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性能可调的魔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6915发布日期:2021-05-07 19:5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动性能可调的魔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魔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动性能可调的魔方。



背景技术:

魔方一般由多个单元块和多维连轴组成的,以传统的三阶魔方为例,其主体呈正方体结构,包括二十六个小方块和一个中心轴,小方块包括六个分别位于魔方每个面中心位置的中心块,八个位于魔方端角部的角块,十二个分别位于相邻两角块之间的棱块,这样,魔方的每个面均为九个小方块,基于中心轴的转动特性,魔方的每一层均可自由转动。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喜爱魔方,举办魔方竞赛活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需要快速转动,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魔方的重新排序。

为了满足魔方比赛快速转动魔方的要求,现有的公开号为cn11003829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动性能可调的魔方。转动性能可调的魔方通过转动块和浮件调节魔方的转动性能,以便优化玩魔方的体验。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角块和棱块上的转动块只能单个转动,以实现调节角块和棱块上的磁铁,从而调节魔方的转动性能;但是,一次仅能调节一个转动块,调节转动块的效率低下;难以将角块和棱块内的磁铁调节至相同的距离,从而角块和棱块内的磁铁的作用效果不同,从而影响魔方的转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动性能可调的魔方,同步调节角块内的磁性件,以提高调节磁性件的效率,从而优化角块内的磁性件的作用效果,实现调节魔方的转动性能,从而提升玩魔方的体验;同步调节棱块内的磁性件,以提高调节磁性件的效率,从而优化棱块内的磁性件的作用效果,实现调节魔方的转动性能,从而提升玩魔方的体验;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棱块可转动复位的魔方,以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从而提升玩魔方的体验;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提供中心块轴距可调的魔方,以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从而提升玩魔方的体验;本实用新型最后提供带有加油模块的魔方,方便给魔方加油,以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从而提升玩魔方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转动性能可调的魔方,包括中心轴、中心块本体、棱块本体和角块本体,中心轴与中心块本体连接,棱块本体和角块本体卡在中心块本体和中心轴之间,棱块本体和角块本体滑动卡接,所述角块本体内设有若干组磁力模块和置于若干组所述磁力模块之间的联动装置,若干组所述磁力模块通过联动装置联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装置包括齿轮机构,若干组所述磁力模块通过齿轮机构联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套设于磁力模块的包裹筒,所述包裹筒内设有第三阶梯部,所述磁力模块设有与第三阶梯部相匹配的第三调节块,所述第三调节块与第三阶梯部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力模块开设有联动槽,所述磁力模块通过联动槽与齿轮机构联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机构包括轴杆、套设于轴杆的锥齿轮和套设于轴杆的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和锥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齿轮的一端配合联动槽设置,所述锥齿轮伸入联动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槽和锥齿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轴杆,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联动槽槽底抵触,另一端与锥齿轮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力模块包括磁力壳和置于磁力壳内的磁性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块本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磁力壳置于第二调节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力壳包括包裹壳和盖合包裹壳的调节壳,所述磁性件置于包裹壳和调节壳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壳背离包裹壳的表面设有用于转动调节壳的凸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块本体的外壁设有与第三阶梯部配合的第三刻度,所述凸壳设有与第三刻度相对应的第三标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棱块本体内设有两组磁力装置,两组所述磁力装置之间设有用于联动两组磁力装置的联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套设于磁力装置的包裹套,所述包裹套内设有第二阶梯部,所述磁力装置设有与第二阶梯部相匹配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与第二阶梯部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联动管,两组所述磁力装置通过联动管联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力装置开设有与联动管相配合的驱动槽,所述联动管伸入驱动槽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槽和联动管之间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驱动槽的槽底抵触,另一端与联动管的管底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棱块本体设有棱块卡脚组件,所述棱块卡脚组件包括卡脚结构和穿过卡脚结构卡接于棱块本体的扣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脚结构包括大卡脚和弹性座,所述大卡脚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座开设有拼接孔,所述扣轴依次穿过拼接孔和通孔卡接于棱块本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卡脚和弹性座之间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设于扣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卡脚的通孔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座的拼接孔开设有拼接槽,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设有插杆,所述扭转弹簧两端的插杆分别插入拼接槽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棱块本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磁力装置置于第一调节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力装置包括磁力罩和置于磁力罩内的磁性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力罩包括包裹罩和盖合包裹罩的调节罩,所述磁性件置于包裹罩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罩背离包裹罩的表面设有用于转动调节罩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棱块本体的外壁设有与第二阶梯部配合第二刻度,所述凸起的表面设有指向第二刻度的第二标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块本体设有连接于中心轴的张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弹性机构和置于弹性机构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中心轴卡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背离弹性机构的一侧设有用于转动定位块的凸块,所述凸块设有定位槽,所述中心轴包括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限位轴置于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承载机构和套设于承载机构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与承载机构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底块和卡接于承载底块的承载顶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底块开设有扣孔,所述承载顶块设有与扣孔相匹配的卡扣,所述卡扣扣入扣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顶块内设有第一阶梯部,所述定位块设有与第一阶梯部相匹配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与第一阶梯部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顶块开设有圆槽,所述定位块置于圆槽内,所述圆槽的设有与第一阶梯部相配合的第一刻度,所述凸块的侧壁设有指向第一刻度的第一标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块本体和张紧机构之间设有储油模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块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位于储油模块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防倒流膜、储油膜和防流膜,所述防流膜贴在中心块本体的出油孔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机构设有用于储油模块加油的加油结构,所述加油结构包括加油孔和加油管,所述加油管伸入加油孔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棱块本体内设有磁力装置,角块本体内设有与磁力装置相互作用的磁力模块,以优化角块本体和棱块本体的定位,从而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有利于提升玩魔方的体验;

