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蹦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0759发布日期:2021-08-06 12:5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向蹦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蹦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反向蹦极装置。



背景技术:

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户外休闲运动,也叫机索跳。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而反向蹦极,则是人员在地面平台上向上运动的情况,与常规蹦极相反。

目前,现有反向蹦极装置在反向蹦极时,整体不是很稳定,从而在放松弹跳过程中人员容易出现较大的位置偏移,使得容易与外部发生碰撞,这样在反向蹦极时不是很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向蹦极装置,定制不锈钢钢缆通过两端的左侧山体和右侧山体,从而便于搭接悬空放置,使得便于反向蹦极使用,而左侧山体、定制不锈钢钢缆和右侧山体通过锚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在固定使用的时候不易晃动脱落,从而有效确保反向蹦极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向蹦极装置,包括左侧山体、定制不锈钢钢缆和右侧山体,所述定制不锈钢钢缆安装固定在左侧山体和右侧山体之间,且所述左侧山体、定制不锈钢钢缆和右侧山体通过锚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定制不锈钢钢缆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左侧定滑轮,所述定制不锈钢钢缆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右侧定滑轮,所述左侧定滑轮和右侧定滑轮的外侧设置有拉伸钢缆,所述拉伸钢缆的左端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拉伸钢缆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吊箱,所述拉伸钢缆和吊箱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弹力绳。

优选地,所述拉伸钢缆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上防摩擦圆环,所述拉伸钢缆和上防摩擦圆环通过上侧固定夹锁固定连接,且所述上防摩擦圆环的内侧设置有下防摩擦圆环,所述下防摩擦圆环的外侧设置有弹力绳,所述下防摩擦圆环和弹力绳通过下侧固定夹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力绳的下端设置有防护背带,所述防护背带的内侧设置有成人模型,所述防护背带的后端设置有固定拉锁,所述固定拉锁的下端设置有底部平台。

优选地,所述定制不锈钢钢缆的直径为20mm,所述定制不锈钢钢缆共设置有四个,且所述定制不锈钢钢缆对称交叉固定在左侧山体和右侧山体上。

优选地,所述上侧固定夹锁共设置有三个,且所述上侧固定夹锁均等距固定在拉伸钢缆的外侧一周上。

优选地,所述下侧固定夹锁共设置有三个,且所述下侧固定夹锁均等距固定在弹力绳的外侧一周上。

优选地,所述防护背带和固定拉锁通过扣环活动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拉锁和底部平台通过锚固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制不锈钢钢缆两端的左侧山体和右侧山体,从而便于搭接悬空放置,使得便于反向蹦极使用,而左侧山体、定制不锈钢钢缆和右侧山体通过锚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在固定使用的时候不易晃动脱落,从而有效确保反向蹦极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上防摩擦圆环和下防摩擦圆环,这样有效减少连接的摩擦系数,这样在反向蹦极时不易摩擦损坏,从而确保整体使用的安全性,下防摩擦圆环和弹力绳通过下侧固定夹锁固定连接,这样有效锁紧固定住,使得在使用时不会松动脱落,从而便于交叉固定在拉伸钢缆和上防摩擦圆环的内侧,而拉伸钢缆和上防摩擦圆环通过上侧固定夹锁固定连接,这样拉扯使用的时候不会松动脱落,使得有效确保整体连接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定制不锈钢钢缆采用直径为20mm的粗度,使得有效确保整体的安全性,而且四个定制不锈钢钢缆对称交叉固定在左侧山体和右侧山体上,这样有效确保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在反向蹦极时不易晃动,使得弹力绳在晃动的时候不会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这样有效保证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平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山体;2、定制不锈钢钢缆;3、左侧定滑轮;4、拉伸钢缆;5、右侧定滑轮;6、右侧山体;7、动力装置;8、吊箱;9、弹力绳;10、防护背带;11、固定拉锁;12、底部平台;13、成人模型;14、上防摩擦圆环;15、上侧固定夹锁;16、下防摩擦圆环;17、下侧固定夹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向蹦极装置,包括左侧山体1、定制不锈钢钢缆2和右侧山体6,定制不锈钢钢缆2安装固定在左侧山体1和右侧山体6之间,且左侧山体1、定制不锈钢钢缆2和右侧山体6通过锚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定制不锈钢钢缆2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左侧定滑轮3,定制不锈钢钢缆2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右侧定滑轮5,左侧定滑轮3和右侧定滑轮5的外侧设置有拉伸钢缆4,拉伸钢缆4的左端设置有动力装置7,拉伸钢缆4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吊箱8,拉伸钢缆4和吊箱8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弹力绳9,在使用时,通过定制不锈钢钢缆2两端的左侧山体1和右侧山体6,从而便于搭接悬空放置,使得便于反向蹦极使用,而左侧山体1、定制不锈钢钢缆2和右侧山体6通过锚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在固定使用的时候不易晃动脱落,从而有效确保反向蹦极的安全性,在反向蹦极过程中,通过动力装置7的正反转动,使得有效改变拉伸钢缆4的长度,这样便于改变反向蹦极所需的弹力,而拉伸钢缆4在移动时,通过左侧定滑轮3和右侧定滑轮5的限位固定,使得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拉伸钢缆4通过吊箱8的配重,从而有效固定,而弹力绳9通过拉伸的弹力改变,使得有效得到足以带动人员反向运动的力度,这样便于反向蹦极使用。

