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搏击防麻痹护手装置

文档序号:26546725发布日期:2021-09-07 23:3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搏击防麻痹护手装置

1.本发明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搏击防麻痹护手装置。


背景技术:

2.公知的,在武术和搏击等肢体接触对抗运动中,运动员需要佩戴手绑带来保护手腕和手指关节,手绑带既能防止受伤,还能为运动员握拳提供辅助,但是目前的手绑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运动员自己缠绕或专业人员辅助缠绕,多数手绑带需要紧紧地缠绕在运动员的手部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在绑手绑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手绑带缠绕得过紧,手绑带缠绕过紧,手部的血管和神经会受到挤压,此时会导致手部血液的流通不通畅手部得不到血液的供给就会麻木,手部麻木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更会在对练中使运动员的手部更容易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搏击防麻痹护手装置,包括分指手套、缓解装置和控压装置,所述分指手套上设有缓解装置,缓解装置由环形块、胶条、第一气门和拉绳构成,环形块上设有胶条,胶条上设有第一气门和拉绳,缓解装置上设有控压装置,控压装置由环形套、气针和第二气门构成,环形套上设有气针和第二气门,通过缓解装置和控压装置调节运动员手部受到手绑带的压力达到避免手部麻木目的。
4.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搏击防麻痹护手装置,包括分指手套、缓解装置和控压装置,所述分指手套上设有缓解装置,缓解装置由环形块、胶条、第一气门和拉绳构成,环形块上设有胶条,胶条上设有第一气门和拉绳,缓解装置上设有控压装置,控压装置由环形套、气针和第二气门构成,环形套上设有气针和第二气门。
5.所述分指手套上的掌心部设有开口,分指手套的手指部均设有环形块的一端。
6.所述环形块内设有活动腔,环形块的另一端上设有圆形槽,环形块的另一端上对称设有圆孔,圆形槽与圆孔相连通,活动腔均与圆形槽和圆孔相连通。
7.所述活动腔内等距设有胶条,胶条与活动腔滑动连接,胶条内设有第一充气腔,第一气门的一端穿过胶条的一端与第一充气腔相连通,胶条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的一端。
8.所述环形套内设有第二充气腔,环形套的一端上等距设有气针,气针的一端穿过环形套的一端与第二充气腔相连通,气针的另一端与圆形槽的位置相对应。
9.所述环形套的外侧上设有第二气门,第二气门的一端穿过环形套的外侧与第二充气腔相连通。
10.所述两个圆孔沿环形块的中心轴线相对称,圆孔的直径大于胶条的直径。
11.所述圆形槽与环形块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气门的位置与圆形槽的位置相对应。
12.所述第一气门和第二气门均为软性材质。
13.所述环形块为软性材质。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搏击防麻痹护手装置,通过分指手套和缓解装置将运动员的手掌和手指部包裹住,第一气门和第二气门均为软性材质能够避免伤害手指,环形块为软性材质,既能保护手指部缓冲压力又能使环形块的体积能够改变,通过控压装置改变胶条的大小来调整缓解装置的尺寸,缓解装置的尺寸改变能够调整手绑带对手指施加的压力,既能防止运动员手部受伤,又能使手绑带对手部施加适合的压力,保障手部血液的正常流通神经信号的正常传输,避免手部的麻木,使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环形块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的缓解装置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控压装置剖视图;1、分指手套;2、缓解装置;3、控压装置;4、环形块;5、圆形槽;6、圆孔;7、活动腔;8、胶条;9、第一充气腔;10、第一气门;11、拉绳;12、环形套;13、气针;14、第二气门;15、第一充气腔;1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17.结合如图1~4所示,一种搏击防麻痹护手装置,包括分指手套1、缓解装置2和控压装置3,所述分指手套1上设有缓解装置2,缓解装置2由环形块4、胶条8、第一气门10和拉绳11构成,环形块4上设有胶条8,胶条8上设有第一气门10和拉绳11,缓解装置2上设有控压装置3,控压装置3由环形套12、气针13和第二气门14构成,环形套12上设有气针13和第二气门14。
