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趣味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8313发布日期:2021-10-24 05:3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趣味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棋,具体是一种改进的趣味棋。


背景技术:

2.五子棋是一种常见的益智游戏。传统的五子棋包括棋盘和棋子,棋盘上具有矩阵排列的落子点(有些是采用刻画经线纬线的形式,经纬线交叉点即为落子点;还有些是在棋盘表面设置矩阵分布的棋子凹槽,该凹槽即为落子点)。
3.趣味棋作为升级版的一种五子棋,其棋盘局部可以进行旋转,通过旋转部分棋盘,改变棋子的连线,增加了该游戏的娱乐性。如专利号为201720514521.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五子棋座,该棋座的矩形棋盘四个角的矩形区域可以向外拉出,然后再旋转。受到形状限制,需要旋转时首先要将旋转区域拉出再进行旋转,操作不便,棋子也容易滑落。专利号为201820710346.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棋盘,该棋盘也是将四个角的区域设置成可旋转部分。上述的五子棋盘,受到棋子以及相邻棋子距离的影响,旋转区域只能设置在四角位置。这样的棋盘整体较小,而旋转区域再整体棋盘中所占比例又过大,实际使用经常出现布满棋子还不能确定输赢的情况。同时,旋转区域置在四角位置,对整个棋局的影响较小,趣味性受限。
4.现有的趣味棋的棋盘和棋子是分开设置的。对于这种传统方式,首先,不利于携带;其次,棋子容易丢失;第三,棋子容易滑动,出现位置偏差。专利号为201820140335.7 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围棋盘,该围棋盘内设置有支撑板和围棋子,围棋子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轴,支撑板上设有安装孔,旋转轴置于安装孔内,围棋子可以以旋转轴为中心转动。该围棋子为高度大于半径的球缺体,围棋子的表面包括平面部分和圆弧面部分,圆弧面部分分割成白棋部和黑棋部。处于第一旋转状态的围棋子,平面部分平行于棋盘;第二旋转状态的围棋子,围棋子的白棋部位于活动孔外;第三旋转状态的围棋子,围棋子的黑棋部位于活动孔外。在使用中,使用者通过手动拨动围棋子转动完成下棋。可以看出,该结构围棋子通过转轴转动,每个围棋子都是单独设置转轴及支撑块,对于整个棋盘来说结构复杂,重量加重。同时,如果一个围棋子的转轴发生断裂或故障,则损坏整个围棋。并且,处于第一旋转状态的围棋子,其平面部分平行于棋盘,围棋子的转动是利用手指与围棋子之间的摩擦力推动的,这种平行棋盘的平面设计显然对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趣味棋。
6.本实用新型包括棋盘和棋子。
7.所述的棋盘包括面板和底座,面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面板包括固定板和至少一个转动板,固定板局部开有圆孔,圆形转动板嵌入该圆孔;固定板和转动板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构成完整的棋盘面;所述的转动板与固定板活动配合,能够相对固定板在同一平面转动。固定板开有多个棋子孔,一个转动板上开有四个棋子孔;通过转动转动板,完整
的棋盘面上所有的棋子孔可以呈矩阵排列。所述的底座对应每个棋子孔位置设置有棋子槽,棋子设置在棋子槽内;所述的棋子槽为弧面槽,内表面与其相接触的棋子的表面相吻合,棋子的顶部露出所述的棋子孔;棋子能够在棋子槽内滚动。
8.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板底面中心设有转轴,底座对应转轴位置设置有转轴座,转轴与转轴座活动配合,能够相对转动。
9.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板为一个,布置在面板中心位置。
10.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板为多个,在面板上均匀布置。
11.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和侧边框,底板与侧边框围合成顶面开放的盒体,面板设置在该盒体上。
12.进一步,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棋子座,棋子座设置有棋子槽。
13.更进一步,所述的棋子座为一个,所有的棋子槽设置在同一个棋子座上;或者,所述的棋子座为多个,每个棋子座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棋子槽,多个棋子座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组合。
14.更进一步,每个转动板下方设置有一个棋子座,该棋子座上设置有四个棋子槽。
15.再进一步,所述的棋子座采用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或弹性发泡材料。
16.进一步,所述的棋子为球形,对应的,所述的棋子孔为圆形。
17.或者,所述的棋子具有一条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中心轴线:
18.条件1,棋子整体形状以该中心轴线对称;
19.条件2,棋子垂直于该中心轴线的所有截面为圆形。
20.所述的棋子表面均匀分为三部分,分别为颜色i部、颜色ⅱ部、颜色ⅲ部,三部分以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其中颜色i部的颜色与面板的颜色基本相同。
21.更进一步,所述的棋子为椭球体,即短径的中心轴截面为圆形、长径的中心轴截面为椭圆形;或者,所述的棋子为橄榄形、酒桶形或鼓形;所述的棋子孔为椭圆形。
2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和转动板形成完整面板,棋盘棋子组合设计,整体性强,使用方便;每个转动板设置四个棋子位置,转动后棋子位置发生变化,增加了趣味性。棋子采用的是椭球形、橄榄形、酒桶形或鼓形,在棋子槽的限位下只能沿一个圆周方向前后转动,避免采用转轴及转轴支撑部件,结构大大简化,稳固性更高。棋子座采用弹性材料,使用手感更好,转动结束后,在弹性材料作用下,棋子卡在棋子孔,避免发生位置偏差。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棋盘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
26.图4为图2的b