具体的,拉伸钢缆4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上防摩擦圆环14,拉伸钢缆4和上防摩擦圆环14通过上侧固定夹锁15固定连接,且上防摩擦圆环14的内侧设置有下防摩擦圆环16,下防摩擦圆环16的外侧设置有弹力绳9,下防摩擦圆环16和弹力绳9通过下侧固定夹锁17固定连接,在反向蹦极时,通过拉伸钢缆4的带动,使得有效改变弹力绳9的弹力程度,而弹力绳9和拉伸钢缆4在连接时,分别通过内侧的上防摩擦圆环14和下防摩擦圆环16,这样有效减少连接的摩擦系数,这样在反向蹦极时不易摩擦损坏,从而确保整体使用的安全性,下防摩擦圆环16和弹力绳9通过下侧固定夹锁17固定连接,这样有效锁紧固定住,使得在使用时不会松动脱落,从而便于交叉固定在拉伸钢缆4和上防摩擦圆环14的内侧,而拉伸钢缆4和上防摩擦圆环14通过上侧固定夹锁15固定连接,这样拉扯使用的时候不会松动脱落,使得有效确保整体连接的安全性。

具体的,弹力绳9的下端设置有防护背带10,防护背带10的内侧设置有成人模型13,防护背带10的后端设置有固定拉锁11,固定拉锁11的下端设置有底部平台12,在反向蹦极时,人员通过防护背带10捆绑固定在成人模型13所在的位置处,这样通过弹力绳9便于反向蹦极,而防护背带10通过固定拉锁11固定在底部平台12上,从而在拉伸时有效固定,这样有效改变弹力绳9的弹性程度,使得便于反向蹦极使用。

具体的,定制不锈钢钢缆2的直径为20mm,定制不锈钢钢缆2共设置有四个,且定制不锈钢钢缆2对称交叉固定在左侧山体1和右侧山体6上,在使用时,定制不锈钢钢缆2采用直径为20mm的粗度,使得有效确保整体的安全性,而且四个定制不锈钢钢缆2对称交叉固定在左侧山体1和右侧山体6上,这样有效确保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在反向蹦极时不易晃动,使得弹力绳9在晃动的时候不会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这样有效保证安全性。

具体的,上侧固定夹锁15共设置有三个,且上侧固定夹锁15均等距固定在拉伸钢缆4的外侧一周上,使用时,因三个上侧固定夹锁15均等距固定在拉伸钢缆4的外侧一周上,这样拉伸钢缆4便于锁紧固定住。

具体的,下侧固定夹锁17共设置有三个,且下侧固定夹锁17均等距固定在弹力绳9的外侧一周上,使用时,因三个下侧固定夹锁17均等距固定在弹力绳9的外侧一周上,这样弹力绳9便于锁紧固定住。

具体的,防护背带10和固定拉锁11通过扣环活动固定连接,且固定拉锁11和底部平台12通过锚固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反向蹦极时,因防护背带10和固定拉锁11通过扣环活动固定连接,这样便于松开反向蹦极使用,而固定拉锁11和底部平台12通过锚固的方式固定连接,使得在拉扯的时候不会脱落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定制不锈钢钢缆2两端的左侧山体1和右侧山体6,从而便于搭接悬空放置,使得便于反向蹦极使用,定制不锈钢钢缆2采用直径为20mm的粗度,使得有效确保整体的安全性,而且四个定制不锈钢钢缆2对称交叉固定在左侧山体1和右侧山体6上,这样有效确保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在反向蹦极时不易晃动,使得弹力绳9在晃动的时候不会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这样有效保证安全性。左侧山体1、定制不锈钢钢缆2和右侧山体6通过锚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在固定使用的时候不易晃动脱落,从而有效确保反向蹦极的安全性。

反向蹦极时,人员通过防护背带10捆绑固定在成人模型13所在的位置处,并且防护背带10通过固定拉锁11进行固定,之后通过动力装置7的正反转动,使得有效改变拉伸钢缆4的长度,这样便于改变反向蹦极所需的弹力,而拉伸钢缆4在移动时,通过左侧定滑轮3和右侧定滑轮5的限位固定,使得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拉伸钢缆4通过吊箱8的配重,从而有效固定,而弹力绳9通过拉伸的弹力改变,使得有效得到足以带动人员反向运动的力度,这样便于反向蹦极使用。而达到反向蹦极力度时,从而工作人员松开固定拉锁11和防护背带10的扣环连接,这样弹力绳9带动人员做反向蹦极。在蹦极时,通过上防摩擦圆环14和下防摩擦圆环16,这样有效减少拉伸钢缆4和弹力绳9连接的摩擦系数,这样在反向蹦极时不易摩擦损坏,从而确保整体使用的安全性,而下防摩擦圆环16和弹力绳9通过下侧固定夹锁17固定连接,这样有效锁紧固定住,使得在使用时不会松动脱落,而拉伸钢缆4和上防摩擦圆环14通过上侧固定夹锁15固定连接,这样拉扯使用的时候不会松动脱落,使得有效确保整体连接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