2.棱块本体内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与棱块本体内的两组磁力装置联动,以便于同时调节磁力装置,提高调节磁力装置的效率,有利于两组磁力装置的作用效果相同,以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有利于提升玩魔方的体验;

3.包裹罩通过驱动槽与联动管联动,以实现棱块壳体内的两个磁性件联动,以便于同步调节棱块壳体内的磁性件,从而调节魔方的转动性能;包裹罩外壁的第二调节块与包裹套的第二阶梯部抵触,以限制包裹罩自动转动;包裹罩和联动管之间设有挤压弹簧,使得挤压弹簧总有一个将包裹罩推向棱块壳体侧壁的趋势,方便包裹罩内的磁性件的产生作用,以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有利于提升玩魔方的体验;

4.大卡脚和弹性座之间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设于扣轴,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大卡脚和弹性座插接,实现大卡脚和弹性座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棱块本体能够转动,方便魔方做容错运动,以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有利于提升玩魔方的体验;

5.角块本体内设有联动装置,联动装置与三组磁力模块联动,以便于同时调节三组磁力模块,提高调节磁力模块的效率,有利于三组磁力模块的作用效果相同,以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有利于提升玩魔方的体验;

6.一组包裹壳通过齿轮机构与其他的包裹壳联动,以实现三个磁性件联动,以便于同步调节角块本体内的磁性件,从而调节魔方的转动性能;包裹壳的第三调节块与包裹筒第三阶梯部抵触,以限制包裹壳自动转动;

7.包裹壳通过联动槽与锥齿轮联动,锥齿轮与联动齿轮啮合,以实现三组包裹壳的联动,包裹壳与锥齿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使得复位弹簧总有一个将包裹壳推向角块壳体侧壁的趋势,方便包裹壳内的磁性件的产生作用,以优化魔方的转动性能,有利于提升玩魔方的体验;

8.中心轴通过限位轴与中心块本体的定位块卡接,限位轴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有利于中心轴和定位块之间受力平衡,从而中心轴和中心块本体之间受力平衡,进而延长魔方的寿命;

9.承载顶块设有第一阶梯部,定位块设有与第一阶梯部相抵触的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在第一阶梯部上转动,使得调节中心块本体的轴距,以便于调节魔方的转动性能,有利于提升玩魔方的体验;

10.承载顶块和承载底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使得承载顶块和承载底块之间具有弹性,以便于定位块中心轴长度方向来回往复运动,从而优化玩魔方的体验;

11.中心块壳体和承载底块之间设有储油模块,以便于将润滑油存储在储油模块内,利用储油模块给魔方添加润滑油,有利于提升魔方的转动性能,从而优化玩魔方的体验;储油模块的设计,一方面,简化给魔方加油的方式,另一方面,避免时刻携带润滑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魔方和调试工具的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心块本体、中心轴和调试工具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块本体和调试工具的爆炸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块本体的爆炸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块本体的爆炸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棱块本体的爆炸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棱块本体的爆炸图。

图中,1、魔方;2、中心轴;21、连接轴;211、基轴;212、中间轴;213、限位轴;

3、中心块本体;31、中心块壳体;311、卡条;312、连接孔;313、出油孔;314、防漏柱;32、中心块壳盖;321、卡接筒;322、限位槽;33、密封圈;

