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英雄擂台争霸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8790发布日期:2021-03-23 11:02阅读:2068来源:国知局
竹节英雄擂台争霸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竹节英雄擂台争霸玩具。



背景技术:

在小学生的课本中有一篇竹节人的课文,通过课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去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在现有技术中,竹节人是一个早已有之的儿童玩具了,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

在现有技术的竹节人中,由于制作简陋,相对各个相联关节之间灵活度较差,能够表现出的姿态也会因为质量和设计的差异而受到限制,如何积极配合小学教科书,搞好小学生的普及教育,有效提高古老玩具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是我们较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节英雄擂台争霸玩具,通过本技术方案,在身体竹节部位增加了下身竹节以圆珠体模拟人体腰部结构联接人体下肢的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通过四肢的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的一长一短,即减少摩擦又达到多角度灵活摆动,从而实现更多的表现姿态,并通过两个竹节人擂台对垒争霸,提高竹节人玩具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竹节英雄擂台争霸玩具,包括竹节人,所述竹节人由九个竹节组成,即一个身体竹节、八个四肢竹节和两个连接绳构成,竹节人四肢模仿人体四肢,每个四肢由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组成,在每个近肢竹节、远肢竹节和身体竹节中设置有穿绳孔,通过两个连接绳将身体竹节、四个近肢竹节和四个远肢竹节穿装连接在一起成为人体形状,还包括擂台,所述四肢中远离身体竹节的远肢竹节长度大于近肢竹节,所述擂台表面设置有两条并排的缝隙,两个连接绳下端分别穿过两条缝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近肢竹节长度与远肢竹节长度的长度比例为1∶2-3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中穿绳孔为锥形孔,所述远肢竹节为锥状,远肢竹节的大端为穿绳孔的大端孔,穿装一起成为人体形状的身体竹节、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中,作为上肢靠近身体竹节的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的一端穿绳孔内孔直径小于远离身体竹节的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另一端穿绳孔内孔直径;作为下肢靠近身体竹节的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的一端穿绳孔内孔直径大于远离身体竹节的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另一端穿绳孔内孔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的穿绳孔内大孔直径与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的穿绳孔内小孔直径比例为2∶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身体竹节由上身竹节和下身竹节构成,下身竹节为一个圆珠状,下身竹节上方圆弧面沿左右方向设置有一条形上身穿绳孔,下身竹节下方圆弧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肢穿绳孔,所述上身竹节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肢穿绳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头部竹节和斗笠,所述头部竹节设置并固定在上身竹节的上面上,所述斗笠固定在头部竹节顶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滑片和操作拉手,两个支撑滑片分别设置在两个下肢的远肢竹节下方,两个操作拉手设置在所对应支撑滑片下方,并且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绳下端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支腿,所述擂台下面设置有四个支腿卡座,四个支腿上端分别插装在相对应的支腿卡座中。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擂台穿绳孔,所述擂台穿绳孔设置在擂台表面并排的缝隙两端,擂台穿绳孔与缝隙相连通,两个连接绳下端的操作拉手通过擂台穿绳孔穿过到擂台下方,两个连接绳进入到缝隙中,通过拉紧操作拉手竹节人站立在两个位于擂台表面上的支撑滑片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竹节英雄擂台争霸玩具,通过本技术方案,在身体竹节部位增加了下身竹节以圆珠体模拟人体腰部结构联接人体下肢的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通过四肢的近肢竹节和远肢竹节的一长一短,即减少摩擦又达到多角度灵活摆动,从而实现更多更加丰富的表现姿势,玩具游戏可实现单一角色表演,也可以实现多角色对抗的擂台对垒争霸,在对玩具组装时,可提高儿童的自己动手能力,在游戏表演对垒中,有效提高了竹节人玩具