所述收卷筒9的外表面中部缠绕有康复弹性带8,所述康复弹性带8的一端与收卷筒9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经进出口11延伸至弹性带收纳盒7的外部,所述收卷筒9的前后两端缠绕有弹性簧片10,所述弹性簧片10的一端与收卷筒9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弹性带收纳盒7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筒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弹性带收纳盒7的外表面,且其一端铰接有固定杆12,所述弹性带收纳盒7的后端外表面靠近固定杆1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u形固定块13,所述固定杆12位于u形固定块13的内部。
[003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结构通过康复弹性带8对患者腿部进行拉扯训练,同时通过收纳机构对康复弹性带8进行卷收并根据患者康复治疗阶段调整康复弹性带8的裸漏尺寸,改变其弹性拉扯力度,较为实用。
[0037]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6与弹性带收纳盒7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以支撑架主体1的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杆6与弹性带收纳盒7结构完全相同。
[003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康复弹性带8训练用的主体部分位于两个弹性带收纳盒7之间。
[0039]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康复弹性带8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所述弹性带收纳盒7内部的收卷筒9表面。
[00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筒9配合弹性簧片10在训练时增加弹性拉扯力度,使用结束后能够自动卷收。
[0041]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扶手2为弧形结构,且其表面包裹有防滑橡胶层。
[004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扶手2便于使用者双手抓握站立。
[0043]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主体1呈h形结构,且其底端的支撑座3的下端外表面胶接有隔音垫。
[004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垫能够有效的降低康复治疗过程中设备产生的噪音。
[0045]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滚筒4表面胶接有橡胶凸点层。
[004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凸点层能够模仿人手对患者腿部按摩揉搓舒缓肌肉疲劳。
[0047]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u形固定块13与固定杆12相互匹配,且其之间活动扣接。
[004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固定块13卡扣固定杆12限定收卷筒9转动,限定康复弹性带8的拉扯尺寸。
[0049]
工作原理:
[0050]
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弹性带收纳盒7、固定杆12、u形固定块13以及康复弹性带8等一系列结构部件,使用者通过脚掌上挑康复弹性带8或者脚踩向前延伸腿部的两种形式拉扯康复弹性带8依次达到下肢训练的目的,使用者可根据患者康复治疗阶段选择调整康复弹性带8裸漏的长度尺寸以此调整患者所需的拉扯力度,从而适合患者各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0051]
通过在滚筒4、橡胶凸点层以及隔音垫等一系列结构,患者在脚踩或者上挑康复弹性带8是,其小腿部位于滚筒4表面,通过患者腿部运行迫使滚筒4转动并利用橡胶凸点层对其小腿部模仿人手按摩揉搓,舒缓肌肉以此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同时支撑座3底部胶接的隔音垫能够有效的降低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装置所产生的的噪音。
[0052]
使用方法:使用者手扶扶手2端坐在该装置的前方,然后下肢小腿部放置在滚筒4表面,脚掌采用上挑或者踩登的方式拉扯康复弹性带8,看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康复治疗情况通过拉扯康复弹性带8调整两个弹性带收纳盒7之间的康复弹性带8之间的尺寸,从而适配患者的腿部拉扯力度,然后进行拉扯训练,该拉扯训练方式的弹性劲度是结合弹性簧片10与康复弹性带8整体之和,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固定杆12翻转卡扣进u形固定块13的内部限定收卷筒9的转动,从而只单纯的利用康复弹性带8自身提供的弹性拉扯力度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使用者将固定杆12从u形固定块13中拨出,此时的康复弹性带8在弹性簧片10的作用下利用收卷筒9自动收卷康复弹性带8,患者腿部在进行一系列康复动作时,腿部与滚筒4表面的橡胶凸点层接触滚动,模仿人手对腿部按压揉搓缓解腿部肌肉疲劳。
[005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