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的智力开发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6535发布日期:2021-01-08 12:1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的智力开发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向二选一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的智力开发玩具。



背景技术:

合理适度的游戏允许人类在模拟环境下挑战和克服障碍,可以帮助人类开发智力、锻炼思维和反应能力、训练技能、培养规则意识等,大型网络游戏还可以培养战略战术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度游戏也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沉迷于虚拟世界里,随心所欲的宣泄情感,因此长期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会对周围的人和事冷漠麻木,有的还会荒废学业,甚至发生犯罪现象,给正常生长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而且还会使人精神麻木。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生均比较喜欢手机游戏,只要开始游戏便会聚精会神的投入到当中,即属于沉迷,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而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玩具在孩子玩的时候挑战性比较低,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就降低了对玩具的兴趣,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提高孩子的乐趣,且具体挑战性,同时可以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开发的玩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向二选一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的智力开发玩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通过2选1的路径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提高了游戏的乐趣,进而还设置有各种关卡障碍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对于智力开发有一定帮助,同时提高了挑战难度,更加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的智力开发玩具,包括玩具本体,所述玩具本体由若干组路径机构组成,所述路径机构包括圆弧部和与所述圆弧部固定连接的直线部,所述玩具本体由顶部、底部和两个侧面组成,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侧面对称设置,所述顶部、底部和侧面由两个所述圆弧部和两个所述直线部组成,两个所述圆弧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直线部固定连接,所述顶部的圆弧部与所述侧面的直线部固定连接,所述顶部的圆弧部与所述底部的圆弧部上下对应固定连接,所述路径机构上设置有移动部,所述直线部上设置有障碍部,所述移动部和障碍部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路径机构和所述障碍部上设置有灯带,所述顶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控制器和电池盒,所述感应器、灯带、第二控制器和电池盒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路径机构为棒状结构,所述障碍部为螺旋部,所述螺旋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直线部上,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环和拉杆,所述移动环和拉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环内壁上周向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和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螺旋部上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凸起,所述凸起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感应片,所述螺旋部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灯带,所述灯带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路径机构为管状结构,所述圆弧部和直线部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棒,所述障碍部为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感应器和灯带,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灯带的两侧,所述弧形管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和滑槽,所述通孔和滑槽相连通,所述弧形管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通过通孔和滑槽延伸至弧形管外,所述第一挡板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第一吸盘,所述弧形管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吸盘,所述第二吸盘和第一吸盘相吸合。

优选的,所述弧形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和拉板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条形通孔,所述通孔与滑槽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拉板为糖葫芦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直径不大于滑槽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智力开发玩具包括玩具本体,其中玩具本体由若干组路径机构组成封闭结构,路径机构包括圆弧部和与直线部,同时在路径机构上设置有移动部,在直线部上设置有障碍部,在移动部和障碍部上设置有感应器,在路径机构和障碍部上设置有灯带,在路径机构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控制器和电池盒,其中感应器、灯带、第二控制器和电池盒电性连接。当开始进行游戏时可以由玩具本体的a点出发到b点,然后再由b点回到a点,这样通过2选1的方式可以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进而提高了孩子们的乐趣,此外,还设置有各种关卡障碍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对于智力开发有一定帮助,同时提高了挑战难度,更加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智力开发玩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螺旋部的玩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直线部和移动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部与移动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弧形管和直线部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直线部和移动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弧形管和移动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弧形管和第一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弧形管和第一挡板配合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通孔和第一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弧形管和第二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第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直线部;2-圆弧部;3-移动环;4-拉杆;5-感应器;6-螺旋部;7-凸起;8-把手;9-灯带;10-第一通槽;11-移动棒;12-弧形管;13-第二通槽;14-通孔;15-第一挡板;16-拉板;17-卡扣;18-卡槽;19-第一滑槽;20-第二挡板;21-话筒;22-第一控制器;23-电路板;24-防护盒;25-电池盒;26-第二控制器;27-感应片;28-第一吸盘;29-第二吸盘;30-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的智力开发玩具,包括玩具本体,所述玩具本体由若干组路径机构组成,其中玩具本体是由8组路径机构组成一个封闭结构,这样可以实现无线循环不重复路径,不仅可以进行单人游戏,还可以进行双人甚至多人游戏。所述路径机构包括圆弧部2和与所述圆弧部2固定连接的直线部1,所述玩具本体由顶部、底部和两个侧面组成,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侧面对称设置,所述顶部、底部和侧面由两个所述圆弧部2和两个所述直线部1组成,两个所述圆弧部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直线部1固定连接,所述顶部的圆弧部2与所述侧面的直线部1固定连接,所述顶部的圆弧部2与所述底部的圆弧部2上下对应固定连接,所述路径机构上设置有移动部,所述直线部1上设置有障碍部,所述移动部和障碍部上设置有感应器5,所述路径机构和所述障碍部上设置有灯带9,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可以将灯带9设置为不同颜色的,如当未能通关可以用红色,通关了用绿色,还可以在路径机构上设置音响(图中未显示),当孩子通关了可以给予鼓励,或是在通关过程中给予鼓励。所述顶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控制器26和电池盒25,所述感应器5、灯带9、第二控制器26和电池盒25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使得以上方案中的玩具更具有挑战性,且更能够提起孩子的兴趣,将所述路径机构设置为棒状结构,将所述障碍部设置为螺旋部6,所述螺旋部6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直线部1上,为了方便螺旋部6的安装拆卸方便,可以将螺旋部6扣接在直线部1上。其中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环3和拉杆4,所述移动环3和拉杆4螺纹连接,这样方便拆卸更换。当孩子手握拉杆4使得移动环3从起点出发到终点时,其会通过螺旋部6,由于螺旋部6采用的是螺旋形状这样可以降低孩子通关的速度,进而增加难度,提高挑战性,最终提高孩子对于本申请的玩具的兴趣。

