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电动卧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7938发布日期:2021-03-23 11:0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残疾人电动卧推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残疾人电动卧推床。



背景技术:

卧推床是一种用于残疾人进行举重比赛、训练的体育器材,运动员躺在床板上,通过臂力将放置在床板上方的杠铃举起,传统的卧推床在使用时,根据运动员身形,臂长的不同,需要对放置杠铃的伸缩臂进行调节,以往在进行调节时,都是手动进行,通过将伸缩臂伸出并使用定位销进行位置固定,这种调节方式十分笨重,且存在调节误差,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残疾人电动卧推床,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残疾人电动卧推床,包括床架与设置在所述床架头部一侧的升降防护机构,杠铃放置在所述升降防护机构上;

所述升降防护机构包括机架与盖合在所述机架外侧的机壳,机架的两侧设置有丝杠升降机,所述丝杠升降机的丝杠竖直向上设置,丝杠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螺母座,两侧丝杠升降机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机架在对应丝杠升降机的位置设置有中空的第一立柱,所述丝杠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内,第一立柱内设置有第一伸缩臂,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下端与所述螺母座固定连接且第一伸缩臂下端设置有与丝杠相适配的避让孔,第一伸缩臂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挡板,杠铃放置在两侧挡板之间的间隙处。

进一步,两侧所述丝杠升降机的蜗杆朝向相反,所述机架在两丝杠升降机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蜗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同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转动轴杆的一端向外侧延伸,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轴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横置架,所述横置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轴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轴杆的一端向机架的外侧延伸且该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旋转把手。

进一步,所述第一伸缩臂上设置有用以标注高度的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抵紧杆,所述第一抵紧杆的端部穿过第一立柱并抵靠在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机壳外在靠近所述床架的一侧设置有中空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内设置有第二伸缩臂,所述第二伸缩臂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两端设置有挡沿。

进一步,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抵紧杆,所述第二伸缩臂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第二抵紧杆的端部抵紧在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以控制电机启动的控制按钮。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与两侧丝杠升降机彼此配合,电机转动驱动着丝杠升降机工作,进而使得丝杠升降机上的螺母座上下移动,从而控制第一伸缩臂上下移动,以满足不同运动员的使用需求,电动调节高度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且减小升降误差,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防护机构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防护机构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防护机构去掉机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丝杠升降机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残疾人电动卧推床,包括床架1与设置在床架1头部一侧的升降防护机构,杠铃2放置在升降防护机构上;

升降防护机构包括机架3与盖合在机架3外侧的机壳4,机架3的两侧设置有丝杠升降机5,丝杠升降机5的丝杠5a竖直向上设置,丝杠5a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螺母座5b,两侧丝杠升降机5通过电机8驱动转动,机架3在对应丝杠升降机5的位置设置有中空的第一立柱6,丝杠5a位于第一立柱6内,第一立柱6内设置有第一伸缩臂7,第一伸缩臂7的下端与螺母座5b固定连接且第一伸缩臂7下端设置有与丝杠5a相适配的避让孔7b,避让孔7b呈长条形,丝杠5a在避让孔7b内上下移动,第一伸缩臂7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挡板7a,杠铃2放置在两侧挡板7a之间的间隙处,挡板7a用以放置杠铃2掉落。

丝杠升降机5包括在其壳体内部配合转动的涡轮5d与蜗杆5c,蜗杆5c的端部向壳体外侧延伸,丝杠5a安装在涡轮5d中心处的安装孔中,螺母座5b螺接在丝杠5a上,当转动蜗杆5c时,其会带动涡轮5d转动,此时丝杠5a做旋转运动,丝杠5a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而丝杠5a转动时,螺母座5b会在丝杠5a上做周向运动,即沿着丝杠5a上下运动。

两侧丝杠升降机5的蜗杆5c朝向相反,机架3在两丝杠升降机5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架3a,安装架3a上设置有转动轴杆9,转动轴杆9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0,蜗杆5c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11,同一侧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之间通过链条12连接,转动轴杆9的一端向外侧延伸,电机8的驱动端与转动轴杆9连接。

机架3上还设置有横置架13,横置架13上设置有转轴14,转动轴杆9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齿轮15,转轴14上设置有第四齿轮16,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通过链条12连接,轴杆14的一端向机架3的外侧延伸且该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旋转把手17。

第一伸缩臂7上设置有用以标注高度的刻度线7c,刻度线7c用以将快速将第一伸缩臂7与杠铃2送至运动员舒服的推举位置。

第一立柱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抵紧杆6a,第一抵紧杆6a的端部穿过第一立柱6并抵靠在第一伸缩臂7的侧壁上,第一抵紧杆6a用以对第一伸缩臂7做进一步的加固工作,使其更加牢靠。

机壳4外在靠近床架1的一侧设置有中空的第二立柱18,第二立柱18内设置有第二伸缩臂19,第二伸缩臂19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20,支撑台20的两端设置有挡沿20a,挡沿20a用以防止杠铃2掉落。

第二立柱18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抵紧杆21,第二伸缩臂19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孔19a,第二抵紧杆21的端部抵紧在定位孔19a内。

第二伸缩臂19顶部的支撑台20调节至高于人平躺时的高度,即支撑台20位于平躺人体的上方位置,并且支撑台20最高不超过第一伸缩臂7顶端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第二伸缩臂19的位置在选定后不用进行调节,当遇到特殊身材的运动员使用时,可以通过松动第二抵紧杆21对第二伸缩臂19的位置进行调整。

第一立柱6与第二立柱18通过连接柱22连接在一起。

机壳4上设置有用以控制电机8启动的控制按钮23。

机架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比赛或训练前,先对第一伸缩臂7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控制按钮23控制电机8启动,电机8转动驱动着转动轴杆9转动,转动轴杆9两端的第一齿轮10随之转动并通过链条12拉动着第二齿轮11转动,随之丝杠升降机5开始工作,其蜗杆5c带动涡轮5d转动,进而驱使着螺母座5b在丝杠5a上移动,当位置移动到位后,松动控制按钮23,电机8停止工作,将杠铃的两端放置在两第一伸缩臂7的顶部,然后选定第二伸缩臂19的位置并进行固定,运动员平躺在床架1上,头部朝向升降防护机构一侧,然后平躺着用手向上推举杠铃2,推举完成后,将杠铃2放回至第一伸缩臂7上,第二伸缩臂19主要对运动员起到保护作用,当运动员推举起杠铃后,出现滑落脱手或杠铃过重无法完全举起时,掉落的杠铃2的两端直接掉落至支撑台20上,由于支撑台20的高度超过运动员平躺时的身体高度,所以即使发生意外,杠铃也不会直接砸到运动员,而是被支撑台20接住,从而更好的保护运动员;

当卧推床在使用时,电机8出现故障时,为了不影响比赛或训练的正常进行,工作人员可以将旋转把手17安装在轴杆14的端部,然后通过转动轴杆14带动第四齿轮16转动,第四齿轮16通过链条12继续带动转动轴杆9转动,进而使得丝杠升降机5可以正常工作并顺利完成调节工作,操作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