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哑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0464发布日期:2021-08-06 12:5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冲刺哑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刺哑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健身成为了一种健康且越来越受到追捧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健身时常常辅助有健身器械,以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现有的哑铃用于负重锻炼人体肌肉,功能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刺哑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哑铃功能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刺哑铃,包括:

哑铃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包括撞击面;

填充机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填充机构能够在所述哑铃本体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撞击所述撞击面,并在撞击所述撞击面时发生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机构能够在撞击所述撞击面时发生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机构包括包裹皮囊以及填充流体,所述包裹皮囊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包裹皮囊,所述包裹皮囊具有囊腔,所述填充流体填充于所述囊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囊腔内的填充固体,所述填充固体能够在所述囊腔内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固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填充件及至少一个第二填充件,第一填充件与第二填充件具有吸合为一整体的吸合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哑铃本体具有用于供手持的手持部及连接于所述手持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具有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设有三个,各所述容置腔内均填充有所述填充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刺哑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的贴合件,所述贴合件能够隔音或/和缓冲所述填充机构对所述哑铃本体的冲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刺哑铃还包括设于所述哑铃本体并用于采集运动参数的运动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冲刺哑铃通过在容置腔内设置填充机构,使得用户在手持哑铃本体进行摇摆、出拳等动作时,填充机构能够在惯性作用下撞击至撞击面,此时填充机构发生变形,在填充机构发生变形的过程中,填充机构的重心朝向撞击面移动,填充机构对撞击面的冲击力能够模拟甩大绳等运动所带来的受力变化,使得用户得到流动性的力学反馈,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哑铃的功能,使得哑铃的用法更加多样化,不受场地及器械的限制,只需手持冲刺哑铃便能实现多种健身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刺哑铃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冲刺哑铃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哑铃本体;101、容置腔;1011、撞击面;1012、第二侧壁;1013、第三侧壁;1014、第四侧壁;11、手持部;12、支撑部;20、填充机构;21、包裹皮囊;22、填充流体;23、填充固体;231、第一填充件;232、第二填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刺哑铃,包括哑铃本体10及填充机构20。

请参阅图2,哑铃本体10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置腔101,容置腔101可以为任意形状,容置腔101的腔壁包括撞击面1011。哑铃本体10能够供用户手持,或通过其他辅助物件拿持,以便于用户进行负重锻炼。该哑铃本体10可以为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为化合物、聚合物等材料制成,如树脂材料。

请参阅图2,填充机构20位于容置腔101内,即容置腔101内填充有填充机构20,其中,填充机构20未充满容置腔101,填充机构20能够在容置腔101内自由运动。填充机构20能够在哑铃本体10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撞击撞击面1011,并在撞击所述撞击面1011时发生变形。上述速度变化可以为运动速度增大、减小,或者运动方向改变等。上述能够引起速度变化的运动包括摇摆、出拳等。当哑铃本体10加速运动时,能够带动填充机构20同步运动,当哑铃本体10减速或改变方向时,填充机构20在惯性作用下依然沿加速方向在容置腔101内继续运动,直至撞击到撞击面1011。

具体的,填充机构20能够在撞击撞击面1011时发生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若填充机构20撞击至撞击面1011时发生弹性变形,填充机构20能够发生回弹,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模拟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填充机构20在撞击至撞击面1011时优选为发生塑性变形,重心逐渐朝向撞击面1011移动,此时填充机构20与撞击面1011的接触面积可增大也可不变。

甩大绳是常见的健身方式,人们通过快速上下甩动站绳来进行手臂的训练。但是甩大绳需要准备绳子,还要占用很大的场地,基于场地及器械的限制,人们只能在健身房进行锻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健身过程带来诸多不便。本冲刺哑铃通过在容置腔101内设置填充机构20,使得用户在手持哑铃本体10进行摇摆、出拳等动作时,填充机构20能够在惯性作用下撞击至撞击面1011,此时填充机构20发生变形。在填充机构20发生变形的过程中,填充机构20的重心朝向撞击面1011移动,填充机构20对撞击面1011所施加的力递进式增大,填充机构20对撞击面1011的冲击力能够模拟甩大绳等运动所带来的受力变化,使得用户得到流动性的力学反馈,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哑铃的功能,使得哑铃的用法更加多样化,不受场地及器械的限制,只需手持冲刺哑铃便能实现多种健身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填充机构20可以为实体,如橡皮泥、橡胶球等,也可以为多种结构的组合体。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填充机构20包括包裹皮囊21以及填充流体22,包裹皮囊21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包裹皮囊21,如橡胶皮套、塑料皮套等,包裹皮囊21具有囊腔,填充流体22填充于囊腔。填充流体22可以为液体或气体,也可为两者的结合,即液体未填满囊腔,该液体可以为水、溶液、油或其他粘性流体等。这样填充机构20能够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以为用户带来更明显的流动性受力体验。