4、角块本体;41、角块卡脚;411、第三藏油槽;412、插接扣;42、角块壳体;421、第二调节孔;422、第三刻度;423、固定块;424、支撑槽;425、固定孔;426、第二藏油槽;427、卡块;428、插接槽;43、角块壳盖;431、固定筒;432、拼接片;433、卡槽;434、拼接块;435、连接架;44、磁力壳;45、包裹壳;451、壳槽;452、第三调节块;453、联动槽;46、调节壳;461、壳块;462、凸壳;463、第三标识;47、固定架;471、固定槽;

5、棱块本体;51、棱块卡脚组件;511、扭转弹簧;512、插杆;52、棱块壳体;521、第一调节孔;522、第二刻度;523、限位孔;524、插接框;525、卡孔;526、插接孔;527、插接筒;528、第一藏油槽;53、棱块壳盖;531、盖片;532、插接柱;533、拼接架;54、磁力罩;541、包裹罩;5411、罩槽;5412、驱动槽;5413、第二调节块;542、调节罩;5421、罩块;5422、凸起;5423、第二标识;55、承载框;551、插接壳;552、固定杆;56、卡脚结构;57、弹性座;571、拼接孔;572、拼接槽;58、大卡脚;581、通孔;582、凹槽;583、限位杆;584、插接块;59、扣轴;591、扣头;592、扣块;593、弹性槽;

6、张紧机构;61、弹性机构;611、承载机构;612、压缩弹簧;613、承载底块;6131、挡圈;6132、储油槽;614、承载顶块;6141、限位圈;6142、圆槽;6143、内槽;6144、第一阶梯部;6145、第一刻度;615、卡接机构;6151、扣孔;6152、卡扣;616、加油结构;6161、加油孔;6162、加油管;62、定位块;621、凸块;622、定位槽;623、定位孔;624、安装孔;625、第一标识;626、第一调节块;63、储油模块;631、防倒流膜;632、储油膜;633、防流膜;

7、联动机构;71、包裹套;711、第二阶梯部;72、联动管;73、挤压弹簧;

8、联动装置;81、包裹筒;811、第三阶梯部;82、齿轮机构;821、轴杆;8211、三脚架;8212、支撑杆;822、锥齿轮;8221、挤压槽;823、联动齿轮;83、复位弹簧;

9、调试工具;91、调节槽;92、调试槽;93、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为本专利公开的魔方1和用于调试魔方1的调试工具9。魔方1包括中心轴2、若干中心块本体3、若干角块本体4和若干棱块本体5,中心轴2位于魔方1的中心,中心轴2的末端与中心块本体3连接,棱块本体5与中心块本体3的侧壁抵触,角块本体4与棱块本体5的两侧侧壁抵触,中心块本体3将角块本体4和棱块本体5卡在中心块本体3和中心轴2之间,从而形成魔方1。

参照图1和图2,中心轴2包括六根连接轴21,六根连接轴21的一端端部相互固定,且每条连接轴21与相邻的连接轴21垂直设置,使得相互对应设置的两条连接轴21对称设置,相互对应设置的两条连接轴2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当连接轴21与中心块本体3连接时,相互对应的两个中心块本体3能够呈对称设置。连接轴21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连接轴21一端的横截面直径比另一端的横截面直径大,即连接轴21连接中心块本体3的一端向连接轴21远离中心块本体3的另一端逐渐增大,即中心轴2的中心向中心轴2的末端逐渐变小,使得中心轴2的中心能够承受更大的拉伸力。连接轴21包括依次设置的基轴211、中间轴212和限位轴213,基轴211、中间轴212和限位轴21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基轴211的末端与中间轴212固定,中间轴212远离基轴211的一端与限位轴213固定。基轴211、中间轴212和限位轴213的横截面均呈圆形设置,基轴211的直径和限位轴213的直径相等,基轴211的直径大于中间轴212的直径,当连接轴21与中心块本体3卡接时,基轴211、中间轴212和限位轴213与中心块本体3接触,限位轴213与中心块本体3相互隔档,以限制中心块本体3从连接轴21上脱出,即限制中心块本体3从中心轴2上脱出;基轴211的直径还可以大于限位轴213的直径,限位轴213的直径大于中间轴212的直径,当连接轴21与中心块本体3卡接时,基轴211、中间轴212和限位轴213与中心块本体3接触,限位轴213与中心块本体3相互隔档,以限制中心块本体3从连接轴21上脱出,即限制中心块本体3从中心轴2上脱出。由于限位轴213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使得限位轴213在中心块本体3上受力平衡,从而优化玩魔方1的体验。基轴211、中间轴212和限位轴213一体成型,六根连接轴21一体成型,即中心轴2一体成型,简化了中心轴2的加工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中心轴2的效率。

