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千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5208发布日期:2021-05-25 12:39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秋千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秋千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秋千是一种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来回摆动,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因其设备简单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到现代,秋千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形态,秋千连接结构成为了秋千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传统的秋千连接结构通常是将链条直接挂设在秋千的支撑杆上,或者是通过在链条上设置一个挂扣,然后再将挂扣连接在支撑杆上,但是通过链条直接挂设在支撑杆上容易滑动,使用时安全性不高,而挂扣一般是直接焊接在支撑杆上,在损坏时无法更换,需要秋千整体更换,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秋千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秋千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锁环以及锁扣,所述锁环的下端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延伸片,两延伸片上均设有一锁定孔,锁定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外套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锁扣套设在螺栓上,所述锁扣包括扣杆和扣钩,所述扣杆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锁定端,铰接端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在扣钩上,锁定端上设有锁槽,扣钩上对应设有锁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杆的外周转动设有用于限制锁定块脱离锁槽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一端设有与锁槽相适配的开口,旋转套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限制旋转套转动角度的定位槽,所述铰接轴的端部位于锁定槽内,转动旋转套开口与锁槽相对应实现锁定块脱离锁槽,所述旋转套与扣杆之间设有在旋转套转动后用于复位旋转套的复位扭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锁环套设在秋千的支撑杆上,秋千的挂绳或者铁链挂设在锁扣内,锁环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杆上,这样在锁环有损坏的时候,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方便实用,挂绳或者铁链需要从锁扣内取出时,转动旋转套,使得旋转套上的开口与锁槽对齐,此时向内按压扣杆,锁定块脱离锁槽,此时可以将挂绳或铁链取出,在挂绳或铁链取出后,松开扣杆,扣杆回位,且旋转套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回位,锁槽与开口错位,此时将锁定块锁在锁槽内,锁定块无法脱离锁槽,这样使得扣杆在无人转动旋转套时始终在锁槽内,使得锁扣更加安全,定位槽的设置可以限制旋转套的转动角度,防止其转动角度过大,旋转套未转动时,铰接轴与定位槽的一侧相抵触,旋转套转动时,铰接轴会与定位槽的另一侧相抵触,这样即可限制旋转套的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环与锁扣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8”字形设置,连接件上端套设在螺栓上,下端与锁扣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通过一个连接件连接锁环与锁扣,方便实用,连接更加方便,同时方便锁扣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有套环,所述套环卡设在扣钩靠近锁环的一端,所述连接件穿过套环实现锁环与锁扣的连接,所述套环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套环的设置使得螺栓与锁扣之间的磨损较少,使用寿命长,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能降低磨损,同时减少摩擦,减少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扭簧套设在扣杆的外周,所述旋转套上设有卡槽,所述的复位扭簧一端延伸至卡槽内,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扣杆上。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复位扭簧一端固定设置在扣杆上,另一端延伸至卡槽内,在旋转套转动时,复位扭簧卡槽内的一端会向扣杆一端挤压从而变形,在松开旋转套,复位扭簧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立即恢复带动旋转套回位,这样设置方便使用,无需手动复位旋转套。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扣钩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倾斜设置,所述扣杆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延伸块,两延伸块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固定杆上,且固定杆卡设在两延伸块之间,所述扣杆上还设有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内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延伸至定位腔外,并滑动设置在固定杆的端部,所述定位腔内还设有用于复位扣杆的复位弹簧。