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训练用热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0148发布日期:2021-07-20 16:1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训练用热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训练用热身装置。



背景技术:

体育训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等规律,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训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训练的本质应是对人体系统的训练,提高人体素质的一种方法。体育训练应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和人体系统特点,通过多学科支撑,进行学科交叉,并借鉴融和其它领域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对人体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及运动辅助系统进行训练。

但目前体育训练中训练人员长时间训练导致手臂脱力以至杠铃脱手砸到自身而受伤的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市场急需一种体育训练用热身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训练用热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体育训练中训练人员长时间训练导致手臂脱力以至杠铃脱手砸到自身而受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训练用热身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躺板,所述躺板上端设置有软垫,且躺板与软垫固定连接,所述躺板一侧设置有运动支撑架,且运动支撑架由横杆和竖杆构成,所述支撑架上横杆的下端设置有三角限位条,三角限位条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三角限位条之间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两端均设置有圆形限位板,且移动杆与圆形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外侧靠近圆形限位板内侧均设置有弹力绳,且弹力绳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绳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环,且圆环与弹力绳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的中间设置有杠铃杆,且杠铃杆与圆环的接触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杠铃杆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杠铃。

优选的,所述躺板的下端沿支撑架的上端点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躺板的下端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躺板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输出杆端设置有第三转动轴。

优选的,所述躺板左端设置有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且躺板与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两端各设置有仰卧起坐辅助运动杆,且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与仰卧起坐辅助运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运动支撑架的横杆与三角限位条通过u形支撑槽连接,且三角限位条与u形支撑槽固定连接,u形支撑槽与运动支撑架的横杆固定连接,所述u形支撑槽的高度高于三角限位条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运动支撑架竖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为l形,且支撑杆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底座,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底座,且第一支撑底座与伸缩杆通过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底座与运动支撑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中,训练人员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调节移动杆至合适的三角限位条之间,调节好移动杆过后,训练人员平躺在设有软垫的躺板上,双手举起杠铃,弹力绳对杠铃有个向上的作用力,不仅具有辅助省力的作用,还避免了手臂无力时杠铃脱手砸到自身而受伤的情况。

2、该实用新型中,躺板的下端沿支撑架的上端点设置有第一转动轴,躺板的下端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与躺板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伸缩杆的输出杆端设置有第三转动轴,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短来确定躺板的角度,以适应更多训练人员的训练习惯,从而使训练更加有效。

3、该实用新型中,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和仰卧起坐辅助运动杆组成的连接装置有效的辅助了训练人员进行仰卧起坐训练,避免了训练人员做仰卧起坐动作时用力过猛对韧带造成拉伤;运动支撑架增加了对空间的利用率,训练人员通过做引体向上运动对臂力进行了训练;通过拆卸杠铃杆和杠铃,由弹力绳和圆环组成的训练装置可进行背部拉伸训练,对背部肌肉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使本热身装置能够全方位的对训练人员进行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体育训练用热身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杠铃、杠铃杆、圆环、弹力绳、移动杆、圆形限位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底座、运动支撑架、支撑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支撑槽与三角限位条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底座;2、支撑架;3、第二支撑底座;4、第一转动轴;5、躺板;6、软垫;7、仰卧起坐辅助运动杆;8、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9、第二转动轴;10、伸缩杆;11、第三转动轴;12、运动支撑架;13、u形支撑槽;14、三角限位条;15、圆形限位板;16、弹力绳;17、杠铃;18、杠铃杆;19、支撑杆;20、移动杆;21、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体育训练用热身装置,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上端设置有躺板5,躺板5上端设置有软垫6,软垫6具有缓冲作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训练人员的头部和背部,且躺板5与软垫6固定连接,躺板5一侧设置有运动支撑架12,且运动支撑架12由横杆和竖杆构成,运动支撑架12上横杆的下端设置有三角限位条14,三角限位条14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三角限位条14之间设置有移动杆20,移动杆20两端均设置有圆形限位板15,且移动杆20与圆形限位板15固定连接,移动杆20外侧靠近圆形限位板15内侧均设置有弹力绳16,且弹力绳16与移动杆20固定连接,弹力绳16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环21,且圆环21与弹力绳16固定连接,圆环21的中间设置有杠铃杆18,且杠铃杆18与圆环21的接触位置开设有凹槽,杠铃杆18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杠铃17,将杠铃17和杠铃杆18拆卸下来,圆环21与弹力绳16组成背部肌肉拉伸装置。

进一步,躺板5的下端沿支撑架2上端点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4,躺板5的下端远离第一转动轴4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与躺板5通过第二转动轴9转动连接,伸缩杆10的输出杆端设置有第三转动轴11,伸缩杆10与第三转动轴11转动连接,通过调节伸缩杆10的长度来确定躺板5的角度。

进一步,躺板5左端设置有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8,且躺板5与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8固定连接,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8两端各设置有仰卧起坐辅助运动杆7,且仰卧起坐辅助连接架8与仰卧起坐辅助运动杆7固定连接。

进一步,运动支撑架12的横杆与三角限位条14通过u形支撑槽13连接,且三角限位条14与u形支撑槽13固定连接,u形支撑槽13与运动支撑架12的横杆固定连接,u形支撑槽13的高度高于三角限位条14的高度,便于训练人员对移动杆20的位置进行调节。

进一步,运动支撑架12竖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设置为l形,且支撑杆19倾斜设置,通过重力作用使杠铃杆18稳定在支撑杆19上。

进一步,支撑架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架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底座3,且第一支撑底座1与伸缩杆10通过第三转动轴1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底座3与运动支撑架12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训练人员进行仰卧起坐训练:由于第一转动轴4上端与躺板5转动连接,伸缩装置(第二转动轴9、伸缩杆10、第三转动轴11)与躺板5连接,躺板5可转动,训练人员通过调节伸缩装置的长短对躺板5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毕,训练人员平躺在躺板5上,将腿部置于仰卧起坐辅助装置中,进行仰卧起坐训练。训练人员进行杠铃17训练:训练人员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调节移动杆20至合适的三角限位条14之间,三角限位条14对移动杆20进行了限位作用,且圆形限位板15对移动杆20进行了左右限位作用,调节好移动杆20过后,训练人员平躺在设有软垫6的躺板5上,双手举起杠铃17,弹力绳16对杠铃17有个向上的作用力,具有辅助省力的作用还避免了训练人员手臂无力时杠铃17脱手砸到自身而受伤的情况,当训练人员训练完毕后可通过弹力绳16的辅助将杠铃17举至支撑杆19上进行固定,至此杠铃17训练结束。单杠训练:训练人员双手握住单杠,做引体向上的运动,进行臂力练习。背部拉伸训练:通过拆卸杠铃杆18和杠铃17,由弹力绳16和圆环21组成的背部拉伸训练装置进行背部拉伸训练,对背部肌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