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玩具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5332发布日期:2021-05-25 12:4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玩具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玩具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玩具的种类主要有:形象玩具、技术玩具、拼合和装配玩具、建筑和结构玩具、体育活动玩具、音乐发声玩具、劳动活动玩具、装饰性玩具和自制玩具等。对玩具的一般教育要求是:有利于促进幼儿体、德、智、美的全面发展;符合儿童年龄特征,能满足其好奇心、好动和探索活动的愿望,造型优美。

而对于一些具有弹射功能的玩具,常采用弹簧作为发生动力,其玩具结构体积较大,结构相对固定,很容易被儿童摔坏,安全性差,同时固定结构设计,不方便拆卸运输携带,趣味性差,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玩具发射装置,解决了传统儿童玩具固定结构带来的拆卸不便运输不便,趣味性差以及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玩具发射装置,包括

发射部,所述发射部的内部下端开设有盲孔;

底座,所述底座的四周环设有多个卡槽;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卡槽相适配,多个所述支撑部环设在所述底座的下端;

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连通有导管;

导气桶,所述导气桶活动穿设于所述底座的中心,所述导气桶的下端与所述导管的一端套接,所述导气桶的上端穿设于所述盲孔内部;

导气组件,所述导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导气桶的内部,用于对所述气囊中运输的气体在所述导气桶的内部汇集。

优选的,所述导气组件包括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二隔离部设置于第一隔离部的上端,且所述第一隔离部与第二隔离部之间位于所述导气桶的内部形成有空腔;

所述第二隔离部包括第二隔离圈、密封杆、插杆、扭簧和调节环,所述第二隔离圈四周与所述导气桶的内壁契合,并密封所述导气桶,所述第二隔离圈的内部贯穿有转动槽,所述密封杆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所述密封杆的中心轴向贯穿有连通孔,所述密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隔离圈延伸至所述导气桶的外部连接有所述调节环,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插杆的外部,且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到导气桶的外侧连接和所述调节环的侧面连接;

所述第一隔离部包括第一隔离圈、活塞板、衔接杆、衔接片和弹簧,所述第一隔离圈的内部中心开设有贯通槽,所述活塞板容置于所述贯通槽的内部,并密封所述贯通槽,所述活塞板的下端中心连接有所述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下端贯穿所述贯通槽延伸至所述第一隔离圈的下端连接有所述衔接片,所述衔接片与所述第一隔离圈底部之间设有所述弹簧,所述衔接杆端部穿设于所述弹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管为塑料波纹管,所述导管的内径与所述导气桶的外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偏向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有角a,所述角a角度为70度-85度。

优选的,所述贯通槽形状为圆台结构,所述贯通槽的下端位于第一隔离圈的内部开设有衔接孔,所述衔接杆活动穿设于所述衔接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衔接杆的直径小于所述衔接孔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玩具发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儿童玩具发射装置,支撑部的上端与底座卡接设计、导气桶插设在底座中心设计、发射部下端套设在导气桶上端设计,从而使底座、支撑部和发射部三者之间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自由组合到一起,采用拼装结构,不容易损坏,结构更小更简单,更安全。

该儿童玩具发射装置,通过导管连接导气桶的下端,当发射部下端与导气桶上端连通时,因此在气囊压缩时,能够将气囊中的空气通过导管以及导气桶运输到发射部内部中,从而利用空气作为动力,将发射部从导气桶中发射出去,趣味性更高,且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无需弹簧作为动力源,更加安全,且有效缩小玩具体积,该玩具无需采用金属材质,使儿童玩耍玩具时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隔离部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导气桶结构剖切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隔离部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中:1、发射部;2、导气桶;21、限位圈;3、底座;31、卡槽;4、支撑部;41、第一插槽;42、第二插槽;43、延伸部;5、气囊;51、导管;6、第一隔离圈;61、活塞板;62、衔接片;63、衔接杆;64、弹簧;7、第二隔离圈;71、转动槽;72、密封杆;73、连通孔;74、调节环;75、插杆;76、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玩具发射装置,包括

发射部1,发射部1的内部下端开设有盲孔,盲孔的设置,方便发射部1通过盲孔插入到导气桶2中,从而连通发射部1和导气桶2,同时对发射部1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发射部1可以设计为火箭形状或者飞机形状,增强玩具趣味性;

底座3,底座3的四周环设有多个卡槽31,支撑部4,支撑部4的上端与卡槽31相适配,多个支撑部4环设在底座3的下端,支撑部4的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41和第二插槽42,第一插槽41和第二插槽42相互平行设置在支撑部4的两侧,利用第一插槽41和第二插槽42卡接在卡槽31的内壁两侧,将支撑部4的上端与底座3之间连接起来,方便支撑部4与底座3之间组合,支撑部4的下端偏向底座3的中心位置设有延伸部43,延伸部43与支撑部4之间形成有角a,角a角度为70度-85度。

进一步的,角a之间形成70度-85度角,利用延伸部43提高支撑部4对底座3的支撑平稳性;

进一步的,当第一插槽41和第二插槽42相互平行时,更方便支撑部4的上端与底座3内的卡槽31组合起来。

气囊5,气囊5的一端连通有导管51,导气桶2,导气桶2活动穿设于底座3的中心,导气桶2的下端与导管51的一端套接,导气桶2的上端穿设于盲孔内部,导气组件,导气组件设置于导气桶2的内部,用于对气囊5中运输的气体在导气桶2的内部汇集。