中心轴2可以通过塑料制备,还可以通过粉末金属制备。利用金属粉末制备中心轴2时,通常采用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如湖南菲德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备的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的型号包括fdc17-4phb,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与粘接剂混合形成原材料,粘接剂包括pom塑料、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的至少一种。fdc17-4phb粉末与粘接剂以重量份10:1混合,加热至150-200℃,利用混料设备提供的高剪切力使金属粉末与粘接剂混合均匀,经制粒得到颗粒;将颗粒加入到注塑机内,粘接剂融化赋予金属粉末良好的流动性,以便于注塑机将其注入模具中,得到毛坯,毛坯经catamold催化脱脂方法脱脂后送入烧结炉,脱脂时间8小时;烧结炉内的温度保持在1200-1400℃之间,毛坯在烧结炉内保温22小时,fdc17-4phb粉末内的金属原子被高温激活,金属原子迁移扩散,使得毛坯的密度迅速提高,同时,毛坯的尺寸收缩10-20%,从而毛坯的硬度、强度、磁性、耐蚀性和导热导电性接近锻造水平;冷却,取出毛坯,对毛坯整形,得到中心轴2。

参照图2、图4和图5,中心块本体3包括中心块壳体31和盖合中心块壳体31的中心块壳盖32,中心块壳体31的内壁设有若干卡条311,中心块壳盖32盖合中心块壳体31的一面设有卡接筒321,卡接筒321的外壁设有与卡条311卡接固定的限位槽322;当中心块壳盖32的卡接筒321插入中心块壳体31时,卡条311卡入限位槽322内,以限制卡接筒321从中心块壳体31内脱出,从而限制中心块壳盖32从中心块壳体31脱下。中心块壳体31的底部开设有与中心轴2相匹配的连接孔312,连接孔312位于中心块壳体31的中部,中心轴2的连接轴21穿过连接孔312伸入中心块壳体31内,实现中心轴2与中心块壳体31连接。中心块壳体31和中心块壳盖3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中心轴2的张紧机构6,张紧机构6包括弹性机构61和置于弹性机构61上定位块62,弹性机构61与中心块壳体31的底部抵触,定位块62位于弹性机构61背离中心块壳体31底部的一侧;定位块62开设有与中间轴212相匹配的定位孔623,中心轴2的连接轴21贯穿定位孔623,中间轴212与定位孔623的孔壁接触,限位轴213与定位块62接触,且限位轴213与定位块62相互隔档,实现中心轴2与中心块本体3的安装。由于限位轴213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以便于限位轴213在定位块62上的受力平衡,从而优化玩魔方1的体验。定位块62背离弹性机构61的一侧设有凸块621,凸块621呈矩形设置,凸块621开设有定位槽622,定位槽622与定位孔623连通,限位轴213置于定位槽622内,使得中心块壳体31和中心块壳盖32之间更加紧凑。定位块62开设有安装孔624,安装孔624与定位孔623和定位槽622连通,安装孔624的直径大于定位孔623的直径,安装孔624的直径大于定位槽622的直径,中心轴2的连接轴21与定位孔623装配时,连接轴21先贯穿安装孔624,连接轴21的中间轴212再卡入定位孔623;

参照图2图3和图5,弹性机构61包括承载机构611和套设于承载机构611的压缩弹簧612,承载机构611包括承载底块613和位于承载底块613上方的承载顶块614,承载底块613和承载顶块614之间设有卡接机构615,承载底块613和承载顶块614通过卡接机构615连接,压缩弹簧612置于承载底块613和承载顶块614的外侧,且压缩弹簧612的两端分别与承载底块613和承载顶块614抵触;承载底块613设有向外延伸的挡圈6131,承载顶块614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圈6141,压缩弹簧612的两端分别与承载底块613的挡圈6131和承载顶块614限位圈6141抵触,当承载顶块614向承载底块613方向运动时,压缩弹簧612受到的压力变大,当承载顶块614向远离承载底块613方向运动时,压缩弹簧612受到的压力变小;卡接机构615包括设置在承载底块613的扣孔6151和设置在承载顶块614的卡扣6152,卡扣6152扣入扣孔6151,实现承载底块613和承载顶块614的拼接。承载顶块614开设有圆槽6142,定位块62置于圆槽6142内。承载顶块614与定位块6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中心块本体3轴距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圆槽6142内的内槽6143、设置在内槽6143上的四组第一阶梯部6144和设置在定位块62的第一调节块626,第一调节块626对应四组第一阶梯部6144设有四组;第一阶梯部6144的相邻两个阶梯之间的调节距离为0.1mm,第一调节块626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第一调节块626与第一阶梯部6144抵触,以便于调节中心块本体3的轴距;转动凸块621,凸块621与定位块62同步转动,定位块62的第一调节块626在第一阶梯部6144转动,以便于驱使承载顶块614向承载底块613方向来回往复运动,从而调节压缩弹簧612的压缩状态,实现调节中心块本体3的轴距;