更进一步说,为了更进一步增加难度,提高挑战性,进而提高孩子的兴趣,最终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开发孩子的智力。在所述移动环3内壁上周向安装有感应器5,所述感应器5和第二控制器26电性连接,在所述螺旋部6上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凸起7,所述凸起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感应片27,所述螺旋部6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灯带9,所述灯带9与第二控制器26电性连接;当移动环3在圆弧部2或直线部1上移动时,如移动环3的内壁接触了圆弧部2或是直线部1的外壁时,感应器5会接收到信号,进而传递给第二控制器26,此时,感应器5便会响起“嘀嘀”的警报声,同时设置在圆弧部2和直线部1上的灯带9便会闪灯,表示通关失败;当移动环3通过螺旋部6上的凸起7时,由于在螺旋部6上设置有凸起7,这样更加增加了移动环3通过的难度,只要移动环3和凸起7接触,这样感应器5和感应片27便会同时将信号传递给第二控制器26,同样会响起“嘀嘀”的警报声,即通关失败,这样如果是孩子独自玩耍时可以更好地提高其的专注力,且开发其的智力,如果双人游戏便会更高提高孩子的乐趣。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使得方便抓握拉杆4,可以在拉杆4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把手8。可以采用扣接或是螺纹连接。

使用时,当一个孩子单独玩耍时,手握住把手8从a点(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出发,通过2选1选择1条路径机构,继续前进,到达b点,再进行2选1选择1条路径机构,继续前进,到达a点,2选1继续前进,如此循环往复,将出现无限种不重复路径;从b点(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出发,通过2选1选择1条路径,2选1继续前进,到达a点,再进行2选1选择1条路径,继续前进,到达b点,继续前进,如此循环往复,将出现无限种不重复路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通过螺旋部6的障碍处,这样不仅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开发智力,还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兴趣;当双人进行游戏时,两人同时握住把手8从a点(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出发,通过2选1选择1条路径,两人选择不同路径机构,继续前进,到达b点,再进行2选1选择1条路径机构,可以选择同一条路径机构,也可以选择不同路径机构,继续前进,到达a点,2选1继续前进,到达b点,继续前进,如此循环往复,将出现无限种不重复路径,如果是多人进行将会更加体现出无限不重复路径的乐趣,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不仅增加了孩子的乐趣,还可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考和计算机语言(2进制)能力。

实施例2

如图1、5-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的智力开发玩具,还可以将所述路径机构设置为管状结构,在所述圆弧部2和直线部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0,在所述第一通槽10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棒11,将所述障碍部设置为弧形管12,在所述弧形管12的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感应器5和灯带9,所述感应器5设置在所述灯带9的两侧,所述弧形管12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13。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提高玩具的挑战性,进而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提高孩子的兴趣,在所述弧形管12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14和第一滑槽19,其中所述通孔14和第一滑槽19相连通,在所述弧形管12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15,在所述第一挡板15上固定连接有拉板16,所述拉板16通过通孔14和第一滑槽19延伸至弧形管12外,所述第一挡板15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第一吸盘,所述弧形管12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吸盘29,所述第二吸盘29和第一吸盘28相吸合,同时,在所述弧形管12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扣17,在所述卡扣17上开设有卡槽18,所述卡槽18和拉板16相适配;当移动棒11移动至第一挡板15处时,孩子需要手动拉动拉板16使得第一挡板15由第一滑槽19内滑出,这样才可以使得移动棒11通过,当拉板16被拉出后需要及时使用卡扣17将其卡住,否则在第一挡板15上的第一吸盘28便会与弧形管12内壁上的第二吸盘29吸合。

更进一步说,为了方便拉板16和第一挡板15被拉出弧形管12,将通孔14设置为条形通孔14,且将所述通孔14与第一滑槽19垂直设置,且将第一挡板15的直径不大于第一滑槽19的长度,这样防止第一挡板15直接有弧形管12内脱出。

再进一步说,为了使得以上方案中拉板16可以更好地卡合在卡槽18内,将所述拉板16设置为糖葫芦型结构,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卡扣17与拉板16脱开,还可以对其进行调节,可以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和动手能力。

使用时,当孩子开始玩耍时,手握住把手8从a点(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出发,通过2选1选择1条路径,继续前进,到达b点,再进行2选1选择1条路径,继续前进,到达a点,2选1继续前进,如此循环往复,将出现无限种不重复路径;从b点(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出发,通过2选1选择1条路径,2选1继续前进,到达a点,再进行2选1选择1条路径,继续前进,到达b点,继续前进,如此循环往复,将出现无限种不重复路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通过弧形管12的障碍处,这样不仅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开发智力,还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兴趣。

实施例3

如图1、1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无限循环不重复路径的智力开发玩具,还可以在弧形管12上开设第二滑槽30,在第二滑槽30处设置第二挡板20,同时在第二挡板20上设置电路板23和话筒21,其中电路板23和话筒21电性连接,在第二电路板2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器22,用于控制电路板23和话筒21,第二挡板20上固定安装有感应器5,其中感应器5和第一控制器22电性连接,在电路板23的旁边设置有电池盒25,用于安装电池,使用时,先将电池放在电池盒25内,启动开关,这样当移动棒11移动至第二挡板20处,感应器5便会将信号传递给第一控制器22,由于电路板23是事先设计好的,可以在其内编辑成让孩子答题的模式,当移动棒11到达第二挡板20时,需要答题才可以通关,当孩子对准话筒21大声说出答案,答对,第一控制器22便会控制第二挡板20使其处于打开状态,如未答对,则重新答或是进行下一题的答复;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孩子提高学识,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进而开发孩子的智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