请参阅图2,填充机构20还可以包括填充固体23,填充固体23能够随着所述填充机构20的移动而移动。该填充固体23可以为金属件或磁性件,如钢砂。此时填充固体23可以为球体,各填充固体23的大小可相同也可至少两个第一填充件231的大小不同。填充固体23还可以为粘性件、可发生弹性形变或塑性形变的物体。其中,该填充固体23可不溶于流体,也可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流体,如加速度大于或小于特定值时,该填充固体23可悬浮于流体中,也可为密度大于流体的重物。当填充固体23为密度大于流体的重物时,填充固体23可隔着包裹皮囊21撞击到撞击面1011,以在流动性的基础上增加撞击感,使得用户得到即时力学反馈及声音反馈,提升用户体验。其中,填充流体22能够对填充固体23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填充固体23对哑铃本体10的震动影响。包裹皮囊21能够使得填充流体22更具有一体性,重心更加集中,相较于不设置包裹皮囊21,本方案的撞击感更强,提高了用户得到即时反馈的体验感。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01为四方体,可以撞击面1011为第一侧壁,容置腔101的腔壁还包括第二侧壁1012、与撞击面1011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013以及与第二侧壁1012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1014,即撞击面1011第二侧壁1012、第三侧壁1013及第四侧壁1014共同围设成为四边形,用户在摇摆冲刺哑铃时,填充机构20能够根据运动加速度的变化撞击撞击面1011、第二侧壁1012、第三侧壁1013或第四侧壁1014。可选地,撞击面1011第二侧壁1012、第三侧壁1013及第四侧壁1014共同围设成为四方形,如长方形或正方形,以使得容置腔101的相对的腔壁受力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腔101也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等。

请参阅图2,优选地,填充固体23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填充件231及至少一个第二填充件232,第一填充件231及第二填充件232均可以为金属件或磁性件,如钢砂。第一填充件231可以为球体,各第一填充件231的大小可相同也可至少两个第一填充件231的大小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填充件231及第二填充件232还可以为粘性件、可发生弹性形变或塑性形变的物体。在填充机构20撞击撞击面1011时,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能够在惯性作用下相对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具有吸合为一整体的吸合状态。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在处于吸合状态时,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结合为一整体,但是由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均为独立分散的结构相结合,因此当填充固体23撞击撞击面1011时能够在惯性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从填充固体23整体来看,填充固体23也能发生一定形变。此时多个第一填充件231可在不同时间点撞击撞击面1011,进而使得冲击力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用户得以感受到受力变化,提升用户体验,同时这种受力变化能对该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用户肌肉拉伤的风险。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可以通过磁力、电力或其他吸附力吸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通过磁力吸合,多个第一填充件231均与第二填充件232磁性吸合。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中的至少一个为磁性件,另一个为磁性件或金属。

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具有磁性吸合的吸合状态,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能够在填充固体23撞击撞击面1011时所受到的冲击力小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时处于吸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填充件231为金属球,第二填充件232为永磁铁,多个第一填充件231均能够在第二填充件232的磁吸力作用下吸附于第二填充件232。可以理解的,填充固体23在哑铃本体10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能够小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也就是说,哑铃本体10的速度变化不大时,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即使受到撞击也能够依然处于吸合状态,填充固体23可以只发生整体形变,也可不发生形变。

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还具有相互分离的分离状态,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能够在填充固体23撞击撞击面1011时所受到的冲击力大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时处于分离状态。可以理解的,填充固体23在哑铃本体10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能够大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也就是说,哑铃本体10的速度快速变化时,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在受到撞击时能够分离,上述分离可以为脱离磁吸力的分离,也可以为未脱离磁吸力的分离。上述预设值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相关,预设值的大小的调节可通过更换不同磁吸力的第二填充件232或不同重力的第一填充件231实现,用户可根据自身不同的训练要求更换填充固体23。但是,由于填充流体22的液压力或气压力,相较于不设置填充流体22只设置填充固体23的冲刺哑铃,本填充固体23想要获得分离状态哑铃本体10的加速度所需要达到的预设值更大,因此本方案中,填充固体23能够提供更强的即时受力反馈及撞击感。

填充固体23能够在哑铃本体10沿摇摆轴运动时撞击撞击面1011,并在沿冲击轴运动时撞击第二侧壁1012,也就是说,撞击面1011与第三侧壁1013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摇摆轴,第二侧壁1012与第四侧壁1014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冲击轴。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能够在填充固体23撞击第二侧壁1012时所受到的冲击力小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时处于吸合状态,并在填充固体23撞击第二侧壁1012时所受到的冲击力大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时处于分离状态,摇摆轴与冲击轴呈夹角设置。填充固体23撞击第二侧壁1012的原理与撞击撞击面1011的原理相同,此处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小臂的延伸方向为冲击轴,以垂直于小臂延伸方向的方向为摇摆轴,以下以摇摆轴为上下方向,冲击轴为前后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在沿上下方向摇摆哑铃本体10时,包裹皮囊21能够带动填充流体22和填充固体23撞击撞击面1011或第三侧壁1013,以撞击撞击面1011为例,当用户摇摆的速度较快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也较大,当该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时,能够使得填充固体23对撞击面1011的冲击力大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得以切换为分离状态,即填充固体23被打散,多个第一填充件231得以在不同时间点撞击撞击面1011,又由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使得填充固体23即使处于分离状态,多个第一填充件231之间的距离间隔也很小,撞击具有连续性,从而使得用户获得更好的流动性受力体验。这种锻炼方式可模拟甩站绳的运动过程,而无需准备场地及绳子,在家即可进行锻炼,使用方便,可根据不同的训练要求更换填充流体22。这种锻炼方式能够增加肌肉募集能力,利用流动性加强深层肌肉的稳定性。