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中心块壳体31的底部和承载底块613之间设有储油模块63,承载底块613的底部开设有储油槽6132,储油模块63包括在储油槽6132内依次设置的防倒流膜631、储油膜632和防流膜633,防流膜633与中心块壳体31抵触。储油膜632优选具有弹性的能存储油的囊状物,囊状物优选海绵和硅胶囊。防倒流膜631可采用pvc和pet材料制作,以便于平衡挤压储油膜632。防流膜633优选采用橡胶制作,使得油能够渗入中心块壳体31和防流膜633之间。中心块壳体31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313,出油孔313位于防流膜633的底部,以便于中心块壳体31内的润滑油经出油孔313流向棱块本体5和角块本体4,以减小棱块本体5和角块本体4之间的摩擦,减少磨损,从而延长魔方1的寿命;中心块壳体31的底部设有防漏柱314,防漏柱314位于储油模块63的中部,连接孔312贯穿防漏柱314,防漏柱314的高度不小于储油模块63的厚度,以限制储油模块63内的润滑油从防漏柱314漏出。中心块壳体31与中心块壳盖32之间设有密封圈33,密封圈33卡接在中心块壳盖32的卡接筒321的圆周外壁上,密封圈33位于限位槽322远离中心块壳体31的一侧,中心块壳盖32盖合中心块壳体31,密封圈33在中心块壳盖32的卡接筒321和中心块壳体31内壁之间相互挤压,使得中心块壳体31和中心块壳盖32之间处于密封状态,以限制润滑油溢出。承载机构611还设有给储油模块63加油的加油结构616,即承载底块613和承载顶块614之间设有给储油模块63加油的加油结构616,加油结构616包括设置在承载顶块614的加油孔6161和设置在承载底块613的加油管6162,加油管6162的一端贯穿承载底块613连通储油槽6132,另一端伸入加油孔6161内,且另一端的端部置于加油孔6161的表面,加油孔6161位于圆槽6142内;往加油管6162滴入润滑油,润滑油沿着加油管6162流入储油槽6132内,以便于储油膜632存储润滑油;

圆槽6142的表面设有四组用于表示轴距大小的第一刻度6145,第一刻度6145是对应第一阶梯部6144设置的,凸块621的侧壁设有指向第一刻度6145的第一标识625,第一刻度6145包括加油孔6161;其中,当第一标识625指向加油孔6161时,中心块本体3的轴距最大,压缩弹簧612受到的压力最小;当第一标识625指向最短的第一刻度6145,中心块本体3的轴距最小,压缩弹簧612受到的压力最大。

参照图8和图9,棱块本体5包括棱块卡脚组件51、卡接在棱块卡脚组件51上的棱块壳体52和盖合棱块壳体52的棱块壳盖53;

棱块卡脚组件51包括与角块本体4滑动卡接的卡脚结构56和穿过卡脚结构56卡入棱块壳体52的扣轴59,卡脚结构56包括与角块本体4滑动卡接的大卡脚58和设置在大卡脚58底部的弹性座57,扣轴59依次穿过弹性座57和大卡脚58扣入棱块壳体52,弹性座57和大卡脚58均能沿着扣轴59转动。弹性座57开设有与扣轴59相匹配的拼接孔571,大卡脚58开设有供扣轴59穿过的通孔581,扣轴59的一端设有扣头591,扣头591的直径大于拼接孔571的直径,以便于扣头591扣在弹性座57的背离大卡脚58的底部,当扣轴59依次穿过弹性座57的拼接孔571和大卡脚58的通孔581扣入棱块壳体52时,扣轴59的扣头591扣在弹性座57的底部。大卡脚58和弹性座57之间设有扭转弹簧511,扭转弹簧511套在扣轴59上。拼接孔571的两侧设有拼接槽572,通孔581设有与拼接槽572相对应的凹槽582,扭转弹簧511的两端设有插杆512,插杆512分别插入拼接槽572和凹槽582内;当弹性座57和大卡脚58沿着扣轴59转动时,由于扭转弹簧511的作用,扭转弹簧511总有一个驱使弹性座57和大卡脚58恢复原状的力,以便于弹性座57和大卡脚58恢复原状,弹性座57与大卡脚58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为8°;由于大卡脚58和弹性座57之间设有扭转弹簧511,使得弹性座57与大卡脚58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从而弹性座57与棱块壳体52可以相对转动,以提高魔方1做容错时的转动效率,避免魔方卡顿;