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竹节人的整体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擂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擂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连接绳、2近肢竹节、3远肢竹节、4穿绳孔、5擂台、6缝隙、7上身竹节、8下身竹节、9上身穿绳孔、10下肢穿绳孔、11上肢穿绳孔、12头部竹节、13斗笠、14支撑滑片、15操作拉手、16支腿、17支腿卡座、18擂台穿绳孔、19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竹节英雄擂台争霸玩具,包括竹节人,所述竹节人由九个竹节组成,即一个身体竹节、八个四肢竹节和两个连接绳1构成,竹节人四肢模仿人体四肢,每个四肢由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组成,在每个近肢竹节2、远肢竹节3和身体竹节中设置有穿绳孔4,通过两个连接绳1将身体竹节、四个近肢竹节2和四个远肢竹节3穿装连接在一起成为人体形状,还包括擂台5,所述四肢中远离身体竹节的远肢竹节3长度大于近肢竹节2,所述擂台5表面设置有两条并排的缝隙6,两个连接绳1下端分别穿过两条缝隙6。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近肢竹节2长度与远肢竹节3长度的长度比例为1∶2-2.5。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中穿绳孔4为锥形孔,所述远肢竹节3为锥状,远肢竹节3的大端为穿绳孔4的大端孔,穿装一起成为人体形状的身体竹节、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中,作为上肢靠近身体竹节的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的一端穿绳孔4内孔直径小于远离身体竹节的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另一端穿绳孔4内孔直径;作为下肢靠近身体竹节的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的一端穿绳孔4内孔直径大于远离身体竹节的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另一端穿绳孔4内孔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的穿绳孔4内大孔直径与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的穿绳孔4内小孔直径比例为2∶1。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身体竹节由上身竹节7和下身竹节8构成,下身竹节8为一个圆珠状,下身竹节8上方圆弧面沿左右方向设置有一条形上身穿绳孔9,下身竹节8下方圆弧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肢穿绳孔10,所述上身竹节7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肢穿绳孔11。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头部竹节12和斗笠13,所述头部竹节12设置并固定在上身竹节7的上面上,所述斗笠13固定在头部竹节12顶部。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支撑滑片14和操作拉手15,两个支撑滑片14分别设置在两个下肢的远肢竹节3下方,两个操作拉手15设置在所对应支撑滑片14下方,并且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绳1下端上。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支腿16,所述擂台5下面设置有四个支腿卡座17,四个支腿16上端分别插装在相对应的支腿卡座17中。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擂台穿绳孔18,所述擂台穿绳孔18设置在擂台5表面并排的缝隙6两端,擂台穿绳孔18与缝隙6相连通,两个连接绳1下端的操作拉手15通过擂台穿绳孔18穿过到擂台5下方,两个连接绳1进入到缝隙6中,通过拉紧操作拉手15竹节人站立在两个位于擂台5表面上的支撑滑片14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可以根据个人习惯,一个连接绳1将右手竹节和左腿竹节相连,另一个连接绳1将左手竹节和右腿竹节相连,也可以同顺边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本技术方案,增加竹节人腰部的活动范围,使竹节人的上身竹节7可以向前后左右周围任意方向倾斜,通过穿绳孔4孔径的一端扩大和下身竹节8的上肢穿绳孔11的条形变化大大增大了竹节人的动作范围,有效的提高了竹节人玩具的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配制的兵器19固定在连接绳1上端,将竹节人四肢按近肢竹节2和远肢竹节3比例配制,通过多次不同配制的试作,以本实施例中的数据进行配制,使竹节人下肢比较稳定,能够较好的支持上身竹节7的各种变化,同时,以此能较好的配制兵器19,并且使兵器19与竹节人的上肢更好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支撑滑片14和操作拉手15,从而扩大了竹节人底部与擂台5接触面,使竹节人在擂台5上可以平稳滑行,支撑滑片14底部中间为中空有效减少与擂台5表面接触,摩擦力大大减少,同时又能使竹节人可以更灵活的在擂台5台面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在擂台5上穿装两个竹节人,由两个人分别操作各自对应的竹节人进行擂台5比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