用户在手持哑铃本体10向前出拳时,以第二侧壁1012在第四侧壁1014之前为例,用户在出拳后哑铃本体10暂时停止运动,填充流体22及填充固体23均能够撞击第二侧壁1012,由于用户出拳时速度较小,哑铃本体10停止运动时速度变化不大,即加速度的绝对值也较小,若该绝对值小于预设值,能够使得填充固体23对第二侧壁1012的冲击力小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得以始终处于吸合状态,即第一填充件231始终为一整体,当填充机构20撞击第二侧壁1012时受到短促且猛烈的冲击力,使得用户得到击打目标物体的受力体验,很好的模拟了拳击时的受力过程,同时填充固体23对哑铃本体10的撞击声音能够为用户提供声音反馈,提升了用户体验。此时填充流体22对填充固体23起到了缓冲作用。

请参阅图1及图2,具体的,哑铃本体10具有手持部11及连接于手持部11的支撑部12,用户能够手持该手持部11进行锻炼,支撑部12可以设有一支撑面,以便于用户稳定抵持在一支撑面上,如将支撑面抵持于地面以进行俯卧撑。用户在进行锻炼时可双手各持一冲刺哑铃,优选地,支撑部12具有磁性,若锻炼完毕可将两支撑部12相对吸合,以便于收纳。两冲刺哑铃可对称设置,且一冲刺哑铃的支撑部12具有磁性另一冲刺哑铃为金属材料制成,或,两冲刺哑铃的支撑部12均具有磁性。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11为握杆状,并沿摇摆轴延伸,手持部11还设有防滑表面,以便于用户握持,其形状符合手部握持的人工学要求。其中,上述三个容置腔101的中间的容置腔101可位于手持部11内。

请参阅图2,其中,容置腔101可设有多个,各容置腔101内均填充有填充机构20。设置多个容置腔101能够增强流动性及撞击的效果,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哑铃本体10开设有三个容置腔101,各容置腔101间隔设置。优选地,至少两所述容置腔101的延伸方向不同,以满足用户在不同方向上进行摇摆训练时的流动性要求。

可选的,三个容置腔101沿摇摆轴依次布置,其中,中间的容置腔101沿摇摆轴延伸,分别位于两端的两容置腔101均垂直于摇摆轴延伸。也就是说。两端的容置腔101的撞击面1011与第三侧壁101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侧壁1012与第四侧壁1014之间的距离,而中间的容置腔101的撞击面1011与第三侧壁101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侧壁1012与第四侧壁1014之间的距离。

若用户为上下方向摇摆,则这两个容置腔101的上下距离小于其前后距离,这样在用户上下摇摆哑铃本体10时,该容置腔101内的包裹皮囊21带动填充流体22及填充固体23上下运动,这样不仅填充流体22易被短距离晃动打散,而且当填充机构20的撞击力大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时,分散的填充固体23在短距离内不足以再次吸合为整体,即不足以重新切换为吸合状态,这便增强了之后撞击过程中的流动性体验。在用户手持哑铃本体10出拳时,该容置腔101内的填充机构20向前运动,当填充固体23的撞击力小于第一填充件231与第二填充件232之间的磁吸力时,填充固体23在容置腔101内运动过程中得以处于吸合状态,从而整体撞击第二侧壁1012,而较长的前后距离同样为填充机构20在容置腔101内提供足够的飞行距离,填充固体23得以整体对第二侧壁1012施力,使得用户得到更大更强烈的受力反馈和声音反馈,提升了用户即时体验。中间的容置腔101前后距离小于上下距离,与上述容置腔101的原理相同,但能够在摇摆训练时增强受力反馈,并在出拳时提升撞击体验。

优选地,冲刺哑铃还包括连接于容置腔101的腔壁的贴合件,该贴合件覆盖容置腔101的腔壁,其可以为隔音材料制成,以对撞击声进行隔音,也可以为缓震材料制成,以缓冲填充机构20对哑铃本体10的冲击力,该贴合件还可兼具隔音与缓震的功能。

为便于用户查看训练数据,冲刺哑铃还包括设于哑铃本体10并用于采集运动参数的运动传感器。用户在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完成后,可通过运动传感器采集用户的心率、出拳次数与速度、摇摆次数与速度、卡路里消耗量、运动时长等运动参数,使得运动强度可视化。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