棱块壳体52和棱块壳盖53内设有两组磁力装置,两组磁力装置之间设有联动机构7,磁力装置包括磁力罩54和置于磁力罩54内的磁性件,磁力罩54与棱块壳体52的侧壁接触,以便于棱块壳体52内的磁性件与角块本体4内的磁性件相互作用;棱块壳体52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调节孔521,磁力罩54置于第一调节孔521内,进一步优化棱块壳体52内的磁性件与角块本体4内的磁性件相互作用。磁力罩54包括包裹罩541和盖合包裹罩541的调节罩542,磁性件置于包裹罩541内。包裹罩541设有罩槽5411,调节罩542设有卡入罩槽5411的罩块5421,调节罩542的罩块5421卡入包裹罩541的罩槽5411,实现包裹罩541和调节罩542的拼接。调节罩542背离包裹罩541的表面设有凸起5422,凸起5422呈矩形设置,凸起5422的表面设有三组第二标识5423,棱块壳体52的外壁对应第二标识5423设有三组第二刻度522;转动凸起5422,使得凸起5422指向第二刻度522的刻度线,以调节两组磁性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调节棱块壳体52内的磁力装置。调节罩542背离包裹罩541的表面也设有三组第二标识5423,调节罩542的直径大于第一调节孔521的直径,凸起5422的对角线小于第一调节孔521的直径,使得调节罩542贴合棱块壳体52的内壁,凸起5422置于第一调节孔521内;

联动机构7包括两组套设于包裹罩541的包裹套71、置于两组包裹套71之间的联动管72;包裹罩541背离调节罩542的一面开设有驱动槽5412,驱动槽5412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直部和两组对称设置的曲部,联动管72的两端配合驱动槽5412设置,联动管72伸入驱动槽5412内,以实现包裹罩541与联动管72相互联动;包裹套71内设有三组与第二刻度522相配合的第二阶梯部711,第二阶梯部711位于包裹套71远离联动管72的一端,每组第二阶梯部711的相邻两组阶梯的调节距离为0.06mm,包裹罩541的外侧壁设有与第二阶梯部711相匹配的第二调节块5413,第二调节块541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第二调节块5413与第二阶梯部711抵触,以便于第二阶梯部711限制第二调节块5413运动,从而限制包裹罩541转动;包裹罩541的驱动槽5412和联动管72之间设有挤压弹簧73,挤压弹簧73的一端端部分别与联动管72的管底抵触,另一端端部与驱动槽5412的槽底抵触;由于挤压弹簧73处于压缩状态,因此,挤压弹簧73总有一个推向驱动槽5412槽底的力,从而挤压弹簧73总是将包裹罩541推向第一调节孔521;

转动凸起5422,调节罩542与凸起5422同步转动,调节罩542驱使包裹罩541转动,使得第二调节块5413在第二阶梯部711上转动,包裹罩541驱使联动管72转动,联动管72驱使另一包裹罩541转动,实现同时调节两组包裹罩541;由于挤压弹簧73总是将包裹罩541推向第一调节孔521,实现调节包裹罩541内的磁性件,从而调节棱块本体5内的磁力装置;

棱块壳体52与联动管72和包裹套71之间设有承载框55,承载框55支撑联动管72和包裹套71;承载框55的底部设有插接壳551,棱块壳体52设有与插接壳551相匹配的插接框524,插接壳551置于插接框524内。插接框524的底部开设有与扣轴59相匹配的卡孔525,扣轴59的一端设有与卡孔525卡接固定的扣块592,扣块592扣在卡孔525上,实现扣轴59与棱块壳体52的连接,从而实现棱块卡脚组件51与棱块壳体52的连接。扣轴59的一端开设有弹性槽593,弹性槽593位于扣块592的一端,以便于扣块592扣入卡孔525;插接壳551的底部设有与弹性槽593相匹配的固定杆552,固定杆552插入弹性槽593,限制弹性槽593变形,以固定扣轴59与棱块壳体52的连接。棱块壳体52和插接壳551开设有相互对应的限位孔523,大卡脚58设有伸入限位孔523的限位杆583,以限制大卡脚58与棱块壳体52相对转动。棱块壳体52的底部开设有插接孔526,大卡脚58设有插入插接孔526的插接块584,插接块584插入插接孔526,且插接块584卡在插接孔526内,以优化大卡脚58与棱块壳体52的连接;