b剖视图;
27.图5为实施例中棋子的形状示意图;
28.图6为棋子的表面正视图;
29.图7为棋子的表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如图1所示,一种趣味棋,包括棋盘1和棋子2。棋盘1包括面板11和底座12,面板11固定安装在底座12上。
31.如图2所示,面板11包括固定板111和转动板112。固定板111局部开有圆孔,圆形转动板112嵌入该圆孔,固定板111和转动板112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构成完整的棋盘面。转动板112与固定板111活动配合,能够相对固定板111转动。固定板111开有多个棋子孔113,一个转动板112上开有四个棋子孔113;转动板112在四个特定转动位置时,完整的棋盘面的棋子孔113为矩阵排列。本实施例中,棋子孔采用10
×
10矩阵排列。转动板底面中心设有转轴(图中未画出),底座对应转轴位置设置有转轴座,转轴与转轴座活动配合,能够相对转动。转动板11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一个转动板布置在面板的中心位置,另有四个转动板在面板上均匀布置,如图1和图2。
32.如图3和4所示,底座12包括底板122和侧边框123,底板122与侧边框123围合成顶面开放的盒体,面板11设置在盒体上。底板122与侧边框123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别成型,再将侧边框123固定连接在底板122的四边。
33.盒体内设置有棋子座13,棋子座13设置有棋子槽121,棋子槽121为弧面槽,每个棋子孔113对应一个棋子槽121。棋子座13可以为一体的,即所有的棋子槽121设置在同一个棋子座13上;也可以是分体的,即一个棋子座13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棋子槽121,再将多个棋子座在同一平面上组合。棋子座13可以为硬性材料或弹性材料,为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采用弹性材料,如橡胶或弹性发泡材料,具体如eva橡塑发泡材料、聚氨酯(pu)泡沫、聚苯乙烯(ps)泡沫、聚烯烃泡沫、聚氯乙烯(pvc)泡沫、酚醛泡沫、环氧化物树脂泡沫等热塑性和热固性泡沫塑料,丁腈橡胶泡沫、热塑性弹性体泡沫等天然高分子发泡材料。
34.如图5所示,棋子2为椭球形(图中a)、橄榄形(图中b)、酒桶形(图中c)或鼓形(图中d)。以上各种形状均是具有一条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中心轴线:棋子整体形状以该中心轴线对称;棋子垂直于该中心轴线的所有截面为圆形。本实施例棋子2采用椭球体,即短径的中心轴截面为圆形、长径的中心轴截面为椭圆形。
35.棋子2设置在棋子槽121内,棋子槽121内表面与其相接触的棋子的表面相吻合,棋子的顶部露出棋子孔113,棋子2能够在棋子槽121内滚动。本实施例中,棋子槽121的形状为椭球体的球冠形,棋子槽121的垂直于面板平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对称截面中,一个对称截面为正圆的圆缺形,另一个对称截面为椭圆的圆缺形,如图3和4。对应的,棋子孔113的平行于面板平面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如图2。
36.棋子2也可以为球形,对应的,棋子孔113为圆形(图中未画出)。
37.如图6、7所示,棋子2表面均匀分割成三部分,分别为颜色i部21、颜色ⅱ部22、颜色ⅲ部23,三部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本实施例中颜色i部21的颜色与棋盘面板13的颜色基本相同,颜色ⅱ部22和颜色ⅲ部23的颜色分别其他两种。
38.由于棋子2采用的是椭球体(或橄榄形、酒桶形、鼓形),同时棋子槽121内表面与其相接触的棋子的表面相吻合,因此棋子2在棋子槽121的限位下只能沿一个圆周方向前后转动,如图2的双向箭头所示,图5中虚线即为转动时的轴线。这样,虽然没有转轴,通过棋子槽的支撑和限位,棋子同样可以在一个圆周上转动。没有了转轴及转轴支撑部件,结构简化,稳固性更高。
39.如果棋子2采用球形,则棋子可以沿各个方向滚动,需要人为地控制滚动位置,使露出棋子孔113的部分为单一颜色。
40.在初始状态下,所有棋子的颜色i部21朝上,露出棋子孔113。游戏时,双方分别利用手指的摩擦转动棋子2,使颜色ⅱ部22或颜色ⅲ部23朝上,露出棋子孔113,如同落子。转动时,手指轻轻下压,向前或向后搓动,提高了使用手感。转动结束后,在弹性材料作用下,棋子略微上弹,卡在棋子孔113,避免发生位置偏差。在有效过程中,根据制定的规则,可以转动转动板90
°
或180
°
,改变已有的棋子布局,更具趣味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