18.所述分指手套1上的掌心部设有开口16,开口16起到散热透风的作用,分指手套1的手指部均设有环形块4的一端,五个手指部上的环形块4均对应控压装置3。
19.所述环形块4内设有活动腔7,活动腔7使环形块4的内部成中空状,活动腔7与环形块4处于同一轴线上,环形块4的另一端上设有圆形槽5,环形块4的另一端上对称设有圆孔6,圆形槽5与圆孔6相连通,活动腔7均与圆形槽5和圆孔6相连通。
20.所述活动腔7内等距设有胶条8,胶条8在活动腔7内滑动,胶条8内设有第一充气腔9,第一气门10的一端穿过胶条8的一端与第一充气腔9相连通,胶条8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11的一端,拉绳11的另一端位于环形块4的外部,拉绳11可将胶条8从活动腔7内拉出从而减小环形块4的体积。
21.所述环形套12内设有第二充气腔15,环形套12的一端上等距设有气针13,气针13的一端穿过环形套12的一端与第二充气腔15相连通,气针13的另一端与圆形槽5的位置相对应,气针13的另一端可自由穿过圆形槽5。
22.所述环形套1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门14,第二气门14的一端穿过环形套
12的外侧与第二充气腔15相连通,充气工具通过第二气门14向第二充气腔15内充气,第二充气腔15可同时向气针13充气。
23.所述两个圆孔6沿环形块4的中心轴线相对称,两个圆孔6位于活动腔7的上方,圆孔6的直径大于胶条8的直径使胶条8能够自由进出圆孔6。
24.所述圆形槽5与环形块4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气门10的位置与圆形槽5的位置相对应,气针13可与第一气门10活动连通,为第一充气腔9充气或放气。
25.所述第一气门10和第二气门14均为软性材质,例如橡胶材质的篮球、足球气门,能够避免硬质的第一气门10和第二气门14伤害手指。
26.所述环形块4为软性材质,既能保护手指部缓冲压力,又能使环形块1在外力作用下膨胀和收缩。
27.实施例1,结合图1~4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运动员使用手绑带时先将分指手套1穿戴好,五个手指均穿过缓解装置2,然后使用手绑带缠绕手部,将手部保护好,以食指为例当运动员感觉食指被过度缠紧时,使用控压装置3穿过食指,环形套12对应环形块4的上部,气针13与胶条8位置相对应,通过气针13与第一气门10相配合,第一充气腔9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门10进入到气针13内,气针13与第二充气腔15连通,使气体进入第二充气腔15内部,使胶条8收缩体积减小环形块4的体积减小手绑带与环形块4之间产生空隙,从而分散环形块4受到压力,使食指受到的压力减小促进血液的流通,当第二充气腔15内气体充满而食指仍然感觉到被缠紧时,使用外部放气工具插入第二气门14将第二充气腔15内气体排出,直到运动员的食指感觉舒适后使缓解装置2和控压装置3分离,若胶条8内气体全部排出后,运动员还感觉到食指被缠紧,此时使用拉绳11将一个胶条8从活动腔7内拉出环形块4的体积变得更小,由于环形块4为软性材质手绑带与环形块4之间的产生更小的空隙,食指受到的压力被分散到整个环形块4,使食指受到的压力进一步减小更好地促进血液的流通降低神经受到的压力,同理当运动员手指部的其他手指被过度缠紧时也可通过缓解装置2和控压装置3之间的配合调整压力的大小,反之当运动员感觉手指未被缠紧时,可使用外部充气工具通过第二气门14向第二充气腔15内充气,第二充气腔15内的气体经过气针13向第一充气腔10充气,第一充气腔10内气体增多使胶条8膨胀,从而增大环形块4的体积使手绑带与缓解装置2之间的空隙减小,增大手绑带对手指施加的压力使运动员的手指被缠紧。
28.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