棱块壳体52设有插接筒527,棱块壳盖53设有与插接筒527相匹配的插接柱532,插接柱532插入插接筒527内,实现棱块壳盖53盖合棱块壳体52。棱块壳盖53包括两片盖片531和拼接架533,插接柱532设置在盖片531上,拼接架533拼接在两片盖片531之间,以限制两片盖片531散架;拼接架533背离盖片531的底部抵接于包裹套71,实现包裹套71支撑拼接架533,从而支撑盖片531。棱块壳体5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藏油槽528,第一藏油槽528呈金字塔形状设置,以便于第一藏油槽528存储润滑油和清洁灰尘。

参照图6和图7,角块本体4包括与棱块本体5可活动卡接的角块卡脚41、设置在角块卡脚41上的角块壳体42和盖合角块壳体42的角块壳盖43;

棱块本体5的大卡脚58的两侧设有滑槽,角块卡脚41卡入滑槽内,以便于大卡脚58与角块卡脚41相互滑移,从而实现转动魔方1。角块卡脚41设有插接扣412,角块壳体42的底部设有与插接扣412相匹配的插接槽428,插接槽428与角块壳体42的内部连通,插接扣412扣入插接槽428,实现角块卡脚41与角块壳体42的拼接;角块卡脚41开设有第三藏油槽411,第三藏油槽411呈金字塔形状设置,以便于第三藏油槽411存储润滑油和清洁灰尘;

角块壳体42和角块壳盖43之间设有三组磁力模块和置于三组磁力模块之间的联动装置8,磁力模块包括磁力壳44和设置在磁力壳44内的磁性件,磁力壳44与角块壳体42的内壁抵触,有利于磁力壳44内的磁性件与棱块本体5内的磁性件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魔方1的角块本体4和棱块本体5定位的准确性,以优化玩魔方1的体验。角块壳体4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调节孔421,磁力壳44置于第二调节孔421内,进一步优化磁力壳44内的磁性件与棱块本体5内的磁性件相互作用。磁力壳44包括包裹壳45和盖合包裹壳45的调节壳46,磁性件置于包裹壳45和调节壳46之间。包裹壳45设有壳槽451,调节壳46设有卡入壳槽451的壳块461,壳块461卡入壳槽451内,实现调节壳46与包裹壳45的拼接。调节壳46背离包裹壳45的表面设有凸壳462,凸壳462呈矩形形状设置,凸壳462的表面设有三组第三标识463,角块壳体42的外壁设有与第三标识463相对应的第三刻度422;调节壳46的直径大于第二调节孔421的直径,第二调节孔421的直径大于凸壳462的对角线,使得调节壳46贴合角块壳体42的内壁,凸壳462置于第二调节孔421内;

联动装置8包括三组套设于包裹壳45的包裹筒81和置于三组包裹筒81之间的齿轮机构82;包裹筒81的内壁设有三组与第三刻度422相对应的第三阶梯部811,第三阶梯部811位于包裹筒81远离齿轮机构82的一端,包裹壳45的外侧壁设有与第三阶梯部811相匹配的第三调节块452,第三调节块452与第三阶梯部811抵触,以限制包裹壳45在包裹筒81内转动。每组第三阶梯部811的相邻两组阶梯的调节距离为0.06mm,第三调节块452呈三角形设置,以便于在第三阶梯部811上正逆方向旋转;

齿轮机构82包括轴杆821、三组套设于轴杆821的锥齿轮822和套设于轴杆821的联动齿轮823,联动齿轮823与锥齿轮822啮合。轴杆821包括三脚架8211和与三脚架8211固定的支撑杆8212,支撑杆8212位于三脚架8211的中间,联动齿轮823套设于支撑杆8212的底部,锥齿轮822套设于三脚架8211。包裹壳45背离调节壳46的一侧开设有联动槽453,锥齿轮822的一端配合联动槽453设置,锥齿轮822的一端伸入联动槽453内,实现包裹壳45与锥齿轮822相互联动;

转动凸壳462,凸壳462与调节壳46同步转动,调节壳46驱使包裹壳45转动,包裹壳45在包裹筒81内转动,且包裹壳45的第三调节块452在第三阶梯部811上转动,包裹壳45驱使锥齿轮822转动,锥齿轮822驱使联动齿轮823转动,联动齿轮823驱使另外两组锥齿轮822转动,依次类推,实现同时转动凸壳462;