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转动旋转套后,旋转套上的开口与锁槽对齐后,向下按压扣杆,定位杆延伸至定位腔外的一端会在固定杆上滑动,并向下抵压复位弹簧,而在没有外力抵压扣杆时,复位弹簧会将扣杆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套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滑花纹。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方便旋转,防止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锁扣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扣钩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未解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解锁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旋转套转动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锁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一种秋千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不单单可以使用在秋千上,也可以使用在其他地方,包括相互连接的锁环1以及锁扣2,所述锁环1的下端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延伸片11,两延伸片11上均设有一锁定孔,锁定孔内穿设有螺栓3,螺栓3外套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31,所述锁扣2套设在螺栓3上,所述锁扣2包括扣杆4和扣钩5,所述扣杆4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锁定端,铰接端通过铰接轴40铰接设置在扣钩5上,锁定端上设有锁槽41,扣钩5上对应设有锁定块51,所述扣杆4的外周转动设有用于限制锁定块51脱离锁槽41的旋转套6,所述旋转套6的一端设有与锁槽41相适配的开口61,旋转套6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限制旋转套6转动角度的定位槽62,所述铰接轴40的端部位于锁定槽62内,转动旋转套6,开口61与锁槽41相对应实现锁定块51脱离锁槽41,所述旋转套6与扣杆4之间设有在旋转套6转动后用于复位旋转套6的复位扭簧7,使用时将锁环1套设在秋千的支撑杆上,秋千的挂绳或者铁链挂设在锁扣2内,锁环1通过螺栓3、螺母31的配合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杆上,这样在锁环1有损坏的时候,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方便实用,挂绳或者铁链需要从锁扣2内取出时,转动旋转套6,使得旋转套6上的开口61与锁槽41对齐,此时向内按压扣杆4,锁定块51脱离锁槽41,此时可以将挂绳或铁链取出,在挂绳或铁链取出后,松开扣杆4,扣杆4回位,且旋转套6在复位扭簧7的作用下回位,锁槽41与开口61错位,此时将锁定块51锁在锁槽41内,锁定块51无法脱离锁槽41,这样使得扣杆4在无人转动旋转套6时始终在锁槽41内,使得锁扣2更加安全,定位槽62的设置可以限制旋转套6的转动角度,使其转动后,开口61刚好与锁槽41对齐,锁定块51可以脱离锁槽41,防止旋转套6转动角度过大,又将锁槽41盖住,锁定块51无法脱离锁槽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环1与锁扣2之间设有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呈“8”字形设置,连接件8上端套设在螺栓3上,下端与锁扣2相连接,通过一个连接件8连接锁环1与锁扣2,方便实用,连接更加方便,同时方便锁扣2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套环9,所述套环9卡设在扣钩5靠近锁环1的一端,扣钩5卡设在套环9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件8穿过套环9实现锁环1与锁扣2的连接,所述套环9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套环9的设置使得螺栓3与锁扣2之间的磨损较少,使用寿命长,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能降低磨损,同时减少摩擦,减少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扭簧7套设在扣杆4的外周,所述旋转套6上设有卡槽63,所述的复位扭簧7一端延伸至卡槽63内,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扣杆4上,在旋转套6转动时,复位扭簧7在卡槽63内的一端会向扣杆4的一端挤压从而变形,在松开旋转套6,复位扭簧7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立即恢复带动旋转套6回位,这样设置方便使用,无需手动复位旋转套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钩5上设有固定杆52,所述固定杆52的端部倾斜设置,所述扣杆4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延伸块42,两延伸块42通过铰接轴40铰接设置在固定杆52上,且固定杆52卡设在两延伸块42之间,所述扣杆4上还设有定位腔43,所述定位腔43内设有定位杆431,所述定位杆431延伸至定位腔43外,并滑动设置在固定杆52的端部,所述定位腔43内还设有用于复位扣杆4的复位弹簧432,转动旋转套6后,旋转套6上的开口61与锁槽41对齐后,向下按压扣杆4,定位杆431延伸至定位腔43外的一端会在固定杆52上滑动,并向下抵压复位弹簧432,而在没有外力抵压扣杆4时,复位弹簧432会将扣杆4复位,复位弹簧432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431以及定位腔43相抵触,也可以是一端套设在定位杆431上,另一端与定位腔43相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套6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滑花纹63,方便旋转,防止打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