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胸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5594发布日期:2021-05-11 14:57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胸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下胸健身器。



背景技术:

目前,健身房内锻炼各种部位的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但对于锻炼胸肌的设备却非常稀少,哑铃卧推是锻炼上中下胸最经典的动作,是一种自由器械进行的卧推,对手臂力量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这一动作难度比较大,对初级健身者不够友好,尤其是锻炼下胸的下斜哑铃卧推,一旦动作没有做正确,就非常容易伤到肩膀,另一方面,在做哑铃卧推动作的过程中,需要卧躺,由于设备简陋,很多时候只能在垫子或者其他一些简陋的装备上仰卧再进行下胸的锻炼,而垫子等装备一般没有固定,进行动作施展时很可能会移动,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该动作的难度,导致受伤的几率也大了很多。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降低受伤风险的下胸健身器,不仅可以固定在某个地方进行锻炼,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杠铃的重量,锻炼的动作也可以设计好,由此来克服目前锻炼下胸的这些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通过下斜哑铃卧推动作锻炼下胸时容易受伤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固定在某个地方,并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杠铃重量,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固定锻炼动作,来降低受伤风险的下胸健身器。

一种下胸健身器,包括有软垫、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软垫底部左侧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右侧设有转动机构。

进一步的是,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一固定杆、吸盘、第一t形支撑杆、第二t形支撑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软垫底部左侧设有第二t形支撑杆,第二t形支撑杆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下部内侧与第二t形支撑杆底部均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二t形支撑杆右侧连接有第一t形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底端和第一t形支撑杆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吸盘,第二t形支撑杆底部右侧与第一t形支撑杆左侧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杆,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下部右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杆。

进一步的是,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手把、直角弯头杆、第二支撑杆、杠铃盘、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第一支撑杆右侧上部和第一t形支撑杆右侧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直角弯头杆,直角弯头杆下部外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固定扣、杠铃盘和第二固定扣,左侧的直角弯头杆上部右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手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固定脚部机构,右侧的直角弯头杆上设有固定脚部机构,固定脚部机构包括有第二手把和挡脚杆,右侧的直角弯头杆上部前后两侧转动式对称设有第二手把,右侧的直角弯头杆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挡脚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t形支撑杆的三角形稳定结构以及吸盘的吸附力作用,使得锻炼过程中软垫或者设备不会任意移动;

2、借助直角弯头杆可以限定锻炼时的手部动作,使得动作尽量做到规范到位,以此来降低锻炼时受伤的几率;

3、通过旋转第二固定扣可以将杠铃盘进行安装和取下,进而达到更换杠铃盘的目的,如此人们便可以根据自身的健身需求合理调整杠铃盘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垫、第一手把和杠铃盘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t形支撑杆和第二t形支撑杆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杆和第一固定杆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手把、直角弯头杆和杠铃盘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手把和挡脚杆等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软垫,2:支撑机构,21:第一支撑杆,23:第一固定杆,24:吸盘,25:第一t形支撑杆,26:第二t形支撑杆,27:第二固定杆,28:第三固定杆,3:转动机构,31:第一手把,32:直角弯头杆,33:第二支撑杆,34:杠铃盘,35:第一固定扣,36:第二固定扣,4:固定脚部机构,41:第二手把,42:挡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下胸健身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软垫1、支撑机构2和转动机构3,软垫1底部左侧设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右侧设有转动机构3。

当人们需要进行下胸锻炼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摆放在一个平缓宽敞的位置上,之后头部朝软垫1左方,仰卧在软垫1上,之后用手握住转动机构3进行锻炼,当停止锻炼时,先松开转动机构3,再从软垫1上下来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6所示,支撑机构2包括有第一支撑杆21、第一固定杆23、吸盘24、第一t形支撑杆25、第二t形支撑杆26、第二固定杆27和第三固定杆28,软垫1底部左侧设有第二t形支撑杆26,第二t形支撑杆26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杆21,第一支撑杆21下部内侧与第二t形支撑杆26底部均设有第一固定杆23,第二t形支撑杆26右侧连接有第一t形支撑杆25,第一支撑杆21底端和第一t形支撑杆25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吸盘24,第二t形支撑杆26底部右侧与第一t形支撑杆25左侧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7,左侧的第一支撑杆21下部右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杆28。

本实用新型由第一支撑杆21、第一t形支撑杆25和第二t形支撑杆26进行支撑,由第一固定杆23和第二固定杆27构成坚固的三角形结构,同时吸盘24可以吸附住地面,使得在锻炼时设备不容易移动。

转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手把31、直角弯头杆32、第二支撑杆33、杠铃盘34、第一固定扣35和第二固定扣36,第一支撑杆21右侧上部和第一t形支撑杆25右侧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直角弯头杆32,直角弯头杆32下部外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3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固定扣35、杠铃盘34和第二固定扣36,左侧的直角弯头杆32上部右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手把31。

准备做胸部锻炼的动作时,先顺手握住第一手把31,即手的虎口朝着头部方向,之后手臂用力向内拉动第一手把31,进而带动直角弯头杆32向外转动,此时第二支撑杆33也向外运动,使得杠铃盘34也向外移动,当手臂慢慢放松力量时,因重力影响,直角弯头杆32缓慢向内转动,进而带动杠铃盘34和第二支撑杆33缓慢向内运动,第一手把31带动手臂向外运动,直至第三固定杆28卡住第二支撑杆33,只需重复上述动作即可进行胸部锻炼,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取下第二固定扣36对杠铃盘34进行替换,借助第一固定扣35和第二固定扣36对杠铃盘34进行固定。

还包括有固定脚部机构4,右侧的直角弯头杆32上设有固定脚部机构4,固定脚部机构4包括有第二手把41和挡脚杆42,右侧的直角弯头杆32上部前后两侧转动式对称设有第二手把41,右侧的直角弯头杆32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挡脚杆42。

当人们想要锻炼手部的肌肉时,可以坐在软垫1的右部,首先反手握住第二手把41,并将双脚放置在挡脚杆42左侧,再向上拉动第二手把41,进而带动直角弯头杆32向上转动,使得第二支撑杆33也向上运动,第二支撑杆33再带动杠铃盘34向上运动,当手臂放松力量时,因重力影响,杠铃盘34、直角弯头杆32和第二支撑杆33慢慢复位,挡脚杆42能够保护住人的膝盖部分使其不被杠铃盘34磕伤,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达到锻炼手臂肌肉的目的。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