包裹筒81内设有复位弹簧83,复位弹簧83位于联动槽453和锥齿轮822之间,复位弹簧83套设于三脚架8211;复位弹簧83的一端与联动槽453的槽底抵触,另一端与锥齿轮822抵触。复位弹簧83在联动槽453和锥齿轮822之间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复位弹簧83将包裹壳45往第二调节孔421方向推,有利于包裹壳45内的磁性件更加靠近棱块本体5,使得包裹壳45内的磁性件与棱块本体5内的磁性件相互作用。锥齿轮822内设有挤压槽8221,挤压槽8221套设于三脚架8211和复位弹簧83,且复位弹簧83的一端与挤压槽8221的槽底抵触;

联动装置8与角块壳体42之间设有固定架47,包裹筒81置于固定架47上。固定架47的底部设有固定槽471,角块壳体42内设有与固定槽471相匹配的固定块423,固定槽471套入固定块423,实现固定架47固定在角块壳体42内。固定块423的表面设有支撑槽424,固定架47开设有与支撑槽424对应的支撑孔,支撑杆8212穿过支撑孔的突出端插入支撑槽424内,从而轴杆821置于支撑槽424内,实现轴杆821固定在角块壳体42内;

角块壳盖43设有与支撑杆8212相匹配的固定筒431,当角块壳盖43盖合角块壳体42,固定筒431套设于支撑杆8212,从而固定筒431套设于轴杆821;角块壳盖43包括三片拼接片432和置于相邻两片拼接片432之间的连接架435,连接架435背离拼接片432的一侧与包裹筒81抵触;拼接片432的一面开设有卡槽433,角块壳体42设有与卡槽433相匹配的卡块427;拼接片432的一面设有拼接块434,角块壳体42设有与拼接块434相匹配的固定孔425。角块壳体4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藏油槽426,第二藏油槽426呈金字塔形状设置,以便于存储润滑油和清洁灰尘,减小角块壳体42与棱块壳体52的摩擦。

参照图1和图5,调试工具9呈柱状设置,调试工具9的一端设有与定位块62的凸块621相匹配的调节槽91,以便于利用调试工具9的调节槽91调节凸块621;调试工具9的另一端设有与凸壳462和凸起5422相匹配的调试槽92,以便于利用调试工具9的调试槽92转动凸壳462和凸起5422;调试工具9的外壁设有防滑纹93,减少运用调试工具9时出现打滑的现象。

魔方1手动加润滑油的方法:当棱块本体5的大卡脚58与角块本体4的角块卡脚41之间的干燥时,摩擦力变大时,将魔方1处于不运动状态,魔方1的任一面整层向远离魔方1中心轴2的方向拉扯,使得其中一个中心块本体3向远离中心轴2方向运动;由于限位轴213限制定位块62向远离中心轴2的方向运动,从而限位轴213挤压定位块62,定位块62挤压承载顶块614,承载顶块614挤压压缩弹簧612,增大压缩弹簧612的压缩强度,承载顶块614的卡扣6152向储油模块63方向运动,使得卡扣6152挤压防倒流膜631,防倒流膜631挤压储油膜632,实现挤出存储在储油膜632内的润滑油,润滑油流入防流膜633与中心块壳体31底部的间隙;润滑油从中心块壳体31的底部的出油孔313滴入大卡脚58与角块卡脚41之间润滑油滴入角块卡脚41的第三藏油槽411,以便于第三藏油槽411存储润滑油,减轻大卡脚58与角块卡脚41的摩擦;还会滴到棱块壳体52和角块壳体42的外侧壁,以便于第一藏油槽528和第二藏油槽426存储润滑油。

魔方1自动加润滑油的方法:当魔方1处于转动做正逆容错时,通过中心块本体3沿着中心轴2的连接轴21长度方向来回往复运动,触发限位轴213挤压定位块62,定位块62挤压承载顶块614,承载顶块614挤压压缩弹簧612,增大压缩弹簧612的压缩强度,承载顶块614的卡扣6152向储油模块63方向运动,使得卡扣6152挤压防倒流膜631,防倒流膜631挤压储油膜632,实现挤出存储在储油膜632内的润滑油,润滑油流入防流膜633与中心块壳体31底部的间隙;润滑油从中心块壳体31的底部的出油孔313滴入大卡脚58与角块卡脚41之间润滑油滴入角块卡脚41的第三藏油槽411,以便于第三藏油槽411存储润滑油,减轻大卡脚58与角块卡脚41的摩擦;还会滴到棱块壳体52和角块壳体42的外侧壁,以便于第一藏油槽528和第二藏油槽426存储润滑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