作为本实用第二实施例,参照图3、4和5,导气组件包括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第二隔离部设置于第一隔离部的上端,且第一隔离部与第二隔离部之间位于导气桶2的内部形成有空腔,空腔的设计,方便气囊5产生的气压能够单向通过第一隔离部进入到空腔的内部堆积,实现对空气内部气压的增强;

第二隔离部包括第二隔离圈7、密封杆72、插杆75、扭簧76和调节环74,第二隔离圈7四周与导气桶2的内壁契合,并密封导气桶2,第二隔离圈7的内部贯穿有转动槽71,密封杆72转动设置于转动槽71的内部,密封杆72的中心轴向贯穿有连通孔73,密封杆72的一端连接插杆75的一端,插杆75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隔离圈7延伸至导气桶2的外部连接有调节环74,扭簧76套设于插杆75的外部,且扭簧76的两端分别与到导气桶2的外侧连接和调节环74的侧面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增腔气囊5产生的气压强度,使发射部1发射更远,气体通过导管51以及第二隔离圈7进入到导气桶2内部的空腔中,当挤压气囊5时,气囊5中的气体穿过第一隔离圈6,气体通过衔接孔进入到贯通槽中,并挤压活塞板61,使活塞板61带动衔接片62挤压弹簧64,从而使弹簧64压缩,活塞板61与贯通槽之间形成缝隙,气体进入到空腔中,而当气囊5挤压到最小体积,即对导管51不输出气体时,在弹簧64弹性恢复作用下,活塞板61复位,并密封贯通槽,防止空腔中的气体泄漏,如此往复挤压气囊5,实现对导气桶2内部的空腔进行持续打气,增强空腔内部气压强度,当需要释放空气内部气压时,人员可以旋动调节环74,并通过插杆75带动密封杆72在转动槽71中旋动,并带动连通孔73与转动槽71之间连通,此时空腔中的气体通过连通孔73进入到发射部1内部,将发射部1弹起,实现对发射部1发射长度的调节,更具有趣味性;

第一隔离部包括第一隔离圈6、活塞板61、衔接杆63、衔接片62和弹簧64,第一隔离圈6的内部中心开设有贯通槽,活塞板61容置于贯通槽的内部,并密封贯通槽,活塞板61的下端中心连接有衔接杆63,衔接杆63的下端贯穿贯通槽延伸至第一隔离圈6的下端连接有衔接片62,衔接片62与第一隔离圈6底部之间设有弹簧64,衔接杆63端部穿设于弹簧64的内部。

参照图1,导管51为塑料波纹管,导管51的内径与导气桶2的外径相同,导管51可以直接套在导气桶2的下端,方便二者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二者连接稳定强度,可以外接卡箍将二者卡紧。

参照图2,支撑部4的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41和第二插槽42,第一插槽41和第二插槽42相互平行设置在支撑部4的两侧,支撑部4的下端偏向底座3的中心位置设有延伸部43,延伸部43与支撑部4之间形成有角a,角a角度为70度-85度,第一插槽411和第二插槽42平行设置,方便支撑部4上端与底座3内部的卡槽31卡紧,同时方便二者之间拆卸。

参照图4,贯通槽形状为圆台结构,贯通槽的下端位于第一隔离圈6的内部开设有衔接孔,衔接杆63活动穿设于衔接孔的内部,衔接孔设置,方便气体通过衔接孔进入到贯通槽中,同时贯通槽梯形设计,有利于活塞板61与贯通槽之间密封。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活塞板61对贯通槽的密封效果,可以在活塞板61的底部加设橡胶,从而可以提高二者密封性。

参照图4,衔接杆63的直径小于衔接孔的内径,方便气体通过衔接孔进入到贯通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人员使用时,可以通过挤压气囊5,使气囊5中的气体通过导管51以及导气桶2进入到发射部1内部的盲孔中,从而利用气囊5内部内部气压,将插接在导气桶2上端的发射部1挤压弹飞,趣味性极高,为了增腔气囊5产生的气压强度,使发射部1发射更远,人员可以采用本实用第二实施例中,当挤压气囊5时,气囊5中的气体穿过第一隔离圈6,气体通过衔接孔进入到贯通槽中,并挤压活塞板61,使活塞板61带动衔接片62挤压弹簧64,从而使弹簧64压缩,活塞板61与贯通槽之间形成缝隙,气体进入到空腔中,而当气囊5挤压到最小体积,即对导管51不输出气体时,在弹簧64弹性恢复作用下,活塞板61复位,并密封贯通槽,防止空腔中的气体泄漏,如此往复挤压气囊5,实现对导气桶2内部的空腔进行持续打气,增强空腔内部气压强度,当需要释放空气内部气压时,人员可以旋动调节环74,并通过插杆75带动密封杆72在转动槽71中旋动,并带动连通孔73与转动槽71之间连通,此时空腔中的气体通过连通孔73进入到发射部1内部,将发射部1弹起,有效增强了发射部1的发生气体气压强度,实现对发射部1发射长度的调节,更具有趣味性,更进一步,为了防止导气桶2在底座3中心的贯穿孔松动,从而在导气桶2的外部套设限位圈21,可以避免导气桶2与底座3松动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