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5597发布日期:2021-05-11 14:5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



背景技术:

仰卧板可使健身者做俯身挺背,训练下背部肌群(三角肌、大圆肌、阔背肌...等等),强化背部力量,对上班族而言,可减少因为长时间座立,而产生腰酸背痛、弯腰驼背的情形发生,仰卧抬腿,以腰部做支撑,针对上腹部、大腿、臂部等肌肉群做运动,同时也可通过上面设置的结构进行俯卧撑等训练,使用方式较多,具有多功能的效果。

虽然目前所使用的仰卧板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弧形,其弧形的设计能够紧密的贴合人们的腰部,对腰部进行保护,然而由于每个人臀部、背部与腰部之间所形成的弧形并不相同,所需要的贴合部位自然也不相同,传统的仰卧板不能进行很好的适应。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调节腰部贴合高度、且使用效果较好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包括:安装板;两个衔接槽,两个所述衔接槽分别开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第一衔接杆,所述第一衔接杆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衔接槽内,所述第一衔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板外;第二衔接杆,所述第二衔接杆设置在另一个所述衔接槽内,所述第二衔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衔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板外;四个第一螺栓,四个所述第一螺栓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四个所述第一螺栓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衔接槽及两个所述衔接槽内的所述第一衔接杆和所述第二衔接杆;;腿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衔接杆的顶部;背部支撑板,所述背部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衔接杆的顶部;腰部支撑板,所述腰部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衔接杆和所述第二衔接杆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块、第二铰接杆、两个脚蹬和两个支脚,所述第一铰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衔接杆的底部,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块上,所述第二铰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衔接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铰接杆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块上,两个所述脚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两侧,两个所述脚蹬均位于所述腿部支撑板的斜上方,两个所述支脚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铰接杆和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两个定位杆和螺杆,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腰部支撑板的底部,两个所述定位杆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两个所述定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所述安装板外,两个所述定位杆的顶端均和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螺纹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螺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所述安装板外,所述螺杆的顶端和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位于两个所述定位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呈弧形,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螺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块和所述第二铰接块上均设有第二螺栓,两个所述第二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杆和所述第二铰接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腿部支撑板、背部支撑板和腰部支撑板的顶部均为弧形。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本装置通过第一螺栓的安装方式便于拆除,在适应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运动的同时具有调节腰部支撑板的功能,能够更加良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腰部,对腰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装板;2、衔接槽;3、第一衔接杆;4、第二衔接杆;5、第一螺栓;6、腿部支撑板;7、背部支撑板;8、腰部支撑板;9、第一铰接块;10、第一铰接杆;11、第二铰接块;12、第二铰接杆;13、脚蹬;14、支脚;15、固定板;16、定位杆;1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包括:安装板1;两个衔接槽2,两个所述衔接槽2分别开设在所述安装板1的两侧;第一衔接杆3,所述第一衔接杆3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衔接槽2内,所述第一衔接杆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板1外;第二衔接杆4,所述第二衔接杆4设置在另一个所述衔接槽2内,所述第二衔接杆4远离所述第一衔接杆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板1外;四个第一螺栓5,四个所述第一螺栓5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四个所述第一螺栓5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衔接槽2,四个所述第一螺栓5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衔接杆3和第二衔接杆4;腿部支撑板6,所述腿部支撑板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衔接杆3的顶部;背部支撑板7,所述背部支撑板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衔接杆4的顶部;腰部支撑板8,所述腰部支撑板8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的上方;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衔接杆3和所述第二衔接杆4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块9、第一铰接杆10、第二铰接块11、第二铰接杆12、两个脚蹬13和两个支脚14,所述第一铰接块9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衔接杆4的底部,所述第一铰接杆10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块9上,所述第二铰接块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衔接杆3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铰接杆12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块11上,两个所述脚蹬1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铰接杆12的两侧,两个所述脚蹬13均位于所述腿部支撑板6的斜上方,两个所述支脚14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铰接杆10和所述第二铰接杆12的底端。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15、两个定位杆16和螺杆17,所述固定板15固定安装在所述腰部支撑板8的底部,两个所述定位杆16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上,两个所述定位杆16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所述安装板1外,两个所述定位杆16的顶端均和所述固定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7螺纹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螺杆17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所述安装板1外,所述螺杆17的顶端和所述固定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7位于两个所述定位杆16之间。

所述固定板15呈弧形,所述固定板15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螺杆17上。

所述第一铰接块9和所述第二铰接块11上均设有第二螺栓,两个所述第二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杆10和所述第二铰接杆12相连接。

所述腿部支撑板6、背部支撑板7和腰部支撑板8的顶部均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使用时人们只需要躺在本装置的顶部,使腿部对应腿部支撑板6、背部对应背部支撑板7、腰部对应腰部支撑板8即可,使脚钩在两个脚蹬13上即可做仰卧起坐运动,当需要调节腰部支撑板8的支撑高度时,首先转动螺杆17,螺杆17转动时在两个定位杆16的定位作用下使固定板15上升远离安装板1并使腰部支撑板8在腿部支撑板6和背部支撑板7之间隆起,使其更加适应使用者自身的腰部位置,对腰部进行保护,当需要调节低是只需反转螺杆17即可,当需要调节本装置的倾斜角度,只需拧下第一铰接块9和第二铰接块11上的第二螺栓,使第一铰接杆10与第一铰接块9发生角度偏转并使第二铰接杆12与第二铰接块11发生偏转即可,之后重新锁紧第二螺栓即可完成固定,拆除时只需取下四个第一螺栓5,即可使第一衔接杆3和第二衔接杆4脱离安装板1完成拆除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腹用多功能仰卧板,本装置通过第一螺栓5的安装方式便于拆除,在适应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运动的同时具有调节腰部支撑板8的功能,能够更加良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腰部,对腰部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